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理论:终身发展的新视角_控制环境论文

控制理论:终身发展的新视角_控制环境论文

控制理论:诠释毕生发展的新视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毕生论文,理论论文,新视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B844

“毕生发展观”(view of life-span development)作为一个术语,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但被确立为一种关于人类心理发展的观点和理论却要推后约30年时间。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人们更习惯地称发展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学,因为当时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在儿童、青少年期。然而,近20年来,随着“毕生发展观”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界已经以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为其研究对象,研究者对个体从胎儿期直到衰老、死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渐渐成为热点问题。

从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数量来看,足以能够产生出适于解释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心理发展理论都仅囿于气质和机能两个领域。除了Erikson、Loevinger、Gould和Levinson等一些人格心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界在理论方面的成就是很有限的[2]。我们不禁要问:何以丰富的研究成果却不能产生适当的理论来解释毕生发展呢?概括说来,心理发展理论的产生至少要面临3个方面的挑战:其一,要提出毕生发展理论,要求理论者有较高的知识素养,理论者需要整合行为学、社会学以及生物学等多领域的知识;其二,解释力度是个巨大难题。在理想状态下,毕生发展理论应该既能在宏观水平解释行为,如解释生命历程中的重大决策;也能在微观水平解释行为和认知,因为正是这些具体的行为和认知影响着个体,尤其是年轻个体的发展;第三,生命全程发展理论还必须尽可能解决功能性或适应性的问题,即它应该能确定个体过去的行为和认知是否有益于其长期发展[3]。

综观近些年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与众多的概念和理论相比,控制理论作为解释毕生发展的理论还是比较适宜的。首先,控制概念及理论已被应用在多个研究领域,如智力,健康以及社会性行为等等。其次,控制理论关注生命历程的各阶段,如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以及老年期的发展。对生命不同阶段控制的研究已获得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实证材料。第三,控制的适应性或功能性问题也已得到相当多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控制行为对个体的适应性意义。

1 控制发展理论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尽管属于控制范畴的行为与事件有很多,但控制理论关注的仅是毕生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即那些能提高或降低个体控制水平的事件,或者威胁到个体当前的控制水平的事件。从毕生发展的观点来看,对控制发展理论做出创新性贡献的是Rothbaum等人[4]。他们把控制看作是包括初级控制(primary control)和次级控制(secondary control)的双过程(two processes)结构。初级控制指改变环境的企图,从而满足个体的需要和欲望。次级控制指的是适应环境并“顺应环境”的企图。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常常交织在一起,根据个体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二者会发生相互转换。

1.1 控制的核心:目标或过程?

Rothbaum等人[4]将初级控制定义为改变环境以符合自己的愿望,将次级控制定义为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这样划分意味着,两种控制之间存在两点区别:其一,控制的目标不同。在初级控制中,个体的行为向外指向环境;而在次级控制中,个体行为向内指向个体自身。其二,控制的过程不同。初级控制过程指直接作用于环境的行为,而次级控制过程主要是认知的改变。由此看来,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具有两个互不相关的属性,即目标和过程。而每个属性又存在两个水平,即外部环境与自身和行为与认识。具体说来,初级控制的目标是外部环境,过程是行为;次级控制的目标是自身,过程是认知。

从概念上看,这两种控制的含义似乎已经泾渭分明,但在实际应用中,当我们要确认某种行为或认知属于哪种控制时,困难会不期而至。比如,“与他人相比以提高自尊”常被当作次级控制的例子。然而推敲起来,我们会发现其中存在的疑点。就此过程中的“找到他人和自己对比”来看,属于行为比较,所以应归于初级控制之列。实际上“通过与他人比较而提高自尊”的过程既包括行为又包括认知,虽然最终的目标是改变自身,但个体也参与了对外部环境的活动。在生活实际中,行为与认知交织在一起的控制过程数不胜数,若想严格按上面两种属性加以剥离是很困难的。鉴于此,Heckhausen和Schulz[3]新近提出,以最终目标(即外部环境或自身)为控制的核心来区分两种控制。初级控制强调的是,以外部环境为最终目标,并试图对目前所处的环境产生作用;而次级控制则强调,以自身为最终目标,试图直接从个体内部获得改变。尽管这种划分忽略了过程属性,但却突显示了概念的核心,使控制概念更具有可操作性价值。

