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因素在《采样者》语篇理解中的应用

语境因素在《采样者》语篇理解中的应用

一、语境因素在The Sampler一文的语篇理解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梅[1](2019)在《同传并行—综合语义加工专业技能研究 ——以英汉、汉英同传为例》文中认为职业和学生译员在同传表现上呈现诸多差异,通过现实观察和文献梳理,发现两者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语篇意义加工层面。结合同传语义加工路径和语义加工策略,本研究提出同传“并行-综合语义加工”专业技能这一概念。“并行”不仅指“脱壳”和“代码转译”作为语义加工路径的并行激活,也指同传决策过程中各影响要素间整体、互动、分布式激活方式;“综合”指同传语义加工的“综合”策略和对认知资源的“协调”过程。本研究围绕同传的并行-综合语义加工专业技能,提出研究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有四:一、如何运用理论框架来解释同传并行-综合语义加工现象?二、影响同传语义加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三、体现并行-综合语义加工能力的具体指标和策略有哪些?四、与新手译员相比,职业译员的并行-综合语义专业技能是否有显着差异?为什么?对于前三个研究问题,笔者通过文献法、归纳法进行理论构建,在此基础上聚焦第四个研究问题:通过实验法、问卷法以及定性分析,以职/学、方向性和语速作为自变量,对因变量——总/主信息实现率、语义并行加工路径指标和语义综合加工路径指标进行考察。本研究以联结主义的并行-分布加工理论(Rummelhart&McClelland,1986)作为主要理论基础,构建了同传并行-综合语义加工模型。该模型在语义加工路径上强调代码转译和“脱壳”的并行加工,在综合语义加工环节,强调同传认知活动中的策略决策过程:即在内外部互动因素的影响下,译员通过语义加工策略进行综合、协调处理,具体体现为对理解后的语义进行重构、整合、主次信息甄别等。以并行-综合语义加工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修正层级模型(Kroll&Stewart,1994)、长期-工作记忆(Ericsson&Kintsch,1995)理论,本研究进一步论述了影响同传语义加工的主要因素——工作语言能力、方向性、长期-工作记忆能力和源语信息难度,确立了同传“并行”语义加工指标——源语结语干扰、词汇干扰、语义重构和综合路径指标及“综合”语义加工策略——语义重构、整合、泛化、近似表达、概括、连贯添补、诠释添补。在前三个研究问题基础上,对研究问题四展开实证研究。运用专家和新手对比范式,在控制背景知识的前提下,本研究对8名接受过正规会议口译培训的职业译员和7名会议口译即将毕业的学生译员进行中语速和快语速模式的汉英、英汉同传实验研究,并辅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B语习得背景知识、B语同传训练和实践比例及英汉、汉英同传难度。结果显示:一、职业和学生译员的总/主信息实现率有显着差异,而在综合语义加工策略频率上无显着差异。数据进一步显示职业译员区别于新手译员的不是策略的选择和使用频次,而是策略的自动化程度,语篇整体意义的连贯构建和认知资源的协调。此外,结果显示职业更倾向于运用并行语义加工路径,结构干扰多于学生译员,这与“职业化程度越高,脱壳程度越高”的常规思维相悖;二、方向性因素的显着影响表现在A、B语工作语言能力的差异上。“翻译不对称”效应(Kroll&Stewart,1994)在本研究中得到验证:译入A语时,结构干扰和词汇干扰显着多于译入B语方向;而译入B时,译员更多地采用“意译”路径和策略,包括运用更多的语义重构、整合、诠释添补等,对语篇意义的连贯和认知资源协调方面也更好。三、数据显示语速,作为源语信息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并行加工路径指标无显着影响,这与Dam(2001)等人的“同传难度越高,脱壳程度越高”这一结论相悖;四、不论职/学组间区别,并行加工路径和综合语义加工策略相关指标与总/主信息率显着相关,总体上支持本研究中对于“同传并行-综合语义加工模型”的构想。

刘辰[2](2018)在《中美媒体有关南海争端报道的体裁互文性对比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三十年来,在各种语言学理论的启发下,语篇体裁研究领域得以扩展,学者们开始关注体裁背后的修辞和语用功能的研究。体裁互文性(genericintertextuality)日渐成为体裁研究和互文性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为我们观察体裁变化、探究体裁的社会性、揭示体裁与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效视角。近十几年来,体裁互文性引起了文学体裁分析领域和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的关注,但是以往研究多驻足于对体裁互文性现象的界定和描述,尚未获得系统的理论层面的理解和阐释,围绕语篇作者运用体裁互文性的动因以及体裁互文性的生成机制的讨论也不多见。体裁互文性并非简单的体裁现象,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结果,也对新体裁的产生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体裁互文性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符号互动系统,表现为语篇中各种类型的体裁、风格和话语在不同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互文生成过程。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vanDijk的认知语境理论与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多领域、多视角融合的体裁互文性批评分析框架,既包括静态的体裁互文体系(systemof generic intertextuality),也包括体裁互文性的动态生成过程(process of generic intertextuality)。本研究旨在对体裁互文性进行系统的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之上,挖掘体裁互文现象的意义、价值及其与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中美危机话语的典型话题—中国南海岛礁主权争议,从《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中收集了 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的新闻语篇。阅读筛选之后,本研究获得有效汉语新闻报道157篇,总字数为258455字,每篇平均字数为1646。《纽约时报》共计150篇,英语总字数为237047字,每篇平均字数是1580,差异不足以产生由于词数和长度上的差距而引起的误差。本研究从体裁互文性体系与体裁互文性的运行过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讨论,力求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中美有关南海争端的新闻报道中体裁互文性的结构和类型表现出何种异同?2.中美有关南海争端的新闻报道中体裁互文性体现的身份关系呈现出何种异同?3.中美有关南海争端的新闻报道中体裁互文过程的表现和效果又有何不同?体现了怎样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为了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本研究综合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使用Phython jieba对中文语料进行分词处理,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3.5.0以及显着性检测工具Log-likelyhood对中美主流媒体新闻话语中体裁、话语和风格混和交融的现象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探讨体裁互文性在这两份报纸中的使用异同及其原因,我们获得了一些较有意义的发现,具体如下:(1)通过分析体裁互文性的表现和分布,我们发现《人民日报》试图通过辩论性和叙述性体裁树立中国政府的正面形象,言辞犀利,表明中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记者倾向于使用辩论性体裁和叙述性体裁、辩论性体裁和描述性体裁、辩论性体裁和指示性体裁互文的方式,有效传达中国对南海问题上一贯的态度和立场。《纽约时报》记者倾向于运用解释性、叙述性和描述性的体裁形式对南海主权争端背后隐藏的利益与权力因素进行深刻地探讨,《纽约时报》中多次出现了解释性体裁和叙述性体裁、解释性体裁和描述性体裁、解释性体裁和辩论性体裁的杂合手段,体裁互文性的形式和表现呈现了复杂化、多样化的现象,这与中美两国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和新闻传播的方式有很大的关联。(2)对体裁互文过程中隐蔽的身份信息的讨论主要从人际意义和主体位置两方面展开,人际意义由评价理论提供解释,对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的阐释则从新闻体裁结构和语式两方面展开。通过对新闻态度资源进行定性分析,本研究发现中美新闻报道均未大量出现情感资源,鉴赏资源出现频率较高。《人民日报》记者倾向表达支持、信任的人际意义;《纽约时报》记者倾向表达怀疑、否定的人际意义,意图夸大中菲、中美之间的矛盾。另一面,文本中人际化的异质性使作者的权威身份发生不断的变化,成为接近读者、与读者平等的非权力者。经研究发现,《纽约时报》中话语身份较《人民日报》而言更为复杂、多变,出现了新闻叙述者身份、事件参与者身份、权威性评价者身份、与听众展开会话的对话者以及南海生态维护者等。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转变的过程体现了描述、叙述、解释、辩论和指示性体裁之间不同程度的杂合。(3)对体裁互文过程的分析需要考察新闻语篇交往过程中体裁互文意义的转换特征与转换效果。研究发现,《人民日报》记者为了突显其观点的合理性,新闻引导意图比较明显,跨主题、跨领域的互文占比较少,更多的是与自身当下、过去的事实横纵勾连。《人民日报》记者偏向于使用政治和历史主题互文的方式介绍南海问题的历史由来以及现状。《纽约时报》报刊在版面编排上体现多层面的互文性,偏向于使用政治、生态、文化、外交等主题互文的手段分析和阐释南海问题,针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多与《人民日报》中的主题形成互文,试图造成针锋相对的传播效果。从社会—认知角度分析体裁互文性,目的在于对体裁间的互动和博弈作出解释,可以揭示中国媒体如何选取体裁谋划语篇从而建构中国主权问题的核心概念,另一方面,能够洞察美国媒体为了支配和控制新闻受众的认知,如何解构中国媒体建构的核心概念,并对其进行重构的过程。本研究对围绕南海争议主题的汉英报纸新闻语篇中的体裁互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建立体裁互文性批评分析模型,借以完善体裁互文性的理论研究体系,充实体裁互文性的实践研究。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均得到一定的启示:首先,本研究将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传播学理论与巴赫金的语言学思想应用于汉英报纸新闻中体裁互文性的比较分析,对体裁互文性的动态运行机制和语用效果展开探究,既揭示了媒介话语传播过程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又体现了语言学与其他人文学科间的融合趋势。