浅谈中职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论文_曾艳平

浅谈中职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论文_曾艳平

【摘要】:近几年,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将成为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之而来的物流专业的教育也正以迅猛的速度不断扩张。一方面随着物流业蓬勃发展,物流人才短缺;另一面物流专业中职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却出现了“低进入高流失”的现状,笔者通过对我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相关调查和了解,结合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具有建设性的对策。

【关键词】: 中职物流专业 就业现状 对策分析

近几年,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已成为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之而来的物流专业的教育也正以迅猛的速度不断扩张,在全国对物流专业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广西梧州市也有多所学校开办的物流专业。为了更好的研究教学,笔者曾带领本校在校的物流专业学生实地走访了梧州市及其周边的34家物流企业,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在全国皆物流热的情况下,出现了两个方面的极端现象:一方面随着物流业蓬勃发展,物流人才极度短缺;另一面物流专业中职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却出现了“低进入高流失”的现状。笔者现以广西梧州财经学校物流专业为例,结合本校物流专业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具有建设性的对策。

一、就业现状分析

1.物流企业提供的薪酬标准不能满足学生就业期望值。

物流专业的学生在经过系统的教育后,他们会自我提升内在价值,期望值也会相应提高,很多学生在就业上虽秉承着“先就业再择业”这一就业原则,但从这几年到我校招聘的物流企业上看,一些物流企业提供的薪酬标准不能满足学生就业期望值,较低的薪酬使学生难以接受,如广州一家物流公司到我校招聘员工,试用期工资只给800元,转正后2300元,使得学生就业欲望降低,入职后在薪酬和职业发展空间上几乎没有上升空间,每届毕业生在该企业工作时间难以超过两个月。而笔者在梧州市物流企业的调查中发现,相当多的物流企业开出的薪资也不高,快递员超强度的运转一个月也不到4000元,这还算是收人比较高的,很多像仓管员这类的工作,给的薪资甚至才1800元,在这个物欲横飞的社会,这几乎无法维持毕业生最低的生活标准,很多同学在就业后不久就选择辞职。

2.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导致学生就业后辞职频繁。

我校的毕业生在物流企业中,多从事的是基础职务的工作,比如:仓库管理员、调度员、客服人员等。而这些工作基本都是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而且相当多的物流企业要求工作人员进行“三班倒”特别是客服人员,他们在工作的8个小时内面对的都是来自客户的各种投诉和埋怨,负面情绪大,很多年轻的毕业生在家里享受惯优越的生活,对物流企业的环境不能适应,70%的学生在进入物流公司之后忍受不了这样的工作,不到一个星期就选择辞职,2017年5月我校15级物流专业的十六位同学去了广东一家物流公司工作,虽然公司开出的薪酬不错,还包吃包住,但年轻的毕业生们工作不到一个星期纷纷打电话和学校联系,表示工作与预期相距太远,不仅工作时间长还时时要被顾客“骂”,难以接受这样的工作选择了辞职,最后留在该企业工作满三个月的不到5位同学,2018年春节之后,连这5为同学也选择了辞职。

3.企业用人门槛低,员工身兼多职,公司缺乏管理能力。

近两年来,笔者走访了本地多家物流公司,对公司在招聘人员的方面做了多方了解,通过分析发现,很多企业规模小,员工少,编制不健全,在招聘员工上没有学历和素质要求,一方面导致公司的员工身兼多职,一个客服人员,在做着前台工作的同时又要兼顾后勤的工作,甚至连同财务的工作都要兼顾,快递员必须得是司机和送货员,同时还是对外的业务员,很多员工反映,他们在工作中彼于奔命,身心俱疲,工资不高,工作琐碎,顾前不能顾后,压力大,离职愿望强烈;另一方面,员工压力大,能表现得中规中矩已是不容易,更不用谈创新性和灵活性,我们学校的毕业生曾有在当地工作过的反映,工作多而杂乱,往往是老板想到什么跟着干什么,没有计划性,他们在执行上跟不上节奏,没有就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一天工作下来满满都是失落和埋怨,加上在公司工作没有前景,工作时间不长就会义无反顾的选择离职。

