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4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5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5)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25)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为36.41±5.76 分,对照组为43.57±6.88 分,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40.83±4.12 分,对照组为49.18±4.62 分,P<0.05;观察组患者吻合口愈合时间为12.18±2.63 d,对照组患者为18.47±3.81 d,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 %,对照组为80.00 %,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颈部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颈部吻合口瘘;食管癌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根除术后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术后2 d~8 d,且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高,发生率为2.5 ~11.6 %[1],颈部吻合口瘘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效果,甚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楼患者的护理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院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进行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5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5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5 例患者接受循证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8 例,年龄42~67 岁,平均年龄56.39±6.73 岁,食管下段癌4 例,食管中段癌20 例,食管上段癌1 例,吻合口瘘发生时间为术后3~13 d,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6.18±1.79 d,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7 例,年龄41~68 岁,平均年龄56.16±6.91 岁,食管下段癌5 例,食管中段癌18 例,食管上段癌2 例,吻合口瘘发生时间为术后2~11 d,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6.33±1.86 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循症护理干预,即护理人员对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主要问题如下:颈部切口与瘘口护理不当、缺乏心理护理、缺乏呼吸道护理,依据所提出的护理问题,确定关键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上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检索文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估,利用评估后的最佳证据文献,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① 颈部切口与瘘口护理 术后发现患者出现吻合口瘘时,应立即拆除1~2针缝线[2],以让伤口内的脓液充分引流出来,同时使用抗生素对瘘口进行冲洗,每天按时对切口部位进行换药,并注意切口周围皮肤的消毒,切口部位严禁加压,依据患者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可给予红外线照射以促进切口的愈合,常规留置引流管对脓液进行引流;②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出现吻合口瘘时,患者会不自主的对自己的手术治疗效果产生怀疑,进而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向患者详细讲解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治疗的方法,向患者强调这是食管癌根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格遵医嘱接受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提高患者对吻合口瘘的认知,同时积极鼓励、支持患者,耐心的聆听患者的诉说,并用和蔼、通俗的语言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接受护理;③ 呼吸道护理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洁净、整洁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内空气的流通,维持病房温度18~23 ℃,湿度50~60 %,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咳痰,从而一方面有利于痰液的排除,一方面也可避免患者产生较高的胸内压,从而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对于咳痰困难的患者,可酌情使用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帮助痰液的排出。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其中焦虑程度使用SAS量表进行评价,抑郁程度使用SDS 量表进行评价。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SAS评分、SDS评分和吻合口瘘愈合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护理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吻合口愈合时间为12.18±2.63 d,对照组患者为18.47±3.81 d,t检验结果为:t=-6.793,P=0.0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 %,对照组为80.00 %,见表2。
3.讨论
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EBM)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3],其核心为“实证护理”,即遵循证据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运动最佳、最新的科学证据,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循证护理模式有效的改善了传统护理模式多依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制定护理方案,循证护理模式更加客观,从而可有效降低因护理人员主观因素所致的护理质量不佳。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循证护理干预通过给予患者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吻合口瘘的愈合;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吻合口瘘愈合效果,对于缩短吻合口瘘愈合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仕娟,钟梅,谢间好,等.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z2):77.
[2] 曹敏.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实施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4):79-82.
[3] 李春霞.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89-90.
论文作者:胡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食管癌论文; 颈部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食管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