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会受到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影响,而施工工序就是指在建筑施工中需要规范的施工步骤与流程。建筑工程的施工牵涉到的工种较多,比如建筑的基础工序、结构施工以及装修施工等。因此产生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对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建筑工程顺利的实施与开展。本文就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进行简单的质量控制研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可分为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因素进行控制,例如: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装备、人员素质进行了解,以便制定相应措施。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控制实施步骤为:实测、分析、判断纠正或认可、实测。也就是采用检测手段,如看、摸、敲、照、靠、吊、量、套或见证取样,通过试验室测定其质量特性指标。分析: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整理,达到与标准对比条件。判断:与标准对比判断该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产品是否达到规定质量标准。纠正或认可:若发现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若符合给予认可签认。
1.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主要要点与内容
在对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控制的时候要把握好关键要点,分清质量控制的主次质量控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施工企业要严格根据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等来完成每道施工工序;(2)要做好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包括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外部建设环境的适宜性以及先进完备的机械设备等,使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以便顺利的开展每道施工工序;(3)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要针对施工工序的活动效果行及时有效的检验,若是检测出施工工序存在质量缺陷问题,就需要立即进行处理与分析,确保工序活动效果质量满足规范要求;(4)施工企业要根据以往建设的经验等对施工工序活动中关键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设置,并加强对其质量要点的控制与预防,强化对关键部位与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
2.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一下几点:首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施工中最关键的组成就是施工技术,而施工技术的好坏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工序等带来极大的影响;其次,建筑工程施工设备如今在开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时,最不可或缺的施工条件就是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械设备性能的高低与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工序的质量、良好的施工设备可以帮助企业顺利的开展施工,确保其可以按照施工工序的要求进行逐步的施工。但若是施工设备存在质量缺陷,就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继而影响到建筑施工工序的进行;第三,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基础就是施工材料。若是施工材料质量低劣,那么无论施工技术多优良,施工人员能力多高都无法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另外施工材料的质量好坏还会影响到施工工序的进行,较差的材料会导致返工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第四,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工程项目施工的主体就是施工人员,而施工人员操作的主观性质导致施工质量会受到人员素质的极大影响。假如施工人员技术与素质水平达不到标准,在施工的时候就无法根据施工工序的规范要求来进行操作,进一步影响到施工工序的质量。最后,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实际上建筑施工的环境条件也会极大的影响到建筑工序施工的质量。由于周围施工环境的影响导致施工暂停的情况屡屡发生,不仅会影响到施工进度,还无法保障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时、有效,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为减小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下面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过程来对质量监控提出对策[1]。
3.1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地解决了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3.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四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第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在工序大面积展开时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以杜绝大范围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以杜绝大范围返工,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2]。
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并且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同时也有力地解决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3.3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的规范管理
不同的工程受到建筑专业性的影响导致其施工工艺与施工工序存在较大不同。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符合本工程应用的施工工艺规范,管理好施工工序,确保施工人员可以按照规范的工艺水平来完成工序的操作。另外施工企业要严格管理施工工序的操作,确保其工艺操作的强制性规范标准,以便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4监管好施工工序的活动效果
一般来说,建筑项目工程想要审批合格就需要具备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管理制度,其实就是在之前承包企业就对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做好了完善的规划与计划。但是这些制度在实际施工工序的落实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企业要对施工工序的活动效果进行详细的监管,以便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
4.结语
总而言之,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呈现持续飞升状态,因此建筑工程的项目实施与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建筑工程的质量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期限与安全,其质量控制过程比较繁杂与漫长,每一道施工工序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建筑企业要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与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裴庆贺, 陈丽霞.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5(30):316-316.
[2]商红梅.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 工程技术:全文版:36-37.
论文作者:蒋兰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工序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