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广乐项目部地处粤北艰险山区,基本冲沟呈“V”型,坡度约为30°~75°。管段长12.9km,主要工程内容大中桥18座,填方296万方、挖方235万方,涵洞6道;通道5道。主要有2509片预制梁、1016根桩基(其中挖孔桩基728根),49个薄壁空心高墩(最高墩为71m)。项目建设意义重大,项目的建设主要是为了缓解京珠高速公路粤境段的交通压力,解决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通行不畅、通行能力不足、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经过两年来对艰险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管理,积累了一些施工经验和在艰险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组织的一些做法,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使得在艰险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项目 管理 安全 质量 提升
广乐项目作为公司最大一个高速公路项目,公司高度重视项目前期策划工作,项目领导班子全过程参与项目前期策划,并全过程参与策划书编制工作,让每个班子成员对工程建设都能有种总体性、逻辑性思维建设施工过程。在项目策划的过程中,让主要管理人员了解本工程建设组织思路、总体施工方案、安全质量危险源的预控及影响成本的施工要点,对项目未来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最终借以达到项目策划所预订安全、质量、环保、成本、工期等目标。一个项目顺利运行,前期策划是一个整体的指导思想,大的方案把控是一个项目管理关键所在。
一、因地制宜,做好大临选址。
广乐项目地形陡峭,项目自2010年12月份进场,按照业主的红线边桩,进行反复调查,经过项目部班子成员及各部门集思广益,确定了大临设施的选址。针对本项目30万方混凝土总量,首先对主要地材的线路进行调查,在考虑运输距离短、道路行驶安全情况下,在标段两侧区中的位置选择2处搅拌站,按照总工期反算出最高峰生产期间桩基、墩柱、盖梁、预制梁同时施工每天混凝土总用量,每处分别设置了4台HS75型搅拌站,保证了整个标段的混凝土的正常供应。项目预制梁工作量大,有2509片预制梁的总数,造价2.4亿元,占合同总造价32%,管段地形整体为“V”字状,在山凹处大于20m以上为桥涵,小于20m的基本为路基填方、涵洞,凸出为路基挖方工程,对于梁厂的选址,因地制宜选用了挖方段作为制梁场,避免了台座下沉的风险,保证了预制梁施工质量,根据17座桥预制梁的分布情况,考虑运输距离和炮车正常行驶速度不宜大于5m/min的要求,梁厂选定紧靠特大桥、大桥和桥梁分布集中的位置选定。经过反复调查比选,确定3段填挖数量基本平衡的路基作为本标段制梁、存梁厂区,优先选定挖方段作为制梁区,避免台座下沉,减少台座及厂区混凝土硬化数量,节约梁厂建设成本,选定填方段作为存梁区,存梁区基础采用条形扩大基础,避免台座下沉造成预制梁侧翻的安全隐患。在施工便道设置方面,优先利用地方村道进行拓宽,减少了新建便道工作量,在山区修筑便道前,首先要安排测量人员放出桥梁每个墩台的具体位置,主线便道修筑要优先考虑沿桥墩左右贯穿,呈“Z”形修筑,一方面减少修筑工作量,另一方面降低后期车辆通行安全风险。
二、精心简算,为复杂桥涵结构提供技术保障。
项目设计为双向6车道,桥梁比重大,最高墩达71m,一般墩高在35m左右,选用“翻模法”施工,保证了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盖梁施工,考虑山区运输困难,单个盖梁混凝土方量较大因素,重达137t,采用了“钢棒法”配合贝雷片作为横向临时支架施工,避免了盖梁施工下沉风险,同时也解决了传统工字钢法施工在艰险山区运输难题。项目有49个薄壁空心高墩,其中菱形状高墩24个,采用了高墩翻模法施工,上下爬梯选用了“井”字状,每个10m设置了休息平台1道,解决了操作人员上下通行的难题,具有装拆简便,成本较低特点。高墩模板每6m翻模1次,钢筋同步做成6米定尺,于钢筋原材厂家要求做成单根为12m长规格,减少了钢筋加工废料。为了解决钢筋绑扎整体稳固和绑扎便捷,按照高墩外模的尺寸,采用角钢,联系杆件做成独立钢筋绑扎平台与翻模螺栓拧紧,大大提高了高墩施工钢筋绑扎工效,保证钢筋绑扎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缩短钢筋连接时间,减少翻模周期,提高模板周转次数及施工设备(塔吊)使用率,钢筋上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方式得以解决。菱形高墩盖梁施工,最大盖梁达145方混凝土,重达360t,采取了双拼贝雷片配合φ200钢棒,采用塔吊料斗方式完成浇筑,其悬挑部分达4.2m,设计了组合钢架配合沙箱进行施工,解决了装、拆模难题,顺利成功浇筑了49个高墩盖梁,确保施工安全、质量。
