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宪太
南宁市万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南宁市 530000
摘要: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人们对各种资源的开发也在不断进行,工程建设上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多,在对其进行建设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地质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这是导致我国最近几年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将根据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内涵和特点,以及我国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分析岩土工程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关键词:岩土工程;矿山;地质灾害
引言:矿山地质灾害是一个频发的过程,诸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矿山工程建设,也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极大地破坏了我国原本脆弱的地质环境,进一步加大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一、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内涵和特点
岩土工程是归属于土木工程的一项工程建筑施工领域,它主要是以土力学和基础施工工程为根本,和地质学紧密相连,以改善岩石和土的分布利用为主要目的,进行各种建筑施工的综合性学科,具有涉及面广、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等特点。地质灾害防治是我们针对一些人为或者自然引起的灾害进行提前预测、进行岩土工程施工改造,从而减少灾害的发生,并避免因灾害所受到的破坏,从而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我国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
第一,滑坡。滑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它主要是在各种自然和人为的不定因素影响下,导致山体斜坡出现滑落的这种地质现象。造成山体滑坡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降水、矿震等,这些因素都会出现山体滑坡。第二,地面坍塌。地面坍塌这种地质现象主要是在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所出现的一种地面下沉现象。一般导致地面出现坍塌的因素主要有过渡抽取地下水、井下开采活动频繁等,都会使地质出现不稳,从而造成地面坍塌。第三,泥石流。泥石流大多是在沟谷或者山坡上,随着降水所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导致逆水流出现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乱砍乱伐、违规开垦等等。第四,人为矿山地质灾害。人类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一般情况下,人们在生活活动中,比如矿山资源的开发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土体和岩体,进而加剧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另外,过度开采地下水很容易使得地面出现沉降。和自然因素所导致的矿山地质灾害进行比较,人为矿山地质灾害具有发生速度快、损失大、极难恢复等特点。
三、岩土工程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1.岩土工程在滑坡中的应用
对于滑坡这种地质灾害,我们通常采用的岩土工程有:地下排水工程、支挡工程、刷方减重工程、改良滑带土层工程等。地下排水施工工程具有施工简便、见效快的特点,具体施工就是采用平孔、支撑盲沟,渗水盲洞等工程,可以极大的吸收滑坡中的水量,减缓滑坡的流速,减轻滑坡的破坏力。支挡工程具有“一大、二锚、三小”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进行大直径抗滑栓的施工研究,锚索技术和微型桩的研究应用;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实例就是四川金鸡岩、川藏公路二郎山龙胆溪滑坡上的应用,不仅投资少,而且对滑坡 的阻拦效果也很好。改良滑带的土质,在目前,这种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该技术具有其 独特的优势,比如,能从根本上减少滑坡的破坏,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等。
2.岩土工程在崩塌中的应用
目前,人们对于崩塌现象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广泛的进展,对于防治崩塌现象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要进行岩土工程的施工。这种治理方式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主要就是进行拦截以及分割等,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崩塌所带来的危害问题。近些来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防治技术,主要就是利用栏石网进行较为全面的防护,采用强度相对比较高的伸展性能相对较强的钢丝编制而成的网格,将其覆盖在陡坡处,可以非常有效的减小崩塌所产生的破坏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岩土工程在泥石流中的应用
我国对于泥石流的防御分为工程防御和生物防御,主要的岩土工程有支挡工程、拦挡工程、储於工程、蓄引水工程等。蓄引水工程就是在泥石流所要经过测路径上挖掘一些坑、塘、池等,可以有效的吸收泥石流的水量,减少破坏力。储於工程就是在山脚或是沟谷泥石流汇集处,可以修建场地,对泥石流进行储蓄、拦截,并及时清理,可有效减少泥石流对山体下面道路、建筑的破坏,还可以获得大量的优质土层。拦截工程就是利用山体中的有利地形,修建一些水泥坝、拦截网,可以有效的拦截下泥石路中所携带的大体积石块等,减少泥石流对 下面的冲击。
4.岩土工程在地面变形中的应用
对于地面并行这种灾害,虽然根据产生变形的原因以及类型不同,治理方式也有所区别,但是还是可以进行较为全面的归类。对于这三种地质灾害,通常采用岩土工程的注浆法以及跨跃法等当时进行防治,但是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无法做到进行提前施工,主要就是因为这种地面变形的情况具备一定程度的突发性,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观测,所以最为常见的就是采用强夯法对于发生变形的区域进行反复夯实,以此来保证土层的强度。至于灌浆法就是通过钻孔方式,对于水泥的混合物等方面进行添加速凝剂,这样一来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土层的强度,同时也可以有效对地面变形的灾害进行治理,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工作。要想尽可能避免地面变形的灾害发生,必须要制定较为严格的制度,尽可能减少资源的开发情况,合理进行地下水的开发工作。
四、矿山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措施
1.工程防治措施
在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工程防治措施最为常见。工程防治措施,主要是指在矿山地质灾害工程防治设计中,对易发生矿山地质灾害的地段进行工程加固,以达到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的目的。通常,矿山地质灾害的工程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避让、搬迁、护坡、排水、加固、压脚、支档和截水等工程,并且要依据矿山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
2.避让措施
岩土工程中矿山地质灾害的避让措施,主要分为降雨避让和拆迁避让措施。矿山地质灾害的避让措施,主要是在降雨天,应该充分结合灾害隐患,选择出合理的避让措施,并积极做好安全转移的预案,做好对灾害多发地段的转移和安排;与此同时,在采取避让措施中,还要结合不同的矿山地质灾害,选择合理的解决对策。另外,拆迁避让措施,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避让措施,主要适用于一些危害性、危险性比较严重的矿山地质灾害,当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费用超过了拆迁费用时,可通过拆迁避让措施,降低成本,并有效控制矿山地质灾害带来的破坏,从而达到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目的。
3.生物防治措施
岩土工程中的矿山地质灾害成因中,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少、乱砍乱伐等都给岩土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性。因此在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防止过程中,可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有效改变生态平衡,并逐渐优化当地的自然环境,从而不断提升地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岩土工程中,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重要任务。所以,对于该工程来说,要按照不同工程的类型,并结合实际的施工区域,科学合理的选择出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从而全面提高岩土工程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成效,以有效降低矿山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各种危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文刚.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与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
[2] 李小平.浅析如何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质量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13(14).
[3] 《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10,1.
论文作者:殷宪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地质灾害论文; 矿山论文; 工程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泥石流论文; 滑坡论文; 灾害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