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认知调查报告_坚定理想信念论文

关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认知的调研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员干部论文,认知论文,理想信念论文,调研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12)02-0023-05

长期以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但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仍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甚至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从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高度出发,切实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一、基本情况

2010年5月—2011年上半年,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研究”课题组根据本校加强学风建设和学员管理的要求,曾在两个学员管理部和在校学员中研究探讨创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并陆续开展了一系列访谈,初步掌握了一些情况。2011年下半年,我们围绕“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认知”设计了7个题目,运用“心理浅接触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社会调研。此调研主要采用分层次抽样问卷调查方法,首先在全国范围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因素选取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浙江、福建、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北京、河北、内蒙古、宁夏、陕西、辽宁16省市作为第一层次;然后在每一省市内选取科级以上干部,分别特征按比例抽取样本进行第二层次抽样。此调研共发放问卷2113份,收回1625份,有效问卷1590份,有效率97.8%。样本构成如表1所示。

表2中W1的ABCD选项分别代表“同意”、“稍有不同意见”、“不同意”和“应当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W2的ABCD选项分别代表“赞成”、“基本赞成”、“有不同意见”和“不赞成”;W3的ABCD选项分别代表“理想信念关系到精神状态,可以在工作中体现”、“被称为理想信念的人之精神活动具有复杂性,党员干部的工作状态与理想信念状态关系很复杂,其理想信念状态在实际工作中是否体现和怎样体现也就很复杂,但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观察、分析和了解”、“可以体现也可以不体现,因人而异”和“通过工作表现很难观察人们的理想信念,需要研究开发科学有效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评价系统”;W4的ABCD选项分别代表“对党、对工作、对个人利益的态度”、“是否言行如一、实实在在遵循科学发展、制定和执行制度与政策等坚持公平公正、对没有利益关联的普通群众也抱有关爱、在个人利益与大局利益发生冲突时自觉放弃个人利益”、“在实际工作中能否排除人情关系等干扰,认真按规范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和“尚未思考这样的问题”;W5的 ABCD选项分别代表“自身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缺乏到位的严格管理、有效监督和奖惩激励”、“现在的工作环境有问题,坚持原则一门心思做好工作,不如广交朋友‘顺水推舟’实惠”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跟不上,使之真正达到入脑入心,面临严峻挑战”;W6的ABCD选项分别代表“一是容易被奸佞小人利用导致犯罪,二是观察分析问题出现偏差容易决策失误,三是容易失去领导和群众的信任”、“容易犯错误,不少贪污受贿的犯罪都是从理想信念动摇开始的”、“最大的危害是容易‘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失去民心”和“没法干事创业”;W7的ABCD选项分别代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做好干部政绩的科学评价”、“切实有效反腐败”和“切实创建崇尚风清气正的从政文化”。

二、数据分析

由以上表1、表2中的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一)抽样调查数据涵盖面宽,质量较好

1.基本反映实际情况。一是填写问卷的党员干部信息齐全;二是对较大量问卷未能收回的问题不回避。发放问卷2113份,收回仅1625份,表明此研究尚有一定难度。三是数据录入中将某区域约40%的相同问卷分别只作为1份纳入统计。2.人员结构特征数据呈现乐观分布。一是有效问卷中年龄最小的27岁,最大的60岁,36—55岁的1348位,占88.2%;二是党龄11年以上的1375位,表明老党员居多,对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本科和硕士占89.8%,博士占5.5%,表明党员干部学历普遍提高;正、副处占82.4%,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和实际及本项调研的主旨。3.7个问题基本反映总体情况。一是7项提问基本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设计,便于延伸递进研究和展开关联思考;二是为了规避回答问题时的心理防范,问卷定位于“心理浅接触”,提问均控制在非敏感层面,确保数据真实。