其次,本研究选取了真实的新闻语料,研究者将语料库技术、汉语分词技术和显着性统计的检测软件运用到汉英报纸有关南海争端报道的体裁互文性比较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批评语言学和语料库技术结合的研究领域。最后,本研究可以为普通读者和新闻从业者提供理解汉英报纸新闻话语的体裁结构及话语策略的多维视角,对于加强我国对外传播话语策略及其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晓露[3](2018)在《英汉同声传译中衔接处理方式的选择与原因研究》文中提出大量关于口译质量评估的研究表明,衔接和连贯是口译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这一理想标准与业者行为表现之间却存在着差异。现实中,同声传译员在实现译语语篇连贯方面可能存在着特殊的困难,比如即时产出的时间压力、信息的逐步展开、认知资源有限等等。同声传译员在这一特殊的工作方式下如何实现衔接并构建连贯的译语,仍有待深入探讨。通过理论思考,作者发现现有的口译理论无法解释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如何利用语篇线索实现译语连贯。鉴于此,作者进一步思考了与口译研究密切相关的语言学理论,发现可以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中Halliday和Hasan(1976)的衔接理论考察译员是如何实现衔接和构建连贯的。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衔接和连贯的关系密切。衔接是一项语义资源,是实现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译员对于衔接手段的把握有助于其理解源语语篇信息和讲话者的意图,并最终构建连贯的译语。译员在同声传译过程中若没有处理好衔接手段则可能产出不连贯的译语。但是,关于衔接手段在同声传译过程中的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却较为缺乏。基于此,作者回顾了口译研究中关于衔接和连贯的研究,发现以往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将焦点锁定在衔接手段之一的连词,旨在探索英汉同声传译过程中职业译员处理连词的特征和规律。本文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第一,英汉同声传译过程中职业译员处理连词的方式有哪些?第二,职业译员选择不同方式处理连词的原因是什么?针对研究问题,作者设计了一项同声传译实验和问卷调查,邀请了7名职业译员和8名口译学员作为实验对象,要求他们对一篇长度约15分钟的英语演讲进行同声传译。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本文有以下发现:针对研究问题一:(1)职业译员处理连词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同类保留、省略和替换。其中,职业译员最常用的是省略,其次是同类保留。职业译员和口译学员在这一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2)三种处理方式在每类连词中的使用分布情况有所不同。对于补充连词、条件连词和因果连词,职业译员采取的处理方式主要是省略;对于转折连词、时间连词和变化连词,职业译员采取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同类保留;而口译学员对于每类连词采取的主要处理方式均为省略。针对研究问题二:(1)职业译员选择省略的原因有五种:一是由于连词前面句子的处理导致消耗过多的精力而不得不省略连词;二是由于没有准确把握连词的意思,误判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省略属于次要信息或冗余信息的连词,从而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四是当多个连词并用或连词与话语标记并用时,职业译员倾向于省略其中一个而保留较为重要的连词;五是由于句子并不具有连词所表达的逻辑关系或为了避免重复而将其省略;(2)职业译员选择替换的原因有四种:一是由于没有准确把握连词的意思,误判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由于连词前面句子的处理导致消耗过多的精力;三是将隐含的逻辑关系明晰化,因而替换为更合适的连词;四是为了避免听众产生误解而替换为功能类似的连词。本文借助跨学科理论系统性地研究了英汉同声传译过程中职业译员连词处理方式的选择及其原因。研究发现,职业译员选择不同处理方式与同声传译特殊的工作方式关系密切。同声传译的交际目标使得译员必须不断地做出选择,而且由于不同原因而选择的处理方式对于译语语篇的连贯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是同声传译研究的有益补充,对于口译教学和口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杜静波[4](2017)在《现代日语语篇研究》文中认为日语语篇研究是时代的要求,是日语语言学研究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跳出句子、句群等语篇片段,深入研究现代日语语篇整体结构、语篇之间和语篇之内各单位的互文结构、语篇的整体关联性等也是现代日语研究的重点。本文立足于现代日语语篇语料,综合运用理论研究方法、描写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多种语言学研究方法,对现代日语语篇的结构、说话人在文本内体现、语篇语法形式化做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提出日语语篇内仍如句法一样具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结构。但是其聚合单位是句子和句群,其组合单位是功能格。本文所提出的功能格概念是建立在普洛普开创的叙事学基础上的语篇范畴,是一个与语篇整体功能和句子、句群个体功能相联系的动态概念。由此,本文建立叙事语法的基本框架,并论证格雷马斯符号学方阵的数学模型等相关问题。本文提出说话人不仅是语境因素而且是语篇内因素,深入阐述了日语小说等语篇内的说话人类型、说话人递归现象,将会话分析理论的话轮概念、话轮转换机制引入到日语书面语篇分析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尝试建立日语形式语法新模型。在分析乔姆斯基四阶层的基础上,提出将描写句看成数据语言,将判断句看成程序指令语言的设想。进而提出语篇不仅是数据语言集合,也是程序指令语言,更是程序指令语言和数据语言综合体。由此提出语篇语法是通用图灵机语法的设想,并且定义了日语瞬间描写语篇等一系列形式语篇模型。本文广泛地涉猎了普通语言学、叙事学、会话分析理论、离散数学、计算机编程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将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入日语语篇语法的分析中。本文证明了日语语篇语法是一个可以使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的对象,日语语篇语言学在跨学科研究方面有着光明的前景。

王劼[5](2015)在《英汉叙事语篇模糊回指的认知及功能研究》文中提出自美国科学家扎德(Zadeh)于1965年首次提出“模糊集(Fuzzy Sets)”理论以来,模糊科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到哲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从20世纪末开始,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模糊语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回指现象在国内外语言学界亦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个语言学流派里都有回指的影子,回指研究始终与语言学科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语言学从对孤立小句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实际篇章的思考,回指研究开始更多地关注句法之外的语义、功能、语用及认知因素,人们对回指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和深刻。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针对汉语语篇中的回指现象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融合了模糊语言特点的模糊回指现象却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我们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理论探究、现象阐释等手段,对模糊回指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认知功能视角对其进行了深入解读。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歧义回指,而是聚焦于具有普遍意义的回指关系,以及在回指关系建立过程中反映出的语篇构建方式。综合英汉叙事语篇中的语料,我们将说话者因为语法失误而造成的模糊回指,由于客观事物恒动性导致的带有广义模糊特征的同形回指,以及零回指排除在本研究之外,然后聚焦和分析异形回指。模糊回指是语言模糊性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常态化的语篇现象,不同模糊程度的模糊回指,在语篇中分别承担着特定的语篇衔接和概念传递功能。传统回指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先行项和回指项之间的同指关系,而先行项与回指项在非同指基础上建立的模糊回指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这一传统认识。传统回指研究将回指视作一种衔接或连贯的工具,并不深究这一工具内在的运作机制。伴随着模糊回指现象的研究,我们将深入到这一工具的内部,详细探寻语言在篇章形式、概念语义等方面的内在运行机制。本研究由五个相互衔接的部分组成:文献回顾是对国内外回指研究的成果和特点,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和特点,以及模糊回指研究的零星成果的回顾及评述。其次,我们对语言的模糊性本质及产生根源进行了思考。认知主体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动态过程中,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不断发生互动。当人类运用语言对客观世界进行范畴划分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模糊性认识和模糊语言表达。随后,我们分析了回指的广义性模糊特征及产生根源,从“同指(co-reference)”概念入手,对模糊回指现象进行了明确界定,并根据先行语和回指语之间关系的模糊程度,将模糊回指分为三个大类。本研究的核心是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模糊回指进行阐释,主要基于两类理论:第一类为“可及性理论”、“认知参照点理论”、“最佳关联理论”和“框棂关系”等经典理论。把这些理论运用于模糊回指的阐释,一方面验证了本研究分类的合理性,同时进一步证明了这些理论的阐释力。第二类理论是以Fauconnior的“角色/值(role/value)”理论为核心,整合“扩散激活”理论与“匹配”原则,构建了本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我们采取图示的方式,从发话者和受话者两方面入手,研究模糊回指的产生和释义过程,从而揭示语言层面模糊的概念在语篇中的动态传递和接收过程。最后,我们对模糊回指的功能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和阐释。模糊回指是由成分因素、关联因素以及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随后对模糊回指功能的分析涉及语篇、语用和修辞三个方面。本研究的创新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模糊回指现象进行了系统整理,将其视作一种普遍的语篇现象,从不同的模糊层面以及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详细阐述,确立了模糊回指在回指研究中的核心地位。第二,我们顺应篇章发展的自然方向,采取“右取向”的研究方法,对Fauconnior的“角色/值”理论进行了创新性应用,并将其作为理论核心,结合“扩散激活”理论和“匹配”原则,揭示了模糊回指的概念连通机制,为衔接与连贯研究做出了补充和发展。第三,回指、模糊、认知及语篇功能往往被放在不同研究层面研究,鉴于模糊回指的特点,我们将把这几个方面进行整合讨论,探求它们彼此之间的协同、制约关系。最后,本研究是对模糊语言研究的补充和发展。模糊回指的研究与模糊指称以及模糊语言研究一脉相承,因为它们都反映了作为符号的语言在进行指称时通常所具有的一种不确定性。模糊指称以及模糊语言涉及的是语言符号与所指概念或实体之间的关系,而模糊回指首先涉及的是篇章内部两个语言成分之间的所指关系,这是整个指称关系中的重要一环。由于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触及概念语义层面,因此这种关系更具有复杂性。对模糊回指现象的研究,还可以对模糊指称以及模糊语言研究带来诸多有价值的启示。

