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住宿体制的改革探索

高校学生住宿体制的改革探索

董宏[1]2003年在《高校学生住宿体制的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高校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住宿服务提供的格局日趋多样化。高校学生的住宿服务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化改革,应该如何进行社会化改革,改革后高校学生公寓应该如何管理和发展等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大量调查研究为基础,系统归纳了有关高校学生住宿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研究了今后高校学生住宿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浙江大学学生住宿改革的实际,进行了实例分析。 全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住宿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提出了目前高校学生住宿体制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 第二部分归纳、分析了高校学生住宿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改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通过直接考察和资料搜集,概况了国内外高校学生住宿的改革和管理模式。 第叁部分对我国今后高校学生住宿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以浙江大学学生宿舍建设和管理的改革为实例,对浙江大学的学生住宿体制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战略研究。 第四部分为本文的主要结论,对高校学生住宿体制改革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吴四海[2]2007年在《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给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通过对高等学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问题的深入研究,探索其基本规律和已经积累的实践经验,弄清楚当前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构建宿舍教育管理模式的建议和设想,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论文包括前言和正文,正文分为四章。前言扼要阐述了研究问题的来源、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主要方法。第1章为概述,对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模式的涵义、基本原理和形成要素进行论述。第2至第4章秉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构建了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模式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框架。第2章对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模式现状作了介绍,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在对高校实践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将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模式分为传统行政命令模式,社会化模式以及中间过渡模式叁种模式。第3、4章为全文的核心。第3章提出了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模式构想,从指导思想、指导原则、主要内容、重点选择、构建步骤等层面对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模式构建进行系统规划,探索构建体制创新多元化、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队伍建设专门化、育人机制科学化和教育效果有形化的高校宿舍教育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第4章简析了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模式构建的评估体系。本论文试图进一步揭示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规律,发展完善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理论。同时,希望可以为教育部门指导高校后勤建设尤其是学生宿舍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及完善,提供决策和组织实施方面的理论参考,对提高高校学生宿舍服务水平、思想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李茜[3]2005年在《中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成为必然。全国各地各高校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了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保障的基本思路,建立并完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保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顺利的重要环节。本文是对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文章在回顾我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归纳和总结了建立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并对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内涵、原则和规律等方面的分析入手,提出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的模型,并阐明了实施途径;通过分析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企业的职能,高校后勤企业与社会企业的比较,从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校内管理体制、产权制度、投入机制、竞争机制、价格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评价监督调控体系及后勤企业法律保障等方面构建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新型运行机制。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真真[4]2012年在《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剧增,选修制以及学分制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班级”管理的概念,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等促使一种新的学生管理——以学生社区为平台的学生管理形式应运而生。当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社区的管理主要采用叁种典型的管理模式,即以学校各职能部门共同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部分管理职能从高校中脱离由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专门管理的社会化、半社会化物业管理模式;以及把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建立在学生社区,充分发挥学生社区育人作用的书院制管理模式。论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分别对叁种管理模式的高校选取若干所进行问卷调查及结果统计,并结合个别访谈的形式呈现各种模式的问题及优势,从而更加清晰地把握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的现状。1.传统管理模式,便于院系集中管理。存在问题有:对学生社区功能定位单一;各职能部门权责不清;服务质量低及学生参与管理的作用没有较好发挥等。2.社会化、半社会化的物业管理模式,提升了学生的生活便捷性,提高了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有:学生社区周边环境较复杂,给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社区教育功能被忽视;学生的社区归属感不强;管理忽视学生的精神需要等。3.书院制管理模式,相对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一定的育人倾向;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较完备;社区注重文化建设,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同时在学生的住宿分配、学生参与度、与高校各部门之间协调等方面等存在一定的问题。分别从学生社区设施、文化建设、管理服务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分析对比这叁种管理模式,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相对而言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加有利于发挥学生社区的育人作用。如何改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的现状?耶鲁大学的住宿学院制——完善的生活学习设施、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和健全的管理体制、人性化的服务以及与学术性系科分工合作的模式值得借鉴。另外,从学生发展理论的重要观点来看,主要的建议是:育人为本、通识教育、学生自治以及管理转向服务等,明确目标,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构建扁平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扩大学生参与度以及凸显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等。

