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诗教观”一直被我国视为重要的教育观念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儒家诗教观产生与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动因,深深影响到了我国近现代以来的美育观念,成为美育观念形成的基础。
[关键词]诗教观;动因;美育观念;基础
诗教意指通过诗歌教化作用培养受教育者道德品行的教育形式。就时间而言,它最初萌生于上古时代周王朝时期的礼乐制度,诗与乐不分,学诗用乐都具有服从周礼的实用目的,是当时贵族阶级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那里才得以正式形成,在孟子,荀子那里得到一定程度的继承与发展,到了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随之诗教观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在魏晋南北朝直至明清,儒家诗教观一直被视为教育的重要观念之一。
一、儒家诗教观的产生及其发展
先秦儒家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念。孔子的诗教观建立在《诗经》基础之上的,《论语.为政》云:“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1]孔子借用“无邪”的美好之意来形容《诗经》三百篇的思想健康纯正,符合社会道德和礼义规范。《诗经》成为孔门弟子从事社交活动和获取功名利禄的必读书。孔子在《尚书.尧典》中萌生的“诗言志”说中归纳出他著名的“兴、观、群、怨”的诗教观,《论语.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从这四个角度去谈,强调诗的作用,读诗是来培养学生“事父”、“事君”的忠孝思想。他主张诗教可使人思想、道德情操得以美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政治教化。
孟子的诗教观是对孔子功利性诗教观的继承与延续。孟子从道德修养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是天地自然本性的体现,因为天地自然是至纯至善的,善是天地化育的表现,所以人要秉天“性”行事,自觉存心养性,这样孟子就把天地自然的至纯至善作为了人修心养性的依据。荀子更强调外在的人伦制度即“礼”对人的自然本性的约束、限制,不同于孔子强调“仁”。荀子认为诗、书、礼”、“乐”等反映的是圣人的思想,因而整个国家要想国力强大就必须推行“礼”教,而推行“礼”教必须以诗教为前提,那么诗教便具有了政治思想教育功能以及道德规范功能。
到了汉代,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念,儒学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核心思想,走向了经学化的道路。汉代最早言《诗》者主要有鲁、齐、韩三家,属今文经学,讲求经世致用对诗教影响较大。古文经学当属《毛诗》一家,在前人诗学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诗教体系,使得诗教得以最终完成和理论上的定位。《诗大序》里强调诗教能够使一切得以美化,到了《诗小序》里,诗的教化功能发挥到极致,并走向极端。
魏晋时期自曹王的《典论?论文》为始,中国文学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自觉的时代,即“文的自觉时代”,“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宣告终结。这一时期以文体的自觉与创作主体的自觉为主要标志,随之还有文学批评的自觉,其影响绵延至南北朝,发展到对“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儒家诗教的革新。
唐代诗教观念与现实主义、政教、审美结合。它以“人文”立论,既强调了文学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也不忽略文学表达个人情志的本体职能,这一基本指导思想,超越了传统的功利批评。宋元诗教不断建构、根抵理学,时受冲击自北宋始,出现了以欧阳修为领袖的诗文革新运动,力制晚唐文风诗风的蔓延,不断反思文学与国运兴衰之关系,体现出对诗歌政教功用的重倡。诸多论者都高标诗教,不断建构诗教体系。对诗歌教化功用的论说成为诗学政教之论的首要内容。
到了明清时代,随着新兴商品经济的发展,文人市民化读者群的形成,人们的艺术趣味也趋向世俗化,因而诗教遭遇挑战,构建艰难。诗教一分为二。一批前朝遗民诗人和理论家们历经明朝动乱,饱尝王朝灭亡之痛,痛定思痛,总是返回到儒家学说中去寻求种种判断是非的理论依据,清初诗论,虽表面上鄙薄明代的复古派,但在理论上实是以儒家传统诗教为依归。同时,他们又受到唐代美学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诗的特殊本质及其审美创造的艺术规律,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因而在其实质上是改善了传统的儒家诗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儒家诗教观产生与发展的动因
儒家的诗教观自萌生以来就伴随着很强的功用目的,这与当时的时代环境,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管理看不见的手段,成为上层阶级和底层知识分子消遣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修养。自上古周王朝时代以来重视诗教和乐教,知识分子和贵族阶层学诗重乐目的是为了服从于“礼”,即在公共场合展示自身素养和高尚品德。孔子承继西周以来勘天、重人的传统,希望通过为师教学来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其目的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培养弟子们良好的道德善行。汉代《毛诗序》等无不是想通过诗教的方式来使人类发现良知,保持善行,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但无论是培养人才,亦或是服务于政治,都是教育本身使然,教育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儒家诗教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自身在发展,即通过文学和音乐的教化来使人思想、道德,情操得以美化,培养人的美感,重视美育本身,这是孕育的几千年文明得以传承延续的重要方式,成为我国近现代美育的重要根基。
