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网络环境下知识生产的一种新模式及其价值内涵_选项卡论文

维基百科:一种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知识生产方式及其价值意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蕴论文,生产方式论文,维基百科论文,价值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维基百科(Wikipedia,以下简称WP)是一个基于Wiki技术和GNU自由文档许可证的网络百科全书系统。Wiki是一种支持面向社群合作式写作的超文本系统及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GNU自由文档许叫证(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GFDL)是一个“反版权”的内容开放的版权协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内容开放的规模合作知识生产计划,WP的目标是生产和集成人类所有领域的知识,并免费向所有人开放。

WP的出现为知识生产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这就是知识生产的规模合作,即在花费很小成本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和相关的技术把大批的知识生产者以自愿的方式聚集在一起进行合作生产。如果说以Linux为代表的开放源代码运动是一种早期的合作,并证明了基于兴趣和自愿的合作不仅是高效率的,而且可以产出高质量的知识产品,那么,WP的兴起则为我们提供了网络环境下知识生产的规模合作方式的新素材。尽管这种知识生产方式还处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我们还不能完全认识和预测其最终的展开图景,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蕴涵着全新的价值和巨大的能量,将对传统知识生产产生价值颠覆和深远影响。本文主要考察WP的知识生产机理、WP知识生产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式,在此基础上,从网络伦理的角度探讨WP这种新型知识生产方式所蕴涵的价值意义。

1 维基百科的知识生产机理

作为一种开放式的网络百科全书,WP的知识生产是在其编辑指导原则和技术机制控制下,通过允许任何人创建新词条,以及编辑自己或别人已经创建的词条实现的。全球范围的知识生产者基于知识共享和规模合作,实现知识生产的高效率和WP产品的动态更新和规模扩张。[1]

1.1 WP的条目构成

WP的知识生产是以条目为单位的。WP进入门槛很低,它允许任何人用最简单的方法直接加入到规模合作知识生产过程中来。创建和编辑WP条目在客户端仅需要一个浏览器支持。WP中的每一个条目对应一组选项卡——条目、讨论、编辑本页、历史。

(1)“条目”选项卡。用户进入WP,在检索框中输入待查条目,成功后可以直接转入该条目所对应的“条目”选项卡。这是一个图文并茂并且有若干超级链接的页面。如果检索失败,说明WP暂未收录这个条目。此时用户可以创建此新条目。

(2)“讨论”选项卡。如果说“条目”选项卡中是关于该条目更倾向于共识的正式的知识,那么“讨论”选项卡中则是一些相对不成熟的关于该条目的非正式讨论,包括争辩、意见、建议等。与同时期的其他Wiki应用平台相比,建立“讨论”选项卡是WP的独创,其潜在的目的在于避免条目低质量的频繁变动。

(3)“编辑本页”选项卡。在浏览某个条目时,如有必要,用户可点击“编辑本页”选项卡后转入编辑页面。用户无须精通HTML语法,只需选中需格式化的文字后点击该选项卡提供所见即所得的富文本格式按钮。修改并格式化条目并提交之后,能立刻在“条目”选项卡中看到更新后的版本。创建条目同编辑条目的方法是大体一致的。

(4)“历史”选项卡。“历史”选项卡本质上是一个自原始条目开始,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日志文件。每条日志文件即一个编辑版本,均包含了“当前”和“先前”两种编辑状态的历史记录、编辑时间和用户名(匿名用户为IP地址)。

1.2 WP的技术机制

(1)版本维护。在条目的“历史”选项卡中保存有该条目在演进历史中的每一个编辑版本。即使破坏者将整个页面删除,管理员或其他用户也能很方便地从“历史”选项卡中恢复到相对正确的版本。WP中的每条记录的“历史”选项卡中,任意两个版本之间都可以进行比照。WP会自动以不同的颜色标识两个版本的差别。

(2)页面锁定。虽然WP倡导自由的精神,但是各语种WP的首页和某些必要条目(如特色条目)的页面仍被锁定,不允许非管理员编辑。这样可以避免WP被改得面目全非,同时使一些已经得到公认的事实(比如“中立”原则)得以保留。

(3)权限管理。WP的权力金字塔自下而上第一层是依靠IP地址进行识别的匿名用户,他们能够编写有限的条目。第二层是全球范围内的注册用户,他们在登陆后编辑文章。第三层是WP管理员,他们有删除文章、保护网页和封杀恶意用户的权限。第四层是WP高层管理者,负责WP的战略规划。此外,WP还有一个仲裁委员会,致力于解决争议和纠纷。

