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转型与制造业劳动成本变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变动论文,制造业论文,成本论文,经济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台湾经济起飞后,台湾制造业一直保持着健康发展状态。台湾制造业所经历的两次重大转型是其健康发展的保障。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的剧烈变化是台湾制造业转型过程的重要特征。第一次转型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由进口替代向出口扩张的转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产品市场的扩张将台湾剩余劳动力吸纳完毕,并进而直接拉动劳动成本的上升。第二次转型是台湾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目前,这种转变仍在进行。第二次转型本应导致岛内劳动成本的大幅迅速上涨,但事实上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却表现平缓甚至下降,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台商大规模投资大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至大陆,使台湾制造业对岛内劳动力的需求减缓。由此可见,随着台湾制造业的转型,其劳动成本经历了一个大幅上升和缓慢下降的过程。
与香港不同的是,台湾的第二次经济转型并没有出现岛内制造业的空洞化,相反,台湾制造业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高科技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台湾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代表了台湾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的变动状况体现了台湾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进程,反映了世界市场需求和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这也是台湾海岛型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本文将对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的变动状况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并以此为主题深入研究台湾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的本质问题。
一、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经历了一个大幅上升和缓慢下降的过程
1.70年代至80年代,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经历了一个大幅上升的过程。90年代,这种上升势头放缓,尤其是近几年,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指数出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态势,这主要是由某些行业劳动成本大幅回落所直接导致的结果。
表1 台湾制造业受雇员工单位产出劳动成本指数 基期:1991=100
时期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
指数
79.63
81.52
87.0492.69
98.77 100.00 106.43
时期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1998
平均 (1-7月) (8-12月)
指数
110.34
113.02 112.35 111.97 108.97 120.18 98.75
资料来源: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自由中国之工业》1998年10月,第10期,“台湾经济统计”。
表1选取的资料主要年份集中在1986年至今,70年代至80 年代中期只是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迅速提升期间(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一部分,为免去数据繁杂的问题,这里与台湾一些统计资料的作法相一致,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这段时间区间代表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的迅速提升时期,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这段时期是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变动缓慢的时期。本文使用的资料的截止时间为1998年7月,由于1998年1月份,台湾制造业受雇员工单位产出劳动成本指数为248.77 , 大大超过1997年1月份164.92的水平,据了解这可能是1998年1月台湾制造业受雇员工得到了比往年更高的双月薪所致,所以表1中既列出了1998年 1~7月的平均劳动成本指数,也列出了1998年2~7月的平均劳动成本指数,两者差距甚大。1998年全年平均劳动成本指数要低于该年度1~7月半年左右的平均劳动成本指数,因为前者是将1月份超高成本被12 个月平均而非7个月平均。从表1中1998年的两个数值可以推估1998年的指数与前几年相比不会出现大的改变。
2.应该指出的是,虽然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近几年上升趋缓甚至有所回落,但台湾制造业劳动生产力指数却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在提高,即受雇员工劳动成本的下降不但没有使受雇员工劳动生产力下降,相反却保持了与劳动成本上升期间大体相同的提升速度。这说明,台湾制造业企业的素质已大大提高,获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得到加强,对劳动力要素的利用更有效率。
表2 台湾制造业受雇员工劳动生产力指数基期:1991=100
