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对于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也变得愈发提升。因此,想要更好的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准,就需要以城市中多个要素为核心开展综合分析,建筑物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也是需要纳入到城市规划设计计划中去的。只有好的建筑设计才能贴合城市规划设计的需要,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更好。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城市建设;重要作用
前言:城市建筑是城市形象展示,也是重要的城市组成部分,其好坏不光会决定人们对于这个城市印象的好坏,还从另一方面展示了城市的发展状况。所以,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不可忽视的。
1城市建设与建筑规划设计的发展概况
为了响应十三五规划中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的要求,早日帮助农村人口脱贫致富,城市面积逐渐增大,城市范围也不断向郊区和乡村拓展,城市的面积也不断扩张。但是随着这些新区的建立,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大量人口迁移等社会发展问题也逐渐显现,大众人们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使得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提高。无论是人的心理需求还是生理需求,建筑的功能与不同类型建筑之间的排布已经不是都是需要建筑从业者用制式和照搬可以应付的慎重思考的问题。城市建筑发展目前中突出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
首先,城市建设发展脱离真实需求,很多地块的审批未经过科学系统的评估与设计,并未与当地产业进行良好结合,随意扩建甚至随意变更。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到建设完成后用地未来的使用情况,对规划的不严谨和对形势的欠判断导致目前有很多城市新建区域内建筑混乱,建设停滞,使用率低下。
其次,建筑及城区设计拼凑现象严重,拿来主义成风。很多北方城市的居住建筑设有长廊,四处通透,这种具有显著的南方建筑特色,明显是从发达的沿海区域户型生搬硬套而来。形似南方这样的设计风格的建筑建筑在北方居住体验差,适用性低,充分暴露了复制抄袭的弊端。
最后,城市建设速度过快,忽略了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更有可能在建设过程中破坏原本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的破坏可逆转的空间非常小,这样就不可逆就造成了城市垃圾堆积,园林景观弱化,城市水系受到破坏等城市问题的突显时有发生。以上现象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究其根本与我国上个世纪的房屋建造建筑历史关联甚深密不可分,由于生产力相对西方国家落后,技术技艺与发达国家相距较远甚远,借鉴学习的成分较多。更因为过去一段时间内部分省市为追求业绩,建设速度过快,没有时间精力仔细推敲设计方案,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地照搬致使目前城市问题频出。诚然,在城市发展建设问题上我国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以建筑市场的存量空间及现有的建筑科学技术判断,我国的城镇化率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以2014年的建设数据为例,世界超高层建筑建设总量中,超50%的比例在我国落成,这充分说明我国的建设工程技术水平已经与世界接轨。正因如此,我们对待建筑规划设计才应该慎之又慎,从粗放以结果为导向的粗放态度,转向适用美观的集约化规划设计上。事实上,只有从整体上考虑建筑设计,统一规划建筑才能够同步城市发展进程,把握城市发展命脉。
2建筑规划设计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
2.1有助于提升城市风貌,树立清晰的城市形象
从2013年建设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建筑设计倡导原则后,以中国设计院设计师及各个高校教授专家为首的评审会每年年末都均会评选出年度“奇怪建筑”,这一行动也正是响相应了习总书记的号召,从反面引导建筑师思考,让建筑设计更加关注建筑与周边环境及城市文脉肌理的契合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在大面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今天,仅仅从建筑单体设计入手是远远不够的,至少需要以区域性的眼光规划新城区,并将新城区的风貌与老城区的历史文化结合相辅相成,在概念化设计上多下功夫,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加以重视。甚至,可以借助人工智能与3D技术实现城市街景模拟,让建筑与城市更好地融合,而不是割裂化发展。
2.2有助于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
2019年年初继绿色建筑相关规定出台之后,各地已经陆续实施《绿色生态住区建设评价标准》,这一标准标示着我国对于建筑规划设计的抓手已经完成从单体到个体的转变。目前,甚至以清华建筑研究院为首的高校研究队伍已经开始着眼于建筑规划与人群行为之间的联系等前沿研究。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与人均素质的提升,人们现在的居住办公需求并不仅仅围绕生存而产生制定,低碳绿色概念的楼盘及办公楼在年新建建筑中比例逐步攀升,居民对其的接受程度也逐渐加大。如果而将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从建设之初就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就可以避免后期因洪涝灾害、城市空气质量、绿地系统损害等市政问题频出。
2.3有助于城市肌理保护,人文历史景观受到保护
避免无意义的拆除,尊重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保护城市既有文脉也是建筑规划设计中重要的一环。以古城西安为例,其明城墙作为城市核心景观区域至今留存,为保证城区风貌城墙内建筑高度均有限制。该政策不但为城市争取了一个历史纪念场所,更是为城市未来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文化历史进行的传承与保护,既尊重了当地居民对生养土地的感情与认同感,也会让城市以其独特的历史韵味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外地游客。现代建设与既有传承之间的碰撞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认同这个观念的现代建筑师也在积极地做尝试。例如,北京的798艺术区作为历史与现代融合的经典代表,将老工业基地赋予了新的生命,更是催生出一系列个新的艺术产业集群。所以,保护人文历史的设计态度并非故步自封,而是发挥出城市真正的生机的新手法。在建筑规划设计中需要注重原有城市空间,把文化与美感的结合,发掘民族特色与当地特色,才能发挥出城市真正的生机。
2.4有助于城市未来发展,完善功能分区
所谓建筑规划设计,实际上指的就是利用整体的思维去思考设计建筑单体,按照规划的意识形态组合排布单体建筑。真正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不是建筑师的一己之力,而是基于大数据统计与人群需求分析而制定的。因此,城市的建设发展需要一个非常完善的设计体系,综合考虑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具体城市规划设计应细致到建筑层面,而不是类似体块的堆叠。为此,地区建设审批部门需要对每一个片区内拟建地块上建筑的体量、规模、功能均有所预设。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城市规划方案,对于开发商贿赂导致的临时变更用地属性事件零容忍。此外,设计体系仍需留有一定余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不同片区的功能需求会有所差别。气候条件的逐年变化可能对城市风环境、热环境乃至空气质量都有所影响。因此,建筑层面的规划设计也需要有备选方案及调整空间才能适应未来城市的发展变化。
3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建筑规划设计对于城市建设发展在整体风貌、生态环境、人文历史、未来发展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这也通常说明建筑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科学发展体系中的基础部分,不容忽视。在确保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基础上,需基于现实状况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在,面对城市建设由快速扩张到缓慢集约的发展趋势时,建筑设计应多利用科学的规划设计手法,从单体到区域再到城市依据不同层面的需求进行考量的环境均需考虑完全。所以,而对于针对建筑规划设计领域的从业人员而言,相较于以往较为单一的创作手法,如何适应时代多需求、高质量、绿色环保的潮流是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赵瑞锋.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J].城市建筑,2016,5(12):32-32.
[2]陈云飞.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J].商品与质量,2016(19):00142-00142.
[3]姚强.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96-97.
论文作者:骆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城市论文; 建筑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需求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