1.2 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的关系

Heckhausen和Schulz[3]认为,对个体适应而言,初级控制的功能大于次级控制。因为初级控制是指向外部的,它能使个体改变环境从而满足自己的某些特殊需要并优化他们的发展潜能。没有指向外部的活动,个体就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相比于次级控制,初级控制更受个体的青睐,而且也能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更大的价值。

然而,人类本身固有的两个局限性使得次级控制成为个体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适应策略。第一个局限是,个体的每个行为不可能总是正确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在此,次级控制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对初级控制的失败起到补偿的功能。当遭遇初级控制的丧失时,个体不仅要经受愿望没得到满足的挫折,而且还得体验自尊、自我效能感[5]或控制感[6]所受到的伤害。况且在经受了巨大失败之后,个体对控制外部环境会丧失信心,从而导致与习得性无助感[7]类似的消极情绪。这些因由失去初级控制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可以经由次级控制过程得以缓冲。次级控制的补偿作用不仅仅在于保护情绪和自尊,更重要的是在于保持并重新激活个体日后维持与提高初级控制的动机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次级控制的作用形同一条从丧失通向重获初级控制的通道。第二个局限源自于人的本性:人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着选择。在此,次级控制可直接促进初级控制。其作用体现在,使个体做出有利的选择并使个体的精力集中于那些能提高初级控制水平的目标上。

总而言之,尽管初级控制对个体发展的适应性意义高于次级控制,并且使用初级控制也更符合个体的本性,然而次级控制的作用(补偿、恢复、维持和提高初级控制)对于个体发展也是不能缺少的。

1.3 划分控制策略的维度

真实性维度(veridicality)。根据控制策略与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可以将之划分为真实的(veridical)或虚幻的(illusory)控制。所谓与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指的是,这种控制策略是否符合真实的环境,以及是否符合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对初级控制的判断比较容易一些,因为初级控制通常是基于身体活动的,其真实性可以客观地定义为环境中众所周知的因果联系。例如,日常生活中,常有人通过抛硬币来做决策。在抛出硬币之前,人们往往朝着期望呈现的一面吹口气,好像这一面出现的概率会由于吹了口气而增加。这种控制就是虚幻的,因为吹气与硬币某一面呈现的概率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相对来说,对次级控制的真实性进行定义要困难一些,原因在于次级控制多数是认知过程,很难取得客观性的标准。然而有一些次级控制的真实性则可以由客观的评估而定。例如,个体对自己能力感知的准确性可以通过与实际能力的偏差程度来评估。

功能性维度(functionality)。根据控制策略对个体适应的作用是否积极,可以将之划分为功能良好的(functional)与功能不良的(dysfunctional)两类控制策略。也许大部分人会认为真实地觉知环境就是功能良好的,然而并不总是如此。功能性维度在理论上与真实性维度是互不相关的。比如,在受到威胁的时候,真实的评估可能反而是十分有害的,因为它使人产生绝望并由此灰心丧气而不愿为恢复初级控制作出努力。[8]反之,有时相信超自然能力或宿命论的虚幻控制也并不总是有害的。当个体直接活动的机会受到极度限制时,这种虚幻的控制可以是功能良好的。但如果虚幻控制破坏了本来能产生效果的直接活动,则虚幻控制就是十分有害的了。

1.3.1 初级控制的两维度模式

基于真实性和功能性两个维度划分的初级控制,共有4种。表1对4种初级控制策略的含义进行了解释。

表1 初级控制的两维度模式

类别

功能良好的功能不良的

真实的 提高短期与长期 短期内有效却削弱

控制的有效行为

长期的控制能力

虚幻的 基于不真实信念的有效行为 基于不真实信念的无效行为

表1从真实性与功能性两个维度确定了不同类型的初级控制策略。真实且功能良好的初级控制指,既能提高短期控制又能促进长期初级控制的有效行为。这一类型是最理想的初级控制,因为这意味着当前外在目标的成功实现以及长期的控制能力得到提高。比较而言,真实的但功能不良的初级控制虽然能获得短期目标但却破坏了长期的控制能力。如,工作狂的行为即属此类。尽管个体能达到短期目标,但持续的超强度地工作将耗尽长期的控制资源。虚幻的且功能不良的控制是所有初级控制策略种类中最有害的,因为它既不能获取当前的外在目标同时又削弱了长期的控制能力。迷信活动就是典型的一例。迷信不能产生想要的结果,并且还会使人固着于(或甚至加强)不真实的信念,这样的信念会破坏将来的有效行为。最后是虚幻的但功能良好的行为。其特征是尽管做对了,但却是出于对原因的不正确认识。例如,有些身受重病折磨的患者虚幻地认为,人能控制疾病。虽然这是不太科学的认识,但这样做不仅有可能使身体好转,而且还会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如社会关系)也产生积极的作用。

