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农业财政政策与农业产业化_农业论文

法国农业财政政策与农业产业化_农业论文

法国农业财政政策及农业产业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政策论文,法国论文,农业产业化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法国的农业财政政策

法国是欧洲也是世界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农业和农业食品加工业是法国重要的经济部门。1995年除葡萄种植和渔业外的农业增加值达1580亿法郎,农业食品加工业增加值达2040亿法郎,两者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出口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价值达2100亿法郎,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是世界第一大加工农产品出口国。

法国农业的组织结构包括五大体系:一是由农庄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互助合作社组成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二是受一般商法管理的农业食品加工工业体系;三是由欧盟有关部门和法国政府有关部门构成的政府管理监督体系;四是由农民协会、农业协会以及各类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组成的自我管理体系;五是由农业信贷银行、农业互助保险和社会保障机构等构成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

1958年,法国等欧洲六国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的基本政策目标是建立起没有经济边界的利益共同体,最初主要还是为了保证欧洲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自给,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欧共体农业政策起步后,法国作为成员国必须执行共同农业政策,也得到了巨大好处。欧共体后又逐步发展扩大为欧洲联盟,现有成员国15个。欧盟的农业政策主要有“四个统一”:一是统一的市场,即在欧盟成员国之间农产品实行自由贸易;二是统一的价格,即对成员国同一种农产品实行统一的最低收购保证价格;三是统一的财政,即各成员国须按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向欧盟缴款,欧盟再统一对各国的农业给于财政拨款,四是统一的关税,即各成员国进口非欧盟农产品都征收相同的关税。这些政策支持和保护了欧洲农业生产。

法国农业投资政策主要通过欧盟预算和法国政府的财政预算实施。欧盟预算收入通过成员国上缴而取得,预算支出主要为实施各种政策服务,农业支出占65%,其它共同政策支出占15%,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的经费支出占20%。欧盟预算的农业支出主要用于共同农业政策的各种补贴。法国政府预算的农业支出77%用于扶持农产品市场,对农民提供直接和间接补贴;9%用于控制农业生产(休耕等);6%用于建立新农庄和农庄的现代化改造;6%用于帮助落后地区、边远山区发展农业生产。

1.农业补贴政策

法国农业补贴同样来自欧盟预算和法国政府的财政预算两个方面。随着共同农业政策的变化,农业补贴的对象和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992年欧洲的农业政策改革之后,主要集中在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和对农业产量控制的补贴方面,补贴额由1990年的507亿法郎增至1994年的721亿法郎,增长近50%。1995年仅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就达560多亿法郎。

2.财政贴息政策

财政贴息政策是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协调配合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法国政府支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法国贴息贷款的投向主要是帮助建立新的农庄或农业企业,农庄的现代化改造,合作社的设备购置,畜牧业发展以及自然风险的防治等方面。这种政策在实施中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贷款期限长。除了自然灾害风险防治贷款一般为4年外,其他贷款期限都在12~20年之间。例如,用于支持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方面的贷款期限为18年,贴息时间为9年。二是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经营者在贷款利率、贴息比例和贴息期限上实行区别政策。例如,对新农场主贷款和用于支持农业现代化贷款的期限为15~20年,其中对山区、艰苦地区贴息期限为12年,农民支付利率为2.65%,其他地区则只贴息9年,农民支付利率为3.9%;对合作社贷款期限为12年,山区贴息时间为12年,农民支付利率为3.45%,其他地区贴息时间9年,农民支付利率为4.7%。三是引入竞争机制,以招标形式使银行之间相互竞争而提供最优惠的贷款利率。1990年以前,法国政府农业贴息贷款都是农业信贷银行(在合作社基础上建立的半官方银行)发放的。1990年以后,法律规定任何银行都可以向农业发放贴息贷款,其发放多少通过利率招标决定。如1995年法国金融市场普通利率为8%,通过招标使政府拿到利率为7.5%的银行贷款。1996年则通过利率竞价,使政府以6.85%的利率拿到贷款。这样,减少了单位贷款财政贴息,使政府可以用更多的贴息贷款资助农民。四是引入担保机制,通过担保降低贷款的风险。

3.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政策

法国的农业保险和农业社会保障属互助性质,但国家财政在这些领域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一是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监管,包括制定有关政策法规、确定保障费用交纳比例及补偿比例等;二是对农业保险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三是参与编制审定农业社会保障附加预算,弥补预算赤字。1995年,法国财政支农支出的50%用于农业社会保障体系,总额达750多亿法郎。

二、法国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

法国不仅早已实现了农业产业化,而且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很完善,规模很大,实力很强。农业产业化的立足点都在农村,参与者主要是农民。他们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合作社(及其所办企业)+农户”。法国农业产业化是农民自觉自愿、互助合作的产物,而且这一原则贯穿于农民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组织形式之中。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信贷银行、农业保险及社会保障可以说是法国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和支柱。

1.农业合作社

各种农业合作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合作社就不可能有今天法国的农业产业化。本世纪60年代,法国确定了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业政策,这与美国、英国建立大农场的农策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家庭分散经营的缺陷,农民通过创办合作社来弥补。

