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术期刊的导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导向论文,试论论文,学术期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现状的一面镜子,它及时反映着学术研究已达到的最新水平,适应读者的需求(本文所指的读者均包含作者,因为读者不一定是作者,但作者一定也是读者)。同时,学术期刊“既是龙尾,也是龙头”(卢嘉锡《要重视并做好科技期刊工作》,见《编辑学刊》1990年第3期),即除了将人们已探索出的成果奉献、反馈于广大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领域、满足读者需求外,还在多方面对其起着“龙头”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是指学术期刊在一定的宗旨、目标指导下,利用自身的信息效应对其读者的思想言行和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一种指向性、超前性的引导,使之向期刊设定的目标发展;换言之,它昭示、提示或暗示读者去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这种导向的意义与价值,并不下于其所刊载的学术成果本身,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主要从其内容、性质和功能的角度对学术期刊导向类型作一论述,并对如何正确导向略陈管见。
一、从内容角度看学术期刊的导向
学术期刊的导向可从多方面、多角度予以认识,我们先从期刊荷载的信息亦即内容角度进行考察。
(一)意识形态导向:众所周知,学术期刊都具有阶级性。它总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尤其是为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服务。因此,意识形态导向是学术期刊的基本导向。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学术期刊在意识形态导向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读者积极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导向,坚持改革开放的导向,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导向和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导向。对此导向,人们论述较多,认识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二)学术导向:学术性是学术期刊区别于诸如知识性、普及性、文艺性等其他类型期刊的本质特征。因此学术导向是学术期刊的主体导向。它由多个子导向构成。
1.学术水准导向:这是指学术期刊通过刊发高质量、高水准的论文,引导读者向本学科学术研究的深度发掘。高学术水准即文章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点、展现新的角度、提供新的资料、开拓新的视野。学术期刊发表的每一篇文章在许多读者心目中起着无形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期刊以这些文章,塑造了自身的整体学术形象,除了给读者以新知外,必然还对可能成为作者的读者树立了一个学术标尺,以探索、创新的态势引导其努力发现未知的世界而不是简单地再现已知的东西,向高学术水准迈进。
2.学术课题导向:学术界在一定阶段内重点或集中研究什么,这一般不是自发、盲目的,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学术期刊对这种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研究所起的“龙头”导向非常重要。很多专题研究所以能在一定阶段内成为人们兴奋、注目的热点、焦点,都与期刊征求组织的稿件,开辟的专栏、讨论,刊发的“按语”、“编后”等密切相关。读者常透过学术期刊这一窗口来窥察学术研究的动向并将之作为决定自己阶段性研究课题的依据。这个“动向”,是一种互动结果,即既是期刊对学术研究的客观反映,也是期刊根据多种情况对学术研究的主观导引。
3.学术服务导向:学术研究是固守于学术的“象牙塔”中进行为学术而学术的自我服务,还是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服务,是关系到学术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的重要问题。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一向将单纯的学术研究视为圭臬加以标榜,而将应用性研究视为雕虫小技予以排斥。这种文化观念使学术期刊也较多地偏重于学究式、经院式的学术研究;有些编者甚至认为研究内容越远离现实、越玄乎,则学术性越强、品位越高。显然,这种学术服务导向是偏颇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学术研究必须跳出为研究而研究的自我服务的怪圈,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对此,学术期刊有义不容辞的职责。这一职责要求其加大应用性导向的力度,将学术研究向社会改革实际引导,促使人们转变陈旧的学术服务观念,使学术期刊成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智囊。当然,专业类型不同的学术期刊,其应用导向的程度应有所区别。
