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是教材开发的重要依据--以“面向世界”课程的人民版为例_国际分工论文

“课程标准”是教材开发的重要依据--以“面向世界”课程的人民版为例_国际分工论文

“课标”是教学史料开发的重要依据——以人民版《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史料论文,一课论文,走向论文,课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史料的开发和运用是实施有效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途径。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偏离教学目标而盲目开发史料的现象。尽管新课程已经实施了10年,但一些教师或是囿于传统观念和《教学大纲》的影响,或是没有充分地理解和利用“课标”,在开发课程与教学资源时,背离了“课标”的要求。“课标”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也理应成为教师开发教学史料的重要依据和准则。下面,笔者就以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利用“课标”有效开发教学史料的问题。

各版本教材的编写方式有所差异。岳麓版和北师大版将两次工业革命“合一”,分别以《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和《欧美的工业革命》为标题进行介绍,人民版和人教版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为两课介绍,人民版以《走向整体的世界》来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因为无论哪个版本,都要依据“课标”来实施教学。

笔者最近听了两节公开课,都是这个内容。这两节课有一个共同之处:运用了大量的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史料进行教学,但这些史料要么是对史实的“佐证”,要么是对“影响”的简单“说明”和“描述”,大多偏离了“课标”的要求。

比如:在讲解电报、电话的发明时,只是简单地提供了这则史料:“电磁感应现象的揭示,推动了以电力技术推广和应用为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报、电话等的发明都依据了电磁理论”,至于电报、电话的发明对于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意义,则没有深入分析,这是对史实的佐证。在讲解垄断组织时,仅停留在“垄断组织对生产力的影响”上,“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使科学技术研究能够更大规模有计划地进行,并能够较快地运用于生产。……它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没有看到垄断组织在促进国际生产关系(国际投资、生产和贸易等方面)发展中的作用,这是对“影响”的简单描述。在讲解国际分工时,运用的史料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1870年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至于“国际分工”究竟“明显”在哪里、这种“国际分工”又如何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等都没有被揭示出来。

这偏离了“课标”的要求,“课标”对本课的“内容要求”是:“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具体到本课来说,就是“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里的表述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次是“了解基本史实”,第二个层次是“探讨影响”,这两个层次之间存在递进的关系,第一个层次是第二个层次的基础。从两个不同的行为动词(“了解”和“探讨”)的表述和两个层次间的关系来看,本课的重点是第二层次,即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探讨其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这应成为教学的重点目标。

上述教学中所开发的史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过于重视对基础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本身的复述、记忆和理解,而没有运用这些知识去深入分析问题,提升思维层次,更没有将其“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个问题揭示出来;二是没有依据教学中的“核心”主线——“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的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

从整个专题来看,主线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包含三个阶段: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为此,本课所要突出的重点就是如何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这个主题。这里的“发展”,应体现在外延和内涵两个维度上,外延是“市场范围的扩展”,这是地理范围的意义;内涵是“市场间联系的密切”,指的是与市场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结果。从“外延”来看,主要体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更多的地区被“殖民”、被“纳入”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去的过程。从“内涵”来看,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又具体体现在国际化生产和贸易的扩大、金融资本的发达、国际分工的深入、劳务、技术输出和人员流动的频繁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又有内在联系,而交通、通讯的进步是促进这些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围绕这些内容开发史料,将这个“主题”讲清、讲透,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笔者在此择取几则史料进行说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得到了非常显著而快速的发展,并带动了农业的发展。而促进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科技的进步。

材料1:1870年以后,所有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例如,在冶金术方面,许多工艺方法(贝塞麦炼钢法、西门子—马丁炼钢法和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炼钢法)给发明出来,使有可能从低品位的铁矿中大量地炼出高级钢。由于利用了电并发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内燃机,动力工业被彻底改革。……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科学和大量生产的方法不仅影响了工业,也影响了农业。……将近19世纪末时,天然肥料让位于形式上更纯粹的、必须的无机物。……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取代马匹的拖拉机一天能拉旋转式犁翻耕多达50英亩的土地。联合收割机能自动地收割庄稼、打谷脱粒……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①

