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创新论文,机制论文,体系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文献综述
关于科技创新,熊彼特从创新和新技术概念出发,开创了企业体系的研究,为后来学者研究国家体系提供了研究线路;而李斯特却是从制度安排和国家行为研究,从国家资源配置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来研究国家体系,为后来学者研究区域体系和企业体系奠定了基础。后来的经济学者注意到科技创新实际上是企业的知识创造过程,进而加强了对科技创新体系的知识本质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如纳尔逊、温特、莱温特等)从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自然属性、客观规律等微观角度对于知识的创新、扩散做出了很好的解释。他们注意到企业所具有的知识异质性的范围和程度对企业竞争和学习的影响,在他们的研究中运用了演化经济学以及组织理论的方法,强调企业的惯例、信念、目标、期望都受到企业以往所学及其发展经历的影响,其所处的环境也会对这些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结合知识的社会属性和选择特征,由平奇和比克在科学知识社会学基础之上提出技术的社会结构理论。后来又有学者(埃尔森、沃格瑞特、罗森等)对技术的社会结构理论进行深化研究,指出技术的变化,即使在工程学领域的设计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社会过程而不是内部的“技术逻辑”,这个研究方法的观念在于技术标准的功能性起源于社会,技术具有社会属性,社会性的需求决定了技术变革的方向。此外,有的研究将信息经济学(约万诺维奇、埃里克森和佩克斯)和博弈论(萨顿),生态学(卡罗尔和汉南)纳入到对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背景进行的。中国这样的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家当然与西方不同,关于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研究,栾庆伟建立了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机制的理论框架;张凤武从企业的科技创新的原动力、环境动力、内部矛盾、行政机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方面对企业的动力机制以及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灰色关联进行分析;何郁冰也对企业创新系统进行了全面性分析;朱秀梅分析了影响企业机制创新的各种因素的关联性,对于企业创新系统的量化分析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我国也有学者注意到了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产权因素对创新的影响。胡、杰佛逊、周黎安和罗凯、安同良、吴延兵等用不同的数据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企业或产业的创新决定因素问题。可以说,以上文献都是对熊彼特假说的丰富和发展,在研究对象方面,他们是基于不同产业和部门的异质性的分析,而没有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未来的研究将集中于如何将分散的相互独立的知识,拥有不同知识背景和能力的科技使用者、顾客、企业、非营利的中介组织,以及他们之间的竞争、互动以及相互学习的关系整合到一个分析框架之中。
本文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应用演化经济学、技术的社会结构理论以及组织管理等理论,研究企业内部、区域和社会网络再到国家层面的创新体系是如何运作的,设计出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系统性科技创新体系。以知识创新和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制度安排和网络结构设计引导知识生产和系统中要素作用机制,进而决定国家整体的创新活动。科技创新体系应该兼具知识发展客观规律的自然属性和由于人类的参与所具有社会属性,它的演变应是一个既符合自然规律同时又兼具社会特征的综合性演化过程;是利用客观规律的有目的制度选择过程;是一个组织内部的“基因重组”过程。这种演变依赖于既存的状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具有路径依赖的性质。总之,科技创新体系的演化过程是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以及与制度环境相互反馈的复杂系统过程。莫特和帕凯指出,今天的实际经济已经不是物质材料的生产过程,而是一个非物质化、界限模糊并且相互依存的构架、质量、速度、复杂性以及创新性都是产品的新的驱动机制。
二、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因素分析
科技创新体系的目的在于挖掘创新的源动力,引导促进科技创新系统运行的各种力量。整个科技进步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以及运行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各种动力源发出动力的大小和引导方式的有效性。
1.科技创新的源动力
科技创新系统的源动力来自于人类的本需要以及环境对于
人的反作用:
(1)需要。需要是人类生理或心理的、潜在或显在的需求,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论深刻揭示了人类需求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经济学将需要界定为需求,需求的规模、增长速度、结构、以及组成,消费的差别以及市场的分割都会在不同的阶段通过的不同的方式影响科技创新。需求是存在异质性的,需求的阶段,企业的类型(私人或者公共),以及不同类型的客户都会对科技创新产生影响。需要呼唤着科技,并引导科技进步的方向,因此可以将需要定义为科技进步的最根本吸引力。