WP允许注册用户和匿名用户登陆。与匿名用户不同,注册用户登陆后除可创建和编辑WP条目外,还可以方便地通过“监视列表”跟踪用户主动标识的被监视条目(该条目会在“最近更改”中以粗体显示),在“我的贡献”中跟踪用户所创建条目的编辑历史。这些功能有助于用户高效率地接受条目的改进或应对突发的恶意破坏。匿名用户对条目的编辑及其IP地址被记录在“历史”选项卡中。尽管WP倡导自由,并以相互信任为核心,但广泛的参与同时也意味着破坏行为是不可避免的。WP管理员可以根据判断查封这类破坏者的用户名或IP地址。但遗憾的是,如果查封的是某个代理服务器,那么使用这个代理服务器进入WP的所有用户都会受到牵连。

(4)用户培训。WP为新用户提供了一个叫做“沙盒”的试验页面,在这里用户可以涂鸦、测试、学习。“沙盒”与普通页面的原理是一样的,旨在让新用户尽快适应编辑环境。

1.3 WP的编辑原则

由于仅靠技术机制保证WP的正常运行是不够的,WP专门制定了编辑指导原则和政策——所有的条目都应该以中立的观点(NPOV:Neutral Point of View)写作,公正而没有偏见(Bias)地陈述所有的观点[2]。观点中立是为了提供支持者和反对者都认同的思想和事实,尽量避免出现诸如关于政治的、宗教的、文化背景的,以及某些哲学方面的条目,以免争论不止,陷入“编辑战”。在中立原则指导下,整合全世界的脑力资源,真正实现规模合作知识生产。

1.4 WP的知识生产流程(见图1)

当用户第一次访问WP时,可能会迫不及待地想创建或编辑第一个条目。实际上,就像新闻组、邮件组、BBS等网络知识共同体一样,用户(特别是新手)在WP中最好先“潜水”一段时间,耐心地看完条目已有的相关信息,经过广泛的讨论交流与缜密思考,如果需要,则可以理性地编辑和改进条目。

图1 WP的规模合作知识生产流程图

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规模合作知识生产系统。WP技术本身并没有提供“把关人”的功能来保证条目的质量。不同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WP条目的编辑并没有资格认证和身份限制。在WP内部也没有一套严格的信誉追踪管理系统。条目创建者无须获得相关领域的专业认证,同时所有编辑所付出的努力可能被任何人任意无情地重新编辑或删除。每个条目由“共识”进行控制,少数情况下需要通过民主投票及仲裁。单个的人或编辑群并不能真正决定某个条目的最新状态。在技术方面WP仅提供如下的功能:追踪条目的状态,检查条目的更改和“讨论”页面,记录所有条目的编辑版本。版本维护这一系统功能的重要性表现在其保证了没有任何一个破坏是不可恢复的。换句话说,用户对WP的任何操作都是可逆的。实际上,恶意破坏者删除条目付出的代价要比贡献者恢复条目所付出的代价大得多。往往破坏一个条目需要5-10秒的时间,而恢复到相对正确的状态只需要点击一下按钮[3]。这种时间成本上的不对称有利于WP的知识生产者进而保证了条目的质量。在WP营造的这种基于条目的规模合作知识生产环境中,相互信任被假定居于核心地位,相互影响会帮助用户不断地改进条目质量。将条目的改进维持在一种讨论的状态中,通过反复的修改直至达成精确而相对稳定的状态。相比之下,WP的知识组织方式比较简单。各语种的WP独立发展,采用主题分类、检索和超级链接来对知识进行组织,与传统的网络信息组织方式类似。

2 维基百科知识生产面临的困难及其解决方式[4]

2.1 历史流图

麻省理工学院的Fernanda B.Viégas和IBM研究院的Martin Wattenberg、Kushal Dave三人开发了历史流图方法。该方法可以将多用户规模合作知识生产过程(即条目的演进过程)可视化。后台技术应用标准的diff算法,通过比较连续的历史编辑版本而跟踪变动。该方法可以直观地揭示如下信息:条目随时间的变动、恶意破坏行为的出现、作者的分布、条目的成长和编辑战。

2.2 恶意破坏与自疗

这类问题的表现主要有:批量删除、庸俗信息、虚假信息、虚假链接、带有明显偏见的非中立信息。以下以批量删除行为为例进行说明。

正常的删除行为是被允许的。事实上,虽然破坏行为非常频繁,但一半的“批量删除”行为会在3分钟内得到修复,一半的“庸俗信息”会在2分钟内得到修复。由于实际存在的恶意破坏行为,WP条目的可信度曾颇受置疑。WP规模合作知识生产模式本身所拥有的自疗功能,在事实上对此给出了答案,有效保证了其条目的质量。

