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蓬江区市政设施维修处 529000
摘要:市政工程是作为城市设施建设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给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以及公共利益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同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在工程的建设当中怎样可以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对此需要结合市政工程的管理层面以及工程自身的特点等方面,同时也需要结合在市政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思考。
关键词:市政设施;养护维修;策略
引言
在近几年当中,我国在随着国民经济体制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市政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体制也随之不断的发展和改革。市政工程作为城市的基础建设工程,对其质量的优劣是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利益与公共利益,对此,市政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市政工程的建设投资方面由政府投资已经转为由企业和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共同投资,所以,在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方面也已经由施工企业的自控逐渐的转为由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理相结合控制,然而在工程的管理方面仍会存有部分漏洞,所以,怎样可以提高控制好对于市政工程养护方面的工作,就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相关的措施。
一、市政工程设施相关概念
市政工程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设施包括道路、桥梁、路灯等内容,市政工程设施跟城市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市政工程设施的好坏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市政工程设施的养护包括日常的巡逻、不定期的维修、定期的大中修、还包括应急抢修等内容,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对城市建设与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二、市政设施养护维修项目特点
1、施工项目的共同特点
市政设施养护维修项目属于施工项目的范畴,因此施工项目的特点它都具有,即:
1.1作为一个管理的客体,是以施工企业为管理主体的。具体地说就是以具有市政总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为管理主体。
1.2项目的范围是由工程承包合同界定的。只有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建设项目才能称得上是项目,因为它们都是施工企业的完整产品。因而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不能作为“项目”,因为它们不是完整的建筑产品。
1.3产品具有多样性、固定性、体积庞大的特点。
2、特有的特点
作为施工项目里面的一个分支,市政设施养护维修项目也具有自己特殊的特点:
2.1属于施工项目寿命周期里面的最后一个阶段即用后服务阶段。施工项目寿命周期可分为五阶段,构成了施工项目管理有序的全过程。分别为:投标、签约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交工与结算阶段;用后服务阶段。
2.2属于政府投资项目。施工项目从投资上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政府投资的定义: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文化、生活需要,以及出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发行国债或地方财政债券,向证券市场或资本市场融资,利用外国政府赠款,国家财政担保的国内外金融组织贷款以及行政事业性收入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照资金来源可以分为财政性资金项目、财政担保银行贷款项目和国际援助项目。其他资金来源项目都属于非政府投资项目,包括国有企业、集体单位、外商和私人投资等。目前国内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几乎都是属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完成后也由政府投资进行日常维护。
2.3作为市政公用行业,具有公共工程、公共产品、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公用性和公共性。政府必须对此承担责任。
2.4具有高度的垄断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目前国内各个从事市政设施养护维修的单位多为政府的附属机构,为事业单位,政府拨款养人。市政基础建设完成后,直接交给管养单位,不存在以市场化运作来选择管养单位。因而造成没有竞争对手,不用去市场上找活干的垄断局面。另外,由于政府在市政设施管养方面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造成市场不规范,很难培育出新的养护企业来参与市场竞争。
2.5专业的多样性。市政设施养护维修项目一般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等专业。具体包括:市政路面、路牌、桥梁、隧道、排水管道、人工湖、闸泵站、河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
2.6政府特色、时效和应急性。市政设施养护维修不同于一般性的建设工程,它属于建设工程的后管理,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众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它要求具有巡查、应急抢险和投诉处理等社会服务意识。市政设施的好坏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市政设施的养护维修工作,都建立了应急机制以应对特殊事件。表现出强烈的应急时效性。
三、市政设施养护维修存在问题
1.政府政策配套不完善问题
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工作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是养护与维修工作的组织者与监管者,在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但是当前很多地方政府在市政工程的法律法规建设过程中,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并且法律法规的建设没有结合地方的现实状况,这些都会影响到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的质量。另外在招投标制度规定方面、经费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会给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工作造成重大的影响。
2.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不足
当前很多地方政府在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系统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只有电子数据库和相应的分析系统,很难全面的监控整个市区的工程设施情况,难以实现全面的管理与养护。这一点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和城市表现的更为明显,受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的支持,难以针对具体的设施建立相应的监管系统,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GPS、路等远程控制系统等系统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监管体系落后
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过程中,政府需要承担一定的监管职责,保障养护与维修工作的质量。但是当前很多地方政府在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监管活动中,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支持,行业也缺乏一定的规范,市政工程监管部门人员有限,技术力量不足,难以起到监管作用。进而造成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的现状混乱,一些企业偷工减料,影响市政工程设施的安全。
4.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单位运营模式缺乏科学性
一些地方政府的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的主管单位,受城乡建设局管理,由政府部门拨款运行,其性质缺乏明确的划分,既无法定义为公益性单位,也难以定义成盈利性企业。这也造成其管理模式较为混乱,缺乏明确的管理规范指导实际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不同的市政工程设施可能受到不同管理单位的管辖,不同区化的养护与维修职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市政工程设施的养护与维修可能涉及到工程的整个体系,这就造成实际工作中的推诿扯皮。再加上不同管理机构在养护与维修方面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的质量。
四、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的策略
1.重视政府职能的发挥
政府在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现代的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养护的发展方向是由“管理”向“治理”的模式转变,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现代化的“治理”模式更多的要求政府的引导机制建设和市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手段的多样化。这也给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针对地方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的现实状况,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完善的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体系,进而保障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的质量。
2.发挥社会公众在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中的积极作用
社会公众在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过程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应当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让社会公众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活动之中。既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也能够很好的监督养护与维修公众。做好这两个方面,才能在执行的过程中较为顺利,受到的阻力小,养护成果也能得到多数人的满意。市政设施养护工作做得好不好,公众的满意程度是第一标准,所以仅由政府作出决定是行不通的,效果也不好,对市政实施管理养护的规划、工作方式、养护效果的裁定和评判也应当由公众参与。公众只有知道了政府、养护企业准备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完成了什么才能知道政府的行政行为是否合乎养护计划、养护目标要求。
3.发挥科学技术在市政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中的作用
加大对市政设施养护高科技手段的资金投入,是解决市政设施养护中养护规划不合理、管理养护信息滞后、管理手段落后等粗放型管理以及养护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关键。一是加大养护工具设备的科技投入,解决养护规划不合理的问题。二是加大对养护管理设施的科技投入,解决粗放型管理问题,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模式。三是加强对绿色科技化投入,做好养护生态化建设。
结束语
市政设施养护维修项目不同于一般性的建设工程,属于建设工程的后管理,要求具有巡查、应急抢险和投诉处理等社会服务意识。市政设施的好坏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市政设施的维护保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政设施养护也将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方式取代原有的计划运行方式。施工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提高自己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郜建人,叶玲.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路径选择.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
[2]陈安东.加强设施管理促进行业发展.山西建筑.2016.
[3]陈洪博.推进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特区理论与实践.2014.
[4]李东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浅谈.太原科技.2015.
论文作者:卓智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设施论文; 市政论文; 政府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