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就业效应——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与协整检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产业结构论文,中国论文,变动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表明,伴随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将发生规律性转移。首先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随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克拉克[1],库兹涅茨[2],钱纳里、艾金同和西姆斯[3],钱纳里、鲁宾逊和塞尔奎因[4]利用不同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验证了该定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产业结构的变动又是引起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学者对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5-6];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就业的关系[7];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8-9];以及通过构建多因素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10-11]。国内学者在研究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时,通常仅考虑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带动(创造)效应,而忽视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破坏效应。笔者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是一个产业或行业的“创造与破坏”同时并存的过程,它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新产业的产生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旧产业的衰退,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具有双重影响效应。一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会带来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从而导致对就业派生需求的上升,产生就业创造效应;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中伴随的各产业剧烈变动乃至部分产业的衰退会增加失业,产生就业破坏效应。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伴随产业结构的剧烈波动,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创造效应与破坏效应同时并存。本文利用1997-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转型期就业的影响及其长期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与协整检验,考察转型期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双重影响效应,为政府制定适宜的政策,增加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创造效应,减少就业破坏效应,减少结构性失业提供政策依据。
二、中国经济增长对不同产业就业效应的总体描述
(一)经济增长率与三次产业的就业增长率
图1是1979-2004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增长率变动时间趋势图。
图1 1979-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及各产业就业增长率变动时间趋势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数据计算。
图2 1978-2004年中国整体及各产业就业弹性变动时间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的数据计算。
图1显示,除1982年以外,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率一直最高。1998年以前,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均高于第一产业;1999-2002年,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低于第一产业,且1999、2000及2002年,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均为负;2003年开始,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开始回升并超过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的这种变化说明,中国第二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资本的不断深化过程,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就业吸纳能力逐渐下降,甚至开始排斥劳动力;从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看,第二、三产业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呈现相反的变动关系。当经济增长率较高时,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增加,而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反而下降;当经济增长率下降时,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率也降低,而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却上升。这说明第一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仅表现为一种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当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就业吸纳能力上升时,第一产业劳动力容易转出,第一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就下降;当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就业吸纳能力下降时,第一产业劳动力难以转移,第一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就上升。从时间趋势图还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带动第二、三产业就业增长的能力下降,特别是第二产业表现得非常明显。
(二)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
图2为中国1978-2004年总体及三次产业的弹性系数变动的时间趋势。
图2显示,中国总体就业弹性为正,但弹性系数呈逐渐下降趋势;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波动较大,整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1992-1996年,第一产业就业弹性一直为负,1997-2001年逐渐上升为正,但2002年开始,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又变为负数。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呈波动下降趋势,在1980-1989年间的就业弹性最大,说明这期间第二产业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其就业弹性急剧下降,1990-1996年,第二产业整体就业弹性较小,自1997年开始,第二产业就业弹性也变为负数,2002年后,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才逐渐变为正数。究其原因,在改革的初期,工业品短缺,产品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第二产业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方式增加产出,即第二产业就业增量在总就业增量中的比重扩大有助于GDP的增长,因此将更多的劳动力配置到第二产业中也是合理的。但90年代中期以后,产品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现了普遍的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开始采用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以提高竞争能力,随着第二产业内部资本和技术对劳动替代趋势的加强,资本一劳动比率不断提高,较少的劳动力人数推动越来越多的资本,使得第二产业迅速增长的同时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却减弱,表现为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急剧下降。第三产业对劳动力一直保持了较强的吸纳能力,整个样本区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恒为正,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大大高于第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能力远高于第二产业。
从图2还可看出,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与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具有反向变动关系,当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上升时,第一产业就业弹性下降;当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下降时,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反而增加。第一、二、三产业就业弹性之间的变动关系反映了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作用。当第二产业由于改革的深入要消化内部大量存在的隐性失业者,或是由于企业受市场销售的限制,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第三产业因为居民收入水平的下降,或是因为从劳动密集的传统服务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的转变,使第二、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下降时,原有的进城务工人员又会回到农业中就业,因此,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就升高,第一产业对就业的贡献就增加。反之,当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提高时,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及对就业的贡献就大幅度下降。
三、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效应的回归分析与协整检验
(一)研究假设
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具有双重效应,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动是一个产业或行业的“创造与破坏”并存的过程,它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过程中新产业的产生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旧产业的衰退。无论新产业的产生还是旧产业的退出都将伴随各产业之间的剧烈变动,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资源的重新配置与就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会带来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从而导致对就业派生需求的上升;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中伴随的各产业剧烈变动乃至部分产业的衰退,会增加失业。因此,总体来看,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取决于二者的净效应。