许云鹏[6](2014)在《语用关联在汉语和西班牙语互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对汉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的翻译活动进行了全面考察,包括理解、表达和接受的各个环节,而且分析了翻译过程中由于语境变化而发生的信息关联度降低或者缺失的多种情形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论文的主要观点是:实现信息在两种语言中关联度对等应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依据的指导原则和追求的翻译标准;事实上,力求在语义、语用和风格等各个层面达到原语与译语的关联度对等,是潜在地驱使译者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的力量;译者对信息关联度的变化应有足够的敏感性,能够对关联度做出准确评估,并酌情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由于译出语和译入语在语言、文化、认知、审美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原文信息在译入语语境中关联度发生变化。本文揭示了造成关联度下降或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语言文字形式特征的差异、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以及文化和认知的差异,等等。作为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或中介,译者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和促进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交际的成功,为此,需要考虑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的差异,不断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使译文读者无须花费过多努力便可领会作者的交际意图。为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直译、意译、音译、注解、替换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向译文读者提供信息的最佳关联性。论文认为,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互补的、相得益彰的。在语篇的翻译中,为了使译文读者既能了解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和语篇风格,又能顺畅地阅读作品,译者通常结合使用多种翻译方法和策略,具体依据关联度的变化情况而定。汉语和西班牙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亲缘关系遥远,二者在语法、词汇表达习惯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千差万别,而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两种语言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语用习惯,体现着不同的认知特点。这些差异都增加了翻译工作的难度。在论证过程中我们列举的大量译例证明,运用关联理论对话语进行关联度分析,有助于理性对待西汉或汉西翻译实践中的难点和障碍,并且为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希望本文能为汉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翻译理论体系的建设贡献一臂之力,对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冯志国[7](2014)在《语篇阅读的新修辞视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读是人类在现实世界中进行的一项基本社会活动。对阅读的研究在历经了早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训练与培养,以及后来的认知心理语言学研究之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对阅读过程的研究又有了新进展,即阅读被视为读者在语篇层面意义构建的社会行为。阅读的社会性就可表征为语篇阅读行为,并可以视为一种意义再构建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对语篇阅读行为的考察可以纳入新修辞学的研究视域,因为新修辞学是对人类话语活动研究的一门综合学科,关涉语言哲学、语篇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学科。在新修辞学家看来,人类一切话语活动均是象征行为,是话语主体间的一种修辞实践。其中受众在这一实践中的解读作用成为新修辞学理论关注的焦点。因此,阅读的社会性就成为阅读研究和新修辞学关联的基础。具体说来,新修辞学视角下的语篇阅读行为是一种象征行为,体现了包括修辞者、语篇与现实世界在内的一种修辞互动;读者的语篇阅读行为是对文本内容“修辞再发明”的过程。概言之,新修辞理论强调了读者在意义构建中的主动性,认为没有“单纯”的阅读行为,在语篇阅读过程中读者总是带有自己的观点、立场来重构语篇意义。目前国内外对阅读的研究主要在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理论领域内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其局限性在于忽视了阅读行为的社会属性,没有把读者看作是对阅读内容的意义构建者,而单纯作为参与者和接受者。本研究尝试以西方新修辞学有关意义阐释的理论为基点,结合语篇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构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形成“语篇—修辞”界面研究范式,将语篇阅读行为作为这一界面研究的切入点,将语篇阅读行为看作是读者在特定修辞情境中对语篇意义解读的“修辞再发明”过程,对语篇阅读的修辞性进行理论分析和解释,并试图构建新的语篇修辞性阅读教学模式。本项研究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注重新修辞学与语篇语言学之间的理论勾连,研究手段以语料分析为主,通过严密、合理的论证对语篇的修辞性进行思辨性考察,进而重点对语篇阅读的修辞性进行精细的分析和精密的归纳。此外,本研究以理论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汲取新修辞学、语篇语言学、外语教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打通理论与应用的界限,论述了本研究发现所具有的语言教学意义。本研究是立足新修辞学相关理论来考察语篇阅读活动的一次尝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首先,明确了“语篇—修辞”界面研究范式;其次,重新界定了语篇的修辞性,提出语篇修辞性在于其“修辞同一”、“修辞情境”以及“修辞对话”三个层面,它们一同构成了语篇运作的修辞系统;第三,重点分析了作为修辞行为的语篇阅读活动,将语篇阅读视为“修辞再发明”的过程。最后,尝试构建语篇修辞性阅读教学模式,为我国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范式,这对于培养学生评价性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姜敏[8](2014)在《“此”及其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回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讨论现代汉语中“此”及其构成的指示词语在回指方面的特点,尽管“此”主要是上古汉语中近指指示代词的代表,但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消亡,因此,我们认为其存在具有一定的理据性。本文以Ariel提出的可及性理论和许余龙在此基础上提出主题性理论为基础,以北大语料库的书面语料为载体,对“此”及其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及其回指确认进行了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此”单独使用时是一个中可及性标示语,构成指示词语时在不同的句法上位置则表现出不同的可及性。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有关“此”的前人研究,最后介绍了本研究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主要考察了“此”的句法功能,同时分析了“此”回指的先行语在句法方面的性质。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此”单独使用时的可及性,利用Ariel提出的四个影响可及性的因素,对“此”的可及性进行具体分析,得出“此”是一个中可及性标示语的结论,同时结合主题性,对“此”的中可及性进行了确认。第四章则主要讨论“此”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我们同样采用第三章的方法对其可及性进行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句法位置,“此”及其构成的指示词语表现出不同的可及性,主语位置上是一个高可及性标识语,宾语和定语位置上则是一个中可及性标识语。第五章根据前人对“这”的研究,与“此”比较,试图找出二者的不同。第六章是结语,主要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不足。