(二)服务于政治功用目的。自诗教观念萌芽以来,无论哪一种诗教观大体上都是为了培养君子或者政治人才的需要,服务于政治的功用性目的。在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代,孔子的诗教始终强调其社会功用,主张诗从属于伦理道德和政治,是以跻身统治阶层为目标的诗教,是功利性的诗教。“兴”是抒发情志,“怨”,孔安国注:“怨刺上政”,即讽怨不平之事,这里强调的不是诗歌本身的规律,特质,而是诗的作用,读诗是来培养学生“事父”、“事君”的忠孝思想,其目的在于达到恢复周礼的政治目的。他的讲学重教的教育思想核心,是“学而优则仕”,即在教育培养之下,使一批学业优秀、才艺超群的弟子能够脱颖而出,步入仕途,成为治理国家政事或从事外交事务的官员。儒家诗教延续至今仍保留其传统,功利性一直是诗教的潜在含义,成为历代科举选拔,重要人才,维持政治根基的重要依据。
三、儒家诗教观对中国近现代美育观念的影响
“美育”或称“审美教育”,大致指的是讲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或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为媒介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将人美化,使人不知不觉的从小就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培养起融美于心灵习惯。目前学界多数人持“西方美育论”观念,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真正的美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方面,儒家诗教观是我国美育观念的基础。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政治每况愈下,西方打开了中国国门,对我国展开了疯狂侵蚀与掠夺,中国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救国救民成为时代主题,而所谓的观念、信仰抛之脑后。西学东渐,西方的美育观念传入中国,中国在民族崩溃的边缘对于究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处于不定状态。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后者居于上风,各界人士极力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推崇西方的现代性,认为依赖西方文化便可以救中国,依赖西方的教育观念便可以培养进步分子,救亡图存。然而,中国诗教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近现代还是当代都不能完全与之背离。在教育方面虽陈独秀之类提倡新教育,反对旧教育,蔡元培“美育代替宗教”等的新的教育观念,但都离不开中国古代儒家诗教观培养人才,提高素养的政治功用目的,这是一脉相承的。近代的美育多少受了几分西方“理性的、科学的”美育观念的影响,但“美育本身所具有的自律性”,与功利性相对应,非功利性的纯粹美育观在此基础上得到产生并进一步的发展。
另一方面,儒家诗教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纯粹性美育的发展。我国儒家诗教功用目的不容置否,教育成为“入世”的门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近现代以来美育观念的发展。近现代以来提倡的美育是竭力朝着纯粹的,以文学艺术的方式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使人达到真善美境界的美育来发展的。虽然近现代美育也不可避免的留下了很强的功用性烙印。但现代美育观念看似纯粹,但实际目的是开化民智,启迪革命。而后一贯主张的纯粹性美育,强化美育的审美独立性,纯粹性,但美育还是以教科书形式出现,成为升学考试的必要门径。儒家诗教观念的功用性深切影响到了我国美育纯粹性的发展。
四、结语
我国几千年来的诗教观是注重伦理,塑造道德品性,培养人才的诗教观,是重进取,重品质、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诗教观,是重和谐,注重培养“温柔敦厚”的审美文化人格的诗教观,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人生境界的诗教观,有着同时代教育观念以及西方美育难以媲美的优越性。然而诗教自身一方面看重于道德政治教化,教育是服从于政治的,扼杀了教育理念的纯粹性,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轻视西方所具有,中国所忽视的科学理性,对美育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功能关注不够,这是我国几千年来的诗教观的缺陷,也是我国目前美育发展必须要重新思索并加以论证的立足点。因而我们在研究诗教过程中不能忽视中国古代沿袭下来的诗教传统,正确看待其利弊,扬长避短,为我国现代美育发展提供以有益借鉴。
注释
[1][2]杨伯峻 译注. 论语译注.为政.[M]. 中华书局, 2006:12;208
论文作者:郭焕苓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2
标签:美育论文; 儒家论文; 的诗论文; 观念论文; 目的论文; 孔子论文; 功用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