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论文_黄英琳

试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论文_黄英琳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广西南宁 530041)

摘要:在现阶段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一般只考虑导体截流量、动热稳定、电压降等安全、质量因素,线损管理往往被忽略或不被重视,这也是我们供电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注意工程中线损管理要点以及提高工程中线损管理水平,能够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要点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电力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电力行业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分,它的运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因此人们对电力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电能的运输安全和分配合理,线损情况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状况和其管理工作。因此,线损的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线损主要是指发电厂发出的电能。在经过电力网的输送、变压、配电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电能损耗。线损率为电能损失率,是评估电力企业的一项主要指标,它的多少反应一个的营业管理、技术管理、运行管理等多个方面。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的综述

线损指的是以热能形式散发的能量损失,是电能在电力网传送、分配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线损在线损管理中又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管理线损是指在线损管理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电能损失,主要体现在我们的线损管理体系和人员责任心上。技术线损是指电能在输送和分配过程中设备和导线上产生的热损耗,主要体现在我们的电网规划和设备选型上。因此在线损管理中,我们应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2产生线损的原因

随着我国用电量的剧增,国家加快了对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工作,以确保电网能够覆盖更大的范围,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好电力保障。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电力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线损管理问题最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发展速度缓慢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产生活用电量持续增长,而发展缓慢的配电网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由此引发的线损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矛盾之一,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

2.2结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配电线路存在结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原因在于在规划和设计配电线路时,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致使配电线路的分支过多,线路过长。在选择导线时,缺乏统一的指标,致使导线粗细程度不符合实际的需求,电流在传输过程中的消耗大大增加。

2.3配电设备利用效率低

居民生活用电具有集中性的特点。比如,在炎热的夏季或寒冷的冬季,居民使用空调频繁,用电量大,是用电的高峰期。为了确保在用电高峰期能够正常的送电,配电网的变压器容量必须足够大,以确保电力系统在满负荷状态下也能够平稳、安全运行。

2.4管理制度不完善

做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但由于发展时间、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线损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缺乏科学性,线路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漏电、窃电、违章用电等问题,不但造成了电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使电力输送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现阶段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现状

3.1线路质量问题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质量是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部分企业为了缩减成本,选择质量较次的材料,以次充好,产生材料规格尺寸不符合安全性能的问题时常发生,不仅会导致安全性受到影响,也会增大线路损坏以及接地故障的频率。

3.2管理人员线损管理水平有限

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都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到线损管理的效果,就目前的线损管理人员中,存在管理水平差距,其专业技能掌握不够,对线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也不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出现的各类问题。

4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

4.1加快对老旧电网的改造,优化现有配电系统建设

第一步是要对一些建设时间比较早的设备及时进行检修和更换,特别是线路,避免线路老化导致绝缘体脱落等问题的出现,从而出现安全问题,因此,要及时对电网进行改造。以便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二步是采用新的配电设备取代老的设备,因为新的设备的安全性更高,可以优化配电线路。最后,要尽量减少能耗,而使用节能变压器可以有效减少能耗并使传输效率得到提高。

4.2做好供电网络的合理规划

实践表明,供电网络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电网线损率的高低。在实际当中可通过无功补偿的合理控制、配电点的合理制定应急接线方式的正确选择等方式来进一步完善供电网络。具体可从以下这些方面做起:第一,基于变压器与负荷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进行配电点的合理制定,以此来让配电网的供电点尽可能地与负荷中心相一致,尽量缩小供电范围,促使供电效率大大提高起来。第二,在进行供电网络规划过程中,要切实做好用户用电的调查,以此来有效掌握用户的用电信息以及电网的负载情况。第三,在规划供电区间时,要在图纸上予以完成,确保负荷密集的地区,且供电半径不大于140米,至于其余地区的供电半径,也不宜大于300米,从而让供电网络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和改善,并促使电网线路线损率不断降低下来。

4.3优化安全技术

在优化安全技术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健全针对性的管控技术模型。第一,采用绝缘子防污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在露天环境中工作时,要借助防污技术对污染物和污渍附着物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性管控,借助带电水技术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和综合性管控。第二,有效应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防雷防风技术,能提升其耐雷效果,并且进一步减少线路的跳闸率。借助不平衡绝缘技术,能有效保护线路的供电稳定性,确保电线拉线强度以及杆塔距离等参数符合实际需求。

4.4加强建立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

企业要建立并完善线损管理制度,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使管理机制健全。因为不成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建立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尤为重要。主要方法是成立主要领导组成的管理小组。在对工作的分配中,可以将具体工作分配给每个人,并且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监督,实行奖惩制度,赏罚分明。另外,要对管理队伍进行素质建设,使他们的线路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主要可以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让每一位管理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都可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所有任务。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还可以加入计算机技术,比如可以运行网络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通过计算机运行监测系统和绘制详细的线路图,可以运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完善管理中可能存在的环节,从而减少管理不当出现的线路损失。

结语

当前我国用电需求量大,用电矛盾突出,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在此背景下,加强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不但能够确保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够避免电力资源浪费,有效提高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线损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供电企业必须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线损管理水平,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好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建周.供电企业线损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

[2]杨小东.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要点[J].电力科技..2014.05.

[3]蓝勇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其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1.12.

论文作者:黄英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  ;  ;  ;  ;  ;  ;  ;  

试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论文_黄英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