(2)利益。利益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归结点。不同社会形态主要表现为利益分配机制,不同要素分配和产权的界定决定了社会的基本属性,追求个人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同样也是科技进步的驱动力。承认并保护个人利益,是科技进步的基点,科技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作用,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以解放、保护并充分激发科技进步的原动力,利用市场的手段来实现对利益的有效分配和引导是科技创新系统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3)竞争。人类生存与社会环境之中,竞争是满足需要和追求个人利益的派生物,公平、有序、自由的竞争是科技进步的加速器。竞争是一种胁迫力,迫使竞争各方研发和采用先进科技成果,以谋求生存空间或扩大竞争优势。利益追求是原发的、内在的动力,称之为驱动力,竞争是外在的、胁迫性的动力,故称之为促动力。可以说,在无限的需求和利益索取的对面,竞争为创新主体提供了相互的约束机制,构成了他们行动的边界,竞争中的互动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相互作用的主要内容。
(4)环境波动。诺格拉特和弗洛雷斯强调了周期性的人类观念瓦解的作用,瓦解是对个人习惯以及舒适状态的扰乱。当瓦解发生时,个体会反思个人的习惯以及常规工具的价值,导致个人投入的重新组合。环境的变化经常会导致这种瓦解的发生,人们应付瓦解也意味着在不断进行创新。所以,科技创新系统存在于环境之中,与外在环境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社会科学领域应该是:要素形成结构,结构决定机制,机制产生功能。结构是系统的硬件,政策是系统的软件,两者的匹配程度以及政策的方向与力度,直接决定着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
2.科技创新系统的阻力
(1)人的惰性构成了技术变革的阻力。从人的本性层面看,人具有惰性和生理局限性,这使人类不能解决某些复杂问题,不能有意识地去适应渐变的环境。人们往往去迎合群体或组织的标准,并专注于重复性的活动:首先,技术变迁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带有不确定性的风险,而人本身规避风险的动机也成为技术变迁的阻力;其次,科技进步具有负面作用,它的负外部性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再次,科技进步和技术本身并没有产生负面的作用,若应用不当,则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比如:武器;最后,阻力源于对技术的本质的态度,人类以不断改造自然为人类所用的哲学发展技术,而环境主义者、浪漫主义者(比如绿色和平组织)认为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若过度开发,人类的福利反而不会改进,所以在哲学基础上,他们不支持科技创新。
(2)既得利益者影响科技创新的速度。科技创新实际上带来的是一场利益的重新分配,因为科技的进步不仅造成资源供给的增加,同时也造成新的技术持有者对在位的技术持有者地位的挑战,创造着失业。当职工工会的力量足够强大时,工会成为科技创新的阻力;在位的技术持有者往往通过政府力量限制新的发明者进行科技创新,比如特许权、安全管制、关税等手段等非市场行为成为科技创新阻力。既存的技术的技能和设备专用性和价值越大,技术变迁就会遇到越大的阻力,阻碍技术变迁的激励越强。科技创新过程又是一个集体选择的过程。虽然消费者是技术变迁的最终受益者,但是消费者在决定技术改变的收益时往往由于分散以及搭便车现象削弱了谈判优势,而保守力量由于力量集中,会在选择中形成特定的利益集团,在集体选择的过程中有效阻碍技术的变迁。特别是,由于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形成高度集中的利益集团和工业聚集内,它们形成紧密相连的利益和信息网络进一步阻碍技术变迁。
3.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平衡机制
我们的研究是要克服不必要的阻力,同时利用阻力与系统动力实现系统的动态均衡。亚当·斯密指出经济体系是一个自组织的系统——自由竞争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内置的稳定性。穆拉利将科技创新的阻力解释为内在惯性。在他的模型中,创新的产生过程是市场动力、特质性能力以及内在惯性相平衡的过程。在他的研究中,基于决策理论的视角,在分析决定产品成功的基础性结构时,每一个企业都面对着动态的市场环境,受到利润最大化的驱动。在每一时点上,面对市场的波动,企业将进行以下的决策:或者继续停留在现在状态,或者进行创新,与决策理论的基本概念相一致,这个过程不断持续,产生了不同长度的内部创新持续期,他指出在任何时间点,企业沿着某一状态继续发展的累积可能性与市场动力,特有能力负相关,与内在的惯性正相关。
4.创新意识决定创新系统的发展方向
