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关“韬光养晦”战略的争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韬光养晦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A8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3489(2006)05-0024-04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上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的深刻变化。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一系列制裁,使中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邓小平就中国的应对方针多次发表谈话,这些谈话后来被概括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20字战略方针。由此,“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成为此后10余年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方针,成为中国国际战略的基本特征之一。
对于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外交实践及其效果,中国学术界意见比较一致,普遍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这一战略方针“对当时稳定国内的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对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历史大变动条件下的对外事务,起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1](P.63)使中国得以“一直致力于国内的经济建设,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影响与日俱增”。[2](P.102)
但自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界围绕是否应继续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展开了争论,且争论不断升温。主张应坚持“韬光养晦”战略的有之;认为“韬光养晦”已经过时,应注重“有所作为”的有之;也有人强调“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应二者并重,不可偏废。考察这一争论产生并不断升温的背景和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因素。第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国际上,中国崛起的论调不绝于耳,在国内“作负责任的大国”之声可闻。在这一背景下,人们自然会将关注的目光转向“韬光养晦”战略上来。第二,近年来,中国外交十分活跃,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一改过去低调、模糊的做法,强硬出击,明快应对。这也引起了一些人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重新解读。第三,近年来,“韬光养晦”战略引起了有关大国的高度重视。如美国国防部发布的《2002年中国军力报告》,便将中国的“韬光养晦”战略说成是“在国际上进行战略欺骗”。[3]其《2005年中国军力报告》则收录了邓小平关于“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完整表述。这种情况也必然会引起人们对“韬光养晦”战略的思索。
概括近年来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界关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争议和分歧,其主要观点和根据大致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中国应放弃“韬光养晦”战略的主张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大多认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针对1990年前后中国所面临的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而提出的一项策略方针。而何以在今天应当放弃“韬光养晦”战略,有关学者则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一种观点从解读近年来中国外交实践的角度,作出了中国正在逐渐放弃“韬光养晦”战略的判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王逸舟根据近年来中国政府强调“建设性作用、负责任大国”,强调“新安全观”,强调“和平崛起”和“以人为本”的外交实践,指出,这表达了中国外交的“一种新的进取意识,在逐渐淡出‘韬光养晦’的逻辑,中国外交在‘作为’方面明显加强了”。[4](P.22)也有媒体认为:“联系最近中国政府在能源外交、对日政策、人民币升值压力、纺织品出口摩擦等事件上的硬朗表现,或许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政府无疑日益感到,政府外交当从死守‘韬光养晦’转为侧重‘有所作为’了”。[5]
另一种观点则是从分析坚持“韬光养晦”战略利弊得失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应当从“韬光养晦”走向“有所作为”的必要性。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的主要根据和理由是:(1)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大国能量是一种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美国遏制中国崛起和独霸天下的战略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无法回避。树欲静而风不止,继续奉行“韬光养晦”战略,实际上是“苟且偷安”和“鸵鸟政策”,“应适时调整政策,以‘有所作为’为主”。[6](2)中国奉行“韬光养晦”战略所适用的国际国内背景已经改变。这种观点认为,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战略是针对1990年前后特定的国际形势背景提出来的,“今天的中国,经历了苏联东欧剧变冲击带来的考验,打破了西方对社会主义中国施加的重重压力和阻碍,走出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经济持续发展,政局大体稳定的国家”。中国“不需要总给人一种‘韬光养晦’的感觉”。[1](P.63)(3)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角度看,随着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持续增大,经济利益趋于全球化,并导致中国的政治和战略利益不断向全世界扩散。现实国家利益的需要,要求中国“从反应式外交转向主动式外交,从‘韬光养晦’走向‘有所作为’”[2](P.102)(4)从“韬光养晦”一词的含义看,尽管它的本意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但还是常常使人联想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的故事,使人联想到刘备在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的那种心态,因此“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最好不再使用”。[1](P.63)也有学者援引美国国防部《中国军力报告》对“韬光养晦”的解读,认为它使外国对强大后中国的外交走向产生疑虑和担忧。
二、关于中国应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战略的主张