毛颢[9](2013)在《汉英叙事语篇回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回指一直被看作是“大脑之窗”,是日常语言信息传递和交流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语篇连贯的一种重要手段,涉及到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语言描写层面上的多维限制。在各种语言理论中回指问题都是关键问题。回指研究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因为它不仅是一个透视许多语言理论的窗口,更在于它不同寻常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为满足交际活动的需要,几乎所有的语言都形成一套复杂而完备的回指语系统,汉语和英语也不例外。作为指称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指现象是当代语言学,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往的回指研究中基于语篇的汉英回指对比研究尚不多见。目前还没有人对英汉语篇回指使用分布、回指释义确认做过系统的实证性的对比研究。有鉴于此,本文系统性、多维度、深层次地研究了汉英叙事语篇回指。本课题主要研究目的有两项;(一)为回指的使用和识别确认提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汉英两种语言在回指使用上所具有的不同分布、特性和规律;进一步应用该框架解析英语和汉语语篇中的回指;建立一种明细的表征手段和形式化操作模式,使语言研究在微观层面的分析更为精细化,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二)探讨回指与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语言描写层面基础理论问题;提出一种面向语篇的回指选择、回指解析思路;建立能够把形式、功能和认知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论路径。第一个问题回指的应用研究为课题的研究主线,第二个问题基础理论的研究则始终贯穿和蕴涵于前者。本课题的研究是一个关涉普遍语言问题和普遍语言理论问题的研究。本文以回指释义、回指选择、回指解析等相关经典问题为主线展开;运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语料分析为基础对英汉叙事语篇回指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了汉英两种语言在回指使用上所具有的不同分布、特性和规律;分析了汉英回指分布、回指解析的共性和个性。对汉英回指选择的重要方面进行了对比;揭示了汉英回指现象背后隐藏的语言类型的重要作用;加深了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对汉英语篇回指系统、深入、多视角研究,丰富了汉英回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案例。经过深入细致的论证和分析,参照向心理论、深层认知心理机制等相关理论和观点,首次建立了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回指分析框架——“主题—谓语动词语义规则”,对回指解析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以“主题—谓语动词语义规则”回指解析模式弥补了以往回指解析研究方面的弱势,具有普遍的解释力。结果表明:本文推导出的语篇回指分析框架是可行的、有效的,本文的语篇回指分析框架和规则能用来识别、确认和解释语篇回指。这种模式不仅对回指的现状做出解释,而且对回指将要发生的连续或转移状态做出动态预测,并论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解决了当前回指解析研究对语篇回指不能完全解析的问题。全文共七章。第一章,研究引论。对以往的回指研究进行了富有批判性的综述,对具有代表性的回指理论流派如生成语法的约束理论、新格莱斯主义进行述评,总体上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理论背景、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以及研究思路等。第二章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描述,阐述和分析了回指的基本概念、回指特征和回指分类以及零形回指与省略等零形式的关系。第三章至第六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结合句法、语义和语用理论,从回指的句法语义、层次分析、认知思维与语篇理解等不同角度探析回指的释义问题,明确回指的释义和制约机制,为解释语篇中大量的回指现象提供有力的基本依据。深化对回指现象的认识,进一步探求和揭示回指的使用规律,为回指及零形回指解析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以语料分析为基础对英汉叙事语篇回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语料为支撑分别对英汉语中的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进行考察和具体对比分析。通过定量定性分析找出英汉回指的共性和个性并且做出合理解释。第五章分析了向心理论解析模式对英语语篇回指的解释力,从语篇回指的微观层面探索语言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信息结构、认知机制、语用机制、语境因素及社会文化规约等)如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完成言语交际行为。第六章参照向心理论、深层认知心理机制等相关理论和观点,首次建立了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回指分析框架。针对向心理论的局限,对向心理论引入两点修正,重点剖析“主题规则”和“谓语动词的语义指向规则”对回指确认的影响,从而建立回指解析的规则。为验证修正后的回指解析模式在自然语篇中的表现,选用真实自然的语料对“主题规则”和“谓语动词的语义指向规则”模式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推导出的语篇回指分析框架是可行的、有效的。第七章,结语。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价值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本研究用语料数据展示了英汉语篇回指的共性和个性,建立了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回指分析框架——“主题—谓语动词语义规则”,对回指解析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英汉语篇结构,也可以应用到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对比与翻译等研究领域。本研究可以为语言现象的解释提供新颖观察视角;为不同语言理论的比较与发展提供基础研究素材;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语言结构对比思路;为语言信息处理提供理论支持;属于前沿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尹桂丽[10](2013)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主导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文中研究表明词汇和语法被认为是语言模式的两个基本范畴。语法因其高度的概括性、能产性和可描写性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语言研究的中心,语言的生成被认为是语法规则的产物。相对于语音、语法系统只作用于数十个,最多上百个单位而言,词汇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加之词义繁杂,很难看出其内在的联系,所以词汇在语言和语言教学研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五十年代以后,认知科学及词汇主义语言理论的发展推进了人们对语言和语言教学的认识,意义在语言中的核心地位得以确认,人们认识到词汇在语言理解和表达、语言认知、语言习得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词汇主导教学理论提出词汇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具有主控作用这一思想,主张以词汇为核心来构建汉语二语教学的新体系。本文主要从语言机制、认知、语言习得三个方面揭示词义在语言中的主导作用,为语言教学法体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本文共七个部分,除了绪论和结语外,主体内容共分五章。第一章:分析了“词汇主导教学法”提出的背景。二语教学中,教学法流派繁多,教学法的不断更替说明目前的教学法并未很好地解决语言教学中的问题;二语教学效率低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词汇和语法在语言中的地位问题,人们已经认识到语义的重要作用,语言研究的重心从语言形式转向语义。以上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基于形式的汉语教学法存在着不足,这为“词汇主导教学法”提出奠定了现实基础。第二章:阐述了“词汇主导教学法”的含义和基本观点。“教学法”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本章首先对“教学法”这一概念进行厘清,并将“词汇主导教学法”在“法”的层次中定位为语言教学方法论,是指导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法则。本章还阐述了“词汇主导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词汇是语言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这一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培养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认知能力这一教学法的目标。第三章:从语言内在机制的角度探讨“词汇主导教学法”理论基础。本部分从词汇与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的关系考察了词汇的集成功能、从句法-语义界面探讨了词汇在语言运作中的核心作用、从汉语特点出发考察了汉语词汇在句法实现中的关键作用。词汇在语言系统中的核心作用为“词汇主导教学法”奠定了语言内在机制基础。第四章:从人类认知和信息加工的角度探讨了“词汇主导教学法”的理论基础。首先,在认知推动下,词汇在使用中呈现出动态性特点。词汇语义的动态发展主要表现为词义在组合、聚合及隐喻语言中意义的动态变化,这一动态性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概念意义提供了关于客观事物的“基本事实”,交际中的词义以“基本事实”基础,在认知推动下,表现出了一个动态的使用过程。词义的动态发展受词汇“基本事实”的制约。其次,本章还探讨了词汇在语言加工过程中的基础作用:长时记忆中的心理词典是语言加工的基础;句子的理解和记忆也是以意义为基础的。词汇在语言认知中的核心作用为“词汇主导教学法”奠定了认知基础。第五章:从语言习得角度探讨了“词汇主导教学法”实践基础。儿童语言习得经历了从词汇到语法,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语境在儿童确定语义和句法、功能之间的关系,形成稳固的认知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语言习得和母语习得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别,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包含着相同的习得过程,即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基于词汇的汉语教学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构建第二语言认知体系。

