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良的劝谏之道及其对现代秘书的启示论文

论张良的劝谏之道及其对现代秘书的启示论文

论张良的劝谏之道及其对现代秘书的启示

□尹爱玲 尹华君

献计献策与进谏劝谏都是谋士辅助参谋的举措,但二者仍有毫厘之别。从发生先后来看,献计献策在先,进谏劝谏在后;从参谋风险来看,前者对外,是为制敌,后者对内,是为克己,制敌者,同仇敌忾,克己者,孤军作战,因此,后者风险大于前者;从难易程度来看,前者是无破则立,属于“平地起高楼”,后者是先破再立,属于“推倒再重来”,因此,后者难于前者。张良作为先汉勋臣,其雄才大略先贤俊彦已多有发掘,但往往将献计献策与进谏劝谏笼统而谈。本文仅言其劝谏之道,以管窥其“三杰”之才。

三省(自治区)高峰期抢险人数达9.76万人,累计投入抢险人员320万人次,消耗防汛物资11亿多元。针对黑龙江干流很多堤防低于洪峰水位的严峻形势,黑龙江省紧急抢筑了320多km子堤,抗御了超标准洪水。针对堤防质量差、沙基沙堤多、洪水淘刷严重的不利情况,黑龙江省紧急调用彩条布、土工布和编织袋等,对750多km干流堤防进行了应急裹护,有力地控制了险情。针对嫩江月亮泡水库6号坝可能漫坝决口的重大险情,吉林省组织3 000多人,将12km长坝段全线加固加高2m,确保了12万多名群众的安全。

一、谋士张良的劝谏之道

(一)顺谏——佐策入关

“顺谏者,仁也。出辞逊顺,不逆君心,此仁之性也。”顺谏即顺从领导心里的想法施谏,告知领导他将要采取的方法可能达不到他预期的效果,如果换成另一个做法,就可以达到他的期望。

提起兰州,人们会联想到黄河、中山桥、牛肉面。然而,在很多成年兰州人心目中,想到的是兰州石化。因为正是兰州石化,让兰州这座历史名城有了“石化城”的美誉。

当初,楚怀王与刘邦、项羽等人约定“先入关中者王”。刘邦选择从武关进入关中,但是在宛城遇到了阻力,一时难以攻取宛城,刘邦灭秦心切,故想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分析之后认为不妥,于是向刘邦进谏:“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张良根据当时的形势,将其中的利害关系简洁明了地向刘邦陈述清楚,使刘邦做出了还兵取它道的正确选择。

后来,秦将果然反叛了,而且还想跟刘邦联合向西袭击咸阳。刘邦本想答应,张良急忙劝阻。他认为,秦将是因为利益诱惑才反叛的,有了第一次背叛,便会有第二次。但是张良并没有直白地告诉刘邦,而是委婉地说:“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秦将有了降心,秦军群龙无首,刘邦于是一路西行,终于彻底击溃所遇秦军,入关咸阳。

刘邦率军抵达峣关之后,又想强攻夺取峣关。张良知道刘邦是想抢先一步入关,已失去理智。于是劝谏说:“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张良作为谋士,他在劝谏的时候,对当时所处的具体情况做了充分调研,同时了解到当地人的生活习性,所以以此作为这次攻关的突破口。

在政策和资金扶持上,各县(市)均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其中,麻江县规定对在规划区内规模连片种植3.33 hm2以上规定品种经济林的,政府均免费提供苗木或按1.35万~1.5万元/hm2的标准给予苗木费补助;对种植业主申请银行贷款用于发展经济林、中药材等水土保持林草建设的,在规定年限和贷款额度内政府给予贴息。雷山县规定利用荒山或坡耕地种植茶叶并验收合格的,一次性补助0.6万元/hm2,对每个加工厂一次性补助5万元。岑巩县政府则直接出资180万元,扶持投资者建成油茶、核桃基地667多hm2。黄平县在肥料、财税、土地、规费等方面对民间投资者给予相应扶持。

(二)讽谏——劝阻刘邦入住秦宫

“讽谏者,智也。知祸患之萌,深睹其事,未彰而讽告焉。此智之性也。”所谓“讽谏”,就是运用真实的事件来暗讽领导,最好是众人皆知的反面历史事件,让领导明白自己的错误在哪里。

刘邦进入咸阳之后,看到豪华的秦宫,数以千计的珍宝和美女,便不想出宫了。这既是刘邦贪图享乐的本性使然,也与先前约定“先入关者王之”有关。在刘邦看来,自己先入关,可以称王了,就可以享受秦始皇遗留的珍宝和美女。但是张良明白,此时的项羽也因为这个理由正率领着大军气势汹汹地朝关中杀来,而刘邦的军队对上项羽的大军无疑是以卵击石,几乎没有取胜的机会。于是,张良对刘邦说道:“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张良没有直接指出刘邦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而是用刘邦攻打秦朝的事实来暗讽刘邦,如果您这样做,可能您也将面临今天秦朝面临的情况。这样就能让刘邦想清楚,并愿意自己主动退出秦宫,以此达到劝谏的目的。

