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兼评国有企业党建和领导班子建设_国企论文

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兼评国有企业党建和领导班子建设_国企论文

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一着——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一着论文,关键论文,领导班子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告》和中组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国有企业领暭班子考核建设工作的通知》公开发表后,社会上反响强烈。这是党中央在国有企业发展关键时刻作出的事关改革大局的一项战略部署。

深刻理解两个《通知》的历史背景

近几年,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江泽民总书记先后在上海、长春就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作了重要指示。党中央又责成中组部牵头在去年12月中旬召开了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

早在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就明确规定,企业党组织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对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做了明确规定。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三句话的指导方针,就是我国多年来探索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的重要总结。

1995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一份有关企业党建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上,就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作了重要批示:现在总的方针是明确的,关键在于如何具体贯彻,也并不要求千篇一律,但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决不能丧失。对于这一点,各级领导要在思想上明确、行动上认真加以贯彻。

为了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党的建设关系,去年中组部等7部委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是保证国有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党的性质和执政地位决定了企业党组织必须起到政治核心作用,否则就会削弱党的领导基础。而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经营管理者队伍的素质。

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上海、长春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就指出:一个政治思想素质好、具有开拓精神、善于决策、精于管理的厂长、经理能使一个企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由亏损变盈利。所以,要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有了一个好班子,才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有了一个好班子,才能有一个好机制、好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搞好企业。

1996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省市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最终要靠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因此,要选配政治强、会管理、懂经营的优秀人才担任企业领导工作,保证他们能够自觉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带领广大职工,积极推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抓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要求,1995年中组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1996年5月,中央几个部门联合举办了省部级干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专题研究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听取了这次研究班情况的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199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下大决心、用大力气,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一次普遍的认真的考核,对不适应改革和发展形势要求的领导班子要调整充实,真正实行优胜劣汰。这是1997年企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定要把这一工作抓好。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和中组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的通知》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出的。

认真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又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这已成为全党上下的共识。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决定今年要把搞好国有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力求取得比较大的进展。而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对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已经作出具体明确的部署,现在的问题是要积极行动起来,抓好落实。当前的首要问题是统一认识,深入学习理解和贯彻中央《通知》的精神。

国家经贸委和中组部的多次调查证明,半数以上亏损企业是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同样的基础,同样的条件,同样的产品,有的企业搞得好,有的企业搞不好,为什么?除了体制和结构问题外,关键是领导班子问题。实践证明,企业的兴衰成败,尽管因素很多,但领导班子和经营管理者队伍的素质如何具有决定的意义。

中组部去年组织了一次大范围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虽然从总体上讲是好的,但是相当多企业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凡是由于管理混乱造成企业经营困难的,都直接与领导班子状况相关。主要表现为:观念陈旧,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没有能力把企业推向市场的软班子;面对困难精神不振,畏缩不前,单纯等靠要的懒班子;领导之间不团结,内耗严重,以致影响企业发展的散班子;贪污受贿、严重以权谋私的坏班子;主要领导独断专行,造成重大决策失误,不发挥集体作用的家长式班子。

前年,湖南省调查的100家国有企业中,亏损企业38家,由于领导班子原因造成亏损的15家,占40%。深圳市市属大中型企业67家,都是特区建设以来发展的新兴工业,市场环境好,企业没有包袱,但是仍然有20多家企业亏损,亏损面达35%。其中15家企业的严重亏损主要是领导班子中的问题造成的。大量的事实表明,企业领导班子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不好,改革就难以深化,经济效益也上不去,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中共中央组织部主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十分明确地说,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企业领导干部素质总体上也是在不断提高。如果没有他们努力工作,国有企业不可能有十多年来的发展,现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会更多。对于尽心尽责的企业领导者来说,在当前经济转轨时期任务很重,压力很大。各级党政领导应该更多地理解他们,关心他们,支持他们。

他还指出,也要看到:有的企业领导班子讲排场,比阔气,弄虚作假,欺下瞒上,甚至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甚至违法犯罪等。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干部管理体制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进行全面认真考核,不仅是着眼于解决国有企业的当前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探索建立科学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要激励与约束并重。

当前,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出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选用不当、监督不力,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有所放松,考核制度不健全。

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曾决定对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其间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对全国大中型骨干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在当时收到了显著成效。至今人们记忆犹新。十多年过去了,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环境和企业改革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现在集中力量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考核,把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使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对于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历史的经验早已证明,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企业兴衰的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可以使一个亏损企业变成盈利大户,一个软弱涣散的领导班子可以搞垮一个企业。所以,这次考核的重点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首先是严重经营性亏损,职工意见大,内部矛盾和问题比较多的企业。在考核中,要调整不胜任的干部,发现选用优秀干部。

应该看到,考核和帮助企业选配好领导班子,是搞好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加强管理和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考核,全面地了解企业领导班子的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建设的措施,进而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决策能力,为搞好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全国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从这两年的实践看,凡是按照1995年中组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提出的要求,认真地抓了领导班子建设的企业,企业的面貌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没有认真抓的,问题就多一些,突出一些。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搞好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全国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提出,各级党政领导要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这次考核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以保证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考核建设任务。

标签:;  ;  ;  

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兼评国有企业党建和领导班子建设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