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青海,810008)
【摘 要】土地整理项目能够有效提高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改善其生产率和生态环境,在对于土地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做好农田水利的设计工作是其中重要的工作环节和任务,其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在洪、旱、涝以及盐碱地等地区进行相应的治理,同时在对于当地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对于该区域的水土资源以及灌排渠系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和规划,有利于提高农田水利中对于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土的目的。在本文中笔者对于土地整理项目中的农田水利设计进行相应的分析,同时对于农田水利的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土地整理项目;农田水利;设计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正面临着耕地减少以及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农业是基础性构成,同时我国土地资源中农业用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土地资源进行整理,提高农业用地的质量和数量是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土地整理的项目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问题,健全农田水利的建设,对于农田灌溉系统进行合理规划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对于农田土地的使用效率。在我国目前土地整理项目的农田水利设计中,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对农田水利设计制定一定的标准和实施所示,对于真正实现土地整理的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土地整理项目的农田水利设计标准
农田水利的设计主要是由灌溉输配水以及排水工程两个方面构成,其中灌溉输配水又包括管道配水系统以及灌溉渠道系统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实现水资源逐级输送;而配水工程主要是将农田中多余的地表水进行排除。在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主要参考标准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以及《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等,其中在进行灌溉输配水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灌溉区域的规模、灌溉区域的水土资源情况以及灌水方法等多种因素,同时根据上述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设计。其中在通常情况下,灌溉保证率一般保持在75%以上,而在西部缺水区域中灌溉保证率也应该保持在60%之上。如果灌溉区域所种植的作物以旱作物为主,水田作物未辅的话,则在水资源能够有效保障的前提下,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保证灌溉保证率保持在75-80%之间[1]。
二、灌溉渠道系统设计
在灌溉渠道系统的设计中主要涉及灌排渠系布置、输配水渠道系统、渠道断面设计、渠道防渗工程设计以及选择合理的灌溉方式等五个方面,在下文中笔者将进行简要分析:
(一)灌排渠系布置
首先,在适当的条件下,为了能够有效降低对水资源等的消耗,因此在灌排渠系布置中应该运用自流灌排的方式;其次,如果灌排渠道太长将会造成大量渗流水,浪费水资源,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缩小灌排渠道的长度;再次,在符合灌排保证率的条件下,应该及可能的降低渠道的数量;最后,为了能够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在灌排渠系布置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交通运输以及耕作的便利要求[2]。
(二)输配水渠道系统
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区域的实际情况设计田块的大小以及方向,并且输配水渠道系统应该综合考虑田块的分布情况、耕地的实际要求以及区域内部现有的水利条件等方面进行设计规划。另外输配水渠道系统的设计一般由干、支、斗、农四个级别构成,在每一个不同的级别中应该建立配套建筑物[3]。
(三)渠道断面设计
在农田水利的设计过程中,渠道断面设计是其中重要的组成环节,科学的断面设计能够发挥水利系统的最大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传统的理论下并不重视断面设计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其一般要求断面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即可,但是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断面设计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科学、精确化的断面设计能够为灌溉渠道整体系统功能的实现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断面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精确计算其中的每一个数值,并且在断面尺寸确定之后,通过相应的研究计算其平均流速,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最大作用,经过相应的案例研究发现,在土地整理的项目中,如果渠道中干、支流的水流量大,则影响使用弧底梯形的设计,如果水流量小,则应该采用U型断面的设计[4]。
(四)渠道防渗工程设计
防渗工程设计是农田水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环节,科学的防渗工程能够尽最大可能的降低渠道中水资源的渗透量,从而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对于保护水土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具体工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当地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罐区规模等因素,同时运用《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进行防渗材料的选择和该工程的规划。一般情况下,在选择防渗材料时应该以因地制宜和生态保护为基本原则,如在项目渠道的各个级别渠道中采用混凝土预制块衬砌的方式进行渠道防渗工程的设计。
(五)选择合理的灌溉方式
在选择灌溉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将灌溉区域的水源、地形以及耕作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选择能够在满足灌溉需求的基础上,符合经济原则的最科学的灌溉方式。
三、管道配水系统的设计
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农田水利设计时,需要加强对于管道配水系统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所涉及的管道配水系统必须符合灌区当地的实际情况,很多地区在进行管道配水系统的设计的过程中片面引进其他工程的案例,没有对于当地灌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导致所设计的管道配水系统实际应用效果不符合预期情况。在管道配水系统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应该将管道转角保持在90度以上,同时输水管道的强度需要根据放空管道的压力进行计算,而管径的设计需要根据管道配水系统的设计流量以及管内水流速度进行综合计算得出[5]。
四、排水工程设计
首先,排水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能够实现防洪和防止土地资源的盐碱化。在进行排水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地整理项目区域的实际情况,同时运用《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沟渠、泵站或者是水闸等措施进行综合使用,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规划;其次,土地资源损失的重要原因是水土资源的流失,因此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农田水利设计中,为了能够保证设计方案在运用过程中的安全有效,在前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防止土壤影响流失、种植防护林以及改善土壤盐碱化等因素,以便于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水土流失的现象[6]。
五、结语:
在土地整理的项目中,对于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进行合理规划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对于农田土地的使用效率。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灌溉渠道系统设计、管道配水系统的设计以及排水工程设计三个方面分析土地整理项目的农田水利设计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农田水利设计问题做出一定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张健萍,赵大鹏,闫洪利等.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7):2816-2817.
[2]胥欢,雒天鹏.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214.
[3]宁永成.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及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31):1111.
[4]李灿,罗海波.基于生态重建的石漠化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J].农业工程学报, 2011,27(12):324-329.
[5]康璇,陈倩,王秀茹等.低山区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J].湖北农业学,2011, 50(16):3395-3398,3402.
[6]李浩,高晓娜.浅谈土地整理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策[J].民营科技,2014,(7):136.
论文作者:权朝斌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8月总第2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土地论文; 渠道论文; 断面论文; 过程中论文; 项目论文; 水系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8月总第2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