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加强建筑节能减排工作,推广绿色施工,追求高效、低耗、环保,实现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绿色施工模式。
关键词: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
现阶段各施工企业均逐步将绿色施工管控纳入管理日常工作。但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下文将绿色施工理念分解,从不同角度对其融入施工过程管控进行表述。
一、 绿色施工在环保方面过程控制
1、资源保护
应保护场地四周原有地下水形态,减少抽取地下水。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及污物排放应采取隔离措施。
2、人员健康措施
场地布置与临时设施建设、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人员安全、职业健康、卫生防疫、进出场保卫管理、外来车辆与内部车辆的管理、夜间值班管理。
3、扬尘控制措施
现场配备洒水设备对裸露地面、集中堆放土方采取抑尘措施;运送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现场进出口设冲洗池保持进出现场车辆清洁;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封闭存放,余料及时回收;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采取遮挡、洒水降尘等措施;
4、废气排放控制
不在现场燃烧废弃物,不使用毒害气体超标的材料。
5、建筑垃圾处置措施
建筑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堆放;有毒有害废物封闭措施;垃圾桶应分为可回收利用与不可回收利用两类;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
6、污水排放措施
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设排水沟;工程污水和试验室养护用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现场厕所设置化粪池,化粪池定期清理;工地厨房设隔油池,定期清理;雨水、污水应分流排放等措施。
7、光污染措施
夜间焊接作业时采取挡光措施;工地设置大型照明灯具时,应有防止强光线外泄的措施。
8、噪声控制措施
采用先进机械、低噪音设备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保养维护;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尽量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应设有吸音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夜间施工噪音声强值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施工现场应设置连续、密闭能有效隔绝各类污染的围挡;现场应设噪声监测点实施动态监测。
二、四节控制
1、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1、材料的选择
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材料选择;施工选用绿色、环保材料;临建设施应采用可拆迁、可回收材料;应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浆中的水泥用量;
1.2、材料节约
(1)建筑余料应合理使用;临建设施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
(2)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材料堆放整齐,一次到位,减少二次搬运。
(3)加强管理,模板涂刷脱模剂,拆模时,严禁硬撬,减少人为损坏,增加模板周转次数。废旧模板整修后用作临边洞口的盖板、柱子与楼梯踏步的护角。
(4)施工前对管线进行综合平衡设计,优化管线路径。
(5)材料采购就地取材;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砂浆采用预拌砂浆。
(6)节约钢材。钢筋定型定尺定量购进下料,翻样、下料、加工努力做到合理节约与工厂化;采用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节约钢筋。
1.3、资源再生利用
(1)对于施工现场浇筑掉落的混凝土进行收集,制作过梁等预制块,钢筋废料做支撑马镫。 现场办公用纸分类摆放,纸张两面使用,废纸回收。
(2)现场设置废弃物分类收集区,用以收集可再利用废弃物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现场办公区用房采用活动彩板房或集装箱式活动板房,提高周转利用率,现场四周围档利用原有围墙或采用可周转围墙。
(4)模板支撑体系、外架等需要周转材较多的工种,更多采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如方钢背楞,铝模板、可回收工字钢锚固环等。
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2.1、节约用水措施
制定用水定额;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水采用节水器具,施工现场的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分别计量;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2、水资源的利用
(1)基坑降水应储存使用;冲洗现场机具、设备、车辆用水,应设立循环用水装置等。
(2)施工现场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雨水收集/基坑降水→排水明沟→沉淀池处理→集水池→市政污水管网
(3)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及砼养护用水使用现场集水池中水,在池中水不够时使用市政给水。
(4)办公区、场外员工生活区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需达到100%。用水点张贴节约用水标志。
(5)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在沉淀池处每周进行一次PH值测试,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必要时请有资质部门检测。
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其他管理措施
(1)砼泵等施工场所产生的污水,在污水出口处设立沉淀池,经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网,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应及时清理,并妥善处理。沉淀处理后的污水应尽量循环使用。
(2)对产生含油、含化学品的污水和废液,采取单独的污水罐或污水桶收集起来,定期委托有污水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3)提倡节约用水,杜绝跑冒滴漏,减少生活废水的产生。
(4)食堂设隔油池,严禁将食品加工废料、食物残渣及剩饭等倒入下水道,影响隔油效果。隔油池清理周期是半个月,并做好清理记录。食堂使用绿色洗涤用品。
(5)设有浴池在浴池污水排出口处设置沉淀池,设有化粪池要有完善的防渗漏措施,做到定期清理,并作好清理记录。
(6)对并入市政的雨水管网的雨水排放系统加强管理,杜绝非雨水类的其他水体排入雨水管网。
3 节能与能源利用
3.1、临时用电设施管理
(1)采用节能型设施;合理布置临电;现场施工设电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分别计量;用电电源处设置明显的节约用电标示。公共区域照明采用节能照明灯具。室外照明采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办公室等场所均采用节能灯,生活区采用紧凑型荧光灯,在满足照度的前提下,办公室节能型照明器具功率密度值≤8W/m2,宿舍≤6W/m2。办公室节能灯具使用率大于90%。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空调运转期间应关闭门窗。 220V/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V/380V三相系统时,尽量做到三相负载平衡。 施工现场内道路照明采用太阳能路灯。施工现场内照明采用低压照明,采用LED光源替代传统白炽灯,节约用电。
3.2、机械设备管理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优先使用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选择的设备功率与负载相匹配;采用低能耗施工工艺,充分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3.3、材料运输与施工
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能源消耗;采用能耗少的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进度等措施
3.4、其他节能措施
施工现场办公用临时设施的围护结构和屋面采取隔热保温措施,并采用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降低能耗。
4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4.1、施工现场用地节约措施
施工场地布置应合理并应实施动态管理;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并应尽量减少占地;应根据现场条件,合理设计场内交通道路;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布置应与原有及永久道路兼顾考虑,并应充分利用拟建道路为施工服务等措施。
4.2、施工现场用地保护措施
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并应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保护用地;充分利用山地、荒地作为取、弃土场的用地等措施。
5、总结
随着资源的日益紧张,绿色施工已经成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通过全行业的努力,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模式,共同推动建筑业绿色施工的前行。
论文作者:方 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措施论文; 污水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现场论文; 材料论文; 用水论文; 生活区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