4.学术争鸣导向:学术期刊必须贯彻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争鸣,可以打破一潭死水、暮气沉沉的局面而使学术研究充满活力生机。学术期刊不仅是“百家争鸣”的论坛、“百花齐放”的园地,而且是争鸣的发动机,在争鸣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使争鸣骤然形成并迅速发展,也可以使之偃旗息鼓。学术期刊要充分发挥这种特殊功能,以多种方式鼓励争鸣,除了将“争鸣”宣之于口,见之于刊以外,更要直接“煽风点火”——经常就某一专题组织争鸣讨论,引导更多的读者积极参与争鸣。
5.学术风气导向:学术风气是指学术领域在一定时期内流行的同向性的态度、习惯等。正确良好学术风气有利于学术研究深入健康发展,使之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在学术期刊稿件中所见到的不良学术风气主要为:率尔操觚、敷衍马虎,空洞说教、夸夸其谈,脱离实际、故弄玄虚,训斥他人、唯我独尊,拖沓冗杂、又臭又长,乱造字词、潦草不清,等等。学术期刊应同这些不良风气作斗争,将学术风气朝健康向上的方向导引,努力使所发文章做到创新求实、科学严谨、平等探讨、篇幅适宜、语言规范。同时,编者在编辑过程中对稿件的处理态度、方法也可对学风起一定的导向作用。典型的例子如:19世纪德国著名作家台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时曾收到一个青年习作者寄来的几首没有标点的诗。青年在附信中说:“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如用时,请您给填上。”冯达诺很快将稿件退回并附言:“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您只寄些标点来,诗由我填好了。”编者为一首诗加上标点,本是举手之劳(有人甚至认为这是编辑的职责),但冯达诺并没有容忍、迁就这位高傲的习作者的草率马虎,因为容忍、迁就意味着对其草率马虎和无视编辑劳动的认可和鼓励,只会将其学风导向更糟的境地。他的处理方法可使这位青年冷静下来,进行反省,从而有可能使之以认真踏实的态度对待创作。
6.学术道德导向:学术道德不良甚至败坏的情况在学术界、在期刊上时有发生。这主要表现为一稿多投、伪造资料、剽窃抄袭等。学术期刊一方面要不断告诫人们保持良好的学术道德并在编辑过程中严格把关,力求不让剽窃、抄袭、伪造等学术骗子有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对误发的一稿多投尤其是剽窃、抄袭、伪造等文章,要严厉追究炮制者的责任,对其恶劣行为予以曝光、批判,以儆效尤,决不姑息养奸。有的学术期刊有时为了免使既成的事实进一步扩大影响,往往采取闷不吭声的冷处理,希图息事宁人。这种做法只会进一步滋长炮制者和效尤者的胆量,对学术道德产生负面导向作用。
二、从性质与功能角度看学术期刊导向的类型
(一)正导向与负导向:所谓正导向,即期刊所导引的指向是正确、进步、积极的方向。其正确性表现在意识形态方面,就是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原则相一致;表现在学术研究方面,即讲求创新求实、科学严谨、百家争鸣、简洁规范等。总之,正导向积极引导读者和学术研究朝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繁荣学术研究的方向发展。而负导向则是与其相反,是错误导向。
(二)有意导向与无意导向:这亦可称为主观导向与客观导向。学术期刊的导向一般都是编辑根据国家大政方针、本刊办刊宗旨、近期规划、学术研究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等因素有意识地利用刊发的文章和编者的语言等对读者进行导向。这种有意导向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与编者本身的观念立场、导向意识、学识水平、编辑嗅觉、兴趣爱好等密切相关。然而无论编者主观是否有意进行了导向,期刊所荷载的信息总是会对读者产生各种实际上的导向上作用,其中并非由有意导向信息而产生的导向效果即构成无意导向。但读者一般会认为这些导向性的信息都反映了编者的主观意图,都是有意导向。因为期刊上刊载什么、不刊载什么、如何载刊,读者心目中都认为这决非偶然,而是经过编者精心选择、加工、编排的,必然蕴含着编者的价值标准和主观导向。应该说,如果编者主观有意导向得当,则所产生的结果一般都是与其愿望相一致的;而无意导向所产生的导向效应,则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即与客观现实的正向要求和办刊宗旨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甚至相反。因此,学术期刊的编者要强化导向意识和责任感,主动把握并发挥期刊的导向功能,使之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和学术研究服务。