方婷[5]2006年在《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学生社区是近些年伴随着高教园区、高校扩招、学分制以及后勤社会化等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的高校学生住宿形式。对学生社区管理的研究有助于丰富社会学、管理学和高等教育学的理论,有助于构建新的关于学生社区管理的理论体系,对我国的学生住宿管理的发展有指导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依照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做了什么(已有的研究)”——“为什么(提出问题)”——“是什么(问题的界定)”——“做的过程(问题发生的历史和现状)”——“该怎么做(我的看法)”——“还要做什么(研究展望)”来对学生社区管理当中的目标、原则、功能、主体、客体、模式、内容等要素展开研究。 本文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一)严格意义上的学生社区具备以下内涵:1、居住范围在地域性上的独立性和特殊性;2、园区内包含各种服务设施;3、居住对象主要为学生;4、园区管理上在后勤社会化基础上主要侧重于自我管理;5、园区内学生具有社区归属感。(二)学生社区管理就是指各种相关组织为了维护社区的正常秩序,满足社区内学生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的活动,是针对学生社区显性空间和隐性空间的管理。(叁)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内容的研究主要包含叁个方面:以学生社区后勤管理为基础,注重服务;以学生社区学生管理为中心,注重思想教育;以学生社区学生自治组织为载体,注重自我管理。(四)我国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的发展趋势将是学生社区管理目标人本化、学生社区管理功能完善化、学生社区管理对象自律化、学生社区管理手段信息化、学生社区发展机制配套化、学生社区管理主体高素质化。(五)我国今后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发展还要注意学生社区管理的公益性、强制性、行政性的特点,注重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培养自我管理意识和对社区的认同感,服务意识的增强,队伍交互作用的良好发挥,评价监督机制的建立等问题。

邹玮玮[6]2010年在《校内住宿与校外住宿对大学生自律性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校外租房居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仍是个别现象,然而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生思想观念不断变化,大学生校外租房居住现象逐渐增多,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相对应的,校外租房居住大学生中误入歧途、荒废学业等问题开始增多,并出现了不少针对他们的犯罪案件。为此教育部曾在2004年6月、2005年7月、2007年6月发布有关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强调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对特殊原因在校外住宿的学生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同时各高校也纷纷出台对校外住宿的有关规定。但是大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依然是各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校外住宿究竟对大学生的成长有何不良影响?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寻求对策?显然这些问题对于做好校外住宿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论文的实证基础来自笔者的实践思考。笔者在X大学长期从事兼职工作,积累了一些(前期研究的)校内外住宿学生的案例与分析资料,并期望着能够进行一番系统的理论思考。本研究主要采用样本问卷调查法、访谈咨询法和个案法及比较法,辅以理论与政策文献的支持,相互验证,力求定量与定性方法结合起来,既保持传统实证研究的风格,又希望使用一些生动、典型的案例描述以增强研究的效度,衬托一些材料与场景的意义。论文第一章主要阐明了我的写作动机、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并对本课题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章主要是研究设计思路及理论假设。第叁章是对调查研究工具设计及问卷因素的分析等。第四章主要是大学生校内外住宿比较分析的实证调查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校内住宿与校外住宿对大学生学习自律性记忆生活自律性影响的比较,而后得出比较结果,论证假设检验。第五章提出改进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做好校外住宿管理;加强宿舍建设,引导学生集体住宿等。