(三)陷谏——斗智鸿门

张良的劝谏之道精妙高深,一般人无法轻易复制运用。虽然高度无法企及,但方法还是可循的。顺谏之法告诉秘书,劝谏时可顺从领导的思路推理,最终得出一个有悖常理的结果,使领导醒悟,从而纳谏改进。讽谏之法告诉秘书,劝谏时不直接说领导做错了,而是采用类比法,用现实中已存在的又为大家所公知的反面事例来类比领导所作之事,采用暗讽方式,使领导醒悟,从而纳谏改进。陷谏之法启示秘书,劝谏时可舍生取义,不惜舍弃自己的声名或生命,甚至陷领导于不义之地,迫使领导有所顾忌而放弃原来的想法。当然,此法有个前提,一是进谏者声望高,领导不敢轻易舍弃;二是进谏者对领导很重要,领导不想轻易舍弃。指谏之法启示秘书,劝谏时方法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劝谏的内容,要提供信实之谏,用前车之鉴来使领导信服。窥谏之法启示秘书,劝谏时即使碰壁了,仍可迂回曲折地进谏,借用旁人言行,采用领导易于接受的方式向其劝谏。概而言之,张良的劝谏之道对现代秘书进谏有如下启示:

鸿门宴前,项羽在得知刘邦先入关并攻下咸阳后十分恼怒,又加上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告密说刘邦要称王,项羽更是怒不可遏,誓要和刘邦决一死战。当时两军势力悬殊,刘邦根本不堪一击。危难之际,刘邦得到项伯相救。项羽的叔父项伯曾经因杀人被张良所救,于是项伯连夜去给张良送消息,并邀请张良和他一起潜逃。张良婉拒了项伯的好意,托言“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并求项伯从中调停以救沛公。刘邦得知后大惊,连忙问计于张良。张良面对刘邦的询问并没有立马献计,而是反问道:“沛公诚欲倍项羽邪?”张良此举意在刺探是谁唆使刘邦闭关为王,知晓将要批驳的对象,好为自己后续的劝谏铺路。刘邦如实答道:“鲰生教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张良又反问道:“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刘邦自知不如。张良乃道:“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张良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仔细揣摩刘邦的心思,并且通过这些问题,让刘邦自己看清当前的形势,然后才献上自己的计策。

高中阶段由于存在高考的压力,教师与学生的时间都非常紧张,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没有更多的时间来优化教学策略,只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反复的习题训练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学生也是如此,只能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系统地学习、练习,听课、练习、考试,循环往复,无暇顾及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张良对刘邦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和刘邦说话的时候,他的语气和方式十分小心谨慎。尽管张良如此的小心翼翼,还是引起了刘邦的猜忌:“君安与项伯有故?”面对刘邦的猜忌,张良没有半点慌张,他很坦荡,直言他曾对项伯有救命之恩,这与现在两军的阵营无关,并指出若无项伯,可能将死却不知。张良的话不仅让刘邦明白了他和项伯的关系,不再猜疑,更让刘邦意识到所处形势的严峻,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项羽的攻势。

(四)指谏——定都关中

“指谏者,信也。指者,质也。质相其事而谏。此信之性也。”在劝谏的时候,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事实说话。

众多大臣的进谏也未能改变刘邦的决心,眼看儿子的太子之位将被剥夺,吕后遂求助于“智囊”张良,询问他:“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张良回答道:“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馀人何益。”张良并没有自傲,只是阐述事实,既表达自己的忠心,同时又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因为他知道吕后既然叫自己来,是希望自己献上一个万全之策,但是自己身为刘邦的臣子,事事应以刘邦为中心。现在刘邦已经登基称帝,疑心更重,为了自保,自己不能参与太子之争。

“窥谏者,礼也。视君颜色,不悦且郤,悦则复前。以礼进退,此礼之性也。”意思是要把握劝谏的时机,在领导心情愉悦的时候劝谏。用现代知识来阐释就是运用心理学窥探劝谏对象的内心,看领导心里是怎样想的,清楚领导真实想法,从而把握住劝谏的时机。

(五)窥谏——商山四皓定太子

国基初奠,天下始定,定都何处无疑对新兴的西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关于定都的意见大致分为两派,以刘邦为代表的认为应定都洛阳,以刘敬为代表的认为应定都咸阳。第一种意见因有刘邦首肯,明显占优,可张良知道,定都关中才是长久之计。如何让刘邦改“洛阳”为“关中”?张良劝谏道:“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张良此次劝谏,要批驳的是众多大臣的意见,因此没有足够的理由和口才是说服不了刘邦的。好在张良熟稔地列举了关中的诸多地理优势:地广土肥、人多可依、位置险要、易守难攻。果然,刘邦采纳了张良之谏而定都关中。

自古以来,帝王总是生性多疑,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君王和开国功臣之间的关系历来紧张,“狡兔死,走狗烹”的现象常有出现。然而张良却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可以保全自身的开国元勋,这与张良揣度刘邦心理的本领与恰到好处的劝谏艺术有着莫大关系。他很清楚需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劝谏方式。

