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255100
一、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所面临的问题
1.学生缺乏合作意识,课堂合作流于形式。传统数学教学注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合作意义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不强。其中重要一点为学生没有从合作学习中获得有益的经验,或者说没有“尝到甜头”。因此,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合作学习时,很多学生只陈述自己的观点,没有与其他同学进行深入探究,课堂合作学习也就流于形式。
2.没有划分个性化小组,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初中学生本身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大的好奇性,并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个性化较强,较易产生叛逆心理。教师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课堂小组划分,只是按照学生所在区域进行小组的划分。很多学生与周围的同学早已很熟悉,合作学习时缺乏新鲜感,课堂合作的效率不高。另外,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学生的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很多合作小组长期固定、没有轮换,造成学生合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3.任务布置简单或任务目标不明确,学生无法掌握科学的合作方法。教师对合作任务的选择不合理。例如,学习《有理数》一章时,教师考虑到学生刚刚进入初中课堂,对有理数的理解有难度,在选择合作任务时,将题目的难度降低。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方法很可能适得其反。在进行小升初的准备中,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初一年级的教材。将题目难度设置过低,在合作中也缺乏了挑战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另外,很多教师未能对学生的合作方法进行科学引导,很多学生进行独自摸索,不得其法后,学习积极性往往也遭到了打击,对课堂合作学习也仅仅是走过场了。很多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课堂缺乏有效控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聊天、吵闹,扰乱了课堂秩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途径
1.先学后教。在树立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后,我们的教学必须翻转,让学生先学。学生学习了,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们教师的教才有了指向性。同时,学生先学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其情感体验和知识获得更为丰富,同时不同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获知方法可能还存在着差异。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再在课堂上交流思路和想法,学生的获得会更多。而且我们通过学生的学,知道了哪些知识点学生是能够自主学习学会的,这些知识点我们教师不用教,将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存在困难和有疑虑的问题。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笔者设置问题:(1)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这是学生的认知基础——180°)(2)如何得到其他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2)显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的答案也就存在着分歧,先让学生将问题反映上来,然后引导学生相互合作讨论,最终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达成一致。
2.以学定教。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那么怎么教呢?不同的情形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反思自主学习过程,协作学习。每个学生均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展示自我学习成果的空间和平台,这一过程是学生反思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展示,实现思想和方法的碰撞,让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和宽广.
(2)发现学生的错误,搭建支架化解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是一帆风顺的,则就不需要我们教师的教了。为此我们的教学首先要发现学生的困惑和错误在哪里,在学生的错误的基础上进行理错、教学。当然“理错”还可以前置,将问题细化、拆分,逐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实践经验表明,把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分成几步来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3.以学促学。学生都有好胜心。笔者认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要激发学生的斗志,优化课堂管理模式,通过学习小组的建设促进学生间形成良性竞争,实现以学促学。实践经验表明,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深化对学习的认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合理引导,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引导学生想办法完成任务,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但是,有时教师也会发现有些学生很消极,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成绩太差、不想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或者长时间用保持沉默来抵触小组合作学习。这时教师就要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明白我是小组的一份子,我要为小组“添砖加瓦”,形成“让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使每个学生都充分享受到小组学习带来的快乐,让他们乐于参与小组学习。
当发现小组间提出问题、产生争论时,教师应深入到小组中去参加小组的讨论,这时教师的角色不再只局限于是小组学习的组织者,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以自己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就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小组合作学习。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最有效地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的高质量人才,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切实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最终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专业修养,是教师如何正确把握数学新课程的内容、特点、目标和要求,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论文作者:车林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教师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课堂论文; 自己的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