农民要参加合作社,首先必须入股,成为合作社的股东。之后,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合同规定农户提供农产品的质量等要求,合作社提供相应的价格和收购保证。合作社把各农户上交的股金作为自有资金,并向银行申请贷款,兴办农产品加工等各种企业。合作社的农资公司为社员提供农资供应服务。农民需要地膜、化肥等,就给农资公司打电话,农资公司再与生产厂家联系,厂家送货到农户,农资公司帮助农民安装地膜,分析土壤性质因地施肥。农资公司经营的利润率在10一15%。合作社对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产品从源头抓起,例如为了发展养猪加工一体化,就对外部的种猪公司和培育小猪的公司都参股或控股,以保证供给社员小猪的品种和质量。猪养大后,合作社收购后进行屠宰加工和销售。合作社内建立一种价格调整资金,销售形势好的时候把一部分销售收入集中起来,以便在价格下跌时给农民一些补助,缓解市场风险。合作社董事会实行一人一票制,管理人员都是社员推选出来的,他们既要经营自己的农场,又要管理合作社。

合作社与农户的结合使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仅使合作社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而且使农民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农业信贷

法国的农业信贷银行作为欧洲的第一大银行,它是在农民之间资金互助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有150万个农民作为银行的服东。尽管它已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的银行,在其他领域的贷款日益增加,但其服务农民、服务农业的宗旨始终不变,原因就在于其股东和股本具有广泛的农民基础。该行有1个全国总行,60家地区分行,2852家地方分行,559万会员。各个农业合作社社员入股的本金及利润作为自有资金,到农行贷款兴办加工业。农业银行是农民和合作社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该行1995年农业贷款总额达1460亿法郎,发放了法国农业所需贷款的80%和农业贴息贷款的90%,保证了农业产业化的巨大资金需求。

3.农业保险及社会保障

格鲁巴马保险集团是欧洲农业保险业首屈一指的大公司,在法国,它是农场、农业合作社及中小政府机构的第一大保险公司。1995年这个集团的营业额达338亿法郎,拥有500万投保人,12500名职工。这个庞大的农业保险公司起源于19世纪末的农民互助保险。当时,没有大的保险公司为农民办理保险,一遇灾害就无法恢复生产。最初由几个农民互助,之后发展到几个村,再发展到地方分会和大区分会,农民入会交纳一定的会费。地方分会把保费交到大区分会,最后汇总到格鲁巴马集团总公司,总公司到其他大的保险公司再买保险。保险赔偿也由总公司最后决定下达。

农业社会互助保险公司是法国社会保障体制中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一员,是法国第二大社会保障机构。它受政府委托,为农民提供疾病、家庭补助、退休养老和农工的工伤保险,担负大约470万人的社会保障工作,每年支付1390亿法郎。这种社会互助保险起初也是一些农民以互助合作的形式办起来的,现在虽然发展壮大起来了,但农民互助合作的性质没有变化,并且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财政拨出了大量资金支持农民的社会保障事业.

三、法国农业财政政策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一,欧盟和法国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是法国农业得以稳定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法国农业生产供过于求,农产品生产这剩的问题很突出。在这种背景下,欧盟和法国政府仍然把农业视为关系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农业的政策措施,如通过财政援助和信贷优惠,鼓励年轻人进入农业领域,支持农庄扩大经营规模,帮助农庄进行现代化改造等。这些具有远见的举措,防止了农业人口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过快减少,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益、增强了法国农业的市杨竞争能力,确保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

与法国相比,我国农业作为一个基础产业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面对总量供给不足的压力,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稳定农业作为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

第二,欧盟和法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国农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法国作为欧洲和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具有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尽管如此,欧盟和法国政府仍然对农业实施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护政策。

我国在支持保护农业方面但有很多政策,但比较而言,有些政策力度并不大,而且政策效果也不明显。如贴息贷款期限普遍较短,与农业生产周期长、盈利水平低的实际不相符合。我国人口多、农业经营单位数量多,如果建立全面的农业社会保障体系,现在还不具备条件。但在有些部门,如在国有农垦系统着手建立社会保障系统是必要的。由于农垦企业经营状况差、社会负担重等原因,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不吸纳。在这种情况下,为解决农垦职工的社会保障向题,可否仿照法国做法,在建立互助保障组织的同时,各级财政预算给予适当支持。这样,也可以积累经验,为将来普遍建立农业社会保障体系打基础。

第三,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法国农业产业化格局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的社会经济基础:一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高,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合作社以及信贷、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互助合作组织,建立起了农民之间稳定的经济关系,农民形成了具有协作精神的利益集团;二是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较高,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食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之间的联系,普遍建立在不同形式的经济合作基础之上。法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表明,产业化格局的形成实质上是一个经济成长过程;产业化的前提是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市场化和生产经营服务的社会化;联结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是市场机制。这些经验对于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产业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四,灵活协调的农业运行机制,对于提高农业效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法国农业的稳定和发展固然有赖于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但灵活协调的农业运行机制同样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业政策的形成机制上,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高,农民协会、农业协会和各类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等广泛存在的利益集团,分别代表着不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作为欧盟和法国农业政策的对话者,这种机制能够使各项农业政策更加切合农业发展的实际,更加符合农民的利益,增强农业政策的操作性;在财政财农业的支持和农业财务管理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财政贴息制度和银行间贴息贷款的招标投标竞争机制,确立了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和欧盟范围内统一的会计准则;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着历史悠久而且比较完善的互助合作制度和社会化的服务及统一的农产品进出口机制。上述农业运行机制的许多有益成份,都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标签:;  ;  ;  ;  ;  ;  ;  ;  ;  ;  

法国农业财政政策与农业产业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