与主张中国应放弃“韬光养晦”战略的观点相反,也有相当多的学者主张中国应继续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方针。这些学者对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理解,超越了1990年前后邓小平提出这一战略的特定历史背景,而更加强调这是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长远的战略谋划。北京大学教授袁明认为: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思想,“是中国整体外交的两个方面。这虽然是邓小平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但这些年的实践证明其仍然是极具战略眼光的正确决策。在目前极为复杂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要轻易地把自己放到聚焦点的位置上。要冷静观察,找准自己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韬光养晦’绝对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种战略”。[7](P.52)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也主张:“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略不能动摇。[7](P.55)
这些学者认为,中国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战略,既是中国面临的客观现实使然,同时也是中国政府的主观自觉选择。
从客观现实的角度看:首先,是中国实力还不够强。有学者指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很快,经济总量的排名也比较靠前,但多数经济指标所占的世界比重并不高。例如,2001年GDP的世界比重不到4%,比1960年的世界比重还低一些,排名也与1960年一样。与世界上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经济效率相差100年,经济结构相差100年,经济水平相差100年(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因此,‘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一种长远的战略思维,而决不是只管一二十年的权宜之计”。[8]也有学者强调,在坚持“韬光养晦”战略方面,“我们必须对自己国家的综合国力有一个清醒的估计”,“谨防‘捧杀论’和自我陶醉”。[9](P.52~53)其次,“中国崛起目标与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中国务必始终坚持‘韬光养晦’。中国崛起包括政治、统一、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任务。……在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陷阱、圈套与误区,弯路与曲折难以完全避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故自始至终务必小心谨慎,切忌过分张扬与骄傲自满”。[10]第三,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依然严峻,如美日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干扰阻挠与防范,台海局势依然紧张,中国能源与资源安全形势面临挑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加速转型相重叠,国内新旧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等等。因此,“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复杂安全环境需要我们‘韬光养晦’”。[10]第四,许多学者强调,必须把“韬光养晦”与“卧薪尝胆”区别开来,二者之间有根本的不同。“‘卧薪尝胆’的要害是‘复仇’和‘争霸’,有明显的敌人,而且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我们讲的‘韬光养晦’,其核心不是图谋霸权,也没有假想敌人;其根本目的,对内是要抓住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振兴中华;对外要追求‘和而不同’和‘共同繁荣’的世界”。[6]
中国坚持“韬光养晦”战略,不仅是客观形势使然,而且也是中国政府主观上的自觉选择。有学者认为,中国对外历来崇尚王道、反对霸道。“中国自古以来的睦邻外交所特有的持久性、长期性、一贯性与自觉性,已充分证明中国作为一个优势明显的大国与强国,对其邻居大而不欺小、强盛而不凌弱。中国这种自我克制的精神风范不仅在国际关系史上难能可贵,而且还预示着中国在实现崛起与复兴后仍将“韬光养晦’、中道和平。”[10]
三、关于“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关系
关于“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学者在探讨过程中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观点大致有三种。
一、主张中国应坚持奉行“韬光养晦”战略的学者大都认为“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两者并不矛盾,它们是辩证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是中国外交战略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有学者指出:准确把握“韬光养晦”战略方针,“应避免孤立地谈‘韬光养晦’,而应与‘有所作为’紧密结合。‘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是一个整体,不能将二者割裂,不能偏废,而应兼顾,更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有所作为’就是对‘韬光养晦’的有力补充,即中国在‘韬光养晦’的同时还应有所建树”。[10]也有的学者强调:“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并不是对立的,“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也是不可或缺的。过分强调‘韬光养晦’,消极地理解和执行,容易陷于被动和‘无所作为’,甚至在国际上被‘边缘化’,或为人所用。过分强调‘有所作为’,容易‘左’,实际上是自不量力,充好汉,打头阵,引火烧身”。[6]
二、一些学者在承认“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并不矛盾的同时,认为“两者之间毕竟还是有点区别。尤其是在何种情况、何种程度上应‘韬光养晦’,在何种情况、何种程度上应‘有所作为’,对于外交决策层来说,很难把握一个准确的‘度’。……如何将‘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掌握平衡并灵活地加以应用,这需要高超的外交才能和科学的外交思维”。[11](P.71)
三、与上述两种观点相反,一些主张中国应放弃“韬光养晦”战略的学者则认为,“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之间的关系,“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那种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的关系。有所作为的另一面是无所作为,再极端的另一面就是胡作非为,为所欲为,大有作为是它的另一种高级形态,它与‘韬光养晦’有联系,但不是统一体。当我们讲有所作为时,不必强调‘韬光养晦’,也不必强调我们不当头。因为,有所作为本来就意味着只做应当做的事,不做超出自己能力和范围之外的事,中国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大国,任何时候都应有所作为,任何时候都不应当为所欲为或者无所作为”。[1](P.65)
中国是否应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是一个涉及到外交政策如何科学、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服务于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可以预料,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内外环境的变化,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将持续下去。但另一方面,在国际舆论大谈“中国崛起”、美国等西方国家防范“中国威胁”的背景下,这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因此,就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外交实践而言,将不会是轻言放弃“韬光养晦”战略,而是致力于在“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寻求一种平衡。2005年9月,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透露,“温家宝总理说过,韬光养晦至少要管100年”。[12]这可视为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