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会”、“可以”之间的语义对比
金仁和
内容摘要: 在现代汉语中能愿动词使用频率很高,但是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能愿动词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非常多,其中“能”、“会”、“可以”能愿动词之间的混用最多。甚至到了高级阶段,习得能愿动词之间词义的相混也仍然存在,这都是因为没有掌握能愿动词的用法而导致的。关于这三个词的本体研究,前人已经做了相当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于是本文将“会”、“能”和“可以”的义项做一个归纳总结,然后对“会”、“能”和“可以”进行对比式的解释和说明。希望本次研究的结果能对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有所帮助,使留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能愿动词,并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和避免偏误现象的发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关键词: 能 会 可以 语义对比
1. 引言
能愿动词在人们的交际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其中外国留学生使用“能”、“会”和“可以”这些能源动词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非常多。这些能愿动词是外国留学生难点之一,是因为这些能愿动词的语义语用上,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在某些句子可以互换,在某些句子却不能互换。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国留学生更容易混用,最终产生偏误。外国留学生和中国人交流的时候我们发现留学生经常用错“能”、“会”、“可以”,该用“能”的地方用了“会”或“可以”,该用“会”的地方反而又用了“能”或“可以”该用“可以”的地方用了“会”或“能”,这就是“能”、“会”,“可以”的混用,比如一个留学生要说:“我不怎么会说,但是很可以写”。显然这里应该用“能”。虽然“可以”、“能”都表示能力的用法,但是当我们表示善于做某事时,只能用“能”和“会”,不能用“可以”,如果表示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则可以用“可以”。出现这些偏误的原因是留学生没有掌握能愿动词的用法。为了使留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能愿动词,本文在搜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梳理了“能”、“会”和“可以”的义项。可是能愿动词“能”、“会”、“可以”之间的义项十分丰富,于是这些详细的意义分类妨碍了学习者理解能愿动词的意义,最终引起使用能愿动词的偏误。因此本研究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能愿动词“能”、“会”、“可以”之间的语义重新进行归类,分析如何在某种情况下使用,而详细地考察这些能愿动词之间的相同点和异同点。
2.斯奈德的大学教育:斯奈德是接受过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学者。他首先在1951年毕业于俄勒冈州著名的私立大学里德学院(Reed College),获得文学和人类学学位。这为后来的寒山诗翻译、文学创作和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环保运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之后,他又进入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系攻读东方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学习日语和汉语,为他后来翻译寒山诗和日本之行做了准备。耿纪永[8]认为,他的导师陈世骧作为北大高材生,自然熟悉胡适出版的《白话文学史》而对寒山诗另眼相看,别有感情,才会借机推荐给斯奈德让其翻译,促使寒山诗风行于美国。
2. “能”、“会”和“可以的语义研究”
能愿动词的称谓而言,不同学者、不同语法著作对汉语助动词的称谓亦不尽相同。章士钊(1907:157)在《中等国文典》书中第一次使用“助动词”这个称谓,“能词”高名凯(1948:235)先生使用的,“能愿动词”吕叔湘(1979:41)先生使用的,许和平(1991:537)则使用“情动词”的称谓。吕叔湘先生认为助动词也叫能愿动词,他指出:“助动词里有一部分是表示可能与必要,有一部分是表示愿望之类的意思,所以又叫能愿动词。因此本研究进行研究表示可能、必要、愿望的‘能,会,可以’能愿动词,按照吕叔湘先生的意见使用“能愿动词”的称谓。许多语言学家研究的“能”、“会”、“可以”的详细用法可能会引起学习者的混乱,由此本文“能”、“会”、“可以”之间的语义重新进行归类,相关表格如下;本文以“能”、“会”、“可以”的共同的意义为中心,对比一下彼此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因此只存在于“可以”中的表示“值得”的意义项目将被排除在本研究范围之处。
3.边境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在陆地上与14个国家接壤,边界线长达2.2万公里,是拥有周边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周边问题最为复杂的国家。长期以来,边界的经济职能主要强调其对国家经济的保护性,即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实际水平,通过设置关税壁垒和投资限制等政策对国外商品、资本、劳动力的流入实现引导、限制或控制,由此封闭形成一国经济运行的内部空间,确保本国经济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在我国自沿海至内陆、由东向西的渐进开放进程中,我国西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滞后。
表-1:“能”、“会”、“可以”语义归类
以上《表-1》可见,“能”、“会”、“可以”都表示“能力”、“会”和“可以”同时表示不同的意思。换句说话,虽然“能”、“会”、“可以”存在共同点,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意义未必相同。这表明,只有正确了解所表达的意思,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 能愿动词之间的语义对比
3.1 表示能力的“会”、“能”、“可以”
