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留学人员情况的思考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留学人员论文,对策论文,情况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历史上中国留学生的情况
近代我国最早的海外留学起始于19世纪中叶,早期的著名代表是第一个赴美求学、写下《西学东渐记》一书的容闳。解放前,我国究竟有多少人出国留学,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统计。华盛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贾浩博士根据有关史料汇总后说,美国是近代中国留学生前往最早的国家,自1850年至1949年的100年间,中国共有1.86万人赴美留学。日本则是近代中国留学生前往人数最多的国家,自1896年至1937年抗战爆发,42年间留日学生总数保守的估计不低于5万人。自清末至1949年中国前往欧洲的留学人数估计为2万人,其中包括留法勤工俭学的和十月革命后到苏联学习的。初步估算,建国前的100年间,我国派遣的留学生总数不过10万人。
我国留学生归国已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1937年日军侵华,6千名留日学生在两个月内几乎全部归国,2千名留欧美学生(占了中国全体留欧美学生的50%)也返国,毅然共赴国难,参加抗战。第二次是建国后的50年代,我国海外留学生掀起了又一次归国高潮,赴欧美留学生有3千多人归来,占了抗战胜利后4年间赴美留学生总数(4千多人)的70%以上。第三次是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选派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留学生,有71%回国工作。最近几年,随着国内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第四次留学生归国高潮开始兴起,已有32%的新留学生回来。这些不同时期回国的留学生们,成为我国经济、军事和科技教育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是众多科技领域的开拓者、奠基人,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一部分人还成为党和国家各方面的领导人。
二、当代中国留学生的情况
根据国家教委统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60年代中期,我国先后向苏联、东欧等国家派出留学人员1.07万人,“文革”后期先后向一些国家派遣了1900多名留学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到海外留学掀起史无前例的高潮。1978年至1995年的17年时间,我国前往103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人员总数累计高达25万人(其中,国家公派5万人,单位公派8万人,自费留学12万人),为建国前百余年全部留学人数总和的3倍左右,已经回国的8万人接近于中国过去派遣的留学人数总和。从贾浩博士提供的有关数据分析,近些年来,我留学人员情况有如下特点:
第一,大多到发达国家留学,以美国为最多。
我国赴国外留学的人员,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这七个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在美国的留学生有11万人,居各国之首;其次为,日本有1.5万人,加拿大和德国各有1万人,英国有0.6万人,法国和澳大利亚各有0.4万人。从比例上看,美国占66.7%,日本占9.1%,加拿大和德国各占6.1%,英国占3.6%,法国和澳大利亚各占2.4%。从留学生回国率看,目前仅为34%,其中美国最低,仅有15.4%;加拿大和德国为50%;日本、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达60%左右。
第二,进修人员明显减少,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急剧增多。
根据我国公派留学生的部分数据分析,1978年至1981年期间,进修人员占79.8%,研究生占8.6%,本科生占11.6%;1982年至1985年期间,进修人员占58.9%,研究生占37.2%,本科生占3.9%;1994年至1995年期间,进修人员占20%,研究生占66.3%,本科生占13.7%。这反映出,80年代前期的留学人员,以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老大学生和“老三届”大学生赴国外进修为主;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转到以新大学生赴国外攻读研究生学位为主。
第三,学科分布发生变化,涉及领域拓宽。
改革开放以来,早期留学进修人员的80%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主要为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计算机、工程和农业等学科。90年代以来,在美国的留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降到67.5%;学习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占到了1/4强(为26%),其绝对数量更为可观(1993—1994年度达到1.15万人,而改革初期的三年多时间,我国全部留学人员学习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到300人)。目前,我国留学人员由于人数众多和专业分布广,已成为一个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几乎所有专业领域的庞大人才群体。