二、语境因素在The Sampler一文的语篇理解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境因素在The Sampler一文的语篇理解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同传并行—综合语义加工专业技能研究 ——以英汉、汉英同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缘起
        1.1.1 现实观察
        1.1.2 文献梳理
        1.1.3 并行-综合语义加工概念的提出
        1.1.4 现有问题及研究不足
    1.2 研究对象
        1.2.1“并行-综合语义加工”的定义
        1.2.2“语义”的定义
        1.2.3 专业技能和职业译员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同传语义加工文献综述
    2.1 同传认知加工过程的独特性
        2.1.1 同传与单语交际的差异
        2.1.2 同传与笔译和交传的差异
    2.2 口译认知过程研究的跨学科渊源
    2.3 同传语义加工跨学科研究溯源
        2.3.1 结构主义视域下符码转换
        2.3.2 认知主义视域下的信息加工范式
        2.3.3 人文学派的代表—释意理论
        2.3.4 具身认知的影响—认知-语用模型
        2.3.5 小结
    2.4 同传专业技能研究
        2.4.1 专业技能研究概述
        2.4.2 专家技能范式下的口译研究
        2.4.3 脑神经科学的同传专家技能研究
        2.4.4 同传语义加工的专业技能研究
    2.5 同传语义加工过程中并行现象
        2.5.1 纵向路径与横向路径分歧
        2.5.2 同传语义加工并行现象有待进一步解释
    2.6 同传语义加工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同传并行-综合语义加工的理论框架
    3.1 理论基础:并行分布加工理论
        3.1.1 并行分布加工理论的起源
        3.1.2 并行分布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
        3.1.3 并行分布加工理论在口笔译中运用
    3.2 并行分布加工模型与同传语义加工的相关性
        3.2.1 并行分布加工与“脱壳”和代码转译的并存
        3.2.2 联结权重激活与“脱壳”和代码转译的不同程度激活
        3.2.3 分布式加工与语义加工影响要素间的互动
        3.2.4 反向传播与口译语义加工路径的演变
    3.3 并行-综合语义加工模型
        3.3.1 从语言1到语义 2: 并行语义加工
        3.3.2 从语义2到语义 3:综合语义加工环节
        3.3.3 从语义3到语义 4:听众对语义的接受
        3.3.4 并行-综合语义加工模型的特征
第四章 同传语义加工的影响要素分析
    4.1 影响同传语义加工因素综述
    4.2 工作语言能力
        4.2.1 工作语言的提出和A、B、C语的定义
        4.2.2 工作语言能力特征、定义和内涵
        4.2.3 工作语言对双语记忆表征重构
        4.2.4 工作语言能力对同传语义加工过程的影响
    4.3 方向性因素
        4.3.1 方向性之争
        4.3.2 方向性对同传语义加工路径的影响
        4.3.3 方向性对同传语义加工策略的影响
    4.4 语对因素
        4.4.1 语对效应分歧
        4.4.2 语对对同传语义加工策略的潜在影响
    4.5 长期-工作记忆能力
        4.5.1 长期-工作记忆原理
        4.5.2 长期-工作记忆能力对同传语义加工的影响
    4.6 源语难度
        4.6.1 源语难度在专家和新手对比研究中的重要性
        4.6.2 源语难度对同传语义加工的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同传并行-综合语义加工的指标和策略
    5.1 同传:策略性加工行为
    5.2 同传语义加工策略归纳
    5.3 同传“并行”语义加工路径相关指标
        5.3.1“脱壳”路径的界定:语义重构
        5.3.2“代码转译”路径的界定
    5.4 同传“综合”语义加工策略指标
第六章 实证研究设计和流程
    6.1 实证研究子问题
    6.2 研究设计
        6.2.1 研究方法
        6.2.2 实证研究维度设计和变量控制
        6.2.3 实验对象
        6.2.4 实验材料
    6.3 实验流程
        6.3.1 准备阶段
        6.3.2 预实验
        6.3.3 正式实验阶段
    6.4 数据处理
        6.4.1 语料转写
        6.4.2 总信息和主要信息标注
        6.4.3 语义加工指标和策略标注
        6.4.4 问卷统计
第七章 实验结果和讨论
    7.1 子问题一测试结果和讨论
        7.1.1 职/学组内、组间差异分析
        7.1.2 自变量与总、主信息实现率的相关性
        7.1.3 职/学主次信息甄别能力
        7.1.4 小结
    7.2 子问题二测试结果和讨论
        7.2.1 语义重构与干扰的相关性
        7.2.2 职/学与并行加工指标的相关性
        7.2.3 语速、方向性与并行加工指标的相关性
    7.3 子问题三的测试结果和讨论
        7.3.1 职/学与各策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与讨论
        7.3.2 方向性与各策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与讨论
        7.3.3 语速与各策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与讨论
        7.3.4 各策略指标与信息实现率的相关性
    7.4 定性和定量分析
        7.4.1 停顿:策略自动化和语块单元
        7.4.2 0分句统计:语篇意义的连贯和协调
    7.5 实验研究结论总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贡献
    8.3 研究局限性
    8.4 研究启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汉英同声传译实验材料原文转写稿
    附录2:汉英同声传译实验材料原文转写稿
    附录3:实验说明及流程
    附录4:汉英同声传译译前说明和准备材料(给译员)
    附录5:英汉同声传译译前说明和准备材料(给译员)
    附录6:英汉语对同声传译职业译员问卷调查
    附录7:英汉语对同声传译学生译员问卷调查
    附录8:职业译员汉英同声传译语料转写和指标标注平行文本样例
    附录9:学生译员汉英同声传译语料转写和指标标注平行文本样例
    附录10:职业译员英汉同声传译语料转写和指标标注平行文本样例
    附录11:学生译员英汉同声传译语料转写和指标标注平行文本样例
    附录12:汉译英译文地道性评判操作说明
    附录13:英语为母语者对汉英译文表达及地道性的评判样例—职业译员
    附录14:英语为母语者对汉英译文表达及地道性的评判样例—学生译员

(2)中美媒体有关南海争端报道的体裁互文性对比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体裁研究
        2.1.1 体裁概念的界定
        2.1.2 关于体裁的分类
        2.1.3 体裁研究的流派及其主要方法
    2.2 互文性研究
        2.2.1 互文性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2.2.2 互文性的相关分类标准
    2.3 体裁互文性研究
        2.3.1 体裁互文性概念的界定
        2.3.2 体裁互文性的相关应用研究
        2.3.3 体裁互文性研究方法综述
    2.4 汉英新闻报纸对比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批评话语分析
        3.1.1 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
        3.1.2 van Dijk的社会认知理论
        3.1.3 重新语境化和改适转换理论
    3.2 巴赫金的社会杂语理论
        3.2.1 巴赫金的话语观
        3.2.2 社会杂语和言语体裁理论
    3.3 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3.3.1 议程设置理论
        3.3.2 理论的适用性
    3.4 体裁互文性分析框架
    3.5 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工具
        4.3.1 分词软件
        4.3.2 检索软件
        4.3.3 显着性检测工具
    4.4 语料库的创建
        4.4.1 语料的收集
        4.4.2 语料识别和标注
    4.5 小结
第五章 体裁互文性的结构和类型的对比分析
    5.1 体裁结构潜势分析
        5.1.1 语步特征和分布
        5.1.2 体裁结构潜势
        5.1.3 体裁结构互文
    5.2 按类型分析新闻报纸中体裁互文性
        5.2.1 新闻体裁的分类标准
        5.2.2 《人民日报》新闻中的体裁互文性
        5.2.3 《纽约时报》新闻中的体裁互文性
    5.3 结果和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体裁互文性体现的身份关系的对比分析
    6.1 人际风格和社会身份
        6.1.1 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
        6.1.2 统计结果与讨论
        6.1.3 分析结论
    6.2 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
        6.2.1 主体和阅读位置的表现形式
        6.2.2 《人民日报》中的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
        6.2.3 《纽约时报》中的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
        6.2.4 产生差异的原因
    6.3 小结
第七章 体裁互文过程的对比分析
    7.1 主题对比分析
        7.1.1 两份报纸中南海争端报道的频率与分布对比
        7.1.2 两份报纸中主题倾向的对比分析
        7.1.3 主题互文性的表现形式
        7.1.4 主题互文性在不同体裁中的表现形式
    7.2 两份报纸中体裁互文过程的对比分析
        7.2.1 认知语境模型的内涵和作用
