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经验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国论文,制造业论文,启示论文,先进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法国先进制造业的基本状况
制造业曾经是推动法国工业化阶段完成的重要力量,但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呈下降趋势,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制造业增加值在法国GNP中的比重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2001年达到17.89%。2003年排名前15位的大企业集团只有4家制造业企业,净营业额之和仅占全部15家企业总额的22%。目前,法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机械与运输设备制造、医药医疗器械、汽车、基础化工方面等方面。2004年法国制造业分类增长情况见表1。
表1 法国制造业分类增长情况
尽管制造业在法国GNP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但是制造业仍然是法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和巩固法国在全球的国家竞争优势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制造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先进制造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迅速提高。例如,法国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96年的12.5%提高到了2001年的14.1%,高于意大利和德国,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法国在核电、高速列车、航空航天、汽车等制造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奠定了法国作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强国的地位。目前,法国绝大部分制造业行业都充分吸收和应用了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主要制造业领域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基本建立起与现代技术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2 法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
2.1 借助政府力量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法国政府在制造业发展中发挥了较强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50—60年代实施了包括核电、高速列车等在内的大型战略工业发展计划,推动具有战略性的大型工业的发展,从目前发展情况看,这些领域的发展目标已基本实现,奠定了法国目前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优势。为适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知识经济的要求,法国政府加强了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一方面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另一方面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包括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加速互联网推广和应用的一揽子计划等。进入21世纪以来,先后推出了光电子技术发展计划、国家创新计划、国际合作创新计划等。2005年7月,法国领土整治和发展部际委员会(简称“CIADT”)决定将67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研发项目纳入“竞争力极点”项目之中,即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一些企业、培训中心和研究机构以合作伙伴的形式联合起来,共同进行以创新为特点的开发,政府承诺从2006年起的未来3年间,将向这些“竞争力极点”项目提供15亿欧元的资金支持。另外,2005年8月,法国总统正式宣布《法国新工业政策及革新的基本方针》,同时成立工业创新署,并将推出一系列配套政策,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大力加强技术创新的立法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充分运用政府预算、贷款、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构建完备的技术创新资助体系,大力发展各类公共及私人风险基金,通过实施“新兴企业家计划”以及大量引进外国高科技人才,建立人才支撑体系等。
2.2 在制造业优势领域拥有全套核心技术
法国在核电、高速列车等优势领域中拥有全套核心技术,既是这些领域形成世界优势的原因,也是政府和企业界在发展制造业中致力于自主创新的结果。法国政府在发展先进制造业过程中,既强调自主开发,对于从国外引进技术和与发达国家进行技术或研发合作,也强调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从而使自己能够完全掌握核心技术并能够开发出独立自主的技术。在发展核电装备制造业过程中致力于摆脱美国在技术上的控制和垄断,采取引进后消化吸收再开发提高的模式,最终掌握核电先进技术,进入20世纪80年代,法国逐步在核电装备工业领域拥有了全球最为领先的技术。法国在发展高速铁路项目时,虽然世界各国在20世纪60年代对轮轨列车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分歧,但在政府决策支持下,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和阿尔斯通公司力主在既有铁路基础上继续进行“轮轨高速铁路”系统研制,经过近20年的努力最终取得成功,并成为全球运用最广泛的高速轮轨技术。
政府和企业还高度重视在优势领域的研发投入。在航空航天工业领域,研发投入平均占销售额的15%左右;在医药领域,大型医药集团一般将销售收的15%~20%用于研究与开发。如法国最大、世界排名第三的医药集团公司——塞诺菲—安万提斯(Sanofi-Aventis),2004年研发投入高达8.54亿欧元。汽车与高速火车行业研发投入基本保持在销售额的6%~8%。
2.3 制造业的国际化转移
随着法国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市场趋于饱和,为提高制造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占领更大的市场,法国制造业积极开展国际扩张,将产品生产环节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样既能降低产品成本,克服资源制约性因素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使生产更加接近目标市场,同时也有利于法国本土能够集中力量开发核心技术,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法国制造业产品生产环节主要向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和亚洲的中国、越南等国转移。例如,在波兰,40%私有化了的国有企业为法资所控制,已注册法资企业达到7000家,雇员超过15万人;在捷克,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投资建了一座年产量超过30万辆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厂;在中国,已经组建了众多的汽车、酿酒、洗涤用品、食品加工企业等。
2.4 借助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
长期以来,法国的科研工作主要依赖于几家大的独立科研机构,这种体制虽然使法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实力雄厚,但是不利于科研人员开展以产业升级为导向的创新工作,也不利于产学研相互融合和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导致法国高科技领域发展步伐明显落后于美国、日本甚至一些北欧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为适应高科技发展要求,近年来,政府开始逐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包括: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通过签订技术创新合同的方式开展长期合作;鼓励科研人员深入企业一线,支持科研人员创业或者到私人企业工作;改组科研机构,加强政府对遍布全国的科研机构的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科研成果的质量;创立30个具有孵化全球领先技术功能的科技园区等。目前,科技体制改革虽遇到一些阻力,但是建立能够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科技体制,已经成为法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
2.5 重视环保和再利用
在汽车制造业发展中,除了在汽车设计和核心部件制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之外,法国在废车回收方面拥有独特的作法。法国将废车回收视为汽车制造全过程的重要部分,并由各个整车制造公司自己来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则严格执行废旧汽车报废回收方面的法规要求。为此,标致—雪铁龙集团、法国废钢铁公司和维长水泥公司联合在里昂建立了一家汽车分解工厂。目前,法国汽车零部件回收率已达到85%,并确定了2010年回收率达到95%的目标。
3 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3.1 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
法国政府在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之相比,我国对制造业发展还缺乏系统的引导和支持,我国政府应充分利用规划、计划、政策等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比如制定中长期规划对先进制造业发展进行引导,制定技术发展计划,引领制造业技术进步等。
3.2 坚持独立自主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路线是法国先进制造业取得世界竞争优势的重要经验。我国已建立了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是总体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严重。面对跨国公司对核心和关键技术的严密封锁,我国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取得核心和关键的先进制造技术,也才能使本国产业发展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
3.3 正确认识在制造业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发达国家着力于发展技术领先、产品附加值高的知识技术密集型先进制造业,并把附加值低、耗能高、污染严重的加工制造环节安排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形成了国际化产业分工体系。我国制造业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在后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物质产品的生产已不能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不能满足于成为世界性的加工厂,而是要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努力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争取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标签:先进制造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