时期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
指数
69.26
73.90
77.7884.87
91.26
100.00 103.8
时期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平均 (1-7月)
指数
107.16 111.15 118.72 124.43 133.10 138.22
资料来源:同表1
从表2可以看出,台湾制造业劳动生产力逐年提高, 且提高速度趋于均衡和稳定,这表明台湾制造业不但没有出现衰退迹象,而且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3.研究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的变动,应从劳动力要素供给与需求两个层面来进行。从供给层面看,台湾劳动力要素供给缺乏弹性,这种判断主要源于台湾海岛型经济有限的人口增长及引入外劳空间的狭小。台湾经济起飞之前,虽然劳动者工资水平较低、劳动力要素价格低廉且存在较高比例的失业率,但由于劳动力要素整体规模较小,失业人口绝对数量不大(与较大型经济体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较快。这种状况表明,即使在台湾经济起飞之前,仍不能将台湾经济看成是一种劳动力要素供给无限型经济。随着台湾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力要素价格上升,企业劳动成本提高是必然趋势。同样,如果经济转型使台湾经济对劳动力要素的需求缩减,劳动力要素价格下降、企业劳动成本回落是必然结果。总而言之,由于台湾劳动力要素供给缺乏弹性,使劳动成本对于劳动力要素需求的变动相当灵敏,这已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实。
由于劳动力要素供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研究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变动因素应重点从需求层面加以分析。下文将分别从台湾经济两次转型及其对劳动力要素需求变动的角度,分析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的变动问题。
二、60~70年代台湾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扩张拉动劳动成本迅速上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走向成熟
1.50年代,率先实现工业化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使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消费品的需求增长迅速。与此同时,这些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了优势,相关产品具有了大量的进口需求。这两种特征的同时出现,为60~70年代台湾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提供了有利机遇。
针对这种状况,台湾自1955年起实行外销退税或出口退税办法,减轻关税保护对出口的抑制作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当局正式提出改变工业发展策略,由轻工业品的进口替代转变为出口扩张,随之又陆续出台了若干法令与制度安排,为实现台湾经济“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提供保障,如1958年实施的“外汇贸易改革方案”、1960年的“十九点财经改革措施”及“奖励投资条例”等。这一系列针对出口企业所建立的相当完整的法规制度,再加上1965年的保税工厂制度及1966年间的加工出口制度,在70年代都逐渐发挥作用。
2.除了市场需求拉动及较完善有效的政策措施作用外,台湾劳动力要素的价格优势也支持了台湾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自身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节省资本要素,耗费劳动力要素。劳动力要素过剩与劳动力价格低廉常常同时并存,这种状态能够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成本优势,正是这种优势保证了台湾劳动密集型企业主导要素的供给。
虽然劳动力要素价格的优势推动了台湾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但由于本文前述的台湾经济起飞之前仍不能视为劳动力供给无限型经济的特点,使台湾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很快将剩余劳动力吸纳完毕,实现了充分就业。例如,1972年,台湾失业率降至仅1.5%。
从劳动力与资本两种要素配置变动的贡献来看,60~70年代与40~50年代相比,实现台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要素的增长,即台湾经济成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要素投入的增加取得的。例如,70年代台湾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中,劳动力要素增加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7.8%,大大超过资本要素投入增加的16.7%的贡献率(注:参见张冠华:《转型期台湾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台湾研究》1996年第3期。),如表3所示。
表3以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解析台湾经济增长来源
项目 劳动力与资本
劳动投入
资本投入经济增长率
增长百分点
70年代 4.9
3.41.5 9.0
1981-1985
4.2
2.61.6 7.0
1986-1994
3.9
2.11.8 8.3
1986-1994
4.4
2.81.6 8.3
贡献百分比
70年代54.5 37.8
16.7 100.0
1981-1985 60.0 37.1
22.9 100.0
1986-1994 47.0 25.3
21.7 100.0
1986-1994 53.0 33.7
19.3 100.0
资料来源:张温波,总体经济调整与成长来源变化之探讨,载台湾《自由中国之工业》1995年12月。
3.台湾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变,保持了台湾20年左右的高速增长,国民收入及劳动者人均收入都获得了快速增长,劳动成本上升压力增大。