        7.2.2 两份报纸中认知语境模型的对比分析
        7.2.3 重新语境化的过程分析
    7.3 体裁互文性的批评性分析
        7.3.1 传递意识形态
        7.3.2 话语霸权和话语殖民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本研究结论
        8.1.1 体裁互文体系的对比分析结果
        8.1.2 体裁互文过程的对比分析结果
    8.2 本研究启示
        8.2.1 理论启示
        8.2.2 方法论启示
        8.2.3 实践启示
    8.3 本研究的局限
    8.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民日报》语料分词流程
    附录2: 《人民日报》新闻语料
    附录3: 《纽约时报》新闻语料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

(3)英汉同声传译中衔接处理方式的选择与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论文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问题的缘起
        1.2.1 业者行为表现
        1.2.2 理论思考
    1.3 研究问题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口译研究综述
        2.1.1 口译研究概述
        2.1.2 口译研究的范式
    2.2 同声传译研究概述
        2.2.1 认知处理研究范式下的同声传译研究
        2.2.2 语言学途径的同声传译研究
    2.3 翻译研究和口译研究中的衔接和连贯
        2.3.1 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连贯研究
        2.3.2 语篇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连贯研究
        2.3.3 交替传译研究中的衔接和连贯
        2.3.4 同声传译研究中的衔接和连贯
        2.3.5 口译衔接和连贯研究的不足
    2.4 研究问题的提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语篇的含义
        3.1.1 语言学中的语篇概念
        3.1.2 语篇在口译研究中的运用
    3.2 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理论
        3.2.1 衔接的定义
        3.2.2 衔接手段的分类
        3.2.3 衔接的一般原则
    3.3 衔接理论的争议
        3.3.1 关于衔接的范围
        3.3.2 衔接和连贯的关系
    3.4 衔接和同声传译的关系
    3.5 连词
        3.5.1 连词的分类
        3.5.2 连词在语篇和同声传译中的作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方法
        4.1.1 口译研究方法概述
        4.1.2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4.2 实验对象
        4.2.1 工作定义和选择依据
        4.2.2 实验对象的样本规模和代表性
    4.3 同声传译实验材料
        4.3.1 同声传译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
        4.3.2 同声传译实验材料的试用
        4.3.3 同声传译实验材料中连词的划分
    4.4 问卷调查的设计
        4.4.1 问卷调查设计的步骤
        4.4.2 问卷调查的结构和内容
        4.4.3 问卷调查的对象
    4.5 实验环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过程
    5.1 研究的程序
        5.1.1 同声传译实验的过程
        5.1.2 问卷调查的过程
    5.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5.2.1 同声传译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5.2.2 问卷调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5.3 同声传译语料的转写方法
        5.3.1 口译语料的转写方法
        5.3.2 本文采取的转写方法
        5.3.3 本文语料转写的过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数据结果分析与讨论
    6.1 研究问题一的数据结果与讨论
        6.1.1 连词处理方式的整体分析
        6.1.2 处理方式在每类连词中的分布情况
    6.2 研究问题二的数据结果与讨论
        6.2.1 选择同类保留的原因
        6.2.2 选择省略的原因
        6.2.3 选择替换的原因
    6.3 本文结论的综合讨论
        6.3.1 同声传译的特殊性与连词的处理方式
        6.3.2 连词处理方式对译语衔接和连贯的影响
    6.4 问卷调查数据的结果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文的主要内容
    7.2 本文的价值和贡献
        7.2.1 对口译研究的贡献
        7.2.2 对口译教学的贡献
        7.2.3 对口译实践的贡献
    7.3 本文的局限
    7.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同声传译实验材料原文
附录二 同声传译实验材料参考译文
附录三 同声传译实验材料原文(连词标注版)
附录四 职业译员同声传译译语示例
附录五 口译学员同声传译译语示例
附录六 实验参与同意书
附录七 问卷调查

(4)现代日语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四、论文结构
    五、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章 从日语陈述句法到叙事语法的探索
    第一节 日语陈述句和叙事语法的同态性假设
    第二节 话语分析从常项和功能开始
    第三节 叙事语篇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日语叙事语篇的故事、情节及人物
    第一节 日语叙事语篇的故事和情节
    第二节 人物――叙事理论的辩证法
        一、功能人物观
        二、性质人物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格雷马斯符号学方阵与日语语篇构建
    第一节 格雷马斯符号学方阵
    第二节 格雷马斯符号学方阵在日语语篇构建中的应用
    第三节 格雷马斯符号学方阵的数学原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语语篇中的对话性及说话人与听话人
    第一节 日语会话语篇中的话轮单位
        一、会话分析理论
        二、话轮的定义
        三、话轮转换机制
        四、随声附和词与话轮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叙事语篇话轮
        一、叙事语篇内说话人问题的提出
        二、叙事语篇话轮概念的建立
    第三节 叙事语篇中的说话人概念
    第四节 叙事语篇话轮与说话人的深入考察
        一、语篇文本是由说话人和叙事语篇话轮构成的
        二、说话人在日语小说中的命名
        三、汉日小说语篇中的人称翻译
    第五节 日语叙事语篇中听话人概念及表现
        一、听话人概念
        二、日语日常会话中的听话人
        三、日语叙事文本中的听话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日语叙事语篇结构分析
    第一节 日语叙事语篇会话分析
        一、人物会话话语和叙述者话语
        二、日语小说人物会话话语的语言转写符号问题
        三、日语小说叙述者话语中拟音词、拟态词的评价性
    第二节 小说人物会话话语中的填充语
    第三节 说话人视角下日语小说的文本结构
        一、话轮对结构——两个说话人的语篇联系
        二、引用语篇结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日语语篇形式语法的新模型:通用图灵机语法
    第一节 形式语篇语言学研究现状的思考
    第二节 回到乔姆斯基传统去发现语篇形式模型
    第三节《句法结构》分析
        一、如何从句法研究进入到语篇语法的研究
        二、《句法结构》分析 1:递归和单位
        三、《句法结构》分析 2:递归性与乔姆斯基层级
    第四节 上下文无关语法视点下的语篇语法模型讨论
        一、上下文无关语法无法描写语篇语法
        二、上下文无关语法无法描写语篇语法的原因分析
        三、句法和语篇语法在横组合和纵聚合方面发生了倒置
    第五节 上下文相关语法下的语篇语法模型的探讨
    第六节 转换语法是语篇语法的雏形
    第七节 转换语法的思考
    第八节 人类语言是一个通用图灵机
        一、元语言和语言分层
        二、数据语言层和程序语言层
        三、通用图灵机模型下语篇语法的探讨
    第九节 理想瞬间描述语篇和生成式语篇探讨
        一、构成IIDD语篇的基本单位
        二、生成式语篇(TGD)
        三、语篇等价问题的初步探讨
        四、句柄函数与语篇内指称
        五、标准通用图灵机语篇(SUTMD)
        六、含疑问句的 λ 函数语篇探讨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普洛普的叙事角色定义
附录二:31 种行动功能
附录三:おうむのるすばん
附录四:《うりこひめ》分析
附录五:盗んだ书类
附录六:《盗んだ书类》分析
附录七:《盗んだ书类》功能人物模型 2
附录八:《盗んだ书类》功能人物模型 3
附录九:《蜜柑》分析
附录十:伊予屋の娘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英汉叙事语篇模糊回指的认知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2.1 回指现象研究回顾
        2.1.1 国外回指研究
        2.1.2 国内回指研究
    2.2 模糊语言研究回顾
        2.2.1 模糊理论的发展历程
        2.2.2 模糊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2.3 模糊回指研究回顾
    2.4 小结
第三章 语言的模糊性本质
    3.1 模糊语言的界定
        3.1.1 模糊的定义
        3.1.2 模糊性与多义性、歧义性
        3.1.3 模糊语言的界定
    3.2 语言模糊性的根源
        3.2.1 语言模糊性的哲学基础
        3.2.2 语言模糊性的根源
    3.3 语言的模糊性与精准性的关系
        3.3.1 语言的模糊性与精确性
        3.3.2 语言的模糊性与准确性
        3.3.3 语言的模糊性与明确性
    3.4 模糊语言的功能
        3.4.1 推动语言的演化和发展
        3.4.2 语用功能
        3.4.3 美学价值
    3.5 小结
