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操作技能教学目标的分类与界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目标论文,操作技能论文,高中物理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高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目标体系应由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技能领域建构而成。有关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读数方法,误差分析和实验的设计等各项理论知识都属于认知领域。笔者认为,认知目标的三分类体系(知道、理解、掌握),比较适用于中学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的认知目标教学。目前国内对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研究得比较完善,而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的教学目标研究较少,其中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动机、态度、习惯、兴趣等)是对学生实验素质、实验素养提出的长期要求,不易评估,且有操作上的困难。而操作技能的教学目标是进行实验操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进行实验操作考核与评价的依据,对实验教学起着导向、反馈和调节作用。教育部在199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通知中指出,理科要适当加强对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同时考虑到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对实验过程中的主要行为动作进行归类,本着教学目标的分类与界定便于教学目标的制订与实施,便于对行为动作进行观察、调控和评估的原则;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本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参考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辛普森的七分类动作技能目标和我国教育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冯忠良教授对操作技能形成阶段的划分,对高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和界定如下。
a.模仿。
模仿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教师所做的示范动作进行仿效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它包括分解模仿和整体模仿两个方面,是操作技能掌握的开端。模仿不仅可以使原有的动作映象得以检验、巩固与校正,还可以使主体获得来自效应器官的活动、反映效应器官本身的活动状态和动觉,从而使原有的动作映象,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起来,改进对实验活动的调节。
在高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的操作技能中,模仿主要包括:
①知道实验中所用基本仪器的名称、操作方法、操作要领和读数方法,并能比较正确地读出测量的示数。
②知道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的条件。
③能用恰当的语言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
④能重复教师的示范操作。
处于模仿操作水平上的主体活动方式的特点为:
①行动方式的速度与品质方面,表现为动作迟缓,动作形成的正确性、稳定性与灵活性都较差。
②行动方式的结构方面,动作之间不够协调,常有顾此失彼的干扰现象。动作系列的直觉性较差,不善于把各个分解动作联结成整体。动作的正确顺序也常违反,有时还掺杂着多余的动作。
③动作的控制方面,动作的执行往往是在视觉的监督下完成的,动觉的监督作用不明显。知觉的广度、精确性、敏锐度及辨别力都较差。难以分配注意,常有顾此失彼的现象。
④动作的自我感觉方面,常感到紧张,容易产生疲劳。
处于模仿操作水平上的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实验。
b.定势。
定势是指在模仿的基础上,能够连贯地、一体化地完成操作,并基本符合要求。是学生完全在独立意识控制下进行的操作。
在高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的操作技能中,定势主要包括:
①能按照基本仪器的操作步骤,对基本仪器进行调试和操作,即做到“会拿”、“会放”、“会调”、“会接”、“会读”。
②能按照实验目的和要求,正确地选择仪器和器材,对仪器和器材能进行正确的组装,并使仪器布局合理,便于观察、读数和操作。
③能够排除仪器的简单故障,并了解产生故障的原因。
④会正确地选择观察对象,准确地观察、读数,独立地设计表格,认真无误地记录实验数据。
⑤实验完毕后,能对实验仪器和用具进行整理。
处于定势操作水平上的主体活动方式的特点为:
①活动方式的速度与品质方面,动作时快时慢,不稳定,动作的某些环节在衔接时有停顿现象。
②活动方式的结构方面,动作趋于协调,能有意识地把分解动作联成整体,动作时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同时,多余动作逐步消失。
③操作的控制方面,视觉控制不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但动觉控制不稳固,在条件变更的情况下,视觉控制先起作用。
定势操作水平是学生分组实验至少应达到的水平。
c.定型。
定型是指学生在具备了定势操作之后,经过进一步的强化训练,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使实验操作达到动力定型的程度。
在高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的操作技能中,定型主要包括:
①能够熟练地调试和操作仪器。
②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组装好仪器。
③能对组装好的仪器较为熟练地进行调试和操作。
④能熟练、协调地完成具体操作过程。
处于定型操作水平上的主体活动方式的特点为:
①行动的速度与品质方面,动作灵敏,具有高度的正确性与稳定性,在各种条件下都能顺利地完成。
②行动的结构方面,动作间的不协调现象与干扰现象消失,能够达到高度协调一致。动作的连贯性、整体性、简易性加强,不再有多余动作。
③动作的控制方面,视觉的监督作用大为降低,而动觉的控制作用增强。知觉的广度、精确性、灵敏性以及辨别力大为提高。
④动作的自我感觉方面,紧张感逐渐消失,疲劳感也相对降低。
处于定型操作水平时,标志着学生具体的实验技能已经形成。
标签:高中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