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究论文_ 唐伟珊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究论文_ 唐伟珊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主要通过发展学科素养。通过视觉想象、数据分析、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数学知识,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当前,现代教育体系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现代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数学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具有连接小学和高中教育的桥梁功能。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了-种教育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关键词】数学思维 教学情境 数学结构 实践

1.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一门学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找到数学的影子但是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大多局限于教材之中,对周边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资源之掘不够,学生又存在被动学习的问题,因此,缺少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让学 生别脱教材中公式与文字的局限,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融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例如,在沪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八章“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教学中,教師都十分清楚这一章在考试中占的比例,通常都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忽略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在进行本课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家里近几年的家庭收入统计出来,并绘制成表格,根据表中的数据画折线图,根据图选择合适的函数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关注一下学生.【1】让学生能够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可以实现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就会逐步提升。同时,创造数学教学情境,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老师带领学生去想象,从而鼓励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当中去。

1.2巧妙设置教学任务,增强学生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

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基本前提。唯有观察与思考才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进而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各知识点与此同时,鉴于思维本是数学学习的灵魂,而初中数学知识若缺少了数学思维的村托,则无异于空壳一具继而显得枯媒且乏味。

而逻辑推理能力作为数学思维不可或缺的能力的一种,必须要受到重视。逻辑推理教学内容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究推理。教师起到提出问题和及时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乐于参与,体现学生对于新知识探究的积极心和好奇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从假设——实验 ——证明——结论,每一次的逻辑推理过程都环环相扣,既保证了学生的思绪始终在课堂上,又能够满足学生自身的成就感,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2】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立体几何问题时引入生活中几何建筑的实例来进行逻辑性的引导教学。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的渲染力不容小觑,小到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大到可以影响学生的接受能力,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完成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不只限于课堂内的40分钟,教师要持续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出长期计划,计划性、 阶段性地加深学生对逻辑推理的应用,同时鼓励学生将逻辑推理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在面对数学相关问题的时候,主动运用观察、类比,假设、归纳、猜想、证明等思维方法,逐步养成严谨的推理与证明的习惯。

而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要知道,数学本身包含着许多重要的思想方法,比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从有限到无限的思想、归纳类比的思想、倒推逆向分析思维、试探思想等,其本质都是创造性思维方法.我们在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中不刻意地去追求运算技巧和方法,而将重点放在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上,始终以学生为主体【3】,运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会去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融入数学结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1引导价值观导向,转变数学学习思想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情感和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既有挑战有有成功体验。既磨练意志又培养自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学习起来不那么困难了,如果老师在上课时仍然不注意课堂的趣味性,往往要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更加困难,因为导入中的重点就是教师对导入环节手段的选择。我国从古代就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题目是鸡免同笼的问题,教师在课堂导入的过程当中就可以采用这个题目,这样的导入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积板性被进一一步的激发起来, 从而更有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所以说.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2创新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数学是门应用性学科,核心素养不是考试目标,而是学生生受用的方法和能力,为了让学生形成好的数学思维,掌握语言表达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安排数学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还应该加强数学实践,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数学知识。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来建构数学模型,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时,引导学生对于三角形三个内角相加等于180°的公理质疑,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简单将三角形的三个角进行裁剪,通过拼凑来验证是否能够组成一个180°平角,所以科学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结束语

在教育深化改革的潮流中,为了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和人才培养,初中教学教师需务必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凸显出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价值【4】,以便能够更好的满足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观念的束博和限制,坚守以人为本的教育,联系地学、批判地学、通透地学,进而在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中,在情感与态度的升华中、在思想与经验的积累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玉华.基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苏科版七年级下“§12.2证明(1)”为例[J].中学数学杂志,2016(12).

[2]陈淑姣.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中外交流, 2017 (46) .

[3]余飞.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数学大世界 (下旬) , 2018 (3) .

[4]陈遵志.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 (2) :61-63.

论文作者: 唐伟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究论文_ 唐伟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