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公路项目的建设也越来越频繁,但是由于公路路基质量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导致公路性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以及人身安全。为此,本文将详细的分析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公路路基存在的诸多问题,以便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路路基;设计;问题
公路的顺利通行是确保物料资源传输的重要桥梁,是促进各城市之间交流和发展的基础。路基的质量是决定公路整体负荷能力、确保道路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应加大公路建设中路基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工作,结合路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在确保公路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公路建设时,路基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度设计
路基的高度设计是进行公路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公路质量以及使用年限的主要因素。公路的高度设计主要由路面建筑的高度和地下施工的深度两部分组成,意在提高自然灾害的防御功效以及提升公路运行的安全性。而影响路基建筑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1)自然因素,也就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如平原地区,主要的灾害是以洪水侵袭为主,而山区地区则主要考虑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路基质量的稳固性不仅能够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车辆的正常运行,还能够保证灾害发生时减少灾害损失。
2)建造需求。主要是结合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以及施工环境,不同区域其自身土质的黏度和强度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制定符合建筑要求的施工方案,进而减少路面下沉、坍塌等现象的发生概率,提高路基建设的质量,确保工程后期功效的充分发挥。
此外,路面下沉以及坍塌等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路基设计的高度与地质特征存在着偏差,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a根据现场土质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路基高度设计方案。如果路基高度设计不合理,则会造成公路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路面出现凹陷和开裂等现象,影响公路的使用效果。另外,在路基高度的设计过程中,如果现场的土质比较松软且地下水含量较高,那么就应该降低路基的高度,以免发生路面沉降现象。b路基的高度设计要与施工标准相匹配。在实际的路基设计过程中,由于公路建设的等级以及功用有所不同,因此其对路基建设的高度也会有着相应的区别。比如说,高速公路的建设,在进行路基设计时,应确保其具有抵抗地域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确保灾害发生时,道路可以进行正常通车。
2.排水系统存在的设计问题
在公路建成通车后,大多都会受到地面水、地下水以及路面积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路基质量遭到破坏,而排水系统的设立,就是为了减少这些情况对公路的冲刷,确保公路的稳定和安全。不过由于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比较复杂,在当今我国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排水系统出现问题而造成公路质量受损的情况,像河流、隔离带、边坡等区域进行排水工作时,都会影响到公路自身的质量。而在排水问题中的路面积水现象虽然相对较易解决,不过由于部分路段积水无法短时间进行排除,还是会降低公路使用的安全性,缩短公路使用的时间。所以,加强路面排水系统的建设时十分必要。结合上述,在地表水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排水设计措施主要有:
1)路面雨水的排水设计。这是排水设计中最为简单的一部分,只需要在进行路基铺设工作时,使路面中间的位置高于两边,并使其形成一定的坡度即可,这样一来,雨水就可以顺着这个坡度被排到两侧的排水沟内。
2)河流的排水设计。河流水量的多少是判断这一区域泥石流以及滑坡现象发生概率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进行这个部位排水系统的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排水系统的灾害防御能力,通过对河流流量的具体分析,科学合理的规划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边坡排水。主要是在路基两侧进行相应的排水沟设计,来提高边坡位置的排水功能,并根据边坡位置以及隔离带附近排水的水量情况,设计排水沟挖掘的深度和宽度。
4)中间隔离带排水。主要作用是减少路基的地下水含量。通常都会采用在隔离带下铺设相应防水材料、设置排放汇聚带防渗层的方式来提高地下水的排水量,同时为了确保地下水可以充分被排到排水沟内,还可以在防渗层的两侧安装排水管道,降低路面积水的产生几率。
3.施工材料选购的问题
路基建设中的基本材料就是路基土的应用,其种类可分为粉性土、砂土、重黏土、砂性土等,由于不同类型的土质其自身的黏性、强度、成本、稳定性等各不相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公路建设的需求、经济效益以及土质的特性和功效进行合理的选择。在从前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对现场实际状况的勘察不严谨、施工材料选择不当、成本管控不合理以及施工工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造成现今路基建设过程中,填充土质量不符合实际施工的需求,降低了路基整体质量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从而影响公路的安全使用以及缩短使用期限等现象的发生。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在进行公路建设前,应对路基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进行严格的选购和检查,再加上填充用土在塑性指数、粒径、液限指标及各种土质的坚固程度、可塑性等方面的差异性,结合路基建设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购。比如说砂性土石,它是路基施工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材料,主要构成的成分有粘性较大的泥土和粒度较大的粗颗粒,因此自身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和水稳定性能。同时由于其自身粘度良好,在与其他粘性较大的泥土一起使用时可改善其粘结性。另外,粘性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膨胀性以及粘结性,在路基铺设时进行使用可以有效地对路基进行压实处理,确保路基最终的稳定性。
4.边坡防护的问题
边坡的建设工作也是路基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坡面的排水、角度以及防护进行合理的施工建设是提高路基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坡面的设计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坡面的受力程度,很可能造成最后滑坡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公路的安全性。在先进的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路基坡面的建设不能按照公路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造成坡面过陡或者过缓,从而降低坡面自身的防护性能,导致其自身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造成公路的塌陷等情况的发生,最终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所以加强路基边坡的防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其进行防护工作的主要措施有:
1)设置防护墙。在边坡的周边区域利用钢筋和水泥等材料设置稳固的网状防火墙,这也是边坡防护中最为常用的方式之一。其优点就在于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的成本,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2)对边坡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边坡角度的修建大多都是应用在路基高度较高的情况下。对于路基高的建筑来说,如果坡度较大,很容易造成滑坡扥灾害的发生;如果坡度较小,在保持路面宽度统一的前提下,占地面积将会提升,造成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因此,在施工时,要对边坡的坡度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从而保证其功效的充分发挥。
3)利用植物增加边坡的保护工作。由于植物自身就有很好的吸水功能,对土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在进行公路建设时,会在边坡的附近种植适合的植物,以提高其保护的性能。
5.结语
综上所述,路基是公路的载体,是确保公路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公路路基设计中的常见问题的合理分析,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不同等级的公路对路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尤其在设计、质量、日常维护和使用年限方面都存有差异。因此要高度重视路基设计,正确处理其中出现问题,提高公路路基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品和综合素质,确保公路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徐祖杰,何中鹏,李永忠.交通世界.2017(12)
[2]公路路基设计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张铁岩.科技展望.2016(15)
论文作者:张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路面论文; 公路建设论文; 发生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