三、我国留学生团体十分活跃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留学生在美国创建了各种专业学会。如中国留美学者经济学会、政治和国际关系学会、历史学会、比较文学学会、商学会、农学会、环保学会、金融学会等各种学术团体,以及社会学、新闻学、能源、信息和图书馆专业网络。这些社会团体被称为“中国留美学者的历史创造”,因为在各国留美学者中,尽管也有各种联谊团体,但按照专业形式组织的却只有来自中国的学者。90年代后,又发展形成了跨专业和行业的各种协会。如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海外学协、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工作人员协会、硅谷中国工程师协会,位于芝加哥的旅美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协会、纽约的旅美中国律师协会、旧金山的一九九零学社、华盛顿的中国专业人员协会等。还成立了中国留美人员各大专院校校友会及地区校友联合会、全美中文学校联合会、业余文艺团体和同乡会。在欧洲、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成立了诸如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加中科技协会、留法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协会、澳华科学技术协会等团体。这些留学生团体大多为推进国内的科技、教育和经济现代化,沟通中国与各国的联系与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也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它们已成为凝聚海外中国留学人员,加强与国内联系的桥梁。
海外中国留学人员作为一个整体也有其弱点。如多年在外,易与不断变化的国情脱节;一些年轻留学生,政治上易出偏差。也正如此,他们无论回国还是在当地为国服务,都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四、美国十分重视吸引外国留学生
美国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教育水平,以及各种有利条件,除了从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直接吸引高级人才外(如在1952年至1972年期间,引进了外国专家22.2万人),还通过高校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引进世界各国优秀人才。50年代中期,美国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注册人数仅为3.4万人。随后,这一数字以每十年翻一番甚至更高的速度持续增长,到1985年达到34.2万人,增加了近十倍。以后虽有所减慢,但到1995年已有45.2万人,分布在2500所大学中,他们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大学的外国学生中,约有60%的主攻科技和工程,有半数的留学生学后留在美国工作。这样,单留学生一项,美国每年留下12万至14万的各国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持续地为自己的高级人力资源补充新鲜血液。
美国对十多万中国留学生的去留有两种心态,一方面要求他们回国,扩大自己的影响;另一方面截留最好的人才,为美国的发展服务。如美国政府借1989年我国的“六四”之由,想阻止有才华的中国留学生归国,于1992年4月11日发布命令,准许8万中国留学生申请在美永久居住权。我在美留学生人5.3万人申请,4.7万人拿到了“绿卡”。据了解,李政道教授倡议建立的留美物理学计划,吸收了上千名“中国物理学的最优秀人才”(李语),目前回国的不足10人,其他全都留在美国工作。我国历届参加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争赛获奖学生,相当多的人也在美国留学后未归。据美国学校教师公开目录查询,美国65万现职教授中,留美中国学生成为教授的达1100多人,其中,理科教授800多人,文科教授300多人。这些未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已成为美国科技和教育领域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在经济领域中也很活跃,受到各界关注。
五、加强对留学生工作的几点建议
海外中国留学人员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智慧的可用性周期是有限的,今后10至15年是这代留学生的峰值期。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树立时代与历史的紧迫感,认真做好留学生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1.加强对海外留学生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目前,我国留学生主要有国家公派、单位公派和自费留学三种途径,涉及众多部门,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建议设立国家留学人员工作领导小组,由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负责,国家教委、国家科委、人事部、外国专家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整体规划海外留学生开发、使用、管理工作,并制定有关政策。可考虑在适当时机,举办一次留学人员工作会议,请一些海内外留学人员代表参加,共商有关重大问题。平时,国家领导人和部委负责人可有选择的公开接见海外留学人员代表,听取他们的意见。1996年江总书记接见欧美同学会海外代表,使他们感到了国家的关怀,国内外反映很好。
2.坚持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相结合的方针。
对国内急需、本人愿意、单位又能安置的留学人员,要千方百计地吸引他们回国直接服务;对国内急需、单位不好安置或本人还不愿马上回国的留学人员,可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欢迎他们间接地为国家服务。当前,一种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的办法是,可开展留学人员短期回国考察、讲学与合作研究项目,由领导小组组成部门根据留学人员情况给予资助。
3.美国应为留学生工作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内到美国的新移民,总人数估计近40万人,已占全美华侨、华人总数的1/5。其中,留学人员占了仍在海外留学人员的近70%,而回国率不足1/6,中青年取得学位回国者比例很小。针对美国政府对我留学生政策,要求我们要花大气力,努力做好留美人员的工作。一方面要为他们回国创造条件,同时,可让在美中资公司和机构多吸收他们就业,政策上视同回国就业,以便让他们心系祖国;另一方面,要从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考虑,发挥他们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4.改变目前对留学人员的“粗放型”管理办法。可考虑由领导小组责成一个部门建立统一的、共同的留学人员计算机信息服务网,摸清海内外留学人员基本情况,根据国家需要排排队,选择一批学有所成并有一定实践经验有意愿回国的留学人员,及时为使用部门和留学生本人就业提供服务。可先从经济管理、科技、教育、金融、法律、国际关系等领域做起,或吸引他们回国工作,或聘请他们当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