1.3.2 次级控制的三维度模式

与初级控制不同的是,次级控制策略的划分维度要更复杂一些。具体来说,次级控制对初级控制的支持会体现在行为的不同阶段。(A)在行为前,体现在对目标的预期;(B)行为中,体现在调整目标的价值;(C)行为后,体现在对行为结果进行的归因。不同的行为阶段是次级控制特有的一个维度。真实性、功能性和行为阶段结合在一起构成次级控制的三维模式,交叉组合得出共12种次级控制策略。表2分别举例描绘了这12种不同的次级控制策略。

表2 次级控制的三维模式

类型 功能良好的

功能不良的

预期 与同龄人的社会比较 自我伤害

价值 放弃达不到的目标 执着于达不到的目标

归因 做出准确的归因 做出悲观的归因

虚幻的

预期 对行为—结果评价的积极偏差 极其夸大对行为—结果的评价

 (只要我想做,我就能做) (我能得到我想要的任何东西)

价值 贬低达不到的目标的价值 提高不可及目标的价值

归因 自我中心归因偏差

 对不可控事件的自责

2 控制的毕生发展

2.1 制约控制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年龄

人类在整个一生中发展变化的幅度比其他任何生物都大。从最初完全的无助,个体发展到具有极其精深的认知和活动技能并因而能对所生存的环境进行广泛的控制。个体的这种发展历程是相当长的,某些方面的发展甚至贯穿于一生[9],而生命全程中成长和衰退的变化使个体在维持控制时要面对各种挑战[10]。无论从生理的还是社会结构角度来说,年龄是影响控制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因年龄而产生的约束力决定了个体在什么时候能够做什么。

生命全程中生理资源的变化模式像一个倒"U"形。首先,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认知能力和生理的成熟提供了一个发展复杂活动与认知技能的基础。在成人期,生理发展达到高峰之后便衰退下来,记忆的衰退首先出现在中年期[11],尤其是在任务难度较高的情况下表现更差。运动明星在极限测试条件下的最好成绩[12]、专家名人的最佳成就[13]以及有患老年痴呆危险的老年人在接受很好的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训练[14]之后的成绩都验证了存在随年龄出现的衰退现象。继而,在进入中年期之后,个体面对形形色色慢性的、缺陷的以及可能威胁到生命的疾病,会变得更加脆弱。最后,到老年期,生理的衰退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日常机能。脆弱性以及多种慢性疾病最终将成为生命过程中的最大约束。

有关社会年龄分层的研究已有很多[15]。社会学关注的是社会结构,如政府、教育和立法等对生命历程的制约;而发展心理学家的目标则是研究个体关于发展的一般概念,因为这些概念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征。无论是社会机构的制约还是个体内化了的心理制约都表现在生命不同时期的控制行为上。总结起来,有3种基本的年龄制约:A.距离死亡所剩时间的制约。生命所剩的时间限制了个体将来的发展目标和生活计划。年龄强加给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一种紧迫感:在特定的时限内,个体必须为自己设置目标而不是总在玩味“思变”的想法,因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B.与年龄变化相联系的制约。一般来说重要生活事件和生命转折的发生都有一个标准年龄,如正规学校学习的一般年龄是在青年期以前;妇女的生育能力在中年期会急速衰退,等等。C.年龄序列(age-sequential)制约。这种制约产生于沿着个体发展和生命进程线路所形成的传记式轨迹。生命进程社会学(life-course sociology)研究者,Blossfel等人[16]将这些轨迹界定为特定群体中的相互隔裂开的使得群体内部异质性(intracohort heterogeneity)增加的传记式路线。举一个典型例子来说,业务的专业化使个体在某领域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但同时使得个体要放弃其他的领域。沿着这样的发展轨迹走下去,个体在此领域的发展会得到优化,但是想涉足其他行当却变得越来越困难。