第四章 模糊回指的界定及分类
    4.1 回指的定义
    4.2 回指的模糊性及其根源
        4.2.1 所指与能指的模糊照应关系
        4.2.2 语境依赖性
        4.2.3 经济性原则
        4.2.4 代词的模糊性
    4.3 模糊回指
        4.3.1 同指在回指中作用
        4.3.2 模糊回指的界定
        4.3.3 与传统回指研究的区别
        4.3.4 模糊回指的语言形式
    4.4 模糊回指的分类
        4.4.1 演化回指
        4.4.2 概述回指
        4.4.3 抽象实体回指
        4.4.4 间接回指
        4.4.5 转喻回指
        4.4.6 代词回指
        4.4.7 句法歧义回指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认知视角的模糊回指研究
    5.1 传统理论驱动下的模糊回指研究
        5.1.1 可及性理论
        5.1.2 认知参照点理论
        5.1.3 最佳关联度理论
        5.1.4“框棂关系”理论
        5.1.5 简评
    5.2 基于“向右”取向的模糊回指研究
        5.2.1 角色/值与篇章连贯
        5.2.2 回指过程中的扩散激活
        5.2.3 匹配与关联
        5.2.4 模糊回指中角色与值的转换
        5.2.5 简评
    5.3 小结
第六章 模糊回指的功能
    6.1 模糊回指的语篇功能
        6.1.1 提示功能
        6.1.2 简洁高效
        6.1.3 明晰概念
        6.1.4 扩展概念
    6.2 模糊回指的语用功能
        6.2.1 制造含蓄效果
        6.2.2 表达立场态度
        6.2.3 体现礼貌原则
    6.3 模糊回指的修辞功能
        6.3.1 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6.3.2 增加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6.3.3 使语言得体并富有美学效果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发现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主持、参与的项目
致谢

(6)语用关联在汉语和西班牙语互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论文摘要
Estracto
引言
    1. 语用学运用于翻译研究
    2. 语用翻译的主要对象和基本原理
    3. 各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论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语用学研究及关联理论
    1.1 语用学的主要理论
    1.2 关联理论
        1.2.1 关联的定义
        1.2.2 明示——推理模式
        1.2.3 关联原则
        1.2.4 最大和最佳关联性
第二章 关联理论与翻译
    2.1 语用学对翻译研究的借鉴作用
    2.2 语用学视角翻译研究状况
    2.3 关联理论对翻译过程的解释
        2.3.1 语用学对翻译过程的研究
        2.3.2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过程
    2.4 语用学视野中泽者的任务
第三章 语境与翻译
    3.1 语境的定义和分类
    3.2 关联理论对语境的定义
    3.3 语境对理解意义的作用
        3.3.1 语境与意义的关系
        3.3.2 语境对理解意义的作用
    3.4 语境对翻译的重要性
        3.4.1 语言语境
        3.4.2 情景语境
        3.4.3 文化语境
第四章 信息关联度对翻译的重要性
    4.1 对关联度的相关研究
    4.2 关联度对翻译的重要性
        4.2.1 关联度对理解原文的重要性
        4.2.2 关联度对翻译表达的重要性
第五章 翻译过程中信息关联度的变化
    5.1 西汉翻译中语用层面关联度降低或缺失
    5.2 汉西翻译中语用层面关联度降低或缺失
    5.3 西汉翻译中文化层面关联度降低或缺失
    5.4 汉西翻译中文化层面关联度降低或缺失
第六章 无可奈何的不可译情形
    6.1 语言文字特征造成的关联度过低而不可译
    6.2 认知和文化差异造成关联度缺失而不可译
第七章 以关联理论分析翻译策略
    7.1 翻译过程中的基本策略
    7.2 从关联的角度看直译和意译
    7.3 异曲同工的语用等值翻译
    7.4 等值翻译赏析
结论
参考书目

(7)语篇阅读的新修辞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题
    1.2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目标
    1.5 主要创新点
    1.6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述评
    2.1 引言
    2.2 阅读的认知心理语言学研究
        2.2.1 阅读的认知性研究
        2.2.1.1 认知图式
        2.2.1.2 认知语境
        2.2.1.3 认知连贯
        2.2.2 阅读的心理机制研究
        2.2.2.1 语境模型理论
        2.2.2.2 国内相关研究
    2.3 阅读研究的相关理论
        2.3.1 “自下而上”模式
        2.3.2 “自上而下”模式
        2.3.3 “互动”模式
        2.3.4 “图式”模式
    2.4 修辞学与阅读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篇研究的新修辞学维度
    3.1 引言
    3.2 当代西方修辞学的转型态势
        3.2.1 转型动因:新修辞学运动
        3.2.2 新修辞学的结构特征
        3.2.2.1 对传统的承袭性
        3.2.2.2 研究的跨学科性
        3.2.3 新修辞学的理论形态
        3.2.3.1 修辞的语言哲学化
        3.2.3.2 批评修辞学的确立
        3.2.3.3 由主体转向受众
    3.3 语篇研究的新修辞学原理
        3.3.1 语篇研究的修辞学渊源
        3.3.2 语篇研究的新修辞辩证观
    3.4 语篇活动中的修辞元素
    3.5 “语篇—修辞”界面研究范式
        3.5.1 “语篇—修辞”界面研究理据
        3.5.2 “语篇—修辞”界面研究的契合点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语篇的修辞性
    4.1 引言
    4.2 语篇的修辞性
    4.3 修辞同一
        4.3.1 “同一”
        4.3.1.1 “同一”与“劝说”的异同
        4.3.1.2 “同一”与语篇劝说
        4.3.2 辞屏
        4.3.2.1 “辞屏”的概念
        4.3.2.2 “辞屏”与修辞动机
    4.4 修辞情境
        4.4.1 Bitzer 的修辞情境观
        4.4.2 Vatz 的情境认识论
        4.4.3 Burke 的“大”修辞情境观
        4.4.4 修辞情境与语篇阅读
    4.5 修辞对话
        4.5.1 Bakhtin “对话主义”思想
        4.5.2 “修辞对话”的两种表现形式
        4.5.2.1 语篇的主体间性
        4.5.2.2 语篇互文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篇阅读的修辞性
    5.1 引言
    5.2 语篇阅读的修辞性
        5.2.1 语篇阅读行为的新修辞学理据
        5.2.2 修辞行为的界定
        5.2.3 作为修辞行为的语篇阅读
        5.2.4 修辞再发明
    5.3 语篇修辞性阅读及教学模式构建
        5.3.1 概念界定
        5.3.2 操作步骤
        5.3.3 语篇修辞性阅读教学模式
        5.3.3.1 语篇—修辞结合的阅读教学思路
        5.3.3.2 修辞分析与语篇阅读
        5.3.3.3 培养评价性阅读能力
    5.4 语篇修辞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本研究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6.1 引言
    6.2 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现状
    6.3 加强修辞教育,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6.4 培养学生的修辞意识
    6.5 充分认识语篇的修辞属性
    6.6 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的原则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核心观点
    7.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7.3 问题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西方修辞学主要研究协会
    附录2 西方修辞学主要国际会议(2005-2014)
    附录3 西方修辞学主要学术期刊目录
    附录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entfulness of Rhetoric
    附录5 Basics of Rhetorical Theory of Message Reception
    附录6 Self-interrogation Mode
    附录7 语料汇总
参考文献

(8)“此”及其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回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简介
        1.2.1 回指的研究综述
        1.2.2 指示代词的研究综述
    1.3 本文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
        1.3.1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
        1.3.2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方法
        1.3.3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此”的句法功能及其先行语性质考察
    2.1 “此”的句法功能考察
        2.1.1 作定语
        2.1.2 作宾语
        2.1.3 作主语
    2.2 “此”的先行语的性质
        2.2.1 先行语为名词性短语
        2.2.2 先行语为动词性短语
        2.2.3 先行语为小句
        2.2.4 先行语为语篇内容的概括
    2.3 小结
第三章 “此”的可及性及其回指确认
    3.1 可及性理论简介
    3.2 “此”的可及性考察
        3.2.1 “此”回指的间隔距离
        3.2.2 “此”回指的显着性