在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之前20年左右的时间内,台湾一直保持连续的高速增长,其中1961年至1972年间,台湾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高达10.2%。“出口平均每年实质增加23%,对外贸易由入超转为出超。出口占国民生产毛额的比例由1961年的13.8%提高到1972年的41.8%。工业生产占国内生产净额的比重亦自20%提高至40.4%,农业则由32.8%相对降为14.1%。由此一系列顺利的转变,使台湾地区由落后的农业经济转变为进步的工业经济,由进口替代之经济转变为出口导向之经济……”(注:叶万安:《对台湾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自由中国之工业》1986年2月。)
前文已提到,为突出显示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的变动状况,文章选取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来代表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提升时期,略去对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这段时期的分析。而50~6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台湾制造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过程,这其中虽然也伴随着劳动成本的上涨,但前者是主要的,后者不具有典型特征。到70年代初期,台湾实现充分就业,劳动成本开始迅速提升,并成为台湾制造业发展的典型特征,这种特征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期。
70年代,台湾制造业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调整。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和岛内日益攀升的工资成本,迫使台湾改变经济发展策略,即制造业发展不能继续过多地依赖能源和劳动力要素,必须发展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经济建设十年计划”(1979~1989)中,当局宣布积极发展机械、资讯、电子、电机、运输工具等附加价值高、能源及劳动力密集度低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并将这些类别的工业定名为策略性工业。但台湾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在90年代实现的,80年代仍属转型期,这时期台湾劳动成本上升速度仍较快,90年代开始放缓,直至回落。
三、80~90年代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大陆使劳动成本上升缓慢直至回落,台湾经济实现了高效益增长
1.经过80年代的转型期,台湾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90年代获得了快速发展。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特点是较多使用资本和技术要素,较少耗费劳动力要素,且风险高、利润高。其中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都与技术要素紧密相关,例如,一般规定此类产业中产业研究发展经费占产品销售的比率(即产业的研发密集度)及雇佣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率两项指标均大于10%,此类产业包括电子资讯、通讯、精密机械、太空、生物、特用化学品、医药、资讯软件及材料等。台湾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值占制造业百分比由1986年的24.0%提升至1998年1至11月平均的 40.4%(1998年1至11月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值为新台币24166亿元)。高技术密集产品占总出口百分比自1986年的18.4%提高为1998年的41.1%。电力及电子工业成长迅速,占制造业生产净值百分比由1986年的14.1%提升至1998年1至11月平均的27.9%。如表4、表5 所示(注:薛琦等:《我国高科技产业与经济发展,《自由中国之工业》1999年2月。 )。90年代,台湾研发费用支出逐年增加,从1991年的1.70%增加至1997年的1.92%(注: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1999.Council for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Taipei,Taiwan June1999.)。
表4
台湾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比重及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注:薛琦等:《我国高科技产业与经济发展,《自由中国之工业》1999年 2月。)
年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占 出口商品结构(按技术密集度分)
制造业的比重商 中低
1986 24.018.4
33.7 47.9
1987 26.219.4
35.2 45.4
1988 27.722.6
36.9 40.6
1989 29.324.2
38.1 37.7
1990 30.426.7
38.6 34.7
1991 31.327.2
38.5 34.3
1992 32.129.5
38.5 32.0
1993 33.531.4
40.3 28.3
1994 34.132.5
42.0 25.6
1995 35.736.5
41.4 22.1
1996 37.639.6
38.9 21.5
1997 39.339.7
38.9 19.2
1998(1-11月)
40.441.1* 40.5* 18.4*
*1998年全年数字
资料来源:台湾“经济部”统计处《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工业生产统计月报》1997年7月,1999年1月;台湾“财政部”统计处《中华民国台湾地区进出口贸易统计月报》1997年1月,1999年1月。
表5 台湾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净值百分比
技术密集型制业
