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社会网络的中小企业资源整合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整合论文,中小企业论文,模式论文,社会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06)06-0133-04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既需要有大公司大集团的推动,也需要许许多多中小企业的扶持,它们共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主力军。然而,相对于我国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在国内大企业集团和国外跨国公司的市场夹缝中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存发展问题,不少中小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创立期、成长期前期或从创立期向成长期过渡时就夭折[1],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缺乏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是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夭折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建立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是我国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而随着社会网络理论的出现,对资源整合的研究已经从企业内部拓展到整个企业的关系网络中。本文主要针对中小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创立期、成长期以及向成熟期过渡中企业所需要的资源,探讨中小企业嵌入社会网络的资源整合模式。
一、企业资源整合的社会网络嵌入性视角
凡是能潜在或实际地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所有事项都可视为资源,通常可以包括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实物、人力、技术、知识、信息等等。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企业自身所拥有和控制的各种资源很难在构成比例上达到完全协调和整合效能上达到最优,企业更多的会出现各种资源的不平衡和不匹配的状况,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地位,因而需要对企业的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企业的资源整合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形成新的能力;二是积累和创造未来的资源以构建更强的能力。而关于企业的资源整合问题,不同的理论分析强调的着力点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各种管理学派主要强调通过管理不同职能的发挥来提升企业资源整合的效率,如管理过程学派强调通过管理的过程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来有效配置企业的资源;行为科学学派强调注重组织中人的需求、动机与组织目标间的协调、平衡来提升配置企业资源的效率;社会系统学派强调通过协作的努力使组织的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联系三要素达到有机的协调,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决策理论学派强调通过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达到资源配置效益及效率的最大化,等等。可见,这些管理学派更多是着眼于企业内部资源的运用及其整合。其次,从科斯到威廉姆斯的企业理论则设计了这样一种分析框架,即企业是从效率角度出发内生地决定其边界的,也就是说根据“交易费用”的大小来决定所需要的资源是由市场供应还是企业内部自行生产,这就决定了企业的边界。利用市场交易时,有时交易费用过大,就会产生市场失灵;在企业内部交易时,有时组织成本过大也会产生组织失灵。因此,企业是在对二者比较后对资源是基于内部配置还是从外部市场交易获取作出决策的。
以上所述的企业资源整合思路固然十分重要,然而企业毕竟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更大的社会网络中的一个个体(节点),同时又是一个由众多更小的个体(节点)——组织中的部门及个人等组成;且企业的边界通常也是不清晰的,在企业的内外部之间通常有许多中间环节。因此,企业的资源整合还必须嵌入社会网络,考虑关系网络对企业资源整合的影响,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缺乏差异性资源,嵌入社会网络去获取成长所需的资源尤其是未来的资源就更为迫切和重要。嵌入社会网络,可以使中小企业有效解决内生资源不足的问题,利用网络内含的默契、惯例、信任以及惩罚机制维护共同的利益[2]。
关于社会网络,米切尔将它界定为:“某一群体中特定的个人间的一组独特的关系(Michetl,1969)”。当然,这里的关系指的是行为主体间现实存在的而非抽象的关系;行为主体则可以是个体、群体、组织(如企业、社团)。因此,社会关系网络中连接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亲朋好友、同乡同事关系,也可以是交流渠道、商业往来关系、合作互动关系等等。“嵌入性”(Embeddedness)则是新经济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格拉诺维特在《经济行动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 (Granovertte,1985)的经典论文中提出“一切经济行为是嵌入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中的,而社会结构的核心就是人们生活中的社会网络,嵌入的网络机制是信任”。格兰诺维特还将嵌入的方式分为“关系性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和“结构性嵌入” (Structural embeddedness)(1992)。关系性嵌入强调网络成员的直接粘着关系有利于更多信息、知识的共享,通常成员间的关系较紧密。结构性嵌入则强调网络成员在网络中占据的结构性位置可以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知识,通常成员间的关系较稀疏。
二、嵌入社会网络的中小企业资源整合模式