2.3 知识生产中的谈判与共识

条目的创建和演进过程就像谈判,在WP的知识生产过程中,用户阐述自己的观点,接受或对其他用户的观点提出异议并给出理由,通过不断的讨论、争辩,最终使条目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从长远来看,某一条目通过谈判终能达成共识,但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人们就某一条目的观点各成一派并偏执己见,则会发生“编辑战”。谈判或“编辑战”并不受主题的限制,而也可能只是一个标点的增删,或者与主题相关的其他事实。所有作者相互之间秉承中立原则而不断地谈判(修改)而达成妥协(共识)。绝大多数的评论与谈判是在“讨论”选项卡中解决,而不在“条目”选项卡本身。

在WP中,谈判对知识生产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或一个学派的观点不可能垄断所有的真理,论争的多方往往都拥有支持自己论点的证据。论战可以互相发现对方的“漏洞”,也可以促使寻找发掘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从而推动进一步的知识生产[5]。依据中立的编辑原则,WP规模合作知识生产过程是连续的、自为的,最终也能够自发地达到均衡状态,即达成共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不作为”类似达尔文的进化论。

2.4 匿名用户与知识生产

WP倡导的自由精神与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有一定程度的抵触。由于WP是基于GNU自由文档许可证的,因此获取WP的资源完全是免费的。WP的拥护者说“知道了这一点,会鼓励人们协同创造,因为他们明白这是一个公共的工程,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WP的反对者则表示匿名也会“鼓励”将他人的成果“贡献”出来[6]。WP中可能出现拥有知识产权的段落、图片和分散的条文。这将触及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利益。

WP中的每个条目正文都有版权信息。需要注意的是,版权法所保护的只是一种想法的创造性表达方式(creative expression of ideas),而不是想法或信息本身。因此,阅读一个百科全书的条目或其他著作后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再提交给WP的过程是完全合法的。虽然有了“反版权”的法律保障及免责声明,但具体到用户层面,在创建和编辑条目时如何尽量避免知识产权冲突还需要构造相应机制来保障。

据统计,18%的编辑由匿名用户完成,但是这个比例在下降。有些注册用户在偶然修改时并不登录[7]。而匿名用户与破坏行为是否存在关系、匿名用户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与研究。

3 维基百科知识生产方式的价值意蕴

3.1 自由与共享精神

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达到自由与共享价值理想彼岸的技术通道或现实平台。一些学者认为,自由与共享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精神气质的核心部分,也是其蕴涵的最宝贵的人文遗产[8]。基于网络技术和Wiki技术的WP无疑是对自由与共享精神的最新诠释。

其一,WP的开放性和全球性使全球范围的知识生产者基于个人兴趣彼此合作,为多数人提供了分享自由与共享理想的通道。尽管自由与共享作为一种价值理想是全人类共有的,但缺乏普及性和全球化基础的自由与共享算不上真正的自由与共享。WP目前已有110种语言的版本,共有超过150万个条目,而且条目数量和访问用户以接近几何级的速度增长[9],说明其知识活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为多数人提供了对活动自由的直接体验。其二,WP的编辑规则和技术机制使全球范围的知识生产者拥有充分的思想自由,为多数人提供了通过共享和合作体验思想自由的平台。在WP空间里,知识生产者基于个人兴趣进行知识生产,他们更多地按照知识场域的逻辑行动,通过与其他人的知识共享和有效合作,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更新,是对自由意识和思想自由的直接体验。其三,WP生产和集成人类所有领域的知识、并免费向所有人开放的崇高目标和成功实践,有效地诠释了自由与共享的价值力量。拥有与他人共享信息的自由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权力。自由软件派的代表Linux专家充满激情地宣布:“自由的思想在全球因特网上飘荡,这才是电脑爱好者们真正的快乐之源。”[10]其原因正如斯台尔曼对自由软件的解释所强调的那样:“自由软件强调的是自由,而非价格。”[11]因为软件必须成为某种共享的东西,才能不断完善;软件的真正价值不是它能卖多高的价格,而是它能为多少用户创造多大的价值。WP同样确信,只有全球范围的知识生产者共享知识和充分交流,才能得到具有广泛共识的可信的知识,只有向所有人全面开放和免费共享,才能做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百科全书。WP的知识共享理念显示了一种与时代同构的价值力量(需要指出的是,免费仅是实现共享的一种方式,对共享本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开放性的理解之上),即对自由共享精神的推崇,对知识产权制度庇护下的知识霸权是一种重要的抵御和价值矫正。[12]