科技创新体系的作用在于有效协调动力与阻力因素,通过有效的机制设计引导整个系统的发展方向,有效结合内部因素,促进整体效率。Bulent Menguc等指出,有效的市场取向可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他们区分了创新的意向和已经既成事实的创新。创新事实代表了典型的实施成果和方法,是一个成功的产品;而创新意向代表了企业层面在实现既成创新时的想法和所作努力的方向定位。提斯等指出,市场定位可以通过与企业内部其他因素的有效结合形成动态能力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他提出创新意识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性能力,当它与市场取向相结合时,将会提升企业绩效。市场定位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其他内部资源的补充以提升其竞争价值。摩尔曼指出,互补性资源提升了产生企业市场定位能力的动态能力。他将创新的意识定义为可转化的互补性的资源,创新意识意味着企业可以利用新的机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开发现有的能力。霍特和基秦指出,创新意识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继而提升比较优势。它是一个企业特殊具有的、有价值的、具有社会复杂性的资源,它轻易不能被转化和不能被其他企业模仿,这一定义抓住了创新意识与创新结果的本质区别。赫尔利和霍特指出,创新精神具有协调性,并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特殊的企业结构和文化(差别、制度化、领导阶层、可参与性决策,以及权利分配)。创新意识是企业所特有的,它具有的特质性是很难从一个企业转移的到另一个企业或者通过交换实现。所以,更强的创新意识是根植于企业之中的,在市场导向的杠杆作用下来提升因果模糊。
三、科技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主体结构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发展的复杂系统,任何部分的薄弱都将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如果整个国家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大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则是子系统,企业创新系统则是更下一级系统,整个创新体系主要由开放的各级创新系统连接而成;各级系统的建设是整个创新系统运行的前提和组成部分,没有子系统的内外协调,就不会有整个创新系统的质量和效率。下面分别从各个层次来介绍科技创新体系。
1.最基本科技创新体系——企业
结合第二部分的分析,从知识创新和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本文将企业科技创新系统分为如下部分(如图1):
(1)科技创新系统主体。科技创新子系统是整个体系的核心系统,它吸收系统外部信息,并完成知识在系统内部扩散。系统科技进步的核心是隐性知识与最大限度的转化为显性知识,最后变为现实的生产能力。
(2)管理系统。管理子系统对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进行协调。一方面完成实体性要素的结合,另一方面通过制度、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协调要素之间的匹配,使各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保证已创新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是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促进知识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节约知识创新以及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交易费用。
(3)创新主体。在科技进步系统中,创新主体是最微观的个人,科技进步不可缺少的要素,一切科技进步活动都是以创新主体基本的思维活动展开,而人的思维和行动受到最基本的利益诉求的支配,而个人正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结合的最基本的单元,创新系统的设计必须通过制度安排,完成创新知识由微观主体向组织以及宏观层面的传播扩散。
(4)信息传递机制。科技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的广度与深度是受到企业掌握信息的存量和流量同时决定的,强有力的信息处理系统是科技创新系统进步的必要条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信息处理系统既反映了科技进步系统在时间、空间运动过程中所表现的组织程度或有序程度:即系统中各个要素、部件之间有规则的联系,又为其他子系统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图1 企业科技创新系统
(5)创新导向系统。在上文的研究,我们知道明确的系统导向,市场意识与体系内部资源会形成有效的结合,从而促进系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效的导向系统会给信息处理系统提供最前沿的信息,为组织的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创新导向系统中,创新的意识是关键,它是对科技进步的渴望、追求与探寻。而创新意识受到创新主体认识水平和个人思想意识的制约,所以创新导向系统反过来受到创新主体的个人追求以及创新主体之间相互竞争,以及主题与创新环境的相互反馈决定,创新主体的选择进一步明确了创新系统的走向。
(6)约束和激励机制。约束和激励机制主要从制度层面明确组织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在组织的动力与阻力之间进行协调,维持科技创新系统的动态平衡。
(7)外部环境。科技创新系统是一个社会性的复杂系统,受到其产生外部环境的影响,概括起来八类因素影响显著,而环境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教育因素、军事因素、政策因素,除了受到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以外,Baba指出企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他分析了企业组织结构及其对企业战略行为的影响。他强调,企业集群的内部动力可以促进持续的创新,强调各创新系统之间是相互作用,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都会通过信息传导机制和反馈机制相互构成影响。
