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论文_叶锡洲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论文_叶锡洲

赵海涛 130703198xxxx01815

摘要:本文主要从我国建筑特点开始,系统分析了我国地区建筑文化中的特点和逻辑。通过具体的地区建筑文化举例,分析我国建筑文化中的精髓,以江南水乡的建筑为例,总结我国建筑文化的区域性特点,希望通过本文能在以后建筑学的发展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广义建筑学;地区建筑学;建筑文化

引言: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千百年来居住在不同地域的人们把对生活的需求、对自然的理解融入进建筑文化中,使得我国的建筑文化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呈现不同的光辉。我国建筑文化和传统城市的内容十分丰富,不同的地形和气候也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千差万别的建筑文化。

一、 建筑文化基本特点

我国疆土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建筑条件、和经济水平都各有差异。多年来,根据不同的地域形式各地都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不同地域有不同风格的建筑特征。然而建筑文化的发展也是人类千百年来创造和传承的产物,各地的建筑文化特点都和当地的文化有紧密的关联,往往人口密度大,建筑面积紧张的地区建筑都有紧凑性,密集性的特点,比如上海就是这样的城市。建筑特点也多会受当地地形影响,枕水人家的建筑多采用石头为基础结构,不怕潮湿和老化,比较典型的比如江南水乡。而山地建筑多随山势起伏,比如山城重庆等。总结以上内容,分析出建筑文化是受人文影响、受地形影响[1]。

二、探索地区建筑文化特点——以江南地区建筑文化为例

(一) 建筑结合自热

江南地区的建筑和当地地形,自然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江南一直有独特的“水乡文化”,建筑和自然和谐一致,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其中杭州、无锡、镇江、绍兴、苏州、常熟、和南京也都各有特色。建筑是因人类的生活发展所需而出现的,在人类系统的规划下,我国建筑呈现依山傍水,形色各异的文化特点,是人类智慧契合自然山水的杰作。

(二) 生态与文态的统一

在上述基础上形成的江南建筑可谓是呈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是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从古典园林的建筑到建筑群体的构成,从多区域的开拓到如今城市的发展,小到建筑装饰上的点缀,细节部分的刻画,都是建筑与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是建筑设计、城市建设、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等多课程的总合创造,我们要以一种广义的建筑设计观来感受江南建筑文化的精髓。人类长期钻研建筑设计,巧妙结合自然环境并加入丰富多彩的文化气息,使得江山的建筑风格呈现建筑与生态与文态互相融合,达到统一,相辅相成[2]。

一方面,江南地区“城市——园林——建筑”融合成一个整体,一个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江南的城市建筑文化可以看出,每一个城市和其建筑、园林等创造都有悠久的历史痕迹,各具特色,富有观赏性。这些古人的建筑文化,非常值得现代人学习和摸索,在现代的城市建筑中呈现出新的建设、新的设计和规划常常出现脱节的现象,在设计理念上过于生搬硬套国外的东西,而缺少对我国自身建设理念的研究,缺少结合环境的灵活创作,往往使得新的建筑与所处环境格格不入,既缺乏个性又单板单调,缺乏整体性。目前江南富有文化韵味的建筑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孤立,现代的建筑学应该多思考建筑文化的传承,并加以创造性的发扬下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古人云“三分匠,七分主人”,在江南地区匠人和建筑的主人都受当地深厚的传统文化熏陶,匠人有丰富的经验,加之主人对其风格的要求,使江南的建筑文化逐渐得到总结和提高。还有学者对建筑文化的特点进行提炼升华,编辑出一部部宝贵的典籍,如《园治》、《闲情偶寄》、《长物志》、在《哲匠录》上有记载,在隋唐后,江南地区的建筑匠师数量非常多,在全国匠师中的数量比例也逐渐提高,可以说江南匠师们已经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建筑学派[3]。

二、 探索新的建筑文化,发展地区建筑学

历史证明,地区建筑文化有其辉煌的历史成就但同时也具有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建筑,所造就的建筑文化也是各有千秋。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水平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和价值观都较早先有了明显的变化,呈现文化多元化趋势,不论是单独的传统建筑还是具有历史文化的城市都需要不断适应人类新的生活需要,在新时期通过创新地区建筑水平,逐渐形成新的建筑文化,不能满足现状,停滞不前,建筑的发展应该是以满足人类的科技发展、思想发展、生产生活发展为目的的。

从历史上可以看出,不同民族的相互交融也会产生建筑文化的新高度,比如我国唐朝时期,与西域文化的往来就丰富了当时大唐盛世的建筑文化。还有在特定的历史节点上,我国的上海在被西方列强控制的时期,也在当时的上海城区内出现了与中国建筑文化并存的西方建筑。这些西方列强带来的“小洋楼”与上海传统的“弄堂”同时期呈现,在那个时期呈现了综合性的对比和比较。在发展传统建筑的过程中也要吸取外来文化里好的部分,有助于创新出新的建筑文化,使建筑学得到新的突破。在建筑学的应用中,不仅要结合地利,也要“因天材”设计。比如我国南方的“骑楼”,夏天可以遮阳,雨天能避雨,建筑是从街道借用空间,非常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我国广西桂北地区,人们多居住在山坡上,把肥沃的土地让出来种粮食,而广州的一些老式住宅非常讲究通风,在夏季也不用开空调;又比如新疆的吐鲁番地区,属于干热的天气,人们就创在出了地下室以抵抗酷暑。这些都是人类千百年来和自然相处总结出的经验智慧,我们现代人在地区建筑中实践应用的时候,也应该学会总结出符合当代需求的设计理念,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也不能丢下这些地区建筑的思想精髓和内在逻辑[4]。

三、 结束语

通过以上提到的几个地区,足以分析出我国建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受到了所处时代的文化、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逐渐形成了各地区独特的建筑特色。了解了我国地区建筑特点,才能分析出我国建筑文化的形成和未来发展趋势。建筑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舒适性需求和功能需求为目标。现代的建筑学还应该充分结合新的建筑理念,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创新,要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科技含量、实用价值的新建筑文化。可以多研究学习西方先进的建筑学理念,但是同时不能抛弃我们已有建筑学中的精髓,要学会把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巧妙借鉴,以期形成新的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何俊霞.文科建筑学的存在价值[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25-27.

[2]马一诺.浅析建筑学[J].工业b,2016(5):00097-00097.

[3]田宇菲.建筑学的自主性与当代艺术的介入[J].居业,2016(11):145-145.

[4]谷秀娟.浅谈建筑学的发展[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7):00319-00319.

论文作者:叶锡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论文_叶锡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