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论文_孙毅超

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论文_孙毅超

国网黑龙江省巴彦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省 哈尔滨151800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日益发达,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日新月异,数字化、电子化和智能化成了新时代的标签,图书馆的建设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图书馆建设也朝着数字化的发展,对图书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对图书馆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作为图书馆,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深入探究、不断思索的重要课题。

1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内涵

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迎合时代发展特色,满足用户需求,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图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推动图书管理数字化(信息资源存储)、网络化(信息资源传输手段)、智能化(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发展。因此,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有效运用。图书馆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图书管理管理模式与服务方法的与时俱进性,在互联网时代下,应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已成为时代的主流趋势。对此图书管理应借助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从而满足时代需求。其二,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推动了图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在此背景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丰富图书管理途径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其三,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不断革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旨在迎合时代发展趋势,为人们提供多元化、个性化信息服务。因此,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侧重图书管理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以及方法的不断革新,实现信息资源的不断完善。

2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2.1深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理念

传统的图书馆主要注重对书籍的收藏,书籍的使用则是次要的,没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使用率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对图书资源的需求。而且有很多的地方图书馆门前人员稀少,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宣传力度欠缺,没有营造良好的资源利用氛围。而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图书资源管理要转变这种陈旧的理念,要注重图书使用功能的发挥,建立以客户使用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客户的反馈加强图书资源的管理与更新,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对图书资源的需求,提高图书资源的使用率,发挥图书资源的优势作用,以便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2.1注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技术

注重图书馆信息技术的研究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主要从内外两方面来进行技术的研究,前者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例如,根据图书馆的实际需求情况,可以设置自主借阅系统,便于用户对图书资源进行查询和使用,不仅能够提高客户查询资料的效率,还为客户使用图书资源提供了便利。后者是以互联网为媒介与其它的图书馆进行链接,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通过对信息化建设的内外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还能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增强图书馆与客户之间的粘合度,改变传统图书馆忽视客户需求的状况,有助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加快步伐。

2.2注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得以发展和壮大的根本,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图书资源质量的提升。图书馆的资源主要包括: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其中外部资源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各个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注重与社会图书资源需求客户建立联系,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终实现共赢和双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内部资源主要是通过增强数据库的资源管理、购买书籍、扩大图书馆的占地面积来实现的。而文化资源主要是通过设置图书馆的内饰、经营风格、个性化的服务来实现的。此外,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客户需求对于图书馆的规模、资源种类、经营理念等方面各不相同。如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信息技术不发达、人员的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也不强,可以通过增强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来实现互联网资源的共享,从而提升图书馆的资源质量,满足人们对图书资源的需求。

2.3 处理图书安全管理问题

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管理主要网络安全创新建设是很重要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平台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数字图书馆作为重要数据库存储和图书馆维护的平台,在整个图书馆智慧管理中显得十分重要,为了给读者和学生提高优质高端的服务,图书馆软件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利用优质的阅读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强化网络危机意识,定期对图书馆信息化平台进行安全检查,排除网络安全隐患。

2.4改进服务内容

在现在的时代,如果想要让用户需求满意度得到提高,仅仅借助参考咨询服务方式是行不通的,同时还需要凭借图书馆知识咨询服务的力量。处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信息服务的个性化与精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互联网+”时代能够让图书馆得到更加多的发展机遇,但其也需要图书馆掌握读书用户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行为等,知道用户的潜在读书需求,构建合理的图书服务模式。此外图书馆要转变以往将用户当做单一受众的思想,要知道用户能够在任何时候借助自媒体平台,从而制造信息与传播信息。公共图书馆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和用户展开准确的互动,进一步了解用户的心理动向与阅读需求,图书馆在掌握用户阅读喜好与个人信息之后,能够根据大数据的信息推送标准,将用户科学分组,为用户供应更加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从真正意义上将服务的关键内容确定为广大读书用户。有效凭借“互联网+”平台,图书馆能够在为用户推送信息的时候做到积极主动性,举例说曾有用户提问过“最近有什么新书”的问题,图书馆在添置新的书籍后,能够及时的向用户发布新书籍的信息,而且还能够为用户推送图书馆的相关活动,并给予借阅用户在规定时间内归还书籍的提醒,从而达到图书馆服务工作差异性的目的。

2.4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阻碍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提高图书管理人员技能水平和专业理论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可以每年组织图书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参观,或派遣骨干人员参加各地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培训,学习其他图书馆的管理经验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图书管理的服务水平,推动员工素质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协调发展。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离不开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在目前实施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大多数图书行业都在其建设的过程中采取信息化技术,借以提升图书馆自身发展速率。在这个过程中,要想抱枕图书馆与信息化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衔接,还应该对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两种管理方式进行对比,了解信息化管理自身具备的优势,明确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能够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吴俐.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J].神州,2017(10):297-297.

[2]潘洁.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1):105-108.

[3]赵晶波.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33(39):105-108

论文作者:孙毅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论文_孙毅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