从这则材料来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新发明、新技术、新能源、新动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水平都有大幅提高,使得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至1890年间增加了3倍,在1860至1913年间增加了7倍。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机械自动化生产工具的发明,农业的生产效率也迅猛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和国际化水平日益增强,农业正在成为一种面向国际市场的、大规模的商业行为,并进而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无论是在工业还是农业等方面都呈现出了生产国际化的特征和趋势,这是扩大再生产的必然结果,也无疑会促进世界贸易的扩大和世界市场的拓殖。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美、德等国家工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快速发展,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半叶以当时所不能比拟的速度突飞猛进:186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国家中排在第4位,而到1894年就跃居首位。1860年至1900年间,美国工业制成品的价值增长了7倍,工业投资的总额增长了9倍。这样,在世界范围内,既增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整体“控制力”,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基础,也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贸易体系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工业品生产国之间以及以一组国家为中心的工业品生产国和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多边国际贸易体系,世界贸易以网络状的形态朝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态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的价值从1851年的64100万英镑上升到1880年的302400万英镑、1900年的404500万英镑和1913年的784000万英镑。②从根源上分析,是工业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的扩大。而贸易的扩大是加强世界各地联系、形成统一世界市场的重要纽带。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也为国际贸易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成熟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材料2:到1914年时,除了在全球陆地上架设了巨大的电报和电话线路网外,还在诸大海的海底铺设了516000多公里的电缆。到1914年时,已有总吨位为5000万吨的3万多艘船只装载货物往返于世界各地……几条横穿大陆的铁路的建成打开了诸大陆经济开发的大门,美国和加拿大分别于1869年和1885年铺设了第一条铁路;横穿西伯利亚的铁路于1905年建成;柏林到巴格达和好望角到开罗的铁路也于1914年基本铺设完工。③世界铁路线长度,从1870年的21万公里增加到1913年的110万公里,增长了五倍。④

此时,大吨位轮船在逐渐取代帆船,电报、电话的使用,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级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已形成了许多大型的商品交易所,不少地方举办的博览会把世界各地的客商及产品汇集到一起。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已在世界市场上大体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各国贸易往来的规则和惯例,这保障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⑤

为了拓殖世界市场,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国际贸易的同时,还运用武力征服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间,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更多的落后地区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非凡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现在,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了世界的中心。”⑥但是,世界市场不是“中心”(主角)的“独角戏”,而是“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边缘”(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互动”作用的场所。此时,对于工业化的欧洲而言,需要为它的剩余资本和制造品获得原料来源和市场,同时,对于殖民地经济来说,也暂时无法离开世界经济的支配了。例如:

材料3:英国曾用船把大量纺织品和资本运到印度,资本主要是用于铺筑铁路……从1890年至1911年,印度的铁路网大约增加了一倍,达33000哩。……(印度)铁路和其他大型项目如灌溉工程和港口设施是用英国资本换来的。……印度的经济发展因与英国的联系而得到促进。……(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所需的资本。⑦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这本身又意味着他们不仅日益受这时已在这种新经济中富裕起来的商人和放债人的支配,而且日益受变化莫测的经济波动的支配。⑧

这说明,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无法割舍的经济联系,两者各取所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种殖民的过程,不仅是欧洲人大量索取殖民地的粮食和工业原料的过程,对殖民地而言,也获得了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基础设施、丰富工业产品和金融资本的商机,同时促进了农业经济商品化和市场化发展的进程。市场经济这条纽带,将欧美工业国与亚非拉农矿业国家之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了。随着市场经济被广泛地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越来越多国家开始主动或被迫接受最惠国待遇的理念和政策”。⑨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下,世界物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无疑,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互动”影响时,就产生了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体系。正如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⑩

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也带来了剩余资本的增加和国际金融资本的产生。“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11)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也为资本的国际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材料4: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英国在1880—1914年间,资本流出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上升到7%—9%;同期法国和德国分别为3%和2%。澳大利亚在1880—1891年间,资本流入占GDP的比重平均是9.5%,随后的10年间平均为2.5%;加拿大在19世纪80年代,资本流入占GDP的比重平均是6%,20世纪前10年为7%,1910—1913年为14%。(12)在国内积累的愈多,利润降的愈低,对国外更有利可图的投资市场的需要也就愈大。实际上,各强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例如,到1914年时,英国在海外的投资已达40亿英镑,占其全部国民财富的四分之一;法国的投资达450亿法郎,相当于其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德国的投资达220至250亿马克,为其全部财富的十五分之一。(13)

随着欧洲“剩余资本”的大量输出,更加强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主导性地位。资本输出的过程,就是密切输出国与受授国之间经济联系的过程。资本不仅投资于工业生产领域,也在大量地投资于交通和通讯领域,进而实现着全球经济的空前统一。资本输出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扩大市场的手段。“19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及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世界市场获得了新的发展。从内容上看,世界市场由原来的以商品销售市场为主,发展到兼有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工业资本在世界市场的统治地位为金融垄断资本所取代;从地域上看,资本主义得到全面扩张,囊括全球的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14)我们不妨从资本发展的几个阶段来进行观察:

材料5:工业革命在1770至1870年的第一个阶段中造成了工业资本主义。这意味着,工业越来越建立在一个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并正在逐步控制经济生活。1870年以后,在工业革命的第二个阶段中,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又发生了另一变化,这一次是出现了金融资本主义。这种新形式的突出的特点体现在投资银行家方面;投资银行家开始成为在经济事业中居支配地位的人物。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工业生产正在达到非常巨大的规模,以致公司无法筹集到必需的资金。……这时,银行通过提供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15)