2.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合作竞争框架
传统的战略管理以及技术管理忽略了竞争性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忽略在知识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创新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或者链状的。非线性视角强调在知识产生的过程中各环节的反馈机制,知识的扩散以及分享的过程是相互促进并合作的。在专家学者、政策的制定者,以及生产部门的参与者之间越来越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就是无论现在以及未来商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依存于战略性的参与合作,而不是无序的竞争。对于知识密集型,高度复杂以及动态的发展环境中的高科技企业更是如此,它们之间都是在知识的产生和交换过程中,在相互竞争中积极寻求合作。
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与环境中,各个创新系统会相互作用,进而构成整个社会的创新系统,它们具有开放性。从在战略管理角度和博弈论的核心来看,知识分享本身是一个正合的博弈,在研发过程中是一个收益递增的过程。知识的开放性有利于高成本的研发资源的有效利用,开放获取使得知识的传播更为广泛和迅速,方便了发明的继续复制,加速了知识结果的普遍传播,减少重复的研发工作,增强了产生新知识的可能性。科学家可以通过革新以及不可预测的知识组合导致新的过程以及想法,减少由于个人以及群体由于缺乏开发他们的资源和能力而造成的知识浪费,增强了知识的社会价值。
在创新主体的开放性以及合作竞争的基础之上,我们将引入一个制度网络的模型:
图2 科技创新的制度网络
区域创新主体的形成是一个制度网络。在省际,区域,国家以及跨国的合作网络模型可以被看作组织以及个人为减少损失以及研发成本而建立的制度网络框架,这个网络框架包含了在各种行政级别的政府部门,国际开发与合作的各种部门,专业的、商业的、以及产业的各种合作者,协会,大学以及高等教育与研发的机构,以及在公共与私人部门的企业。这个创新体系的目的在于:在技术市场中,对技术的生产以及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整合。它是一个集体研究的更高一级制度设计,对采纳研发子机构的行为进行协调,建立机构之间联系,并且为各参与者建立与市场的动力机制紧密相联的制度背景。该框架可以很好的刻画出企业以及与企业相关联的环境市场、政策、以及生态之间的合作关系,它可以展示以知识、学习以及合作为基础的动态方法和在各个层面如何面对复杂的变化的。可以用来分析制度框架内各部分的科研以及技术发展的战略模式。这个框架以合作竞争为动力本质,以利润为潜力,以及非利润的知识联系和扩散规律驱动链条,反映了私人及公共部分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以及环境因素持续稳定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找出更大的私人以及社会的回报率,这个框架将政策以及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分析添加到合作竞争的视角之上,可以提升科技创新系统现在以及未来的竞争优势。
在未来的研究中,科技创新体系的合作创新是呈网络形式的,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它具有自组织功能,能适应外部环境,但没有中心控制机制,其当前的状态取决于过去的“历史”,创新体系是网络运行中突现出来的不可预测的结果,使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很难描述创新网络演化的复杂动态过程。而系统科学中的复杂适应理论可以发现指导和研究系统整体层次上涌现出来的行为或现象、局部细节和规则的选择、参数的扰动等,这些都是为了呈现出一个合适的、有意义的整体创新体系。
3.超国界的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最高层次的创新体系,而国家仅仅是一种政治划分,不能顺应经济发展以及创新合作的自然属性和客观规律。这样我们应该有以下的思维:在较大的国家内,可以存在多种区域科技创新系统,这些系统是整个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较小的国家则不容易形成创新系统,但几个国家可共同形成一个区域或者行业的创新系统。综合来看,我们主要从知识创新和扩散的客观规律出发,来研究特定区域内部的科技合作创新机制,而这个区域可能是较大国家内部的创新系统也可以是若干较小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创新体系,这样就不得不同时考虑国家创新体的区域合作以及超越国家层面的创新系统。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内在的扩张性,即它不会仅仅局限于一国的疆界之内,而会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国家间经济技术往来的增长而逐渐扩大到一国疆界之外,进而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全球技术网络,从而使国家创新体系显示出向全球创新体系演变的趋势。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跨国公司研究开发、国际化等现象就是国家创新体系对经济全球化的压力所做出的一种自然反应,而其必然结果就是各国的科技活动日益走向全球化,从而使科技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新形式。
四、科技创新体系的特性分析
1.科技创新体系的系统性