在吕后的再三要求下,张良才为她出谋划策,说这件事无法直接向陛下劝谏,要迂回曲折地进谏。他提示吕后可以请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因为这四个人是刘邦十分敬重却又请不动的人,并刻意让刘邦看到商山四皓能够辅助太子。果然,刘邦见后,明白太子羽翼已丰,不可更易了。

生态环境方面,先锋村污水管网建设接近尾声,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全岛全覆盖基本完成;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立,垃圾分类收集正在试点;村庄环境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完善。

其实,张良清楚地知道,废立太子,事关重大,不可轻言。正如大儒叔孙通所言,“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震动,奈何以天下为戏。”再加上当时天下方定,汉朝统治根基还未稳固,各项制度尚在健全之中,只有顺其现状、无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稳保江山。他也曾为此事劝谏过刘邦,结果是“留侯谏,不听”,不但张良碰了一鼻子灰,还搞得君臣关系很紧张,气得张良“因疾不视事”。

刘邦晚年曾动过废太子的念头,这给汉王朝带来了一场新的危机。刘邦因宠爱戚夫人,欲废太子孝惠,改立戚夫人之子为国储。为此,许多大臣积极进谏,作为太子太傅的叔孙通反应最为激烈。他进谏道:“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早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適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叔孙通历数晋献公、秦始皇废长立少的历史悲剧,并以死相谏。这种强势的死谏,很容易触怒君王,掌握生死大权的刘邦此时是很难接受文臣的威胁的,所以未接受叔孙通的劝谏,只是“佯许之”,实际上仍然在实施废立之事。

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作用重大,因此,加强煤矿地质测量必不可少。加强煤矿地质测量的两个有效方法如下:

张良作为一个谋士,他知道在刘邦做出不恰当决定时,他是有职责帮助修正的。但此事涉及太子之争,而刘邦身份变了,处境也变了,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和项羽争霸时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刘邦了,如今他是掌管人生死的、高高在上的帝王,身为帝王的权威不容挑衅。如果自己仍像叔孙通那样直谏甚至死谏的话,只会触怒刘邦。因此,张良没有选择直接劝谏,而是借助刘邦敬重的四位老人的言行举止来阻止废长立少,最终在无形之中起到劝谏的作用。

Step 1.Calculate the sample covariance matrixwhere T is the total number of snapshots.Perform eigenvalue decomposition onandfind the signal subspace matrixcorresponding to the largest 2K eigenvalues.

二、张良的劝谏艺术对现代秘书的启示

“陷谏者,义也。恻隐发于中,直言国之害,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身。此义之性也。”这就是说,即使臣子知道劝谏会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也不妥协,即使君王杀了劝谏之士会陷君王于枉杀良臣的境地也不顾。

(一)因人而谏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要想劝谏成功,首先就需要了解劝谏对象,知道劝谏对象是什么样的人。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都会影响领导接受劝谏的方式。有的领导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便会主动询问秘书这个措施应该怎样完善;有的领导则是自己“一锤子买卖”,不喜欢下级发表意见,但是自己做出来的决策又不够完善。因此,劝谏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公式可依,秘书应该根据领导的性格特征等来选择合适的劝谏方式。

(二)因时而谏

把握时机非常重要,人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摆在第一位的。一方面,领导心情愉悦的时候会比心情槽糕的时候更加容易接受秘书的劝谏;另一方面,劝谏的时机要恰到好处,如果劝谏得太晚,使得领导的失误造成的消极影响扩大,会带来更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导致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因此秘书劝谏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

(三) 因地而谏

“天时”之后便是“地利”,选对合适的劝谏场合是劝谏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人都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对于领导来说,会更加地爱面子,所以秘书劝谏的时候更应该维护领导的自尊,这样所提建议才更容易让领导接受。秘书应该避免在公众场合劝谏。

(四)恰当的进谏技巧

要想劝谏成功,劝谏的技巧和方式至关重要。有时候相较于直接劝谏,间接劝谏会更有效。此外,劝谏者还应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下便是三种较为具体的进谏技巧:

1.窥心法。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秘书劝谏更是要从心理上攻克领导,让领导相信你提出来的建议一旦实施便会使他的利益最大化。张良在劝谏的时候,都是一步一步地窥探刘邦的心理,从而得知刘邦的真实想法,循循善诱,最后围绕其真实想法劝谏,才取得成功的。

2.对比法。张良劝谏的时候往往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比如将咸阳与洛阳对比,用秦朝的灭亡来暗示刘邦反省自己的做法,对比二者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明了两者的优劣,从而让刘邦听从自己的劝谏,选择更高明的做法。

3.代言法。有时候秘书虽然知道领导的某些决策存在失误,但是担心自己人微言轻,领导可能不会采纳自己的意见,因此干脆当作没有看见或发现。这时候,秘书可以巧用代言法,让一些有威望、有发言权的人代替自己发言,最重要的是这个“他人”是领导所敬重的,而不是因其位高权重迫使领导不得不听。这样才可以使自己的劝谏更有说服力,也更能让领导采纳。

参考文献:

[1]班固,等.白虎通[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湘粤桂边区民间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5YJC870026)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标签:;  ;  ;  ;  ;  ;  ;  ;  ;  

论张良的劝谏之道及其对现代秘书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