高星[7]2017年在《社区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和生活。与此同时,在校大学生群体呈现出来的显性和隐性社会行为问题日益复杂多样,给高校学生社区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意义上主要依赖行政手段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服务的需求,也不能适应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的要求。作为一项以利他主义理念和科学方法为基础的专业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以提供福利服务为宗旨,以助人自助为本质意涵,以尊重、平等为理念,以开发人的潜能和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可以弥补传统学生工作的不足。因此,社会工作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专业服务,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在诉求和必然要求。高校学生社区是指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生活聚居区,是依托学生宿舍、食堂、商店、户外活动及文化娱乐等场地设施,通过资源整合,组建成的集住宿、活动、学习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学生社区不仅是生活的场所,也是同学之间社会交往的空间,更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重要场域。本文将选取H学生社区管理案例展开研究分析,在社区社区工作的专业理论与方法指导下,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案例研究法,反思和总结实务工作,探究社区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工作的解决策略。结合理论进行提炼与总结。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应用到高校学生社区管理之中,以协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和困惑,调整学校、家庭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开发潜能,培育民主观念和社会参与意识,是现代社会发展推动高校学生事务变革的一种有效尝试,也是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拓展的重要领域。社会工作的介入使高校社区管理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将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及实务方法应用到解决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中。

周璐[8]2014年在《民办高校学生校外住宿现状调查与对策》文中提出在本世纪九十年代时,大学生校外住宿一直都是罕见现象,但是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校外住宿这一思想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校外住宿,这一趋势也越加凸显。随之引发的大学生校外住宿问题也日益彰显,尤其是在民办高校中,越发明显。学生荒废怠慢学业、终日沉迷玩乐之中,更有甚者被他人教唆影响从而误入歧途,走向犯罪之路。国家教育部门也先后颁布了一些关于禁止大学生校外住宿文件,然而也因为种种因素后面也相应取消了这些禁忌,并出台一些条件限制文件,各个学校也相应制定了不少校外住宿限制。校外住宿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学生校外住宿的原因以及如何完善校外住宿管理的对策,以上这些都对校外住宿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差法以及访谈调查法和定量与定性结合法对江西X学院校外住宿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校外住宿学生比例构成情况、学生去校外住宿原因情况、学生生活条件及校外住宿情况、学生租房安全性情况、家庭对学生校外租房看法、校外住宿对学生学习影响、校外住宿学生恋爱情况和校外外宿学生对学校管理看法情况进行分析。本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对民办高校学生校外住宿现状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得出相应的结果以及对调查结果的思考研究,其中有民办高校学生特点以及学生校外住宿存在的问题;第叁章对学生校外住宿学生自身以及家庭和学校等方面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则是完善民办高校学生校外住宿管理的对策,其中包括提高学生思想和法律认识、改善学校宿舍条件,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学校校外学生规章制度的完善、多开展校内与寝室交流活动和学校多与学生家庭和社区沟通

王晓辉[9]2014年在《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战略是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一流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要提高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必须对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近年来,我国社会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批评和质疑越来越多,钱学森曾意味深长的指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高校尤其是一流大学认识到,教育只有通过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发展,许多一流大学开始积极探索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开展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沿着文献梳理—理论建构—比较研究—现状分析—对策探讨—总结展望的总体思路展开,包括绪论、理论探讨、比较研究、现状分析、问题与原因剖析、对策思考、结语等七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呈现了文献综述和研究起点,介绍了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阐明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通过文献梳理,本文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加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是强化研究的人本意识;二是加强综合研究;叁是重视理论建构;四是注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紧密结合。因此,本文加强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采用比较的视角和综合的视角,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尤其是注重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以期准确把握目前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理论探讨部分,首先对一流大学、个性与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认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注重提升培养对象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与和谐性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式样。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模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评价方式等8大要素构成。然后阐释了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即多元智能理论、个性发展理论和高等教育分流理论。最后分析了我国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途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大学发展的核心环节、践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举措。比较研究部分,精选了国外8所一流大学,从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8个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这些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总结了他们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创新经验,即重视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创造个性培养;积极改进专业设置模式,强化独特个性发展;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式,促进个性自由发展;注重改革教学制度体系,着眼个性全面发展;大力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助推主体个性提升;深入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适应个性发展要求;重视培育隐性课程形式,促进和谐个性发展;注重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引导个性全面发展。现状分析部分,选择了我国中部地区四所一流大学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研究。首先介绍了调查目的与意义、调查对象与方法,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分别总结了四种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并对其中两种模式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问题与原因剖析部分,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认为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理念功能弱化、专业设置模式有待完善、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教学制度体系亟待健全、教学组织形式面临革新、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隐性课程建设重视不够、教学评价方式亟待改革。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叁个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基础教育的制约、高等教育的积弊。对策思考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国家加强人才培养宏观调控,即发挥高等教育文化功能,让一流大学积极引领文化创新;调整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更加重视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引导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模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促进一流大学形成个性化模式。二是一流大学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凝炼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大学生个性培养;完善专业设置模式,适应大学生独特个性;优化课程设置方式,着眼大学生个性发展;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革新教学组织形式,提升大学生主体个性;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和谐个性;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大学生创造个性。结语部分,主要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可能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选题创新;二是理论框架创新;叁是比较研究有所创新;四是现状研究有所创新。同时,本文至少存在以下叁点不足:一是调查的对象还不够丰富广泛:二是原因分析有待深入:叁是对策探讨有待加强。

