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我们中华文明的根和本,它传承着我们名族历史上的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等的集合。我国作为一个约5000年历史的大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我们的中华子孙的影响不容小觑。学校教育中,语文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传承文化知识,进行思想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本文就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渗透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7-009-0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以及民族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1.在学校教育中,小学阶段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更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阶段。传统文化教育中,例如我在执教《夏日绝句》古诗词时,我会让学生思考:这首诗中的哪一个字可以看出诗人对项羽深深的怀念?从“思”字入手。此时,播放音乐,我引述: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接着我在此基础上再点拨:此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孩子们在我的引领下,领悟了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因此说:古诗词都渗透着我国古代先辈人的优秀的品格,和坚毅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需要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教育方法,改进教学过程。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充分重视对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有利于我国民族精神的培养,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繁荣。
2.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体现。那么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和效益的教学生可以积极的从中培养兴趣,收获语文教学的独特喜悦。那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方式,如今各种西方文化思潮涌进中国,使得青少年的价值观和思想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因此作为一门母语的教育课程,既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学生门认识人类文明尤其是本民族精神发展的一扇窗户。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是培养中华民族灵魂的根基。
二、用多元化的方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1.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日常生活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他们的自我意识也迅速发展起来,在人际关系,个性品质,自我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提高。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在自我认知,求知欲方面逐渐加强。因此这些方面都要求着语文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得当,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通过介绍一些我国传统文化,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在教学中接受着教育和熏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将会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更加认可的认知。例如,实际生活中的雷锋精神,让学生们自主去观察一些好人好事等具体的实例,实际帮助他人等,都能够进一步宣扬雷锋精神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2.通过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时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教育的方式,更要关注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中国的重要节日——中秋节,这个团圆的日子,在课堂中教师就可以引用白居易的《水调歌头》诗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来介绍苏轼这个著名的中秋望月怀人之作,以及中秋佳节背井离乡,对亲人的一种无限怀念。宋词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国文学载体,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积淀,当一种诗词表达了传统文化节日的情怀之时,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教师要恰当的选择教学内容,并且有效地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读,以此来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通过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作为21世纪,我们已经处于一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充斥着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而作为学校的课堂教育,系统化的学习,并且跟上时代的发展是对教学的一个严肃的命题。因此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亦是要求越来越高。在课堂中不仅要有核心的教科书,更要有可视化,场景化的即视感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到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丝绸之路》这篇文章为例,丝绸之路,作为我国古文明的发源,张骞历经千辛万苦打通的西域通道。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观察课件图片“古丝绸之路”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止点,教师可以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一些历史资料,以及重要的古文物图片供学生参考,同时可以制作段视频的形式,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4. 为学生打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让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学习教课书中的汉子,优美的文章,名言格言,古诗,辞赋等,可以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此外,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中,阅读一些中国传统的名著,也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的有效方式。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名著,都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了解当时的军事和文化,名著中人物角色的形象逐渐可以在他们心中扎根,这对今后他们的学习以及课堂的前后教师的典故引用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通过语文课堂互动:角色扮演,阅读,朗诵,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语文文章中的优美句子的婉转流畅,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都会在教师和学生的朗读中底蕴散发。课堂的有效互动,教师的课堂形式是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创造性的发源地。针对传统文化教育,语文老师在课堂中组织一些教育活动,如:我国古代孔子的教育方式:“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培养学生在知识无穷的世界里,学会发散性思维看待问题。把系列的传统文化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让学生自由发挥,朗诵,真正解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的道理。让学生把传统文化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核心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语
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中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更是一个人成长,一个社会发展,一个民族未来的核心。中华文化在不朽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人民注入了不朽的文化精髓,语文必须而且应该是架起文化源远流长的一座桥梁,作为语文教师,更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以及文学素养,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创新教育过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个“材”既要针对学生本人,也要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根和魂。相信在各国的传统文化中都有需要我们借鉴和提高的,我们要取期精华,弃其糟粕。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就培养出拥有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国的脊梁。
参考文献
[1]何秀霞.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J].教学探索,2016(43).
[2]钱学兰.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 上旬刊 ,2012,04,19-21.
论文作者:冯霞招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文化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传统论文; 语文论文; 小学论文; 素养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