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_张慧

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_张慧

河北省邢台环境监测中心 河北邢台 054000

摘要: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严重的土壤污染。土壤生态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可持续发展,而且造成严重社会矛盾。加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问题分析

本文对我国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针对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提出针对性的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1.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问题

1.1法规制度不健全

影响我国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性的主要问题在于保护法规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化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手段,因此影响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性。首先,我国现有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的体系不完善,有关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条件散见于其它法规当中,还缺乏有效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其次,现有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执行起来难度较大,有些法规条文不适应新的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形势需要。第三,当前还缺乏有效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规章制度,地方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针对性不足,没能起到落实国家法规作用。

1.2缺乏治理的手段

当前我国土壤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手段较为落后,还缺乏创新性的土壤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模式。部分地区的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土壤污染区与高风险区集中在城市周边区域,以行政减排的手段不满足长效开展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现有的管理方式还不能有效落实生产主体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1.3监管体系不健全

我国基层土壤生态环境的监管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督力量,因此制约了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首先,当前可用于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不足,土壤修复与技术研究不足,相关技术设备落伍,因此造成土壤污染等重大问题未能解决。其次,土壤污染监管水平不足,土壤污染监测部门的能力不足,还缺乏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机构。第三,当前用于土壤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不足,还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因此影响土壤监管的防控范围。

1.4污染源难以控制

目前土壤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多样的威胁。土壤污染源路径较为多样。当前土壤污染源有污染灌溉、酸雨和降尘等原因。还有工业生产造成的“三废”问题,以及因为向土壤倾倒固体废物或者城市污染产业转向农村带来的问题。由于加大使用农药、化肥或者滥用各种添加剂而产生的污染问题。这些多样的污染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着环境的整体质量,不利于保证土壤环境污染防控达到国家要求。加上当前一些污染物的底数不清晰,污染物总量难以控制,因此影响土壤治理的有效性。

2.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2.1摸清土壤生态环境底数

提高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效性,还要摸清土壤生态环境的底数,分析土壤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针对具体土壤生态环境问题采用有效的监管措施。首先,应当组织国土、环保与农业部门开展全面土壤环境调查工作,以农产品生产区为重点,进一步以石油开采、化工、焦化与电镀、钢铁与能源再利用企业土壤污染情况摸排为重点。其次,成立土壤生态环境摸排工作领导小组,注重形成综合性的排查机制,对土壤生态环境进行全覆盖的摸排,形成明确的摸排责任分工,设置清查项目点,做到逐一有效排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建立纵横配合机制,保证摸排信息的及时通报,及时总结土壤生态环境调查的经验方法,对阶段性的调研工作成果进行汇总,从而提高土壤生态环境调查的总体质量,进下理清各类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为下一步的治理工作打好基础。第四,最终还要客观详细的形成土壤生态环境的摸排工作报告,对所有问题、数据与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阐述,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

2.2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为了达到高质量进行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目标,还要在土壤生态环境底数摸排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明确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实现土壤环境保护与综合管理的深度实施。首先,有效控制新增的土壤污染问题,提高土壤环境的执法工作力度,防止新施工项目造成的土壤污染,加强对各种污染物与危险物的监管,并且对周围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限期治理。其次,全面加强正式污染物的处理,重点禁止有毒、有害物质和高残留农药物质进入土地。第三,划定重点保护区域,在对土壤生态环境进行集中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相关数据库,严格禁止化工生产项目进入到土地重点保护区域。第四,加强被污染土壤的风险控制,着力进行土壤环境的监测工作,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分类处理,做到按照计划逐步的对土壤进行修复。第五,还要关注新型工业用地情况,进一步加强土壤环境治理的评估与备案,着力对治理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针对性的评估改进。

2.3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机制

新时期有效落实国家的生态环保政策要求,还要加强土壤生态环境治理的管理体系建设。首先,应当加强土壤生态环境的组织管理工作水平,建立以环境保护部门为核心的综合协调管理机制,有效指导和监督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有关部门与个人的协作,共同推动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实施。其次,完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控制机制,强调加强综合治理的资金配置,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土壤环境治理当中。第三,进一步完善土壤生态环境治理的法规建设,建立重点区域的考核与监督机制,着力建立必要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第四,形成科学化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目标考核机制,运用绩效考核的方式促进土壤生态环境治理深度实施。

2.4强化保护工作科技投入

为了保证土壤生态保护工作有效实施,还要加大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适当的引进新型的土壤管理技术方法,着力构建完善的土壤保护技术体系,达到综合化和立体化管理土壤目标。首先,引进专业的土壤生态环境的修复技术,注重向国际发达国家学习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方案,针对农业土壤、工业土壤采用针对性治理的方式方法。其次,合理的选择技术方案,在低成本的原则下提高土壤修复有效性,注重大力普及生态修复技术,体现植物修复与微生物修复的价值。能够根据实地情况有效普及物理修复,例如采用热脱附技术、土地蒸汽浸提技术、超声微波回热技术等。还可以根据实地情况适当的选择化学处理方法。第三,建立土壤生态环境摸底与管理工作平台,建立区域型的土壤生态环境数据库,构建数据共享的土壤生态环境监测平台,达到高标准、高层次进行土壤生态环境管理目标。进一步发挥土壤生态环境监测平台的数据供给作用,提高土壤生态环境分析能力。

2.5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推动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入实施,还要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发挥各级监督管理部门的作用,形成综合性的土壤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系。首先,加强土壤生态环境监管队伍的建设工作,提高土壤监测队伍的工作能力,强化完成对重点区域的监管,形成综合性的土壤监测预警体系。其次,明确土壤污染监督管理重点单位的责任义务,确定土壤污染重点监督单位的法定责任义务,监督相关单位有效履行工作职能。第三,发挥土壤监测机构的作用,更好的建立健全土壤监测机制,运用数据方式的分析提高预警能力,并且加强定期执法检查与抽查工作,从而保证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实施,督促各责任单位履行责任。

结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还要构建有效的土壤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完善土壤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创新土壤生态环境的管理方式方法,优化配置土壤生态环境管理人才,达到提高土壤生态环境管理有效性与科学性的目标,更好的实现土壤生态环境和全面监督与防控。

参考文献

[1]王斌.天津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2012,28(3):23-27.

[2]常春英,肖荣波.城市工业企业搬迁遗留污染场地再开发环境管理问题与思考[J].生态经济,2016,32(8):191-195.

[3]谷庆宝.关于土壤环境污染及控制指导值制订问题的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16,42(4):14-18.

论文作者:张慧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_张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