“会”、“能”、“可以”都有表示能力的语义,同时存在差异。“会”指通过学习而获得或者一种习惯的某种能力;“能”和“可以”表示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效率,程度或水平,也可用于表示客观的条件下可进行或者恢复了某种能力,这时可用“可以”替换。表示善于的“会”和“能”语义也是有差别的。例如:
(6)那儿的物价很便宜,100块能买到不少东西。(猜测:能:客观)
(2)我能/可以在一小时内写出1000字以上的作文。(能力:能/可以)
“能”、“会”、“可以”虽然都表示可能的语义,但是可以分为“猜测”、“必然”、“可能”的三个部分。例如:
(4)他真能唱,唱了三个小时不觉得累。(善于:能;持久)
另外,在汉语中是谓语动词如以下的“顺应”,以谓语出现,但是在英语中却可以翻译成状语或就是状语,这类情况也要善于识别。因为汉语的表达有时是多样性的,不是唯一性,而英语变化性较小。
例(1)“我会开汽车了”表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能力,所以只能用“会”,例(2)表示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效率,程度或水平,所以“能”和“可以”相互替换也句子的意思不变。例(3)和(4)虽然都表示某种事情善于,但是“会”强调知道怎样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好,懂得做事的技巧;“能”侧重从量上强调做事做得持久。例(5)用于表示恢复了某种能力(客观的条件),这时可用“能”替换。
前期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并结合溶剂萃取进行银杏外果皮中挥发油的提取,但挥发油收率过低,因而该研究采用溶剂冷浸法。文献报道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得到的挥发油GC-MS分析结果显示其主成分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己酸含量达到65.88 %[5]。而该研究获得的挥发油GC-MS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也含有脂肪酸(丁酸 2.70 %和己酸 1.29 %),但其主成分为酚类衍生物(75.98 %),其中白果酚含量高达53.32 %,这一成分上的差异可能和提取方法的不同相关,也可能和银杏的不同生长环境相关。此外,银杏外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亦显示其含有酚类化合物,如白果酚、银杏酚等[9-10]。
3.2 表示可能的“会”、“能”、“可以”
(3)他真会唱,唱得和我不相上下。(善于:会;技巧)
(1)我会开汽车了。(学习:会)
从例(6)和例(7)可见,“能”和“会”之间存在着差异,“能”是强调客观上的可能性,而“会”是说话人的主观和客观推测和判断,并且例(8)“会”可以显示出教高的可能性;必然。例(9)“可以”在表示可能性时,没有太多限制。
(8)你放心吧,下飞机后会有人在那儿接你。(必然:教高的可能性)
(7)印制下发《区域钻井推荐做法》文件。通过“一区域一模式”的技术环节,解决区域钻井模式不具量化标准、执行性差的难题。区域钻井模式对不同区域分井型钻井施工给出指导性意见,包括施工难点提示、钻头选型、钻井液性能等内容。
(9)你明天能/可以再来一趟吗?(可能)
(7)你去找他吧,他很热心助人,会帮你这个忙的。(猜测:会:主观)
(5)我病好了,能/可以劳动了。(客观的条件:恢复)
3.3 表示允许的“会”、“能”、“可以”
留学生把“能”和“可以”混淆在一起,应用的环境和范围也相差不多。在表示允许、许可的时候,语义上并没什么大的区别。
(一)情境创设的真实性。“真”一方面是引用的材料必须真实,只有真实的才能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求职的欲望。只有真实才是可信的,才有说服力。
(10)我能/可以参加你们班的活动吗?(疑问句:能/可以)
(11)车厢里不能/可以吸烟。(否定句:能/可以)
(12)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肯定句:可以)
通过以上例子可见,表示允许的“能”是可用疑问和句否定句肯,定句却不能用。反而表示允许的“可以”是疑问句、否定句和肯定句都可用。
4. 结语
现代汉语能愿动词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前人已经做了深入的探讨,本文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能、会、可以”进行了个案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从语义上比较了它们的异同之处。通过以上的研究可见,“能、会、可以”都表示“能力”和“可能性”;“能”和“会”都表示“善于”;“能”和“可以”表示“用途”和“允许”。能、会、可以”都有多个语义,而且三者存在着语义交叉,于是留学生学习能愿动词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错误,甚至已经达到了母语水平的学习者也经常产生这些能愿动词之间的混用偏误。在此,我们希望本文以“能、会、可以”之间的分析和比较能对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有所帮助和贡献,为对外汉语能愿动词的教学提供参考。并且希望减少留学生能愿动词使用出现的偏误,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能愿动词,使汉语表达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李元元.能愿动词“会”、“能”和“可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南川大学,2014
[2]金才熙.汉语助动词的编舞研究[D].韩国外语大学教育学院,2013年
[3]金红梅.现代汉语表示情能的动词“能”,“会”,“要”,“可以”的偏误分析[D].延世大学校大学院,2011年
[4]罗蔓.英语国家学生汉语意愿类能愿动词混用现象的偏误分析[J].吉首大学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2014年第一期
[5]武荣强.助动词“能”和“可以”用法考辨[J].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2009年12月
[6]白雪佼.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分析[J].黑龙江大学文学院,2012年
[7]杨晓梅;曾智.留学生习得汉语助动词“会”、“能”和“可以”的难点和误区[J].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9年05期
[8]王萌.留学生习得能愿动词偏误分析[J].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6年11月
(作者介绍: 金仁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硕士生)
标签:能论文; 会论文; 可以论文; 语义对比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