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领域,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引进,可提升施工安全系数,优化建筑结构的强度、刚度、耐久性与抗裂性能,技术优势显著,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重荷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目前,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模块包括受弯构件、混凝土框架及加固施工中,为了保障技术应用效果,施工期间应加强对于原材料、预应力筋下料的质量把控,强化预应力曲线的放线控制,以及固定架的焊接质量控制。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2006年到2011年,我国建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比均高于20%,直到近几年来方有所下降,截止2016年7月,我国的建筑行业总资产已达7021.08亿元,在这种投资额持续快速增长的行业形势下,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标准不断提升,新型施工技术层出不穷[1]。预应力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可提升施工安全系数,同时,优化建筑结构的强度、刚度、耐久性与抗裂性能,适用于大跨度、重荷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
1.房屋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
1.1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受弯构件中的应用
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建设房屋建筑受弯构件时,应该采用强度达标、操作简便的碳纤维材料,进行预应力施工和加固,具体施工流程如下:①制作碳纤维增强塑料片材。将环氧树脂添加进碳纤维布材内,可以彰显出碳纤维强度高的优点,同时解决材料内部应力分布不均的问题,优化受弯构件预应力施工中碳纤维材料的性能。;②处理受弯构件表面。为了保证受弯构件各方面性能能够达到施工标准,首先应该对受弯构件表面进行处理,比如说,测试受弯构件的酸碱度、填补表面裂缝等;③涂抹底胶。对受弯构件表面进行处理后,即可涂抹适量底胶,然后再精心打磨、清洗,这样能够增强受弯构件的黏结性,优化施工效果;④粘贴碳纤维增强材料。对受弯构件表面进行一系列处理后,待其充分干燥,调整其两端的平整度,以适宜力度均匀张拉碳纤维增强材料,直至其预应力达到预设标准,即可粘贴树脂[2]。
1.2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加固施工中的应用
在房屋建筑加固施工中,借助于预应力施工技术,可实现预应力的传递,而且,通过设置合理的预应力筋,能够降低摩擦应力的损失,优化加固施工成效。在施工过程中,具体的技术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加固双向交叉框架梁。采取折线布设预应力筋的工艺,产生附加内力来抵消外荷载效应,同时使得双向交叉框架梁的受力状态发生改变,随后,根据不同的集中荷载分布情况,分别选择二折点或单折点的预应力筋布设方式,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框架梁出现极限抗裂或度问题;②加固板柱结构楼板。对于集中荷载分布均匀的板面,依次进行线性设计、节点设计与预应力筋设计,采取折线、沿板跨对角线双向布设预应力筋的施工工艺,可实现板柱结构楼板的受力荷载传递,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加强楼板人工凿洞、预应力锚固端节点连接、钢索制作、预应力索及锚具安装等工序的质量控制;③加固预应力简支梁。在使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加固预应力简支梁时,需要设计体外张拉端节点,并且对梁侧、剪力墙外的化学锚栓进行有效处理,严格控制简支梁的挠度与应力;④加固抽柱后的框架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一施工项目中,一般选用“体外预应力+加大截面”的施工工艺,按照“托梁抽柱层结构支撑加固→花篮梁加固→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工程养护→ 拆除模板→抽柱施工→修整梁面”的流程施工[3]。
1.3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框架施工中的应用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框架具有层数多且自重大的特征,要想保证各部分承载力的均匀分布,就必须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以下项目的质量把控:①预应力孔道成型。后张预应力孔道成型施工中,常采用预埋管法,施工时,应该确保接头管两端的密封性,将之在浇筑混凝土前穿入,并来回拉动预应力筋;②铺设预应力筋。借助于人力或机械设备,进行预应力筋的单根或整体穿束施工,在跨曲线施工难度较大的区域,可在梁跨中部设置穿束助力段,自下而上将预应力筋整体穿入孔道;③铺设无黏结预应力筋。在施工时,应始终让预应力筋保持顺直,定位牢固,同时,端部预埋锚垫板应该与预应力筋垂直,且内埋式固定端垫板间应该隔离开来,切勿重叠、扭绞在一起,加强对于混凝土密实度的控制,以保障无黏结预应力筋能够顺利完成铺设;④预应力筋张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依次完成楼板、次梁、主梁部位预应力筋的张拉操作;⑤灌浆。预应力孔道灌浆施工期限为24h,严格按照灌浆顺序,自下而上,保持较低速度均匀连续性地往孔道内灌浆若无法在期限内完成施工,应该对锚固装置、钢绞线采取保护措施,以免发生锈蚀[4]。
2.房屋建筑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2.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按照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根据预应力施工技术对于原材料的标准,制定采购计划,将要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等的详细资料备案在册,随后严格把控采购环节,在入库前,由专业的审核技术人员,对购进的原材料按照用材规格进行严格检验审查,确保其型号、质量、数量与原材料购买计划一致。原材料入场时,必须具备厂商出具的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施工期间,定期抽查,确保材料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2.2预应力筋下料的质量控制
加强对于预应力筋的质量控制,在进行材料切割时,确保切割长度符合预应力施工技术规范,下料时,应该制作与技术方案相适应的固定锚具,预应力筋规范切割后,即可运输到施工现场。此外,加强对于预应力筋下料的质量控制,严格把控其数量及尺寸。
2.3预应力曲线的放线控制
在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时,预应力筋在梁中需进行曲线的放线控制,在此过程中,把控好最低点、最高点、弯曲点等特征位置,将控制点距离设置为1.0m至1.5m,放线工作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负责,并加强监管,确保放线的准确性。
2.4固定架的焊接质量控制
放置好预应力筋后,需应用专门的支撑力足够法的固定支架进行支撑,将钢筋绑扎成型后,按照设计方案,将支架焊接在箍筋上,期间放线人员与焊接人员应该相互配合,保证固定架的焊接质量。
3.结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建筑行业投资总额持续增长,房屋建筑工程规程不断扩大,为新型建筑施工技术研发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为类型复杂的房屋建筑构造提供了技术支撑[5]。在结构相对复杂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将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于受弯构件、加固施工、混凝土框架等施工项目中,严格按照技术应用流程,设置预应力筋,能够改善房屋建筑的实际受力状态,增强其抗拉力,全面提升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抗裂性能,提高房屋建筑的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其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杨虎,邢岩,韩明杰,崔宏剑,刘航,乔培章.某多层砖混房屋预应力抗震加固技术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9,41(03):143-148+58.
[2]欧阳辉,马赞.对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211+214.
[3]翟俊伟.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的特点与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8(05):10-11.
[4]崔晓杰.新时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的技术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7):195.
[5]佟文燕.房屋建筑施工中关于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166-167.
论文作者:夏永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预应力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碳纤维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