(三)有效导向与无效导向:学术期刊的有意导向必然有一个预期的导向效果。这包括效果作用的范围的大小、程度的强弱和存在时间的长短等。期刊的有意导向完全达到甚至超出预期效果,便是有效或高效导向;但也有不能达到或不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便成为无效或低效导向。导向效果的有无和高低取决于导向的矢量(导向力)的大小,而最终取决于编辑素质的高低。
(四)整体导向与个体导向:学术期刊是由一篇篇论文和一个个栏目组合起来的系统的整体。其系统与子系统(要素)、整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整体既要求个体遵循其全刊的导引指向,又要发挥其烘云托月的作用,为某一阶段突出某一重点的个体导向服务;个体则既要单独发挥其某一方面的导向作用,又必须与其他个体一起共同遵循并构成整体导向。不同的导向内容需要整体和个体构成不同的组合关系和组合态势才能产生最佳效果。例如,有些导向可以由某一栏目、某一组或某一篇文章这些个体所单独承担,如学术争鸣导向等;有些导向需全刊整体在共同指向下合力形成,例如意识形态导向、学术风气导向等;有些导向则需在整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比较之中协同产生,例如利用栏目和文章安排的前后、在全刊的位置、篇幅的多少等对学术课题产生阶段性导向。
(五)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学术期刊是连续性出版物。它对读者进行的导向可以是一期次或者几期次,也可以是长期次甚至创刊以来始终作用于读者。期刊就某些方面对读者进行长期持续的导向,即长期导向。这些方面一般都是其办刊应长期坚持的基本方向,例如意识形态导向、学术争鸣导向等。而期刊在短期内对某些方面的导向和产生短期导向效果的,为短期导向。例如对某些重要研究课题导向后,形成短期研究重点、热点。从系统论角度看,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也可以说是一种时间性的整体系统导向与个体要素导向。长期导向是与办刊基本方向相一致的既定性和稳定性导向,而短期导向则是具有较大的适时性、变动性和灵活性导向。两者并行不悖、互为补充。
(六)刚性导向与柔性导向:对于导向对象而言,学术期刊的导向若无选择性,亦即其导向要求限定被导者的主观选择必须符合导引的目标,否则,期刊将不会认同、刊发被导者所撰的文章,这种导向便是刚性导向。例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导向、学术水准导向、学术道德导向等即然。而如果导向允许被导者具有较大的主观选择权,亦即允许被导者作出他们自己的判断与选择,其导向属于倡导性质,则便是柔性导向。例如,对于学术课题导向、学术服务导向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作出与导向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选择、取舍。
(七)显性导向与隐性导向:学术期刊中的信息所表现的导向意图和指向相当明显、直接,即显性导向。例如,“编者按”、“刊首语”、“编后”、“征稿要求”等以编者名义刊布的信息,其中编者对有关问题的立场、对发稿的构思、对读者的要求等均一目了然。而学术期刊以自身的整体和个体形象、以隐含在信息中的信息进行暗示性导向,则为隐性导向。它们多是让读者在对期刊的阅读中领悟体会,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效果。例如,期刊每期的编排设计、风格特色和刊载的文章等都潜在地表现着期刊的导向。读者在浏览阅读过程中可以感性地窥察、把握其所导目标。一般说,显性导向常是概括性、综合性较强的抽象导向,具有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可迅速产生导向效果。隐性导向是对显性导向的实践示范性说明,故比显性导向更具导向力,表现为影响深刻、效果持久;但其隐含性特点又使其导向效果的产生不及显性导向迅捷。因此,我们宜针对不同的导向目标要求,侧重采用相应的导向手段。
三、如何正确导向,防止错误导向
这一问题的对策很多,本文略述四点。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适应读者需求与正确引导读者这两者的关系,树立“正确导向也是最好的服务”的新观念。