由于企业的生命演变,与生物体的生命演变过程相似,从它的诞生之日起,一般要经历创立、成长、成熟以及衰退四个阶段,而各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演变规律及其不同特点,导致企业对资源的需求及其在获取资源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不同,从而需要采用不同的资源整合模式。根据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嵌入理论,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创立期、成长期前期主要是通过关系性嵌入社会网络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强调中小企业及其业主与其他个人或组织基于关系双方的信任获取资源。而随着中小企业向成长期后期甚至成熟期过渡时,则更需要通过结构性嵌入社会网络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强调企业通过社会网络的关联结构,根据自身的资源及能力明确地向连接网络的各节点获取资源,实现与其他组织的资源共享。基于以上思路,本文提出了嵌入继承性关系网络、嵌入生成性关系网络及嵌入共生性关系网络的资源整合模式。
(一)嵌入继承性关系网络的资源整合模式
嵌入继承性关系网络的资源整合模式是指中小企业主要依靠企业行为主体在进入制度化企业经营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原有的个人人际关系网络[3]或社会关系网络,来获取企业经营所需的资源。这里的关系网络一般是指企业行为主体尤其是创业者个人拥有的各种亲缘、血缘、地缘、情缘关系,如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学、同乡以及朋友等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由于一定的历史渊源在一个高度相关的网络中形成了紧密的嵌入式节点,一般是在企业外部的市场关系或较为疏远的其他关系不愿意提供资源供给和帮助时发挥重要作用[4],从而使中小企业能较好地克服企业资源渠道闭塞的弱点,弥补企业获取资源机会的不足。这种资源整合模式常常被处于创立期的中小企业采用。中小企业的创立期是企业创建和诞生的时期。这一阶段的企业具有活力,充满创新、创业精神,创业者们能同心协力,企业凝聚力强,但是企业的生存能力也相对较弱[5],所需要的基本资源匮乏,通常表现为资本实力不足、产品开发能力弱、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管理经验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因此,如何获取和积累企业经营急需的基本资源并进行有效的整合,以保证企业能成功地从初创阶段进入到成长阶段就成为中小企业首先面临的挑战。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创立阶段的资源整合通常较为困难,尤其是融资,往往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或采用其他正式渠道获取资金,而资金的不足又会进一步导致企业设备、人力、技术等资源的缺乏。面对企业内部资源相对不足的这种困境,企业急需向外部寻求相关的资源来解决生存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但是处于创立期的中小企业,由于在公司实力和声望等方面都显得较为薄弱,很难通过传统的市场关系获取自身所需要的资源,加上新公司获取信息的系统不完备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尤其缺乏发现潜在市场的能力,或即使它们能发现潜在市场,也由于市场调节能力不强而难以与市场建立有效的沟通。而其他公司由于对新成立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因素的顾虑,对双方实现互惠可能性的怀疑,一般也都不愿意对新公司施以援手,很难形成与新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意愿。因此,中小企业通常会选择嵌入继承性关系网络获取企业所需的相关资源,以弥补通过市场关系获取资源的不足。
我国大量中小企业的雏形是乡镇企业及家族企业,由于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企业在发展初期所必需的资源都十分短缺。因此,这些企业在创立伊始,更多是采用社会网络这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捷径来获取或配置资源。以我国的家族企业为例,当银行或投资家不愿意为新成立的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时,创立者通常会向家人或好友寻求帮助,更多地依赖关系网络间建立的相互信任和相互依存关系来筹集资金,从而建立相对稳定的融资渠道。此外,家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亲戚朋友、同学熟人等具有强关系的成员进入企业并担任重要职位,成为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这种做法固然有其弊端,但在中小企业的创立初期,他们对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忠诚度,无疑可以发挥巨大的效力。由于企业的目标与企业员工的利益目标相对容易统一,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较强,从而使员工个人的社会资本得到充分的释放。此外,企业创业者也常常向其他具有深厚感情的业主寻求技术资源、市场渠道或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支持。可见,基于继承性关系网络使中小企业在开创过程中的资源获取得到许多便利,并节省了大量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在这种网络中,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社交义务、强制性的信任,这使得成员间的资源获取显得较为畅通,尤其是彼此之间的信任机制,降低了对新公司的风险分析,推动了成员之间不对称的资源交换。
(二)嵌入生成性关系网络的资源整合模式
