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海绵城市理论的内涵和在我国城市建设的实践情况,并展望了海绵城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洪;生态;水系统;实践
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对自然水环境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当前我国水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环境生态失衡等多种问题。为了综合全面的解决“水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在21世纪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瞩目和重视,2014年2月我国官方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时代新任务,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海绵城市理论的内涵和在我国城市建设的实践情况,并展望了海绵城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1. “海绵城市”理论的内涵
“海绵城市”,它实际是一种对城市水资源调控能力的比喻,“海绵”主要比喻城市或者土地的雨涝调蓄功能,其代表的是生态雨洪管理思想。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人均水资源十分贫乏,多年来的城市更加注重于经济发展,对于环境与生态的保护的意识不够强烈,当前状态下,我国许多的城市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水危机:水质污染,水的安全等级降低、城市内涝、洪水频发等。例如2016年7月份湖北省武汉市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日降水量,当地多个地区遭受了洪水,许多人因此失去了家园,整体损失十分惨重,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生产。想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并不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的共组。“海绵城市”就是一种基于生态发展,并且立足于我国水情特征和水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其理论的重要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海绵城市”的核心是旨在建设城市的水资源生态功能,能够像海绵一样能够主动的适应环境变化,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时候具有良好的“弹性”,雨量充沛的时候,能够主动的蓄水、吸水,而需要的时候又能够进行合理的“释放”,从而体现出现代城市对自然环境的生态应对能力。
第二,“海绵城市”改善了传统城市雨洪管理理念中“以排为主”的管理理念,“海绵城市”更趋向于利用生态的角度去管理雨水系统,雨水在“海绵”中得以循环,从而提升城市水资源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在受灾后能够迅速恢复,加强城市的抗灾能力。
第三,海绵城市的理念改变了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只排不蓄、只排不用的缺陷; 用绿地广场、绿色房顶、人工沟渠,抓住雨水,让其下渗、滞留 ; 用河边的生态滤池,过滤雨污水,净化水体。收集、净化后的雨水,可以用于绿地浇灌、道路清洗、景观水体补充等。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
2. 现代海绵城市的实践研究
在20世纪中后期,国外就提出了较为先进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海绵城市”概念的辨识基础来源于绿色基础设施、最佳管理措施以及低影响开发三个理论。在经济发达国家,上世纪末便已经开始着手“海绵城市”建设,例如美国西部地区西雅图就采取了相关的方式进行建设,取得了较为客观的城市治理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世纪初,我国在不断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创建生态低碳城市、水生态文化城市等一系列城市实践后,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宏伟计划。
“海绵城市”的实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是根据城市本身气候特征、水资源特征以及城市发展需求等多种因素所设计出的一套综合性的城市管理方案。构建“海绵城市”可以从多尺度构建方式实践,以下简要结合我国实践案例,介绍宏观尺度构建以及微观尺度两个构建尺度方法。
宏观尺度的构建方法,是从城市的水生态环境宏观入手,思考如何利用城市降雨雨水,来补给地下水,恢复城市水系自然形态等,构建出城市综合水安全格局。较为成功的“海绵城市”实践城市为北京市,北京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城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其城市发展十分迅猛,人口急剧增长,随之而来的城市水系问题也日益突出,例如城市的内涝问题、人口与水对土地的争夺问题、生态河流网络弹性缺失、河流干涸贫乏等。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北京市综合水安全格局主要包括有:雨洪安全——恢复水系的调洪蓄涝能力;水源安全——地下水以及地表水源保护,调节水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服务。2007年完成的北京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研究,不幸在2014年得到了验证。北京7•21特大暴雨造成了79人死亡,而死亡事故的发生地点,正好与7年前研究得到的雨洪安全格局吻合。这一悲惨的案例也反映了构建“海绵城市”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城市管理和建设的项目。
从微观尺度来构建“海绵城市”,则主要是指通过构建城市水系生态基础设施工程,来调节城市的水系生态发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包括有“城市雨洪绿色海绵技术”,实践该技术较为成功的城市为北方城市哈尔滨。2011年哈尔滨国家湿地公园——雨洪公园建设完成,该公园是我国首个以调节城市内涝为主要目标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其关键技术包含有:构建“水质净化-蓄滞水-地下水回补”多级多功能湿地系统;填-挖技术互补,形成海面地形;镶套式结构雨洪安全结构等。
3. 海绵城市的发展趋势
从我国城市发展目标来看,实现城市雨水系统的生态发展必然要朝向“海绵城市”的方向去转变,以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获得最优化的城市雨洪调蓄能力、水系安全、水资源生态多功能等发展目标。然而“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无论是从学术理论还是政府实践管理,在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难以跨越的难关。但许多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管理部门都已经明显察觉,城市现有的粗放型水系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想要快速转变城市的管理意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将会是一项艰巨的推进工作。
从已有的“海绵城市”试点实践来看,其建设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但现阶段我国的相关设计、工程时间仍旧大部分的依赖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本土城市的实际发展仍旧存在着一些偏差,因此,在未来,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去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海绵城市”概念,更应该从实践技术入手,找出符合中国城市实情的构建方式,应该让海绵城市建设真正成为“美丽中国”的有力抓手和一种长效机制,进一步的创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张蕾.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禁建区及绿地系统——以山东菏泽为例[J].城市规划,2012.31(12):89-92.
[2] 李彤玥,牛品一,顾朝林 . 弹性城市研究综述[J]. 城市规划学刊,2014( 5) : 23-31.
[3] 仇保兴 . 海绵城市( LID) 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 建设科技,2015
论文作者:张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生态论文; 水系论文; 水资源论文; 我国论文; 雨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