3.2 “公共空间”的学术性诠释

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空间(public sphere)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就他们的公共事务进行协商,进而引起一种话语相互作用的场所。这个场所是区别于国家和政府的,它是生产和传播对政府质疑的话语的场所;它也区别于正式的经济场所,因为在这里产生联系的是话语而不是市场。[13]而公共空间的民主实践得以维持,对话本身需要在伦理层面上采纳“讨论的程序伦理”(procedural ethics of discussion),使各种相异的观点在基于规则的讨论中求得共识。[14]虽然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认为,哈贝马斯的公共空间在电子政治的圈内被系统地否决了,因而在评价作为政治领域的因特网时应该放弃哈贝马斯的公共空间概念,[15]但在学术实践领域,我们看到WP成功地诠释了公共空间。一是知识生产中的谈判与共识,表现在条目从提出到不断修改的理性对话过程,每一位知识生产者都是在不断参考别人观点的基础上更新自己的观点,最终达成某种共识或均衡状态;二是知识生产的过程充分遵循了讨论的程序伦理,遵循了技术机制所设定的基本规则。虽然WP创始人之一拉里·桑格(Larry Sanger)公开地表示了对WP人的反智主义倾向的忧虑,指出很多专家创建的自己领域的新条目,经常遭到某些非专业人土的不必要修改,让他们不得不做出额外的解释工作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但对公共空间及其实践来说,这也许是其难以摆脱的代价。

3.3 中立的学术规范

WP所设定的基本学术规范是中立原则,即所有的条目都应该以中立的观点(NPOV:Neutral Point of View)写作,公正而没有偏见(Bias)地陈述所有的观点。WP的中立原则与科学社会学家默顿(R.K.Merton)的普遍主义规范趋同,即真理性诉求“不管其来源如何,都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标准,只要求与观察和早已被证实的知识相一致。然而,科学制度作为更大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并不总与社会结构相整合。当更大的文化与普遍主义规范相对立时,科学的精神特质就会受到严峻的考验。”[16]为了控制实际产生的由于道德水平和政治文化等原因导致的非中立甚至破坏现象,WP将来可能采用一些措施来寻找一种平衡,包括:(1)实行双版本制:固定版本和动态版本;(2)增加稳定版以确保WP更值得信赖;(3)对访问量最高的页面的修改增加迟滞生效时间;(4)非注册用户不能修改WP的条目。因此,虽然是事实的中立非真正意义上的中立,但“知识的国际性、非个人性、实际上的匿名性特征始终应当被强调”[17],否定中立原则被认为是有悖于WP信念的。

3.4 创造出基于兴趣的规模合作方式

尽管基于个人兴趣的知识生产方式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但主要是一种个人性的知识生产。WP则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即基于个人兴趣的规模合作的知识生产。与当今两种主流的规模合作的知识生产方式——“政府规划驱动”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社会需求驱动”的知识生产方式相比,这种基于个人兴趣的规模合作生产方式由于生产动机的“无私利性”、生产过程的充分的知识共享和基于网络技术的完全分布式的规模合作,更加体现出知识生产的效率。因为无论“政府规划驱动”的知识生产方式还是“社会需求驱动”的知识生产方式,知识生产者是被雇佣的,其知识生产行为受雇佣合同的约束,具有强烈的功利性,而且由于知识生产者和其雇佣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难以摆脱高成本和低效率两大弱势[18]。WP基于个人兴趣进行规模合作,知识生产者按照知识场域的逻辑行动,不仅实现了知识生产的高效率,而且生产出全球范围共享的高质量信息产品。这种新型知识生产方式不仅可以和“政府规划驱动”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社会需求驱动”的知识生产方式并驾齐驱而成为知识生产的三种规模合作方式之一,而且还可能从价值内涵上对前两种生产方式产生某种矫正,使信息网络时代的知识生产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集体性知识生产机器”的规制而更加具有自主性,更多地体现出知识创造的自由、共享、激情和乐趣。

4 结束语

麦克卢汉(Marshal Mcluhan)指出,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种全新的社会环境。今天,没有一种技术能像网络信息技术那样,显著而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人类的行为方式和文明状态。而从伦理或文化的角度,对网络信息技术活动所蕴涵的价值意蕴进行解释或批判,则是网络伦理学或信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基于网络技术和Wiki技术的WP,强调技术与人本主义的结合,通过广泛的知识表达与深度交流,实现知识生产的规模合作效率,并创造出网络环境下的基于个人兴趣的规模合作的新型知识生产方式。WP的兴起生动地诠释了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平民化和非权威主义,其所蕴涵的价值意蕴,必将对信息网络时代的知识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按照本文所述的思路,我们还将对WP发展从更多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

收稿日期:2006-04-20

标签:;  ;  

维基百科:网络环境下知识生产的一种新模式及其价值内涵_选项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