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人口视窗与养老保险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养老保险论文,视窗论文,人口论文,李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口视窗”是指,一个国家由于生育率迅速下降等因素,几十年内工作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持续在一个高水平上,人口负担较轻,为发展经济、改革社会政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理论上,一国进入“人口视窗”阶段后,由于工作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高,劳动力供给充分,因而可能获得所谓的“人口红利”(美国Andrew Mason教授认为“人口红利”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工作年龄人口的暂时性增加有利于经济发展,二是储蓄需求会提高)。“人口视窗”带来“人口红利”的条件是:一国在进入“人口视窗”阶段后必须保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以“人口视窗与养老保险改革分析”为题,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李楠近期在《西北人口》上发表文章,阐述了人口视窗阶段养老保险改革应选择的方向和政策,认为无论国家财政状况如何,都应该紧紧把握住人口老龄化之前“人口视窗”打开的时间尽可能多地收获“人口红利”,以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时对于养老保险体系及公共财政的巨大冲击。
首先,作者认为在人口视窗阶段,虽然人口负担率较低,但为了确保未来人口老龄化到来之际退休人员的生活需求,除通过征收工资税建立养老保险外,目前的工作人员也必须为自己将来的退休生活进行储蓄,而这些无疑都会提高劳动力的价格水平,从而导致“人口红利”的减少。所以,在改革养老保险体制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未来老龄化巨大的养老需求所需要的现实储备,也不能忽视过高的工资税率有可能引起的“人口红利”流失,这是各国决策者必须权衡的一个替代关系。
其次,作者认为我国类似于隐性失业的提前退休现象与显著失业一样,浪费了人口红利,增加了养老保险体系的负担,是得不偿失的选择。政府应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退休年龄,既可增加人口红利的收获,又可减轻养老保险的负担。
最后,作者认为由于现收现付制缺乏财务支付的可持续性,目前各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总趋势都是由现收现付制向完全积累制过渡,而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由现收现付制转为完全积累制的转型成本仅相当于GDP的50%,远小于国际标准,因而,目前是中国养老保险转型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