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中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成因论文_唐丽文

我国高中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成因论文_唐丽文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及访谈法就我国高中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体育课在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具体表现为:1、体育教学质量不容乐观、体育活动时间少。2、学校对体育课监管松散、资源倾斜。3、体育教师边缘化。影响其地位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建议:1、学校重视体育课和体育教师,为体育课的实施创造更好的硬件条件。2、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应该更多导向体育课的积极影响。3、家长起好模范作用,引导孩子爱上体育课。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课程;地位

前言

我国学校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就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家对体育课质量和体育课时的要求水涨船高。随着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分的实施,表明国家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和体育课的重视已经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但是目前体育成绩尚未计入高考总分,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压力非常大,体育锻炼对于他们身心发展非常之重要,而体育课作为高中生锻炼身体的主要途径,其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现状和地位如何,值得我们去深思和研究。

1高中体育课的价值

1.1强健体魄,增强体质

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段,可能会影响到一生的身高、体型等身体发育指标。且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来支撑高考这场持久战。

1.2磨炼意志、培养良好的心态

高中生拥有一颗相对敏感的心,这个时期心智的发展会对孩子未来的心理发展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通过体育课开展各项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性体育,是磨炼学生意志,帮助学生培养成熟积极的心态的重要方法[1]。在体育运动竞赛中,学生可能会成功,但更多的时候会体验到失败、挫折,甚至摔倒、受伤,这些经历都将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能够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不会轻言放弃。

1.3提高社会适应性

体育课的特殊性,为学生自由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往和沟通的时间。体育还要求学生必须有更强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互助精神。比如团体操学习,学生不仅自身动作要规范标准,还要注重团队的协作和配合,才能更好地展示整套操,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认真负责的精神。

1.4帮助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高中生的心智已基本成熟,他们能够根据老师的教导,自主地接受那些他们认为有意义的内容。体育课中的人文教育、体育活动能帮助学生理解体育锻炼给身体健康带来的好处,让他们知道身体素质是衡量国民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体育锻炼不仅是个人的小事,而是促进全民健身,确保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事[2],帮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2我国高中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使得学校的注意力完全放在高考科目上,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不考的就不受重视。普通高中升学压力大,重视高考科目如语数英等的教学,而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要求就不如高考学科那么严格。体育课在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体育教学质量不容乐观、体育活动时间少

体育课在高中课程中属于不受重视的“弱势”课程,体育课的质量不容乐观,放羊式的体育课经常出现。老师即使正常教学,教学内容也是应付了事,教学方式单一乏味,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且大部分高中没有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学生锻炼时间太少,根本没有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学校对体育课监管松散、资源倾斜

学校行政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漠不关心,只对文化课感兴趣,只抓语数英教学,无视学生体育活动。对体育课多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数年不听、不看体育课是常事,大部分高中学校的行政会几乎没有一次讨论过体育活动的事宜[3]。对体育课和体育老师的监督的松散,必然导致老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的不重视。高中学校的资源明显倾向于能提高升学率的科目,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没有达到国家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资金和经费支持学校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开展。

2.3体育教师边缘化

高中体育老师相比其他如语数英任课老师明显属于边缘化的地位,在学校不受领导和其他教师的重视和关注。体育老师也不重视钻研业务,教学质量好与坏、教学水平高与低都认为无所谓。教学教案也只是走过场,几十年如一日教同一些内容,不与时俱进和因材施教。学校对体育教师教学的支持也很有限,很少有学校给体育教师配给了服装,器材的供给经常一拖再拖,缺少对体育教师的激励和奖励政策。

3影响我国高中体育课地位的因素分析

3.1家庭因素

有些家长不喜欢体育锻炼,也不喜欢过问孩子的体育活动情况、和子女一起进行家庭式的体育活动。大多数家长认为体育锻炼可有可无,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学生上体育课往往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未能完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培养体育兴趣了。如此以来,学生就对体育运动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厌学[4]。

3.2社会因素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自古崇尚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社会价值观的存在也影响着现代教育,束缚着体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发展,也造就了当今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带来的强大学习压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文化成绩是社会、家长和学生特别关注的问题,社会的导向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影响体育课的实施效果和地位。

3.3学校因素

迫于高考升学的压力,很多高中学校根本不重视体育课。此外,体育场馆的建立和维护、体育器材的购置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在学校看来,体育课的成本比文化课的成本大很多。而且由于体育课的特殊属性,学生在体育课中受伤的概率比较大,甚至因为准备活动不充足、运动强度过大等原因造成的“猝死”也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运动伤害,家长就会找学校闹事,学校为了规避这种风险,甚至要求体育教师上课不要做有危险的体育活动,默许各种“放羊式”体育教学。

4建议

4.1家庭方面

社区和学校等单位可以对家庭开展一系列的体育锻炼知识的宣讲活动,让家长了解体育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益处。家长也要做好模范作用,带着孩子一起运动,引导孩子爱上体育课。

4.2社会方面

社会舆论应该更多导向体育课的积极影响,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对体育赛事、体育人文知识、体育明星给予更多的报道和关注,从而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影响体育课的地位。

4.3学校方面

学校领导应该认真学习和贯彻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6〕27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恢复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体育课和体育教师,为体育课的实施创造更好的硬件条件。

参考文献

[1]廖建国.试论体育课的隐性价值[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04):34-36+41.

[2]蒋戎戎.长沙市区高中生体育课学习动因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4.

[3]薛靖华.高中体育课现状与建议[J].成功(教育),2012,(08):179.

[4]蒋戎戎.长沙市区高中生体育课学习动因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4.

作者简介:唐丽文(1989.08-),女,湖南娄底人,湖南省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学专业2017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

论文作者:唐丽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我国高中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成因论文_唐丽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