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消费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发展论文,消费需求论文,试论论文,作用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供给导向型经济已逐步转变为需求导向型经济。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而市场需求,首先是消费需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早就指出:“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注: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册,第111 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译本。)我国当前随着经济的市场化,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已逐渐上升为影响投资方向、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加之卖方市场已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短缺经济已基本结束,消费的选择性增强,更加强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至于投资需求,当然也不能忽视。但应该看到,消费需求对投资需求也有重要的影响。从消费需求入手,根据市场消费趋势和需求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而且能拉动投资需求的合理增长,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投资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脱节的问题,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199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5160元,比1985年增长近7倍;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至2090元,比1985年增长5倍。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消费层次的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特别是当前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50000亿元,将进入新一轮消费周期, 更需要发挥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据有人测算:近年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5%,明显高于其它因素。
我国出现了市场疲软现象,如何启动市场,促进经济繁荣,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刺激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正是启动市场,繁荣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这里关键是如何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层次性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层次性变化,形成新的支柱产业,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目前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购买力增长较快,特别是储蓄存款增长很快。但同时由于消费需求多样化、多层次化,购买力分流,特别是考虑消费体制的变化,人们的储蓄倾向大于消费倾向。这样就造成潜在需求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一方面对消费需求加以正确引导和调控,使潜在需求变为有效需求,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另一方面,及时形成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形成新经济增长点。在需求导向型经济的作用下,我国当前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应该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使消费需求不断实现,这是当前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佳选择。
二 消费需求的密集点:消费热点
我国近期的消费热点是什么?根据1996年《中国消费者报》进行的一次消费预期调查,问及“如果近期准备动用存款,主要将用于什么方面”时,分布最集中的是:旅游占57.1%,装修住房占52.5%,购买家电占47.6%,子女教育占42.9%,选择通讯消费的占38%。(注:参阅1996年12月26日《中国消费者报》。)这可以看出一些人的消费趋向。我们认为:最近两三年,从城镇来看,即将来临的消费热点是住房和民用通讯设备、电脑等信息产品,以及旅游、文化教育消费等。至于农村,预计本世纪末、下个世纪初,家用电器将会逐步成为消费热点。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即将进入新一轮消费周期,消费热点将不断出现:
(一)住房消费。城市居民住房消费成为消费热点,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一是城市居民住房的满足程度还相当低。1997年人均住房面积还只8.8平方米,还有很多缺房户和无房户。 住房不仅是基本的生存资料,也是重要的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城镇居民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后,最迫切的需要是进一步改善住房条件。“小康不小康,关键在住房。”因而当前住房的需求量很大,能吸收大量的购买力,能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二是发展住房消费,可以带动一个较长的产业链条,不仅会使民用建筑业成为一大支柱产业,而且会带动建材、冶金、机械、化工、林业以及室内装饰业和家用电器业的发展。三是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解决城乡就业问题。我国当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是发展住房消费,加速住宅商品化,使民用建筑业成为支柱产业,并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前不久,朱镕基总理强调要加速住宅商品化、货币化,停止福利分房。这除了要改变对住房消费的传统观念外,当前要着重解决住房售价高与居民实际购买力低的矛盾。世界银行对一些国家推行住宅商品化情况的综合考察,认为房屋总价与一般家庭收入之比应保持在3∶1至6∶1之间,才有可能推行住宅商品化。但我国目前一般住房价格偏高,很多居民难以负担。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经济适用的普通商品房,包括安居工程;降低民用住房的价格;加快建立住宅建设融资体系,完善购房的分期付款、抵押贷款等消费信贷制度;全面建立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大公积金归集力度,完善监督体系。住房问题解决后,还需要装修,还会增加对家用电器和其它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而且能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二)信息消费。信息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一种强大的、新的生产力和消费力。现在,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经济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作用,而现代知识经济,主要是信息经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具有很高的关联度和附加价值,能带动机械、电器、新型材料等十几个产业的发展,又很适应当代消费的时代潮流,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信息消费即将成为消费热点,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1996年, 世界信息产业的销售额增加到1万亿美元。我国信息消费、信息产业近年也发展较快,“九五”时期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我国电子产品总需求将超过1万亿元。我们要加速发展信息咨询、 信息服务等产业,为发展信息消费、提高消费质量服务。可以估计:信息产品将逐步走向千家万户。目前大城市和沿海城市的家庭电话已基本普及;最近两年,家用电脑正在逐步进入城镇居民家庭,且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不断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最有发展前途、规模最大的新兴产业。这个消费热点的形成和发展,必然成为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三)旅游消费。旅游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在当代,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消费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一书中提出: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务业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我国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很快,1997年国际旅游人数5758.8万人,收汇总额120.7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112.7亿元, 大大超过国际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旅游消费正在成为居民的消费热点。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增加大量的收入,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带动商业、饮食业、娱乐业、交通运输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优化产业结构,而且能吸收大量劳动力,大大有利于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因此旅游消费成为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文化教育消费。这是越来越重要的消费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知识已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而要获得知识,必须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加强文化教育消费。“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文化教育水平,是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消费力与生产力之间良性循环的关键。我国过去文化教育消费一直滞后,文化教育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还很低。但随着广大群众对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将在人们消费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加之文化教育的福利性消费的逐步减少和市场化、货币化比重的逐步提高,文化教育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将成为人们消费中经常性的较长期的热点,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农村的消费热点。预计几年之内,家用电器将成为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目前,农村居民家庭家用电器的普及率还很低,1997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为27.32, 电冰箱为 8.94,洗衣机为21.87,照相机为2.02,收录机为32.02。 (注:选自《中国统计摘要》(1998)第85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出版。)但需要的愿望却很强烈,潜在需求量很大。有人预计,如果全国2.3 亿户农家的耐用消费品达到现在城镇的消费水平,需要新增收录机9700万台,彩电1.68亿台,洗衣机1.66亿台,电冰箱1.4亿台, 这将是一个多么广阔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过去农村家用电器普及率低,除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家用电器价格高这些原因外,还因为农村基础设施差,水电、交通等条件限制家用电器在农村的普及,不少家用电器在农村不适用。因此,今后要逐步在农村普及家用电器,除了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外,还要生产那些功能简单、耗电量低、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的产品,适应农村居民的需要。