为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双重影响,我们将产业结构变动分解为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两指标。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是用来衡量各产业波动(或变动)剧烈程度的指标,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越快,各产业波动越剧烈,经济波动越明显,结构性失业越严重。产业结构变动方向是用来衡量一国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程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程度)的指标,在工业化已经完成的发达国家,通常用第三产业产值(或从业人员)占GDP(或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作为产业结构变动方向的指标。在中国,虽然第三产业的资本劳动比大大低于第二产业,在转型期表现为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较高,是未来增加就业的主渠道,但考虑到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未来仍将继续完成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加之中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大,发展基础好,吸纳就业的稳定性较强。因此,第二产业发展对就业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在中国,第一产业对就业的贡献表现为一种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总体水平较低,且波动较大。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实际上很难反映该产业有效就业的变化,其波动更大程度上折射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变化。因此,我们不考虑第一产业对就业的影响。由于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过程伴随产业结构的剧烈调整与迅速升级,因此,我们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就业负相关,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就业正相关。
(二)模型的构建
考虑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我们建立包括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就业人数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式(1)中,L、STRE、STRK分别表示劳动就业人数、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α、β表示系数,a为常数。由于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指数形式,所以我们对式(1)两边取对数,得到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之间的对数方程:
(三)数据采集说明
我们采集了1997-2004年①共8年31个省份的相关资料,构成217组包括劳动、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的面板数据。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1998-200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1)劳动投入(L)。劳动投入以各省当年城镇劳动就业总量表示,并扣除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富余人员。方程(1)中的劳动投入是生产中实际使用的劳动量,我们称之为有效就业量。有效就业是名义就业中不存在隐性失业时的就业数量。根据有效就业的含义,城镇有效就业人员数=城镇名义就业人员数—无效就业人员数=城镇从业人员数-城镇隐性失业数。城镇从业人员数据来自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城镇隐性失业人数采用蒲艳萍(200)的方法予以剔除[11]。
(2)产业结构变动方向指标(SIRE),用各省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占全部GDP的比重来表示。
(3)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指标(STRK),用各省产业结构变动的K值代表。产业结构变动的K值计算公式为:
(4)
从统计学角度看回归方程(5)的拟合优度、相关系数、t值均比较理想。回归结果显示,劳动就业与产业结构变动方向(STRE)正相关,与产业结构变动的速度(STRK)负相关。即二、三产业越发达,就业量越多;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越快,就业量越低。回归结果与我们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经济转型期,迅速的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将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已成为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又使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分离出来,处于失业状态。从回归方程(5)可见,中国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的影响为-0.825,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对就业的影响为4.552,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对就业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的影响程度,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创造效应远远大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破坏效应,产业结构变动的净效应是使就业增加。
(五)协整检验
从回归方程(5)我们知道转型期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劳动就业的相关关系,下面我们将通过协整检验进一步考察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1.单位根检验
进行协整检验前必须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我们用Eviews 5.0计量软件,采用LLC-t检验、Breitung-t检验和ADF检验三种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检验结果列于表1中。
表1的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水平下,时间序列LnL、LnSTRE、LnSTRK均接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是非平稳序列。对其一阶差分序列进一步进行平稳性检验,LnL、LnSTRE、LnSTRK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它们的差分序列是平稳时间序列,即LnL、LnSTRE、LnSTRK序列都是一阶单整Ⅰ(1)。
2.协整检验
为了检验变量间的长期因果关系,我们运用Engle and Granger提出的两步检验法。在检验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产业结构变动方向是否是就业变动的原因时,如果STRE,STRK,L都是同阶单整,则建立以下模型:
表2的结果表明,残差序列E[,it]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因此,我们认为,从中国31个省份1997-2004年8年的样本看,在协整模型(6)中,以就业作为因变量时,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就业变动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这一结果与中国实际是符合的。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迅速变化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加之中国原有产业结构极不合理,面临艰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任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会诞生新产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旧产业的衰退,又会增加失业,因此,产业结构变动对转型期的就业具有长期影响。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的影响进行动态分析与协整检验,得出如下基本结论:(1)中国第一产业就业已经达到饱和并开始排斥劳动力,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空间有限,第三产业已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最主要的部门。(2)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转型期的中国就业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就业正相关,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就业负相关,即产业结构演进升级拉动就业增加,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抑制就业增加。(3)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净效应为正,即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就业破坏效应,产业结构变动的结果使就业增加。(4)中国转型期的就业与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本文的经验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1)中国在选择技术发展路径时,应适应和符合中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兼顾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尽可能地发挥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作用。(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增加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补偿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的作用。(3)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就业匹配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企业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全民对提高教育水平与积累人力资本的认识,正确引导居民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提高就业匹配效率。
注释:
①之所以选择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1997年以前,重庆及西藏的统计资料不完善;二是1996年以后,中国对就业的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使1997年以前的就业统计指标与1997年以后无可比性;三是1997年至今,是中国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时期,也是中国理论界对转型期就业问题争论最激烈的时期。
标签:协整检验论文; 面板数据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第一产业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