三、出谋划策,保证艰险山区路基施工质量。
项目地处粤北艰险山区,管段内有16段高填方边坡,填方高度为16.8~54.3m,且填料为全至强风化的石英片岩、石英砂岩、全风化花岗岩与粉质粘土的混合料。项目高填路堤地形多处为“鸡爪”地形,处于半填半挖状态,针对艰险山区高填路堤施工如何保证整体稳定?如何减少工后沉降?如何保证施工过程中“V”字冲沟顺利施工,保证填料的最佳含水量?这是山区高填方路堤施工关键所在,通过技术人员对问题提出、然后找到处理方案,通过方案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在以往正常处理的措施基础上,采取了新的处理方案,对于岩隙水丰富、排水不良难题,采取了由原无组织排水通过开挖截水沟和排水沟变成有组织排水的方案。针对流水量相对较大、并长期下游要使用的水源采取了盲沟碎石,然后加设渗管排水方式。对于填挖交界处处理,在以往放台阶开挖的基础上,采取了留设倒内倾角处理,控制在4%的横坡,使得填挖界面紧靠、不受滑移。在台阶面采取了在以往铺设普通土工格栅,向设计提出采用双向聚酯格栅,纵横向拉伸屈服强度≥60KN/m,延伸率≤10%,焊点极限剥离力≥80N,以保证路基的纵横向滑移和整体稳定。对于施工过程中高填路基,为切实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减小工后沉降,采取冲击压路机和拖式振动压路机进行增强补压处理措施。填方地段长度大于80m、填筑标高在通道、涵洞顶面2m以上,填方高度大于15m的高填路堤采用冲击压路机增强补压处理。冲碾频率为每2m一次,每次冲碾20遍,直至上路堤顶面(94区顶面)。对填方地段长度小于80m及不能采用冲击压路机进行大规模冲击碾压的高填路堤,通过在土方填筑过程中采用拖式振动压路机增强压实效果,以替代传统的自行式压路机。设备采用自动20t,振动力50t系列振动压路机,机械采用液压传动。路基94完工后,针对于填筑速度较快和在填挖交界面处采取了强夯处理,机械选取2000KN•m的强夯机,夯点点位呈梅花状布置,主要指标控制为:最后两击的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0mm。通过对艰险山区高填路堤采取多项工法控制,项目路堤在经历了3个雨季的考验,路基整体稳定,通过监测,表层土没有破坏,出现龟裂、翘曲,纵横向滑移等不良现象。
四、抓住重点,保证节点,科学合理抓生产。
针对艰险山区高速公路的地形、地貌特点,结合项目重难点,本项目共有19段路基,涵洞、通道11座,30m以上高填路堤7段,薄壁空心高墩49个,分别分布于4座特大桥、大桥。从以上简要介绍来看,高墩、高填方为本项目保证节点工期实现的控制重点,涵洞施工是高填方路基重要控制节点,通过科学合理组织,项目运行至今,顺利实现了业主下达的节点工期,通过“平行作业、交叉作业、立体作业”三作业相结合组织方式,以打通制架梁通道宗旨,采取了“以制架梁推动下部结构施工和用下部施工带动制架梁”、 “高填方、高墩优先施工”工作相结合的形式,使得项目顺利运行至今。
五、重视首件,推行标杆,围绕指标抓质量。
在质量管理中,主要推行了“指标管理”、“首件管理”、“标杆管理”三种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针对“首件制”管理,就是每个进场队伍,所施工的第一个构件,每道工序的把控,让班组知道检验标准是什么?首件制管理必须从严要求,就是首件施工进度慢一点,都要正确认识,是要达到给班组“引上路”的重要目的。在每个班组首件制都完成后,经过试验室检测,选择1个指标最好的,组织所有参建的班组、主要管理人员到现场参观,树立标杆,给予奖励并推广,这就是上述所说的“标杆管理”。
广乐项目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紧密围绕工程建设中心,全体参战员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创建“红旗项目部”,面对粤北艰险山区施工条件和工作环境,精心组织,安全优质,大力加强项目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广乐高速公路建设做出了贡献,为公司赢得了信誉。
论文作者:魏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项目论文; 路堤论文; 艰险论文; 路基论文; 山区论文; 压路机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