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治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办学思想
季俊玲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摘 要 唐文治先生是上海交通大学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人物。科学与人文并重是唐文治先生办学思想的主要特点。他不仅注重科学,创办实学科目,力图使学生成为专业技术人才而且注重通过国学和体育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修养,使学生成为具备第一等品行的人才。
关键词 科学 人文 实学 国学
唐文治先生于1907年始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校长(当时称为都督),至1920年离任,共14个年头。在唐任职期间,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跻身于当时的名校之林。该校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杰出人才,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发展实业,为祖国的富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阶段,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成为摆在高校教育者和领导者面前的问题。研究唐文治先生的教育思想,发掘其成功背后的办学思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从图6知,B、C两点之间即为输出的脉冲波形,每个载波周期均如此,则输出的即是SPWM波形。结合TMS320F2812的片内资源EVA模块,用定时器产生虚拟三角载波,载波频率固定为1.5 kHz,调制波频率范围为0~100 Hz。在程序中设置EVA模块通用定时器的工作模式为连续加减的工作模式。通用定时器产生的虚拟三角载波是从0向上加计数到周期值,然后再向下减计数到0,中间没有虚拟的负半波,如要产生双极性SPWM波,需把坐标原点定在三角波幅值的中点位置[8]。假设三角波幅值为u1,周期为T1,频率为f1,正弦调制波函数为:
1 唐文治办学思想的缘起
(1)民族危机加深。唐文治生于1865年,十八岁中举人,二十八岁中进士。在其出生的二十五年前即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鸦片战争,1856年英国又联合法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像饿狼一样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企图将中国分而食之,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唐文治生活在那样特殊的年代,又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使其主动思考为挽救民族危机做些事情。而他对教育的救世作用深有感触,在其著的《表论》一文中,他写道:“夫世界一教育场也,国家一大学校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可以定一时,善教可以淑数世。"[1]因此他从始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都督时即以全身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各项事务中,企求为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为国家的富强竭尽全力。
(2)唐文治的忧国忧民思想。唐文治先生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1912年初,当他听说有乡民因没有粮食吃而饿死后,“回上海即发动捐助米1000石,募银元1000元,分送太仓、常熟、昆山、无锡四处。"[2]在朝做官期间,他对官场的腐败恨之不已。为此,他写了《储艾篇》一文,痛陈政府官员在民族危急之时还只热衷于互相排挤、尸位素餐、追名逐利,而不努力寻找拯救国家于危困之中的办法,并指出储备人才之事的迫切性。当今正是国家需要人才之时,如不及时储备人才,以后将后悔莫及。[3]
(3)唐文治考察欧美各国的经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唐文治先生曾在半年的时间里游历了英国、比利时、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和日本,考察西方国家的治国方略。回国后他写了《由英回京条陈》,[4]指出这些国家治国方略中我国亟需借鉴且容易施行的有三件事。一是兴办商务,商务是人民生活的命脉,是振兴经济的良药。二是修路开矿,以筹集资金,把人民从贫困中拯救出来,为后世开辟利源。三是开办学堂,国家的兴衰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唐文治在这次考察之行中思考甚多,可以说这次的考察之行对其以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唐文治在考察中看到了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实务发展状况,看到了这些实务给国家带来的实际利益,也看到了隐藏在其背后,为其做强力支撑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大学教育的作用。国家命运的转折依赖于教育的兴盛,依赖于学校人才的辈出。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屡受外国欺凌,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育不发达,科学不发展,人才不兴旺。不改革教育,学校就不会兴盛,国家就不会富强。所以说这次的欧美之行是他在官运亨通时毅然脱离官场,潜心办好教育的重要原因。
2 唐文治重视科学,主张尚实,培养杰出实学人才的办学思想
马普龙与阿根廷龙在体形上相差悬殊,如果把马普龙比作狗,那么阿根廷龙就像牛那么壮硕。正是因为发现了保存着12只马普龙化石的骨床,古生物学家才揭开了马普龙猎杀阿根廷龙的秘密——成群出没,一起对猎物展开围攻。
(2)高标准遴选学生。唐文治曾说,“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为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就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9]唐文治先生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能建立第一等事业的第一等人才。他特别重视人才的选拔,力图在国力有限、教育资源更有限的情况下给少数的拔尖人才提供教育机会,使之成才。辛亥革命前该校每年在报考者达千余人的情况下只录取十名左右的学生,[10]可见当时报考交大竞争之激烈,更反映了当时交大选拔人才时的标准之高。在谈到录取新生少的原因时,唐文治称:“本校注重实业,各科均用英文课本,须能直接听洋教员讲授,而各处学堂程度甚浅,学科不完,相去之远非可以道里计……以上海一隅而论,名为中学者不下十余所,其能与本校直接升班者,不过南洋中学一所,然程度已觉较低。"[11]当时学校的教育质量低,学生的学习程度低,普遍达不到交大课程设计中需要的学习基础。但唐文治先生仍然坚持“宁缺毋滥",体现了他的精英教育思想。