(二)四个60%以上,表明基本面状态优良

1.60%以上的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有明确认知。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将“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写入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历经近10年,“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理想信念,已基本形成共识。有效问卷中67.1%的党员干部同意将理想信念表述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但有9.9%的人选择了“稍有不同意见”、2.8%的人选择了“不同意”,20.2%的人选择了“应当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三项之合表明近1/3的人对应当坚守的理想信念尚不甚清晰。2.60%以上的党员干部赞成坚定理想信念比增强能力更重要。有效问卷中64.5%的人持此观点,加上26.2%的人对此“基本赞成”,两项共占总人数的90.7%,表明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认识明确,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但也不应忽略9.3%的人对此“有不同意见”和“不赞成”。3.60%以上的党员干部认为理想信念可在实际工作中体现。有效问卷中65.8%的人持此观点,24.2%的人认为可以通过科学方式观察、分析和了解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理想信念状态,4.6%的人认为需要研究开发科学有效的评价系统,两项合计,近1/3的党员干部倾向于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评价理想信念的现实体现,为我们深入研究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现实表达提出了需求。4.60%以上的党员干部认为坚定理想信念首先必须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于解决问题的对策,有效问卷中65.7%的人选择了“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反映了党员干部对加强和改进理想信念教育的期待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

(三)九个70%以上,传递重要信息

1.年龄较大、党龄较长的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认知较明确。由表2可知,有效问卷中56岁以上的党员干部有78.9%的人同意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表述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78.2%的人赞成“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比增强能力更重要”,78.2%的人认为“理想信念关系到精神状态,可以在工作中体现”,73.4%的人对于坚定理想信念当前需重点做好的工作选择了“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再加上46—55岁的党员干部中70.5%的人和21年以上党龄的党员干部中73.9%的人也认为“理想信念关系到精神状态,可以在工作中体现”,21年以上党龄的党员干部中70.1%的人也选择了“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表明年龄较大、党龄较长的党员干部对应当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与现实工作的本质联系,对坚定理想信念关键是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有较明确的认识。答题选择的非刻意和顺其自然,恰巧反映出我们党多年来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监管的成效,表达了年龄较大、党龄较长的党员干部对于理想信念的心声,也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科学逻辑。因为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首先,必须明确应当坚定的是什么理想信念。其次,必须明确坚定理想信念比增强能力更重要。再次,必须明确理想信念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能够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中具体体现。同时,针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明显滞后,必须明确当前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这些恰巧与专家学者关于一定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中之重”[1]和“政治道德价值观是政治道德最根本的组成部分,是政治道德的核心,它从深层次上影响着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行为”[2]的观点不谋而合。2.党龄较短的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认知表现出独特视角。由表2可知,有效问卷中党龄5年以下的干部74.2%的人同意将理想信念表述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表明这些人的政治素质好,学习能力强,也反映出近些年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较好的理论成效。同时,对于年轻人应从什么角度观察评价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状态,71%的人选择了“是否言行如一、实实在在遵循科学发展、制定和执行制度与政策等坚持公平公正、对没有利益关联的普通群众也抱有关爱、在个人利益与大局利益发生冲突时自觉放弃个人利益”,传递了其更务实和关注理想信念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这些人的观点也某种程度地反映了年轻人的所思所求,对于我们用未来眼光、从战略高度研究探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四)四组关联数据,展现深度思考和由衷期待

1.重视在实践中观察评价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有效问卷中对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状态的评价,59.2%的人选择了“是否言行如一、实实在在遵循科学发展、制定和执行制度与政策等坚持公平公正、对没有利益关联的普通群众也抱有关爱、在个人利益与大局利益发生冲突时自觉放弃个人利益”,52.2%的人选择了“对党、对工作、对个人利益的态度”。表明与宏观视角相比,多数人更倾向于通过具体工作实践来评价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正可谓“细微之处见精神,细枝末节往往可以成为判断党员干部执政理念正确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其理想信念状况和理想信念教育成效的重要依据。”[3]2.内因和外因共同构成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出现问题的根源。有效问卷中对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出现问题的根源,47.5%的人选择了“自身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41.5%的人选择了“缺乏到位的严格管理、有效监督和奖惩激励”,不仅客观反映了有关情况,也传达了党员干部对不断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意识和对从严治党的高度关注。3.理想信念状态不佳是党员干部难以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思想根源。有效问卷中48.4%的人认为如果理想信念状态不佳,“一是容易被奸佞小人利用导致犯罪,二是观察分析问题出现偏差容易决策失误,三是容易失去领导和群众的信任”,39.7%的人认为理想信念状态不佳的“最大的危害是容易‘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失去民心”,可见这些人视角深刻,已经注意到理想信念偏差导致的“非正常工作状态”的严重危害。4.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主要靠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问卷中对于坚定理想信念当前需要重点做的工作,65.7%的人选择了“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53.0%的人选择了“切实做好干部政绩的科学评价”,43.4%的人选择了“切实创建崇尚风清气正的从政文化”,37.1%的人选择“切实有效反腐败”,所有这些都只有靠采取组织措施才能实现,表达了人们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由衷期待。