嵌入生成性关系网络的资源整合模式是指中小企业主要依托企业行为主体在进入制度化企业经营之后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在价值交换、业务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来获取企业所需的资源。这里的关系网络一般是指企业行为主体在创造价值活动中形成的各种业缘、情缘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伴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以及和其他企业间的经营互动,关系各方在交换资源及共享信息的过程中逐步演变形成的,并通过信任、信誉机制的建立,使企业能够从其他企业那里获取优势资源,从而建立企业的技术优势、原材料优势、营销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这种资源整合模式常常被处于成长期前期的中小企业采用。中小企业的成长期是企业开始适度扩大规模、增强实力的时期。这一阶段的中小企业已经摆脱基本资源不足的威胁赢得了生存,企业的活力、创造性和凝聚力不减,创业者们也愿意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冒一定的风险[5],并开始有目标、有计划地寻求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处于成长期前期的中小企业也常常由于某些资源的缺乏或不具优势而存在着资源的缺口,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完善原材料供应渠道、开拓产品销售渠道、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更新企业经营信息及管理知识,以及招纳高素质员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等问题。中小企业要解决这些问题,依托周边的继承性关系已远远不够,需要寻找并发展新的社会关系,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资源。随着中小企业从创立期向成长期的转变,企业开放的价值网已经生成,并在价值创造、分配、转移和使用活动中与同行竞争者、经销商、供应商、政府、用户、大学及科研机构等相关利益者间进行不断的耦合及互动,从而建立了超越单纯经济关系的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加上此时的中小企业整体实力及信誉有较大提高。因此,中小企业通常会选择嵌入生成性关系网络获取企业所需的优势资源,以弥补企业在某些资源方面的劣势,抵御日益加剧的外部环境威胁,减少企业在发展中的不确定性。
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在资源分布方面很不均衡,从而必须突破企业组织的有形边界,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企业外部的优势资源,尤其是互补性资源及协同性资源,以优化企业的资源结构。为此,中小企业一般可以通过加强与相关利益群体如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竞争对手以及外部其它合作伙伴的联盟及合作,实现合作各方的竞合协同,共享资源,以形成企业外部互补性资源、协同性资源的整合机制,并实现“双赢”或“多赢”,达到协同效应。如通过建立与供应商、经销商的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获取优势资源的供给和完善的经销网络;通过建立与竞争对手在技术开发、市场开拓方面的合作,最大限度地达到企业在技术或营销方面的优势互补;通过与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吸纳、整合和创造新的知识,以形成企业新的知识链和创新链。
(三)嵌入共生性关系网络的资源整合模式
嵌入共生性关系网络的资源整合模式是指中小企业主要依托企业行为主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通过搜寻具有共同文化和良好合作行为的伙伴,构建有利于企业获取资源的系统化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并镶嵌其中,以达到共享资源、知识及信息。这里关系网络一般是指企业行为主体在长期合作发展中形成的各种业缘、地缘、情缘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网络成员在分享对知识的理解力与洞察力,分享贯穿相关企业间的共同价值、模式与信任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这种资源整合模式常常被处于成长期后期或开始向成熟期过渡的中小企业采用。在成长期高速发展或能顺利向成熟期过渡的中小企业,往往有几种重点产品成功地占据了市场甚至获取了优势地位。企业对外一般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市场的竞争地位大大增强,盈利水平也达到高峰,企业内部也逐步形成日趋完备的组织体系。但在这一阶段,企业的增长速度可能趋缓,组织的凝聚力开始削弱,企业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锐减,因而组织活力显得不足[5]。因此,中小企业要避免在实践中被市场的大浪无情的淘汰掉,追求可持续的成长,就必须进入企业的“蜕变”过程,开始“二次创业”过程,通过培育核心业务,或在原有的业务领域外寻求新的增长点,或开拓新的市场等,获得新的成长机会和空间。根据社会网络理论,由于资源并非均匀或随机地在社会系统中流动,社会成员按照联系点有差别地占有稀缺资源和结构性地分配这些资源。网络密度和行动者之间的联系属性会限制资源流动的方式,而对处于社会网络中不同位置的成员,其获得资源的模式也极为不同。因此,中小企业要赢得进一步的发展,在企业实力集聚到一定阶段后,就必须与相关利益群体形成相互认知关系、合作关系和信用关系网络并嵌入其中进行长期合作,快速进入“共同的学习过程”,在相互合作中获取默会知识和资源,加强企业在关系网络中的位置优势和提高网络的高效互惠水平,从而优化企业的资源结构。
我国中小企业结构性嵌入的共生网络通常有三种:一是中心卫星型网络。中小企业可与其它众多的中小企业一道,以生产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大型企业为中心组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从而成为某些中心企业的“下包”企业及“互补品”生产企业,为中心企业提供长期的配套协作生产及服务。通过这种竞合互动的方式,中心企业可以集中人力、物力抓好核心技术的开发及产品主体的设计,而中小企业通过成为中心企业的卫星企业可以在长期合作的保证下不断力求专精,从而赢得快速发展的优势。二是柔性制造网络。中小企业可以与其他各有专业特长及其优势的同业中小企业建立直接、密切的横向联系并长期共同合作生产零部件或最终产品,同时以独立、平等的关系及地位相互交换所需的信息和共享资源,从而实现协同发展的优势。三是协同创新网络。集聚于特定地理区域的中小企业可以与区域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其他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专业分工及协作、共享及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当然,以上资源整合模式可能同时并存于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只不过其中一种资源整合模式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且其应用的比重也较大。我国的中小企业要重视嵌入社会网络获取资源的重要作用,并深刻理解企业所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需要的资源,从而选择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实现更加健康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