2.2 儿童青少年期控制的发展

首先,初级控制在儿童青少年期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争取初级控制是所有哺乳动物动机系统中固有的一部分[3]。指向控制外部事件的最初活动的发展和对控制的一般性预期的获得可以追溯到生命初始。即便是新生儿也能感觉到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在生命的第二三年里,孩子掌握了把行为的结果反馈给自己的本领。在这一时期,孩子开始把自己不仅看作是外部结果的创造者,还把自己看成是能力(如聪明)或力量的产生者。因此,在追求一个行为目标时,学前儿童不但要争取制造行为—结果的联系,而且还受到预期的、积极的自我评价的驱使。在这两种基本动机的驱动下,儿童青少年的初级控制发展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17]。

其次,次级控制在儿童青少年期的发展。意识到行为结果能提供自己能力方面的反馈信息,并不总是令人愉快的,因为在失败后也有带来自我责备的危险。失败之后对自己能力的消极推论会威胁到自尊和自我效能,从而将破坏初级控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机。消极的自我评价是个体需要用次级控制调整失败体验的主要原因。

在个体发展早期,情绪体验中的窘迫感或羞耻感是产生次级控制策略的孪生姐妹。从发展上讲,它并不与因由积极自我评价而产生的自豪感同时出现,而要晚于后者一年才产生[17]。2~3岁的儿童,虽然已具备了成熟的自豪反应,但当遇到失败时,他们仅仅表现出惊奇、生气或者甚至愤怒,但却没有窘迫感。窘迫感的延迟发展可以防止不成熟的个体做出消极的自我评价[18]。而介于3~4岁之间的儿童,他们会体验到失败的情绪并开始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此时期,明显地在失败之后,儿童会利用次级控制摆脱窘迫,如降低激励水平、否认、自我中心归因以及重新解释行为目标,等等。在促使积极感知能力的动机资源发展的同时,个体也发展出适当的次级控制策略以减低失败的代价。近来,一些发展心理学家,如Campas[19]等人对青少年期的控制研究表明,次级控制策略的使用大约在青少年前期达到一个暂时的高原期,青少年与年轻成人的次级控制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

2.3 成人期与老年期的控制行为

从儿童青少年期控制发展的状况可以发现:第一,个体早期发展的要旨在于扩大初级控制能力。第二,初级控制的发展因由次级控制的出现而得到促进。到成人早期,个体的次级控制就已达到基本的储备量。那么在整个成人期和老年期,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的发展是怎样的呢?

正如前面提到的,初级控制是个体最向往的控制过程,次级控制的功能主要在于提高与维护初级控制水平。到成人期,尤其是成人中后期,个体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这限制了初级控制的发展。个体是否就因此放弃初级控制,仅满足于或受制于次级控制呢?有大量的研究[3]表明,即便个体到成人期要面临更多的丧失,但其仍有保持稳定的初级控制的倾向。同年轻人一样,初级控制的丧失也是令人沮丧的。例如,Krause及其同事[20]发现丧失控制财物问题的能力会导致老年被试体验更多的挫折感。初级控制水平高低还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如Herzog,House和Morgan[21]的报告表明,那些对自己能否工作具有控制能力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好。Williamson和Schulz[22]还发现行为的受限制水平是一个强有力的指标,它能独立地预测老年门诊病人的抑郁水平。

生理的衰退及有关功能的障碍已公认为年老化的标记,尤其是对那些进入生命中第80个或第90春秋的个体更是如此。Heckhausen及同事[3]研究发现:在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预期的与年龄有关的变化总体上是消极的,是不希望出现的,也是无法控制的。各年龄组的被试都认为,健忘、僵化和越来越糊涂是老年人的特点,并且这些特点是不太可能加以控制的。说到旁人,各年龄期的成人都承认普遍存在随年龄出现的衰退。但谈及自身,他们却不大愿意承认会发生这种事。尤其是当老年人把自己与其同龄人相比时,更是如此。除非到了特别高的年纪,老年人一般很少意识到自己的衰退,并且也不承认自己在初级控制上的明显衰退。个体直到年老,都能维持对初级控制知觉的相对稳定性,说明他们有效地使用了次级控制策略。