三、几点建议

(一)推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理论体系建设

10年前,有学者曾经针对某些人的被腐蚀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为什么他受了腐蚀,而在同样的条件下另一个人没有被腐蚀。你可以回答‘那是因为另一个人觉悟高’,还可以问‘他的觉悟是怎么高起来的?’你可以回答‘因为他爱学习’,还可以问‘为什么他学了,就能把所学的道理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而另一个人却学了等于没学?’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地问下去,即使未必能找到造就一个人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或丧失理想信念的终极原因,至少也能找到一些深层次的主要的原因。”[4]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理论的滞后或者不完善必将影响到实践。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载明以“理想信念”为研究对象的8792条记录中,讨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问题的只有44条,其中只有6篇论文中运用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这一必须明确的概念。尽管通过其他途径或者输入不同的检索词还可以获取更多专家学者运用此概念的资料,但按此检索获得的这个6∶44的比例的确很小。从当前的情况看,推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理论体系建设,主要宜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在党员干部中进一步明确理想信念的概念。这是理论学习的起点和切入点,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效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运用“大众化”工具丰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内涵。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党的重要文献,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有关论述为依据,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总结归纳有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基本理论,系统阐释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丰富内涵。二是精细研究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由党的理论语言向公众语言的恰当转换,注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大众意蕴在文件语言、会议语言、媒体语言和口头语言中的不同表达。3.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作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1.将理想信念的现实表达作为重要内容。一是必须引导党员干部将理想信念的坚定体现在具体工作中,注重理想信念的现实表达。二是必须引导党员干部明确理想信念的现实表达不只是语言表达,更多的是行为表达,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三是必须引导党员干部学会语言转换的本领,在理想信念表达中善于将党的理论语言转变为公众欣然接受的语言;同时,还要善于在履职行为和社交行为中表达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信奉和遵行,坚守“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5]。2.增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学术性。我们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布的CSSCI(2012—2013年)来源期刊目录,在“政治学”大类的39种期刊中选取较具综合性的10种期刊,检索其2010年和2011年发表的论文,结果其3778篇论文中只有两篇专题研究理想信念教育问题。一篇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大力倡导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6],一篇研究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性质特征和绩效评价。2:3778,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需求相比,这个比例显然不够。因此,加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学术研究,亟须高度关注。3.扎实有效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除了瞄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内容、形式和方式方法上加大改革创新之外,还要抓好三点:一要坚持学以致用,促使理想信念教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避免出现“说做两张皮”;二要科学定位理想信念教育目标,避免对目标过分拔高和人为地“神化”;三要高度警惕和有效防止出现“绩效管理帮倒忙”。近些年不少领域出现了越考核越适得其反的怪现象,尽管原因错综复杂,但根源不外乎决策者附庸风雅,对比较时髦的绩效管理“囫囵吞枣”。事实上,绩效管理不只是绩效考核,向前延伸的绩效辅导对于实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理想信念具有深蕴于心的内源性特征,只有与人的内心世界互动,才能切实有效。

(三)坚持从严治党,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要“管”“制”到位

1.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要“管”到位。一要管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对流于形式、脱离实际等现象,应严格限制。二要管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学习。细致掌握学习情况,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仅停留在会议、文件和大而化之“提要求”等粗浅层面。三要管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表达。运用教育、引导、深度沟通等手段,促使党员干部善于用科学合理的语言和真实的行为表达理想信念,努力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四要管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环境。通过进一步提升干部政绩的科学评价和创建崇尚风清气正的从政文化,切实优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环境。2.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要“制”到位。一是机制引领到位。通过建立科学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动力传导机制等,激发党员干部自觉追求高尚境界的愿望,使其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理想信念有机结合,进而成为内在需求,形成自觉的内在动力。二是制度制约到位。尊重人的思维运行规律和健康心性成长规律,深入研究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现实化、精细化、具体化,将理想信念渗透于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将高尚品质转化为制度要求,将制度要求逐步转化为自觉行动。三是监督制裁到位。对因理想信念偏差出现的失误,既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偏,又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切实从思想深处解决问题;对理想信念迷失导致的渎职犯罪、贪污腐败等,要依据党规国法严格制裁。

标签:;  ;  ;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认知调查报告_坚定理想信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