4.物流专业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实践能力与岗位要求差距大。

近年来,物流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对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我校的物流专业教师基本没有企业实践的经历,都是去参加短期的物流相关知识培训就进行在校上岗,对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工作流程不了解,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单一,与生产一线所需知识和技能脱节较为严重,在教学上偏重于理论,实训实操方面偏薄,使课堂教学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践操作训练,动手能力不强,理论知识很实践不能融合统一,学生走入工作岗位时不能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而企业只能重新对学生进行培训上岗,毕业生在工作期间很难得到企业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高离职的现象频繁发生。

二、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1. 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积极参与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培养技能应用型的物流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校要与时俱进,应按照企业所需人才,合理安排课程,重视实训教学,利用这两年我校重金打造的物流实训基地加大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训,同时按照教学要求,积极参与物流专业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检验教学,通过物流技能大赛这个“指挥棒”,教师及时更新了教学理念,学习了新知识、新设备、新技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动适应职业技能的要求,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为比赛而开展的培训中,通过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出在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应用型的物流人才。

2.加强毕业生就业定位、心态的引导与培养

现在许多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遵循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则,不过先就业不等于盲目就业,也不能为了就业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对所要从事的行业职位甚至公司完全不了解。因此,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在就业以前,利用实习的机会,不仅充分了解自己将来从事的行业的前景,更要充分了解该行业存在的问题或发展瓶颈,这样,当学生在从业过程中就会大大降低行业期望值,保持相对平稳的工作心态。

3.加强与本地物流企业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校企合作教育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一种教育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我校与物流企业合作可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顾学生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同时也能为本地企业所需人才进行"量身定制",所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满足物流企业的需要,带动本地物流业的发展。从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我校积极与梧州市及周边城市的物流公司洽谈校企合作,分别与梧州市小蚂蚁物流公司、广东顺风速运物流公司、广东时捷物流有限公司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于2016年6月开始派遣学生到以上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工作的岗位主要有:信息员、客服、调度员、配货员、仓管员、业务员、配送员等。同时教师按计划去物流企业参观、实习,了解企业一线技术所需,在学校资金配置中,组建专业性、创新的、仿真性的教育实训基地,并且聘请企业有管理经验的专家到我校做实训方面的兼职教师,对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校内模拟岗位实训,实训基地的每一个岗位实质是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而每一位学生则是物流企业的一名员工,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实训项目的分组,学生则在不同的岗位,掌握各个岗位专业性的实训任务,进行岗位模拟操作,扮演好每个物流岗位的角色。指导老师在模拟实训中,全面控制学生们的工作进程,不参与任何岗位,根据每人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打分。当完成任务后,学生则换岗位再进行实训。通过这种仿真的实训模式,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每个岗位的职责与任务的同时更能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实现“物流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奠定基础,真正实现“岗位模拟”。

总之,毕业生在物流领域的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作为中职学校,要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真正做到“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知难而上,努力开创中职学校物流毕业生就业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郑秋丽.我国智慧物流发展模式、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9.09.

[2] 谢名雪.新形势下广西发展现代物流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 2018.01.

[3] 覃绍生.关于依托高速公路促进广西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J].西部交通科技,2017.01.

[4] 甘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石荣[J].当代经济 ,2015.12.

[5] 焦明,李孝正.广西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 2014-05-03

[6] 于玲玲.广西绿色物流产业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 2013,05.

[7] 张晓彬.我国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科技资讯,

2008.10.

[8] 黄鑫,广西现代物流发展存在问题[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2007.

资金来源: 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专业实训教学的研究 ”(立项编号GXZZJG2016B15)

作者简介:曾艳平,广西梧州财经学校,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专业教学方法研究,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论文作者:曾艳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  ;  ;  ;  ;  ;  ;  ;  

浅谈中职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论文_曾艳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