马倩[10]2017年在《人学视域下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内在具有人学属性。研究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必须以人学为视域。21世纪的大学生寝室场域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叁课堂”,从物理空间、交往空间到意义空间建构了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场域文化。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本质上是大学生的文化,“人”(大学生)是该场域文化的主宰和灵魂;大学生以主体在场方式进行寝室场域文化建构并受到寝室场域文化的影响,内蕴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培养“完整的人”的深刻理论命题。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要以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风尚。以人学理论视域探究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并促进现代大学文化育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的理论视域,要以价值理性主导大学寝室场域文化的人学取向,以马克思人学理论、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来解读大学生寝室场域的人学属性、交互关系和权力资本;深入阐释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层面结构、主要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理念,以培养“完整的人”为价值向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汲取、借鉴国内外的校内住宿制、校外租房制、住宿学院制的历史经验,对中西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进行扬弃性汲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的历史建构,详尽缕析了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的“前世今生”。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是在西学东渐中“后发移植”建立现代大学后的大学生寝室场域中生成、演进的。大学生以文化主体在场方式建构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1986年上海交通大学理论自觉地率先提出“大学生寝室文化”这一概念。2005年复旦大学在中国大陆本土上率先探索书院制育人新模式。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的现状考察,是在充分概述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对当下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人本理念淡化、人格培育弱化、人性属性异化的弊端进行了人学批判,进而深刻探寻了当下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存在弊端的深层症因:意义世界与物理空间的疏离;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割裂;现实世界与虚拟网络的悖论。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的人学重构,旨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多元共生环形结构的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范式。外环结构是现代书院制主导的寝室场域文化模式;内环结构是人本的生态的审美的和谐的多种寝室场域文化模式共生,涵化“完整的人”、濡化“主体的人”、育化“和谐的人”、内化“自由的人”、睿化“文化的人”。本文据此提出了人学重构的基本原则、主体内容和实践路径。本文认为,应以乐群慎独重构大学生寝室文化个体的生活准则,以涵育共生重构大学生寝室文化群体的生活礼格,以家国尚和重构大学生寝室文化主体的生活空间,让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回归人本的生活世界,实现从“寝室场域文化”到“文化寝室场域”的飞跃。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对大学场域文化建构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以生为本的“文化价值观”、主体自觉的“文化实践观”、全面发展的“文化育人观”和融洽互助的“文化和谐观”。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育人,既是不断生成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聚合真善美向度追求的人的能动实践活动。我们要努力实现由“寝室场域文化”到“大学场域文化”的延展与升华,达成以人为本的诗意栖居,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校学生住宿体制的改革探索[D]. 董宏. 浙江大学. 2003

[2]. 高校学生宿舍教育管理模式研究[D]. 吴四海.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3]. 中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D]. 李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4]. 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D]. 杨真真.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5]. 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D]. 方婷. 浙江师范大学. 2006

[6]. 校内住宿与校外住宿对大学生自律性影响的比较研究[D]. 邹玮玮. 江西师范大学. 2010

[7]. 社区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探究[D]. 高星. 西华大学. 2017

[8]. 民办高校学生校外住宿现状调查与对策[D]. 周璐. 江西师范大学. 2014

[9]. 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王晓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10]. 人学视域下大学生寝室场域文化研究[D]. 马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高校学生住宿体制的改革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