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共青团工作转型发展的机遇与策略论文_陆人杰 邓尉楠 陆娴蕙 任琳 沈吉如

互联网背景下共青团工作转型发展的机遇与策略论文_陆人杰 邓尉楠 陆娴蕙 任琳 沈吉如

陆人杰 邓尉楠 陆娴蕙 任琳 沈吉如(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互联网蓬勃发展不仅给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也给共青团干部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本文提出运用互联网思维集线下社会服务和线上虚拟组织管理为一体,跨界破解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输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服务产品,为准确把握青年的需求提供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共青团;线上线下;策略【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03-01

互联网以其对时空的抽离的特征正改变着当代青年群体,当代青年的工作、学习、生活与网络的关系日趋紧密,共青团工作的现实环境、服务形式和交互方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团十七大以来,全团把“进军网络新媒体”作为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工作有效覆盖面的主攻方向,融合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互联网思维打造线下线上互相促进、有机融合的青年工作新体系,对推动共青团转型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1. 共青团工作转型发展的机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了第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 年6 月底,中国网民数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48.8%;手机网民5.94 亿,网民中10-39 岁年龄段占比为78.4%,其中20-29 岁年龄段网民占比为31.4%,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可见,广大青年是最活跃的互联网主体,网络以其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综合性等独特魅力[1],已成为中国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一种新的政治力量。

2. 共青团工作转型发展的策略每一个网民的使用习惯、网络信息接触类型都各不相同[2],互联网服务以受众需求变化为导向,结合特有的零时差、零距离、零空间的优势及图文并茂、形式新颖、信息丰富的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愿意选择并归属到网络虚拟组织进行情感宣泄、思想交流、文化互鉴。共青团在传统的动员、发倡议、开大会等层级管理方式已面临挑战,完全把网上聚集和活跃的青年从网络虚拟组织剥离出来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和当代青年的诉求。

2.1 找准定位,自我革新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自我革新,建立团属新媒体阵地,输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服务产品,是当代共青团工作的必然选择。

通过微博、微信、微刊、微视频、APP 等形式把线下工作内容呈现在线上,只是数字化的转场,而并非O2O 互联网思维模式。基于互联网的特征,充分借鉴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以青年参与、青年体验、青年价值为核心,来指导、处理、创新、工作的思维方式才是真正的O2O 互联网模式。从受众角度定位服务方法与效果,从结果导向看待服务策划与体验,在作品开发设计时注重用户参与和体验,融合青年喜爱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时尚元素,才能把思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融入生动的新媒体内容中,有效增强对青年的磁性吸引力度。

2.2 开放兼容,升级品牌通过O2O 互联网模式把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的价值和优势无缝对接成“圈”,坚持开放兼容原则,从金字塔科层制组织中走出,进入网络生态世界,分享权力,分享信息,让青年切实感觉“圈”的价值,习惯“圈”、依赖“圈”、融入“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打造的网络“千里眼”和“顺风耳”,随时定位跟踪网络评论风向标,实时动态采集服务产品的反馈,做到线下集体响应、线上有序发声,引导青年在思想、行动上与团中央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再者,通过适合青年成长的科学、文明、健康的知识、信息和游戏等来充实线上线下各类品牌项目,系统化提升青年品牌项目,赋予品牌科技、文化、时代等新的价值,有利于实现品牌的快速升级,促进品牌对青年的粘附作用。

2.3 科学管理,持续改进建立基于PDCA 循环的服务矩阵,采用按照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的顺序,对“青年对某O2O互联网服务产品满意度”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分析青年对某O2O互联网服务产品满意度低下的现状,组织青年访谈调研、心理测评、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利用团属平台在线上广泛动员征集意见,并从中总结“真因”。其次,实施措施应对问题,分析导致青年满意度低下的原因具体是来源于线上还线下问题,围绕问题来源了解该服务产品在服务青年推行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最后,制定解决方案,比如调整服务布局,更新或更换服务产品等。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比较执行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值,明确解决方案与目标预期之间差距产生的原因,直至处理遗留问题,修订产生最佳的解决方案和制定工作标准。互联网对青年政治观念的影响日渐凸显,不同的网络内容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不同[3],PDCA 循环的科学管理方式有助于让青年管理从松散的工作领域和流程向差异化、标准化的专业运营模式转变。

2.4 资源整合,促成合力微博、微信、微商、微刊、微电影等一批“微”平台充分占据互联网自上而下的优势地位,其大众性、草根性、迅速传播性加速凝聚分散青年,汇聚成具有明显时代气息的青春“微力量”。网络青年自组织会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4],通过搭建共青团“微平台”第一时间了解青年的思想脉搏,对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对青年群体的正确引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共青团“微”平台互联互通的强大网格聚力,将零散、分散的青年资源成功打捞并有机整合,以便使调配青年力量借助平台形成合力,让由共青团“事必躬亲、亲力亲为”的组织动员模式逐渐演变成青年菜单式自由选择的参与形式以及接力棒式的信息传递方式。未来,“微”平台需求和服务资源的无缝对接,必将演变成以大数据分析和虚拟化技术为基础的“云”平台,从而对有关青年的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能够更加直接、有效地把力量、资源、时间转换和调配到每个青年的时间需求上。

3. 结论O2O 互联网模式的构建不仅给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也给共青团干部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O2O 互联网模式从青年角度看问题,把青年体验做到极致,有利于把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调动整合各种资源,吸引青年从“线上”虚拟空间回归“线下”真实世界,激发了广大青年线下参加文体项目、学术沙龙、婚恋交友等其他共青团活动积极性。

参考文献[1] 卢家银, 段莉. 互联网对中国青年群体政治态度的影响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5(3):56-62.[2] 聂晓静. 互联网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34(2):36-41.[3] 卢家银, 张慧子. 网络新闻和娱乐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 基于对北京三所高校的调查[J]. 现代传播,2015 (4):48-52.[4] 王玉香, 王俊燕. 网络青年自组织的特征解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5(9):39-44

论文作者:陆人杰 邓尉楠 陆娴蕙 任琳 沈吉如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互联网背景下共青团工作转型发展的机遇与策略论文_陆人杰 邓尉楠 陆娴蕙 任琳 沈吉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