(1)重新设置专业和课程,调整学制。1907年,唐文治上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都督后,就开始结合他访察欧美教育的经历对专科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9月,他发文给当时直管学堂的邮传部,[5]详细陈述其办学的主张,比如设置发展实务需要的机电、航海专业,提高学校层次,把专科升为本科。在唐文治先生的改革下,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转变成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的高等实业学堂。经过了专业的重新设置,交大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从交大走出的毕业生也更符合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而后,交大又适时地调整了专业和学制。1918年增设铁路管理科。扩大了办学规模,教学质量也逐年提高,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工科人才。[6]专业的重新设置和学制的调整使得交大的学生在考取公费出国留学方面占据很大的优势。1916年庚款留美招生录取的学生之中南洋大学就占了一半。出国后,南洋大学的学生在美国表现突出,享有毕业生直接考取美国研究生院的待遇。"[7]交大的学生走出国门继续深造,而后回国或是在交大任教充实交大的师资,或是从事实业,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唐文治的办学效果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当时的交大被人称为“东方MIT",交大的工程教育获得了来自国内外的好评。高伟强等编著的《民国著名大学校长》中指出“当时中国的名校格局是中央大学、交大、清华平起平坐。"[8]由此可见当时交大的地位之高。
(4)采用英语教学,学生英文程度普遍较高。唐文治认为:“无论何种科学,均需熟娴文法,方能窥其精奥。"[13]他在交大的附属中小学和交大采取了一些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措施。如他规定交大附中的各科教材都用英文课本,学生需达到能听懂外国教员全英文授课的要求。[14]而且,他强调交大附中的课本须直接从美国采购,使得交大附中的学生中学期间就打下了很好的英语基础,也为其以后进入交大学习西方原版教材的诸种学科奠定基础,从而保证工科教育的质量。"[15]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唐文治先生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从交大的毕业生出国留学的情况来看,这些重视英语学习的措施也为学生以后到美国深造提供了语言基础。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很高,这对他们在美国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
(3)严格选聘教师。培养实学人才需要优秀的西学师资队伍。我国1905年废除科举制,而唐文治先生1907年执掌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时隔仅仅两年。科举制培养出来的人才国文根底深厚,会五经六艺,会作八股文,但对西学一无所知。而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教授的是机电、航海、铁路等在当时称之为西学的专业,所以科举人才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是不能取而用之的,这就造成了西学师资的短缺。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唐文治先生并没有降低教师的选聘标准。为了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他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选拔优秀学生出国深造。几年后学生学成回国到母校任教就能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二是聘请外国教师来校任教。如“设电气专业,他特聘外籍教师谢尔屯来校任教。"[12]聘请外籍教师不仅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而且也便于学校与外国高校的沟通以引进他们的教材,使学生学到当时世界上最新的先进科学知识。三是请早期出国留学海外,学习西学的国内专家推荐教师。如:他曾写信给詹天佑先生,请他推荐一名合适的教员来校任教。
(5)重视实习。唐文治先生在教育工作中“尚实",强调学以致用,希望学生们能“实心实力求实学,实心实力务实业",以期造就能“正人心,救民命"的人才。交大是一所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学校,要培养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就必须有实习的场地供学生在校实践。对于这一点,唐文治在国外的考察中已经深有体会。因此,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在当时艰难的社会环境下,他不辞辛苦,奔走各地,争取各方支持,多方筹措经费,努力建立不同学科所需的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交大在国内率先创建了铁道测量仪器、电机实验室、材料试验室等。同时,他还扩充了原有的化学和物理实验室,使学生在校内即可开展本专业的实习、实训学习。[16]唐文治先生的首创精神和重视实践的作风为当时的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毕业即能进入实业的工程技术人才,也奠定了交大工学教育重视实践的传统。
3 唐文治重视人文学科,发展国学和体育教育的办学思想
(2)设置国文科,通过比赛等促进学生人文修养的提高。为使国学作为一门学问在交大确立下来,1908年,唐文治在交大增设国文科。学校把国文课作为一门主课,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与理工科并重。[19]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国学氛围,同年他又成立了国文研究会。此外,他还通过比赛的办法激励学生学习国学。每年秋季,交通大学均举行作文比赛,由唐文治先生亲自命题。"[20]通过这些措施,交大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工学专业基础,还具备宽厚的人文素养,所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我国伟大的爱国者韬奋先生在回顾南洋公学学习生活时写道:‘这个学校虽注重工科’,但又‘积极提倡研究国文,造成风气,倘若不是这样,只许我一天到晚在XYZ里面翻筋斗,后来要出行便很困难的了’。"[21]
(1)重视国学的教化作用,亲自编写国学教材。唐文治先生是清末著名的国学家,他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在通往科举考试的道路上,他从小即开始接受国学教育,而后又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考中了人人称羡的进士。因此,他的国学造诣是很深的。投身于教育后,他根据自己对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的思考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深刻认识到国学对塑造国人品格的作用,因此他并没有像当时的一些人那样一味地推崇“西学",排斥“中学"。相反,他认为,国学能起到教化民众、拯救人心的作用。比如,有记载说,“他始终认为国人‘必以国学为重’。[17]为了发扬国学,唐文治先生不辞辛苦,亲自编选国学教材。"唐文治先生编有《曾子大义》、《论语大义》、《孟子大义》、《大学大义》、《中庸大义》等国学教材。[18]此外,他还亲自在交大上国文课,向学生传授国学知识。在无锡国学专修管工作期间,他虽双目失明仍坚持给学生上课,其精神令人甚是感动。
