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82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河北 石家庄 050082
【摘要】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193-02
尿毒症指的是肾脏疾病而导致的肾脏功能减退直到丧失而引发的相关症状及其代谢紊乱,临床上往往简称慢性肾衰。近年来血液透析的技术日益发展完善,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显著延长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1]。但是慢性肾衰患者往往合并有血压异常问题,并且在血液透析环节,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水平也会出现明显的改变,从而给患者治疗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2]。我院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0例,男46例,女44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1.2±1.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1±1.2年。原发病类型分布方面,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33例。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原发病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提供基础护理干预[3]。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饮食指导措施。根据相关研究的结果,患者的营养状况同生存期以及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相当一部分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着营养不良的问题[4]。护理人员在向患者传授营养知识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区别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他们对代谢障碍熟悉的程度,要多次反复为患者进行详细具体的讲解[5]。同时量化、个体化地联系实物,提高饮食指导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确保患者真正意识到营养水平同预后之间的密切联系,强化自我饮食管理的意识[6]。
1.2.2心理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从患者的具体条件出发,针对性提供心理干预以及疏导措施。患者愤怒或者是发牢骚的时候,可以考虑选用发泄疗法,从而让患者能够得到合理的发泄[17]。在此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并且选择合适的时机,使用通俗语言,来为患者详细介绍尿毒症的发展经过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的作用。在透析的过程当中以及透析间期患者需要做好的配合事项。护理人员应当在医保制度允许的前提下,及时让患者得知自身的病情发展状况以及检查结果,熟悉自身的治疗与护理计划,意识到该病治疗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帮助在乐观积极的心态下配合血液透析治疗[8]。护理人员应当主动给予患者安全的保证与暗示,应用鼓励性和安慰性的语言,来消除患者的紧张以及恐惧心理。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尽可能调动患者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从而保持开朗心状。
1.2.3生命体征观察。血液透析之前,护理人员要测量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当作基线,血液透析过程当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例如呼吸、血压、脉搏以及神志等。如果患者的情况平稳,要每小时进行1次测量,根据血压以及患者透析间隔体重的增加量,来确定超滤率。必要情况下需要补充液体或者使用药物来控制患者的血压,在用药之后要增加测量的次数做好具体的记录。
1.2.4用药指导。应当禁用那些主要经过患者的肾脏排泄并且有肾毒性的相关药物,例如氨基甙抗生素以及造影剂。患者合并感染后,应当尽可能选择使用无肾毒性的抗生素治疗,同时根据有效血药浓度、药物半衰期以及肾功能来具体确定用药的剂量以及间隔的时间,告知患者药物的常见副作用。血液透析对于清除水溶性以及蛋白结合率比较低的药物有显著的效果,透析之后需要补充用药。患者应当遵医瞩长期服药,护理人员要告知他们注意事项,例如使用降压药需要监测血压,而口服铁剂需要饭后服用,避免引用牛奶或者是浓茶,还需要服用维生素C刺激吸收。
1.2.5并发症护理。随着透析设备以及技术的发展,致命性并发症临床发生率已经显著降低,但是部分并发症例如高血压、低血压还有呕吐仍然较为常见。透析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做好思想准备。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一旦患者发生并发症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并发症控制在初期阶段,避免影响到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
1.2.6血管通道护理。由于血管通道是患者透析治疗的生命线,所以需要合理使用以及保护,从而延长使用的时间。启用内瘘时应当确保内瘘成熟之后,并且定期改变穿刺的维持。穿刺要求方面,动脉穿刺点需要距离吻合口>3cm,静脉穿刺点需要远离动脉穿刺点>lOcm,从而减少再循环,改善透析的效率。穿刺针拔出的时候,无论静脉或者是动脉,都应当压迫止血lOmin,但是避免彻底阻断血流。压迫位置需要距离穿刺针尖1cm,这样才可以有效达到止血的效果。临时性的血管通道如果无内瘘,每次血液透析治疗的时候,需要临时使用表浅动脉或者是表浅静脉穿刺当作血管通道。穿刺采血以及静脉输液的过程当中,应当避开患者四肢的粗大静脉,以备血液透析时作为血管通道,确保患者的体外循环血量。
1.3判断标准
患者的护理质量判断标准方面,两组患者在入院后以及出院时分别检测肌酐(Scr)以及尿素氮(BUN)指标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数据包SPSS18.0进行分析,数据用(?x±s)表示,以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结论
尿毒症可以说是肾衰竭患者的终末期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是尿毒症治疗的重要技术方案。不过患者病情迁延不愈以及长期持续治疗,会导致一系列身心改变。严重心理负担会导致抑郁以及焦虑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进一步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到临床治疗的效果。除此之外,尿毒症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血液透析治疗导致患者血压水平明显波动,加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如何有效预防血液透析治疗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成为临床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针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具体状况,改善常规护理方案,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及其同患者预后效果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实施综合护理的研究组患者预后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能够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理想的保护效果。
综上所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彩云.针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开展综合护理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0(18):102-103,106.
[2]张安雪.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35例综合护理[J].内科,2014,3(3):473-473.
[3]高合新,孙卉,王建军等.护理干预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5,13(4):472-473.
[4]李媛媛,祝浩栋,李玉芳等.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新疆医学,2015,43(10):121-123.
[5]刘志萍.综合护理在改善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4):229-230.
[6]甘志芳,周晓庆.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4,15(5):290.
[7]罗玲,雷延兰.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4,42(5):593-594.
[8]张会丽,高红.尿毒症患者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0(2):109-110.
论文作者:李领香(1),胡建军(2) 张彦红(1),过嘉明(1)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患者论文; 尿毒症论文; 血液论文; 并发症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效果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