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和建筑物的其他组成部分比起来,由于其位置隐蔽,并且在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就难以再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和维修,因此,如果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地监督其质量水平及相关的问题,就很容易给后期的工程整体质量埋下不小的隐患。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护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并且使得施工单位的整体效益得到更好的保障,负责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的部门,就必须在正式施工之前做好相应的环境调查工作,并且对地基和桩基础的施工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以求能够保障这两大基础的稳固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
1导言
地基基础作为高层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在很多程度上决定了后续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在明确地质地层和工程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合理可行的技术进行施工,以实现保证地基基础稳定性的目标。
2 地基基础和桩基础进行施工的难点
2.1容易受到不同的地质情况的影响
位于我国不同地区的高层建筑工程所要面临的地基施工的土质地质情况也是参差不齐的。比如在年均降雨量较大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土壤吸收的水分过多,从而导致了土壤颗粒的密度过小,因此就使得相应的土质状况十分不稳定,也给桩基础和地基基础的施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处。而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由于该地区常年处在低气温的影响下,因此其土层中往往含有较厚的冻土,一旦气温发生变化,冻土发生融化或者再度结冰,就很容易给相应的地基带来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例如土质发生不均匀沉降等等。因此,地基、桩基础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全面考虑所处地区的地质情况,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2容易受到来自地下水的影响
和传统的低层建筑比起来,高层建筑由于具有较高的高度,同时对地基的深度的要求也就相应的提高了,因为只有在地基具备足够的深度的前提下,才能够给高层建筑的荷载力度和稳固性带来更好的保障。而地基深度一旦加深,对于一些位于水源附近抑或是降水量丰富的地区的高层建筑工程而言,就很有可能会遇见聚集的地下水。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好地下水对地桩地基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危机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日后建筑物的基础牢固性。
2.3受到桩的本身质量的制约
高层建筑的所使用的地桩由于在工程竣工之后,就算出现损坏,也无法重新更换或者维修,因此如果施工方在选择桩的使用材料抑或是对其施工的时候,没有提高相应的标准,做好严格的设计,进行充分的监督,就很有可能使得地桩在后期出现质量抛锚的情况,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效果。
3 高层建筑地基、地桩基础施工技术
3.1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3.1.1土层处理策略
土层处理策略,一般用于建筑地基施工区域膨胀度和湿度较高的区域内,进行土层处理时,施工人员为解决原有土方结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可采用夯实度较好,稳固性较强的土体进行替代。如,某高层建筑地基施工区域有50%的地基土壤层为湿度性较大的松软泥土,此时就要运用50%的夯实土体进行分层替换。这就是土层处理策略在地基基础建设部分应用的体现。
3.1.2夯实碾压策略
夯实碾压策略,是指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时,借助外部强大的动力进行夯实,以实现增加建筑地基重力承载能力的目的。地基施工时可借助碾压机、推土机等重型机械进行外部强制性夯实,从而实现缩小地基土层密度的效果;采取地基土层振动方法进行土层严密度调节。
3.1.3土壤加固处理
土壤加固处理策略,也可以称为排水加固处理策略,是指利用某种特定的排水方式,将地基土层中的水分集中处理掉。如,某高层建筑施工时,由于地基假设部分土壤中水分含量较大,施工人员就采取了土壤加固法进行处理。首先,在地基建设部分按顺序放置排水管,建立地基排水渠道;其次,采取外部振动法,将地基中包含的水分逐步排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的施工流程,就是高层地基建设中常应用的土壤加固处理要点。