(3)发展体育,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学生的德性。唐文治对体育的作用有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提倡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改变中国人被西方人冠以的“东亚病夫"的称号,而且能唤起学生的热情,增加学生的智能。对此,唐文治有明确的表述。他指出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魄,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热情,发展学生的智能。[22]他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在大学部倡导足球、垒球、武术、技击等多项运动。"[23]他还聘请外国体育教师来校教授体育课程,并要求学生必须报名参加一项体育活动。另外,唐文治还很推崇我国的武术,曾聘请习武高手做教练,教导学生学习武术。由此可见在他的倡导下学生们对学习武术的热情。在唐文治的倡导下,交大的体育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当时交大毕业生回忆:“当时交大学生的足球队、棒球队、国术表演,在全市都颇负盛名。每当召开运动会的日子,远至郊外的农民都跑来观看盛况。"[24]
综上所述,唐文治先生的教育思想缘于他身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个人忧国忧民的品格和他考察欧美国家的经历。为了救亡图存,为了振兴实业以“自强",他在办学实践中力求“尚实"。为此,他高标准选拔学生和招聘西学教师,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并购买英语原版教材,采用英语教学,还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设立实验室和实习场所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深入实践,以培养出祖国急需的优秀工程专业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他重视国学。为此,他亲自授课,亲自编选教材,设置国文科,举办国文比赛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很有意思的是,唐文治先生对体育的作用有独特的理解。他期望通过体育教育增强国人的体质,激发学生的热情(包括爱国热情),增进学生的智能。唐文治先生的这种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办学思想使得当时的交大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在执掌交大的14个年头中,唐文治为交大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办学思想和实践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我气哼哼地说:“我出去玩玩怎么了?又不花你们的钱。我现在多惨啊,又失业又失恋,你们根本理解不了我的心情。”
其中,前电液推杆、后电液推杆、底座和座圈组成了这个装置的主机构,负责将座圈顺着人体坐起臀部运动轨迹,将人体托起.而靠背、传动杆、伸长杆、座圈与前电液推杆组成了辅助装置[9],其主要作用是给靠背提供一个与水平夹角不变的角度使其能够给老年人提供支撑作用[10].
参考文献
[1] 唐文治.表论[G].刘露茜,王桐荪.唐文治教育文选.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2][4][15][22] 宋恩荣,熊贤君.简论唐文治的“教育救国"思想[J].教育研究,1996(10).
[3][14] 唐文治著.刘露茜,王桐荪编注.唐文治教育文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346,231,101,228.
[5][6][12][16][23] 刘露茜,周宗湘.唐文治对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贡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3(2).
[7] 靳贵珍;赵濛.唐文治高等教育思想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
[8][17] 高伟强,余启咏,何卓恩编.民国著名大学校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54,150.
[9] 唐文治.茹经堂文集二编卷三[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1987.
[10] 朱继洲.唐文治的治学理念与交通大学精神[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4).
[11] 唐文治.发交通部函,咨复本校附设之中小学似可无庸停办[Z].西安交通大学档案1803卷.1912.10.
[13] 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117,187.
[18][19][20] 高巍翔.唐文治的德育思想与育德途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5).
[21][24] 虞伯贤.上海交通大学[J].自然杂志,1980(11).
Tang Wenzhi’s School-running Thought of Emphasizing Science and Humanity
JI Junling
(Sichuan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Chengdu,Sichuan 611130)
Abstract Mr.Tang Wenzhi is an important figure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The main feature of Mr.Tang Wenzhi’s school-running thought is to lay equal stress on science and humanities.He not only pays attention to science and sets up practical subjects,strives to make students becom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bu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profound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through Chinese teaching and physical education,so that students become talents with first-class character.
Keywords science;humanity;practical learning;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中图分类号 :G52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s.2019.04.072
标签:科学论文; 人文论文; 实学论文; 国学论文;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