年份电力及电 金属基本
化学 化学
子器材业
工业材料业制品业
1986 14.1 6.7
6.9
2.1
1987 15.7 6.5
6.4
2.2
1988 16.6 7.0
6.4
2.3
1989 16.7 7.4
6.5
2.3
1990 17.3 7.6
7.0
2.5
1991 17.8 7.7
7.3
2.5
1992 17.9 8.4
7.9
2.6
1993 19.2 9.0
8.2
2.7
1994 20.6 9.0
9.4
2.8
1995 23.2 8.7
9.5
2.8
1996 24.7 8.7
9.7
2.9
1997 27.0 9.7
9.5
2.9
1998 27.9 10.0 8.3
2.5
(1-11月)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年份 成衣及 皮革、毛皮 木竹家具及
饰品业 及其制品业 制品业 装设品业
19863.5 2.5 2.6 1.8
19873.3 2.3 2.3 1.9
19882.6 2.1 1.9 1.8
19992.5 2.0 1.5 1.7
19902.1 1.8 1.1 1.5
19912.0 1.7 1.1 1.5
19921.6 1.3 0.9 1.4
19931.4 1.1 0.8 1.3
19951.1 1.0 0.5 1.1
19961.0 0.8 0.4 0.9
19971.0 0.7 0.4 0.9
19980.9 0.6 0.3 0.8
(1-11月) 1.0 0.8 0.3 0.8
资料来源:同表4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缓解了台湾劳动力要素(尤其是普通技能水平的劳动力)的供需矛盾,抑制了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过快的攀升势头。由于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大陆两种因素共同抑制了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的过快上涨,很难明确界定这两种因素各自对劳动成本上涨的抑制作用有多大,本文是将这两种因素合并在一起考察其效果。
2.90年代台商开始大规模投资于大陆的制造业,同时也开始了台湾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大陆的进程。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初始目的或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大陆廉价的劳动力要素,降低劳动成本。大陆普通技能的劳动力价格远远低于台湾同等技能水平的劳动力价格,经过简单的培训过程,大陆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就能达到台商所需要的标准。由于劳动成本的吸引,使台商对大陆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即使这种投资受到了台湾官方的种种限制,但台商对大陆投资依旧热情不减。截至1999年6月,台商对大陆投资累计协议金额达419.18亿美元, 累计实际投资金额224.97亿美元,在大陆吸引外资来源地排名中,仅居香港、日本和美国之后,排第四位(注:统计数据参见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两岸经济统计月报》第85期,1999年9月。)。
台商开始投资大陆制造业时,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技术层次相对较低,例如纺织、成衣、鞋帽、普通家电、塑胶加工、食品及饮料制造业、基本金属及金属制品制造业、机械仪器制造业等。近年来,随着台湾电子业的迅速发展,台商对大陆电子业的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超过了所有其它行业的扩张速度,例如1991至1999年8月, 台湾对大陆电子及电器制造业的投资金额占大陆全部台商投资的22.25%, 在台商对大陆投资的所有行业中居第一位。比居第二位的食品及饮料制造业的8.78%高出13个百分点。仅1999年前8个月, 这一投资占同期对大陆全部台商投资总额的45.56 %(注:统计数据参见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两岸经济统计月报》第85期,1999年9月。)。
重新观察1986年至1998年台商制造业受雇员工单位产出劳动成本指数表,可以发现,在台湾制造业全部行业中,电力及电子机械器材制造业修配业的劳动成本降幅最大,如1997年该行业劳动成本指数为89.18,1998年7月又降至83.63,已接近和低于1986年84.67的水平, 这种降幅在台湾制造业中是鲜见的,并促使台湾制造业平均劳动成本的降低。
表6 台湾电力及电子机械器材制造修配业劳动成本指数基期:1999=100
时期1986
1987
1988
1989
19901991
平均指数 84.67 82.57 86.85 95.27 101.03 100
时期19921993
19941995 1996 1997 1998(1-7月)
平均指数 105.85 105.57 106.32 98.22 97.90 89.18 83.63
资料来源同表1
从表1和表6可以看出,台湾制造业受雇员工单位产出劳动成本指数和台湾电力及电子机械器材制造修配业劳动成本指数都是自1995年开始下降的,并且后者下降的幅度大于前者。这是因为台商是在1992年大陆改革开放进程加快,投资信心增强,于1993年及1994年开始迅速扩大对大陆制造业、尤其是电子业的投资,致使台湾岛内制造业平均劳动成本、尤其是电子业劳动成本于1995年开始迅速降低。台湾电力及电子机械器械制造修配业劳动成本降低幅度远远大于台湾制造业平均劳动成本下降幅度,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该行业劳动成本的快速下降,台湾制造业其它行业的平均劳动成本将仍旧是上升的。
台湾电子业在大陆的投资规模最大,且该行业在台湾全部制造业中劳动成本降幅最大。这种强相关关系表明,该行业大规模投资大陆使岛内该行业劳动成本迅速降低,证明了前文得出的结论:台商制造业投资大陆的初始目的和直接目的是为了降低劳动成本,也正是这种大量投资降低了该行业对岛内劳动力的需求,从而抑制了劳动成本的上升并进而使之下降。
(此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大陆台资企业劳动成本与当地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相关分析》中期成果之一。)
标签:劳动密集型论文; 台湾经济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台商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