该材料从经济组织形式和资本的角度将两次工业革命进行了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取代了垄断性的贸易主义,是发达的工业资本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金融资本主义取代了工业资本主义,更加满足了扩大化工业生产的需求。金融家开始在对经济生活的决定性控制方面取代了实业家,金融垄断资本取代了工业资本,进而促进了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反过来,工业的发展又会产生更多的剩余资本,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寻找殖民地作为其投资的去处,进一步促进输出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经贸联系。经过如此递进性的反复,像滚雪球一样,世界市场越来越庞大,融合度越来越高。资本国际化与生产国际化同步发展,成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赖,相互融合,构成整个经济生活的国际化。

随着生产与交换的国际化、交通运输工具的飞跃发展和资本输出的扩大,国际分工也向纵深发展。

材料6: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国际分工是以工业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分工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工业部门和农矿业部门之间的矛盾以世界的规模向纵深发展。随着内燃机在运输中的广泛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形垂直一体化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在金字塔顶端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型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如,在拉丁美洲,古巴的糖,巴西的咖啡,巴拿马、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的香蕉,阿根廷的粮食及肉类,乌拉圭的牛羊肉,都在出口中占到70%~90%以上。同时,拉美国家的进口市场,也为美、英、德、法四大国所垄断……一方面由于特别狭窄、畸形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使得拉美国家的国民经济压在某单一的农作物的世界市场行情的变动上。另一方面,由于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国内工业部门,又使其国内居民生活中所需的全部工业用品,完全要依靠从发达国家进口。非洲情况亦如此。(16)

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初级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国际分工格局,在工业化的英国与它的殖民地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垂直式”(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间的分工)的分工关系,但这种分工是“单线”的,是“一对多”的关系。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却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入。随着美、德等国的崛起,以及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精密仪器等一系列新工业部门的产生,各资本主义强国分别在一个或几个工业部门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比如,德国在化学工业及电器、精密仪器等方面比较领先,而英国在钢铁、机械等部门尤为出众。于是在这些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开始发展成一种“水平式”(或“互补式”)的国际分工格局(即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国家之间的分工)。同时,工业化国家和殖民地之间,也逐渐形成了依据工业品和农矿业之间的比较稳固的生产分工关系,这是一种“垂直式”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众多殖民地之间多重复杂的“金字塔”式的关系。这种分工格局,相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单线”分工格局而言,规模更大,内在联系更为复杂和密切,“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与“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对立与统一。这样,就导致了由少数金融寡头(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口的增加和流动也是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改进和新医药科学的应用(如接种疫苗和对传染病人的隔离),欧洲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迅速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1900年的40100万。伴随着新式交通工具的发展,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人口大迁移。

材料7: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将近100万移民。……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观点看,这种极其巨大的迁移的意义在于:除很大一部分人涌入亚洲俄国地区和一小部分人慢慢流入南非外,迁移的目标是完全对着美洲和大洋洲的。结果,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种族方面几乎完全欧化。……不但在种族上,而且在经济上被欧化。(17)

大批移民从欧洲向外迁移,意味着欧洲和海外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更为牢固。人口的流动,也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以及国际资本流通。这意味着欧洲对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欧洲移民所移居地区的空前的经济影响,促进了世界性的劳动力市场的成熟。

上述几则史料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意义:材料1证实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材料2证实了交通和通讯技术进步带来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材料3说明了发达工业化国家与落后殖民地国家之间以市场经济为纽带形成了紧密的联系;材料4、5阐释的是金融资本输出对于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材料6分析了国际分工的变化对于扩大世界贸易、密切各地经济联系的意义;材料7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阐释了人口流动对于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意义。

通过这些史料,我们就可以自然地得出结论: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以市场经济为框架,以科技进步为基础,以生产发展和国际贸易增加、金融资本输出、人口和技术流动、国际分工加深为媒介,一个统一的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通过对这些史料的研读和分析,学生的思维会逐步走向深入,能够从本质上理解“为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比单独地记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通讯、能源等领域的成果要有意义得多,更为关键的是紧扣了课标的要求。

在理解“课标”时,一方面要依据“单元课”,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关系界定,找到“核心”,并围绕该“核心”进行史料开发,不能简单地对教材上的结论进行机械性的理解,更不能停留在对有关史实的记忆层面上。另一方面,要将本单元课的内容与整个专题的内容进行通盘理解,明确本单元课在专题中的地位,确定整个专题的“主旨”,并依据“主旨”去引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确定本课教学的“核心”。比如,本专题的“主旨”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进步的潮流。要将本课的内容放置到整个专题中去,就不能将着眼点放在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身的相关史实的层面上,也不应过多地渲染与本专题“主旨”关联不大的内容,而是应该围绕“课标”这个“指针”去开发史料。

注释:

①③⑦⑧(13)(15)(1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295、562、316、564、313、299、308页。

②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278页。

④(16)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问题》1985年第4期。

⑤黄鲁成:《国际贸易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8页。

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26页。

⑨(11)(14)刘金源、李义中、黄光耀:《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33、35、36页。

⑩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12)熊贤良:《WTO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政府的战略选择》,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年,第6页。

标签:;  ;  ;  ;  ;  ;  ;  ;  ;  ;  ;  ;  

“课程标准”是教材开发的重要依据--以“面向世界”课程的人民版为例_国际分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