总体而言,老年人可能面临的丧失(如健康问题)是他们几乎控制不了的,即通过直接行为去取得改善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因此,个体的应对行为就可能会侧重于调节情绪而不是对环境作出行为。这种解释与Blanchard-Fields和Irion[23]的发现相一致,他们认为年轻人和中年人在可控制情景中偏好于问题中心式应对策略(初级控制),而在不可控制情景中求助于情绪中心式策略(次级控制)。Folkman,Lazarus,Pimley和Novacek[24]也发现年轻人更可能在财物和工作方面遇到问题,也更可能恰当地使用较为主动的人际间的、问题中心式应对策略(直面应对,寻找社会支持及有计划的问题解决)。老年人则会在环境、社会问题、家庭及健康方面遇到一些问题,并且使用较为被动的、个人内部的、情绪中心式应对方式(远离、接受责任以及积极再评价)。

大量有关控制的研究表明,成人期次级控制策略的范围是十分宽广的。其中包括自我保护归因、目标和激励水平的调整、积极再评价、以有能力的他人自居以及向下的社会比较,等等。综上所述,除非到了特别老的年龄外,成人期的初级控制水平是基本保持稳定的;而次级控制水平的发展则不断上升,并贯穿于整个成人期,甚至是高龄期。

3 对控制发展理论的简要评价

控制的毕生发展理论认为,控制是描绘人类从婴儿期到老年期一生发展的中心主题。其基本假设[17]是:人类总是力求通过行为去制造一个个事件以留下自己生存的印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就会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基本的控制。这种控制不是短期的、暂时的,而是贯穿于一生当中。这些基本假设是建构该理论的最重要的基石。尽管我们已有来自人格、机能等领域的解释,但控制理论如此深刻地揭示人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之所以称控制理论是解释毕生发展的新视点,究其一重要原因即在此。

控制理论以个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着眼点,试图解释人与环境的适应性。然而,我们知道,人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带有文化色彩的。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文化背景是有区别的,那么其适应性也可能会有不同表现。在控制理论中,当然也不能回避文化特性问题。有人[25]曾从文化普遍性角度对初级控制的首要性(primacy)提出了质疑。而控制理论认为[26],尽管不同文化背景可能导致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有量上的差异,但就同一群体内部来说,初级控制的首要性是普遍存在的。例如Peng[27]比较了中美被试的控制特点并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个体更倾向于使用次级控制;而在美国文化背景下,个体更倾向于使用初级控制。但不管在哪一种文化背景中,初级控制水平都没有表现出年龄差异,而次级控制则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不断上升的趋势。实际上,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选择最优的适应方式(控制策略)的过程,而所谓的最优方式就是在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无论是在不同年龄阶段,还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发展都有特定的平衡过程,因而会在两种控制过程上有不同的体现。

控制对个体发展的适应功能已得到大量的研究。因而控制理论的意义还体现在心理健康方面。例如,Baltes[9]对健康老龄化的问题提出独到见解,认为个体之所以能够健康地老龄化,一个可能的重要原因在于个体能够通过选择和补偿来优化自身的发展。比如,有肢体残疾的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辅助器具,如轮椅来弥补残疾带来的功能缺陷,从而优化个体的适应性。又如,有研究表明,与年轻打字员相比,有些年老的打字员打字速度并不慢。原来,年老打字员知道自己手指击键的速度衰退了,于是就在打字前预先看文字,以缩短整个文章的录入时间。所以尽管人的本性是更愿意使用初级控制,但从适应功能上来说,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是相互携手,共同通过选择与补偿优化个体的发展。

尽管控制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毕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但是它也有其不足与及待完善的地方。一个不能被证伪的理论其实并不一定是好理论,好的科学理论应该是留有空间的,允许被质疑的。首先,控制理论虽然在宏观上描述了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在毕生中的发展态势。但从微观的角度,我们会发现具体的控制策略的发展图景未能有所描绘。第二,测评控制策略及水平的操作方法还待进一步完善。就目前来看,基本上仍停留在静态的自我报告水平。如何提高方法的生态效度,以及如何从动态角度考察两种控制的平衡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第三,对文化差异的考察或许应该更加深刻一些,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两种控制过程的相互作用及转化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第四,尽管已有研究表明控制水平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若以当前的控制水平来建构将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预测模式还需要深入的研究。最后,控制理论的一个很显著的优点是它的解释力很强。然而有很多相关概念,如顺应与同化、应对、控制点等经常还是与其纠缠在一起。目前看来,该领域的研究者并未把关注重点放在梳理概念间的关系上,然而这确实是一个必要的、值得投入的工作。理清基本概念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使构建在之上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1-10-30

标签:;  ;  ;  ;  ;  ;  

控制理论:终身发展的新视角_控制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