汽车消费是否成为消费热点,是当前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汽车工业对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也很大,对方便居民生活、提高消费质量也有很大的作用。很多国家早就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我国当前由于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一时难以解决,加之价格和其它费用还很高,与居民购买力的差距还很大。因此,汽车消费成为消费热点,虽是必然趋势,但最近三、五年还难以实现,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使汽车消费的热点早日到来。
三 消费需求的升华点: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面这些消费热点一经形成之后,不断“升华”,形成一种强大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这样就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里的关键是:不要使热点的“热能”扩散在空中,而应紧紧渗透到支柱产业和相关产业上去,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的动力。要吸取我国80年代的教训:当时家用电器成为消费热点、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结果便一哄而起,生产家电的企业遍地开花,四处趋同。“小而散”、“小而全”,支柱产业没有及时形成,产品质量偏低,结果国外产品乘虚而入,占领市场。我们现在必须使消费需求及时变为消费热点,通过消费热点的作用,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支柱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从而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才能使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消费需求,不断升华,落到实处。要实现这一要求,必须强调以下几点:
首先,要转变观念。要认识传统的供给导向型经济已转变为需求导向型经济,要充分认识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适当鼓励消费,决不能片面强调扩大投资需求,抑制消费需求。过分依靠投资需求的拉动,很难摆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甚至会造成我国过去存在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要充分认识消费热点对发展经济、文化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正确引导和培育,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比片面扩大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所花代价要小。
其次,要正确引导消费需求,把消费需求引向既能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又能启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消费领域。这就要根据宏观目标,开拓新的消费领域,像我们前面说的住房、信息、旅游、文化教育等消费领域。要引导居民调整消费结构,促使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开拓、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使需求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强大动力,突破消费需求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瓶颈”,使消费热点升华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要尽可能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并使潜在购买力变为现实购买力。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形成消费热点的基础。为了扩大有效需求,政府需要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加以扶持。特别是采取消费信贷、分期付款、抵押贷款等方式,增加有效需求,增加现实购买力,从而解决潜在消费需求与有效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对有些热点消费品的价格,加以调控,使其逐步降低(如当前商品房的价格、小汽车的价格、某些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以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消费热点,并使热点持续稳定,以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对消费热点进行引导、培育。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市场的供求情况,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倾向,掌握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企业必须面向市场,发展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的变化。另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差别较大,风俗习惯各异,要分别各种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引导、培育,才能使消费热点健康发展,促进市场繁荣。
第五,要创造优良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热点的升温。消费热点的形成和发展,和消费环境有极密切的联系。如旅游的硬环境、软环境欠佳,服务态度不好,都会大大影响旅游消费的发展。住房条件太差,就为家用电器、高档家具的消费造成障碍。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好坏,对消费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农村,需要下大力气加强基础设施,才有利于开拓极广阔的消费市场。消费者不仅需要价廉物美的消费品,而且需要优美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消费环境改善了,也就同时为发展消费热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四 消费需求的落脚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早就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消费领域来说,消费需求的发展,也必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消费需求的落脚点,才是消费需要的最佳实现。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牵涉到消费需要的主要内容的问题。我们一直认为:人们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还应包括生态需要。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生态需要是人们最重要、最基本的需要,不仅反映生存需要,也反映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态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正反映了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的本性”、“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反映“人的复归”,反映“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页,人民出版社1979版。)不仅反映消费层次、 消费质量的提高,也反映了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反映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最基本的条件。
我们在前面谈消费需求的运动时,强调消费热点、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完全必要的。这里谈到消费需求的落脚点时,必须强调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满足人的消费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1981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委托,提出一份名为“新发展观”的报告,明确提出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社会——人,是社会——人的需要,包括社会、文化、经济和精神的需要,它的发展应与人的智力、体力的发展相一致。1994年9 月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并呼吁“各国应当减少和消费无法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并推进适当的政策,包括与人口有关的政策,以便满足当代的需要而又不影响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1995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宣言》和《行动纲领》,提出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人民是从事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课题”(见《行动纲领》第8条、《宣言》第8条)。标志着传统的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以物为中心的发展,正逐步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新的发展观,落脚到人的全面发展上。
我们过去在经济学的研究中,重视对物的研究,忽视对人的研究;重视经济的发展,忽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忽视人们消费需要的满足,特别是不谈生态需要;重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忽视人力资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缺陷。我们认为,当代经济学应该加强对人的研究,应该以人的消费需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应该重视人的才能的发挥,应该发展人的个性,应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学应该研究人的发展,发展经济学也应该研究人的发展。我们研究消费需要、消费需求,也应该在社会全面进步的条件下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这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下需求导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通过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通过扩大并实现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热点的形成和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形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消费需求——消费热点——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