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一、引言
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是十分环保的,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在利用这个新资源的过程中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保证。要想顺利的竣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企业的基础构成就是施工的技术,它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把管理和技术相协调,使两者都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水利工程建设起到更好的作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
1、施工质量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主要施工原材料都是在附近地区砂石场采制成的粗骨料,由于水利工程对砂石需求量比较大,在施工前未对这类砂石材料进行严格质量检测直接用到现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监督不强。水利工程施工中,各项技术指标监督不力甚至是无人监督,致使施工中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2、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大
水利水电工程比一般的工程要求安全系数和难度要大得多,并具有不可复制的单一性质。究其原因,时下主要在工程方面管理不当,以大单位式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方面容易出现疏漏。大规模的工程量,施工各专业管理不统一,存在单位与单位之间,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差误,从而导致工程管理方面的不足。
3、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差
由于施工工期紧张,施工企业招聘的技术人员很多未作专业培训就直接上岗,这类未培训的技术人员对施工质量整体管理观念较差,容易出现不按质量管理规范施工现象,对工程项目质量检查不严格执行,容易导致产生施工质量问题。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系列重要组成部分,受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自然环境因素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其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因而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做到因地制宜,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加强对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环境控制与建设,营造一个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施工环境,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
2、施工方法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同,施工方法选择是否科学合理对施工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当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时,容易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增加了施工成本。
3、施工设备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部分单项施工工程专业性较强,需要施工机械设备比较专业化,部分施工机械设备价格比较昂贵,选择的施工机械设备首先要符合工程的技术标准,满足施工实际的需要。
4、材料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大量的砂石、钢筋、混凝土材料,材料进场前做好材料计划,进场前的材料做好质量检测,避免材料的浪费,杜绝不合格材料入场,留下工程质量隐患。
5、人员因素
工程施工的主要核心力量是人员,因此,提高工程质量首要的是提高施工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及身体素质各个方面,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从而使其能够熟练准确的掌握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
四、强化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的生命线在于质量,只有保证了施工质量,才能确保水利工程长期安全运行的稳定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
1、建立完善的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对厂站、车间和班组进行划分,建立3级技术管理工作网。建立信息收集部门,对施工信息技术进行收集整理,对施工中出现的事故和故障及时进行分析、整理和反馈,对施工技术进行讨论,加强设备运行管理,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及时检修,从而有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此外,还要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归纳,并建立健全的文档查阅制度。
2、改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施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在复杂环境下施工保证质量,施工单位要实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不断更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法和生产工艺,采用可靠性强,质量好的施工材料运用到实际施工中去。通过不断改进的施工方法,合理配置水利水电施工资源,结合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提高企业技术的核心竞争能力,保证施工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3、强化人员技能素养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作,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相较一般的岗位更加严格,因此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及学习,提升其技能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施工单位可以与培训机构进行联合,或者自行组织培训班,在企业定期举行知识讲座,组织培训的员工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将所学的知识理论与实际形结合,及时进行知识信息更新,并且加深知识的理解与实践能力。在培训学习之余,还可以将技术人员进行分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使员工形成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打造一支施工质量一流的队伍。
4、抓好现场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技术管理工作应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制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人。狠抓落实,用血的教训说明安全生产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使职工增强执行规程制度的自觉性。并对各类大小事故认真开展调查分析及时写出调查报告和事故 通报。用安全规章制度约束人,用事故教训教育人,以奖优罚劣激励人。在职工中形成“抓安全就是抓生产的综合性治理 ”,从而使职工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平时加强职工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5、加强工程质量技术监督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要本着“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通过运用科学的技术试验手段和监督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和安全操作进行定期监督检验,对设备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要确保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要求,企业和项目部制定的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规范要求,一定要定期进行施工技术及管理的监督。更多的使用技术成熟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同时应当提高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就要不断进行技术的更新与创造。总体上,应当加强技术监督、仪器仪表监督、安全操作监督、施工设备安全施工监督等。通过全面检查和抽样检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落实管理制度,来提高施工技术。
6、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事前对技术方案、管理措施和质量体系进行审查后,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控制也是比较重要。对现场质量的检查工作需要质量管理人员根据管理制度和控制流程,对水利工程中已经完成的工序实施自检和互检,再由监理人员复核检查合格后方能实施下一道工序。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影响质量因素较多,项目负责人除了协调和沟通各方关系外,还应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根据质量检查制度要求,进行隐蔽工程和分部工程自检验收工作,控制好工程的质量,及时记录和整理质量资料,从而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7、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高效应用
图1 水利水电工程数据库技术应用
GIS是近几年来才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用三维全景虚拟显示施工总布置,直观反映组成部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并实现各种信息可视化查询、统计计算,分析以及实现水利建筑物施工全过程动态仿真演示(图1)。以信息的直观化、数字化、可视化为出发点,直观清晰地描述复杂工程建设的施工动态过程实现科学应用保证建设的科学化从而保证了整个建设的施工质量。
五、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投资的重要建筑工程产品,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和水利工程周边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施工质量控制受到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除了施工企业必须严格管理控制外,每个参与施工的一员,都结合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实践经验,不断试验和学习,为水利水电技术的科学、有效应用,为国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树峰,张会竞,李志彬.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60-63.
[2]路浩勇.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策略[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2:122-123.
[3]蒲海琴.浅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科技风,2012.(06):245-246
[4]蔡光荣.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0,07:109+100.
论文作者:苏道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因素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