适应读者需求与正确引导读者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学术期刊应该努力为读者服务、适应和满足读者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尤需如此。然而这决不是被动地、盲目地适应读者,完全被读者牵着鼻子走,而应是积极能动地引导读者,培养和提高读者,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同时,学术期刊的编辑还应树立一种新观念,即:正确导向也是最好的服务、最好的适应。这是因为:第一,学术期刊的读者分为著作性读者(即既是读者又是作者,或有可能成为作者的读者)和单纯性读者两类;后者主要希望从学术期刊中得到能有助于自己更好地投身改革大潮进行实践的新思想、新理论、新信息。学术期刊把握后者的需求,代表他们去要求和规范前者,引导前者向适应后者需求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有效服务。第二,无论何类读者,其具体的需求是纷杂、多变的,许多读者甚至没有明确的具体要求,期刊也很难逐一满足这些纷杂的具体需求;然而读者的共性需求却是明确和稳定的。共性需求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读者都将期刊作为自己把握学术动向和时代脉搏的窗口,将所载文章作为自己从事研究而效仿的范式,希望从期刊中得到自己应去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的启迪,总之希望期刊成为其引路人、指导者。因此,学术期刊若做好了引路、导向的工作,也就是提供了最好的服务,达到了最好的适应。可见,正确导向是学术期刊编辑应尽的职责。我们应增强导向意识,积极进行有意导向,并强化导向的力度。
(二)努力提高编辑素质。
期刊编辑素质由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等共同构成。编辑素质的高低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导向的正误、效果的强弱等。例如:要进行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必然要求编者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要进行有效的学术水准和研究课题导向,则要求编辑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把握时代的气息,有较高的鉴别判断力、洞察预测力、读者驾御力。要进行学术争鸣导向,则要求编辑树立争鸣观念,有胆有识,善于鉴别并敢于发表那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而观点独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的争鸣文章。要进行正确的学术风气导向,则编辑首先必须具有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精神和工作态度。
在编辑业务素质中,编辑嗅觉和读者驾御能力对引导方向的把握和导向力的构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辑嗅觉是编者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背景和具体学术研究的发展变化及读者需求的一种及时、准确的分析和预测。由于导向多具有鲜明的超前性,因此要求编辑具有敏锐的编辑嗅觉——能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积极追踪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向,及时捕捉新的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作出正确预测。驾御读者的能力中同样包括驾御作者的能力,即编者根据既定导向及时组织相应和必需的稿件的能力。编辑要提高对读者的驾御力,必须准确把握读者心理,做到因势利导,防止产生逆向效应。
(三)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导向手段。
整体与个体、长期与短期、显性与隐性等导向均具有不同特点,对不同的导向内容、导向要求、导向范围、导向对象具有不同的作用。它们既功能分明、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正确有效地导向,必须充分把握各种导向手段的特点、作用,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学术研究、社会现实和读者需求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导向手段,或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或有主有次、突出重点。例如,对于阶段性的学术课题导向,我们宜侧重进行显性导向与短期导向,以“编者按”、“编后”、“征稿启事”等在短期内迅速直接引导读者;对于学术水准、学术风气等方面的导向,则宜侧重于以编发的具体文章进行长期的示范式隐性导向。又如,我们在宣之于口的言——显性导向中要求来稿“语言规范”,则在见之于手的行——隐性导向中也须达此要求;而所发文章都做到“语言规范”,则我们再在“征稿”中进一步明确强调,导向效果便会更为显著。
(四)以质取文,不徇私情。
情面常常对编辑的正确有效导向构成很大干扰和阻力。一些权威、师长、亲友等人物的稿件,虽然与期刊既定的正确导向相牴牾,例如质量低下、口径不符、文风不端、空泛大论等,但编者碍于面子,违背正确导向而予照发,从而在客观上对读者形成误导。因此,编者一定要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惧权威,不徇私情,以质取文。唯其如此,才能使学术期刊保持正确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