在当今时代,企业的生存环境已经远不同于熊彼特的时代,特别是许多技术都呈现出系统性的特征技术都嵌入在组合的产品中并且相互关联。在嘉鲁达的论文中,他系统地介绍了模块化管理的思想,讨论了技术构建过程中,技术系统的各部分之间试图和相互作用的。技术系统中,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组成一个整体,而各部分之间是相互协调的,他们确定了三个层次的特性:完整性,模块性,以及可升级性。青本昌彦研究指出,模块是指半自律性的子系统,通过和其它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钱平凡、黄川川指出,模块化是追求创新效率与节约交易费用的分工形式,关键点与难点在于对系统的功能性分析,模块化程度取决于系统的可分性与投入、需求的多样性,运用好模块化管理思维可以促进创新体系的设计。
2.科技创新系统的路径依赖性
一个企业在某一领域往往存在优势,并且会呈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由于某企业在某一领域的优势,后面的发展会沿着这个路径展开,即使技术面临问题,它也会使解决问题的技术始终沿着某一特定的路径发展,从而形成技术的路径依赖问题——‘技术刚性’。而规模收益和网络作用往往使这种作用得以强化”。规模收益递增:由于技术的发展具有自我增强的特征,较高的技术水平会产生更多的收益,这些收益反过来会进一步改善技术,技术的应用范围会更广。随着技术应用范围的广泛,更多的关于该技术的知识和理解会作为副产品积累下来,并且与某一技术配套的资产、知识和技能会被不断的开发,所以某一技术一旦在某一领域有了占优优势,那么规模收益递增的内在机理会增强这种优势,技术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自我强化的功能。另外,网络外部性也可以引发多种作用,比如技术的发展需要特定的培训,占优技术会有更多的培训支持,另外网络外部性会产生辅助性的收益,比如丰富的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可以说网络外部性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正反馈机制。技术兼容可以弥补网络外部性,新进入者会设计出与占优技术相融合的技术,通过沟通,消除信息不对称,实现与在位者分享进入后的收益。在某一特定领域,由于政府的强制命令标准,会导致某一技术形成占优优势。
3.科技创新系统的风险性
科技创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自主科技创新的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方面。系统风险包括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等影响因素;非系统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生产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影响因素,这些都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的企业自主科技创新的风险,而本部分则从知识与学习的角度来探讨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风险,席林研究了技术被排除出市场需要种种因素和机制,内部和外部因素同时发挥作用,同时还有某些中间机制进行协调,起到承接和放大的作用。他指出,企业由于缺少核心能力和学习能力而失去了不断创新的能力:第一,在一个企业中,企业会使用和发展原有知识体系而不是开发他不熟悉的领域,持续学习过程投资的失败将增加技术消亡的风险;第二,顾客很容易受到现有使用规模的影响,使用规模不足,将导致技术闭锁;第三,技术进入市场的时间非常关键,它可以决定使用规模的大小,若技术进入市场的时间较晚,则使用规模较小,所以将会增大技术闭锁的危险;第四,使用基础会受到产品的互补品的限制,若某一技术缺少互补品,也会增大技术闭锁的可能性;第五,由于网络效用,由于缺少互补品导致的技术闭锁也会产生加速的作用,同时技术闭锁的程度还受到法律,技术壁垒以及自身的技术升级的边际收益的影响。以上所有因素共同成了企业科技创新的风险和限制因素。此外,在影响技术闭锁的制度因素中,主要是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知识产权,以及其他符合法律形式的保护可以阻止对该项技术进行复制。
4.科技创新体系的制度属性
国家创新体系不是人为的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整的相互作用下,通过长时期的演进过程而自发形成的,因而有其相对稳定性和历史合理性。市场机制是产权的明晰激励机制的明确,然而单纯的市场调节存在盲目性,搭便车的弊端。这就引出政府调节的必要性。科技社会化及宏观科技体系的内在矛盾,必然要求国家参与矛盾的解决,国家必须通过制度的设计来发挥科技进步的宏观动力主体作用,建立各种支持和鼓励创新的制度安排,促进国家间的科技合作。制度安排对创新的影响非常深远和广泛,正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制度高于技术》一书中明确指出的,推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因此,笔者认为,建立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制度安排应围绕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做文章。当务之急应重点围绕国家创新体系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企业制度安排、金融制度安排、财政制度安排做好文章。合理利用各种资金投入,包括科技活动的财政拨款、自筹资金、银行贷款、风险投资以及捐赠等,合理分配各种人力资源包括研究开发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科技辅助人员和研究生等。
标签:科技论文;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机制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