3.1.4添加剂加固法
添加剂加固法,是借助某些其他物质以实现提升地基夯实度的效果。将水泥浆、碱液等注入到地基土方中,减少土壤的渗透性,填充土壤本身的空间间隙;在地基建设区域内钻孔,运用岩层底部浆液补充地表土层夯实空间,以实现加固土层夯实度的效果;将土体与水泥搅拌起来,以水泥填充物对地基土层进行夯实、沉降。
3.2高层建筑桩基基础施工要点
桩基基础是高层建筑中最基础的重力支撑体,它是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组成,也在现代房屋建筑中起到负载调节的作用。高层建筑施工期间,应结合高层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综合把握桩基基础的施工要点。笔者将其归纳为:
3.2.1重力压桩法
重力压桩法,是指利用压装机对桩基基础进行沉淀。一般来说,为确保桩基基础压桩处理后,不出现桩基基础变形、甚至是压桩结构损坏的情况,实践时需配合超孔隙水压调节法进行施工。如,某建筑项目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为做好桩基基础建设工作,就选择了细孔水压调节法和压桩机同步调节法进行重力调节。首先,施工人员先在施工区域按照50m为一个阶段的标准进行重力压桩调节;其次,采用压桩法进行重力夯实。本节案例中所提到的,关于重力压桩处理策略,就是较常见的桩基础土建施工要点。值得注意的是,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中所应用的施工方法,多是指额定性压桩动力,而非逐步增加、或者逐步减少的桩基础土建方式。
3.2.2沉桩处理策略
沉桩处理策略,是指通过桩基础土建顶部固定振动策略,使桩基础土建基层上内表面的土层得以下沉夯实,其操作时直接利用沉桩仪器进行固定调节即可。
如,某项目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就选择了运用沉桩处理策略,对桩基础土建部分进行建设。施工人员先结合本次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确定桩基础土建的核心部分和边缘部分;按照每50m为一个固定振动点的方法,运用固定沉桩振动仪器进行振动下沉。以上案例中所叙述的内容,正是沉桩处理策略处理的有效方法;同时,本次沉桩处理策略实现了加固核心点和边缘面的有机统一,在桩基础土建施工中起到了稳固调节的作用。
3.2.3桩基础加固法
桩基础土建施工加固法,也是高层建筑施工中较有效的建筑稳固策略,该种方法可以按照高层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针对性进行桩基础土层加固,常见的包括预定桩加固、灌注桩加固、钻孔桩加固、以及树根桩加固四类。
预定桩加固是按照高层建筑基桩结构需要,采用钢结构制定半径为300mm,长为7~15m的外部辅助桩。如,高层建筑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先对桩基础土建施工区域进行总体测量,然后再制定桩基的方法,就是其代表;灌注桩加固法,是指施工人员在地基基础夯实层施工后,采用振动工具对周围夯实不够严实的部分进行外部加固。一般而言,灌注桩加固法的桩结构半径在350~500mm之间,长度为20~29m之间,施工人员在固定区域内进行振动并运用钢管集中性注入;钻孔桩加固法,是在桩基础土建施工区域内,先利用钻孔设备进行钻孔,再采取泥浆灌注法进行局部灌注调节。该种方法与灌注桩加固法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前者主要是直接向桩基础土建中进行灌浆,由此,灌浆操作期间,还要尤为注意周围土方结构应尽量避免坍塌;树根桩加固法,是按照树根外部形态设计,在桩基础土建施工基桩上预留出相应排水渠道,避免桩基础土建施工基桩建设区域,出现基桩建设局部变形、或者坍塌的情况。如,某项目工程施工时,就按照高层建筑施工区域的需要,在项目建设区域上,选择了树根桩加固法和基桩加固法进行工程项目调节,且桩基础土建施工时,也尤为注意项目整体重力支撑情况的把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是高层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可将其分成很多不同类型,但目前以桩基础比较常用。本文通过土层处理策略、夯实碾压策略、土壤加固处理、添加剂加固法、重力压桩法、沉桩处理策略、桩基础加固法,探究高层建筑要点。因此,文章研究结果,将为城市建设资源运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罗微.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9):254-255.
[2]李志伟,黄正早,陈胜晓.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建筑与装饰,2017(11):25-26.
论文作者:吕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地基论文; 土层论文; 土建论文; 桩基础论文; 夯实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策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