        3.2.3 “此”回指的竞争性
        3.2.4 “此”回指的一致性
    3.3 单独使用时“此”的回指确认
        3.3.1 篇章中的主题管理
        3.3.2 使用于无名词短语间隔环境中的“此”
        3.3.3 使用于其他篇章环境中的“此”
    3.4 小结
第四章 “此”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
    4.1 “此”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
        4.1.1 “此”构成的指示词语的间隔距离
        4.1.2 “此”构成的指示词语的显着性
        4.1.3 “此”构成的指示词语的一致性
    4.2 基于句法位置的“此”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考察
        4.2.1 主语位置上“此”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
        4.2.2 宾语位置上“此”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
        4.2.3 定语位置上“此”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
        4.2.4 状语位置上“此”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可及性
    4.3 小结
第五章 “这”和“此”的指称差异
    5.1 “此”和“这”在语法平面的差异
        5.1.1 句法功能方面的差异
        5.1.2 组合形式上的差异
        5.1.3 语法意义上的差异
    5.2 语用平面的差异
        5.2.1 区别功能方面的差异
        5.2.2 承接功能方面的差异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主要观点
    6.2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9)汉英叙事语篇回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引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回指研究的理论背景
        1.1.2 语篇中的回指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1.2.3 汉英回指对比研究现状
        1.2.4 既往研究的局限性
    1.3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的难点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语料来源
    1.6 基本思路和本文结构
2 回指研究理论体系建构
    2.1 回指概念界定
    2.2 回指的特征
    2.3 回指的分类
    2.4 零形回指与省略等零形式
    2.5 小结
3 语篇回指的释义和制约机制
    3.1 语篇因素的制约
    3.2 功能因素的制约
        3.2.1 语言经济原则的表现
        3.2.2 语言明晰原则
        3.2.3 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
    3.3 认知推理的制约
    3.4 语义因素的制约
    3.5 主题因素的制约
    3.6 小结
4 汉英语篇回指分布模式对比
    4.1 汉英语篇回指对比研究目的
    4.2 汉英回指对比实证研究
    4.3 数据统计步骤
    4.4 数据分析
        4.4.1 回指选择使用频率
        4.4.2 名词回指线性距离分布特征
        4.4.3 代词回指线性距离分布特征
        4.4.4 零形回指线性距离分布特征
    4.5 汉英语篇回指分布差异动因
    4.6 小结
5 汉英语篇回指解析机制
    5.1 回指解析与向心理论
    5.2 向心理论简介
    5.3 向心理论与语篇实体的关系
        5.3.1 语篇连贯与注意状态
        5.3.2 指称形式与语篇连贯
    5.4 向心理论基本原理
    5.5 对向心理论的修正
        5.5.1 向心理论在回指解析中的局限
        5.5.2 谓语动词的制约
        5.5.3 主题的制约
    5.6 小结
6 语篇回指解析规则的发掘与语料分析
    6.1 主题规则
        6.1.1 语篇主题和回指确认
        6.1.2 语篇回指的识别确认
    6.2 语篇主题对回指的制约
        6.2.1 语篇主题中心论
        6.2.2 主题链与回指链
        6.2.3 主题连续性
        6.2.4 多主题语篇
    6.3 动词语义指向规则
        6.3.1 动词的语义指向与句内回指
        6.3.2 动词的语义指向与语篇回指
        6.3.3 动词的语义指向与配价和依存的关系
        6.3.4 语义指向的维度
        6.3.5 动词语义指向的两项对立
    6.4 实证性研究
    6.5 小结
7 结语
    7.1 本研究的性质
        7.1.1 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
        7.1.2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
    7.2 本研究的发现和结论
    7.3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7.3.1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
        7.3.2 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7.4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10)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主导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缘起
    三、研究意义
    四、本文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词汇主导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第一节 二语教学法的发展
        一、国外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
        二、教学法基础理论的发展
        三、国外“词汇教学法”(The lexical approach)述评
    第二节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概述
        二、汉语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三、汉语二语教学的“本位”
        四、对汉语二语教学体系构建的反思
第二章 “词汇主导教学法”的含义和基本观点
    一、“词汇主导教学法”的含义
    二、“词汇主导教学法”的主要观点
    三、“词汇主导教学法”的体系
    四、“词汇主导教学法”的设计
第三章 “词汇主导教学法”的语言机制基础
    第一节 词汇功能的集成性
        一、词汇是音义结合的基本单位
        二、词汇是语法的基础
        三、词汇语义制约语用
        四、词汇蕴含文化
    第二节 词汇语义对句法的决定作用
        一、词汇与语法的核心地位之争
        二、词汇包含框架语义知识
        三、词汇语义决定词的句法格局和组配选择
        四、词汇共有的语义特征决定词有相同的句法表现
    第三节 从汉语特点看词汇在句法实现中的关键作用
        一、汉语形态不丰富
        二、词类与句法形式非对应性
        三、句法形式灵活多变
        四、词法与句法同构性
第四章 “词汇主导教学法”的认知理据
    第一节 不同语言概念形成的共性和差异性
    第二节 词汇在认知中的重要作用
        一、词汇是表征客观世界的基本单位
        二、词汇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手段
        三、原型范畴和基本范畴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第三节 概念义在词义动态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一、对“词义”内涵认识的发展
        三、词汇基本义是一词多义衍生的基础
        四、词汇概念义是隐喻语言产生的基础
    第四节 词汇是语言加工、理解和记忆的基础
        一、语言加工的心理机制
        二、词汇在信息加工中的重要性
        三、词汇是句子理解和记忆的基础
第五章 “词汇主导教学法”的语言习得理据
    第一节 “词汇主导教学法”来自儿童语言获得的证据支持
        一、儿童早期语言发展
        二、儿童语言获得研究对“词汇主导教学法”的支持
    第二节 “词汇主导教学法”来自成人二语习得的证据支持
        一、成人二语习得的性质及其对“词汇主导教学法”的启示
        二、成人二语习得方式及其对“词汇主导教学法”的启示
结语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成果目录
后记

四、语境因素在The Sampler一文的语篇理解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同传并行—综合语义加工专业技能研究 ——以英汉、汉英同传为例[D]. 陈雪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2)
  • [2]中美媒体有关南海争端报道的体裁互文性对比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D]. 刘辰.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3]英汉同声传译中衔接处理方式的选择与原因研究[D]. 王晓露.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02)
  • [4]现代日语语篇研究[D]. 杜静波.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5]英汉叙事语篇模糊回指的认知及功能研究[D]. 王劼. 苏州大学, 2015(11)
  • [6]语用关联在汉语和西班牙语互译中的应用研究[D]. 许云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7]语篇阅读的新修辞视角研究[D]. 冯志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8]“此”及其构成的指示词语的回指研究[D]. 姜敏.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2)
  • [9]汉英叙事语篇回指研究[D]. 毛颢. 武汉大学, 2013(11)
  • [10]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主导教学法”的理论基础[D]. 尹桂丽. 武汉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语境因素在《采样者》语篇理解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