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索秦瑞夫论文_秦瑞夫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索秦瑞夫论文_秦瑞夫

摘要:在建筑工程领域发展中,通过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效预防结构裂缝,改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此,本文首先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介绍,然后对建筑工程后浇带设置形式进行分析,并对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式进行详细探究,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后浇带;分类;特点;设置形式;应用

引言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裂缝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会导致工程施工进度受到极大影响,同时还会给工程带来极大的安全与质量隐患,而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恰好能有效解决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施工质量。

1建筑施工后浇带的主要类型

1.1温度后浇带

温度后浇带是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后浇带类型之一,这种后浇带一般适用于新浇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因热胀冷缩而导致的结构裂缝现象。通常来说,混凝土结构在硬化收缩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周边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可能出现结构变形,若这一变形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致使构件出现严重的裂缝问题,通过引入温度后浇带技术,恰好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1.2沉降后浇带

沉降后浇带主要适用于对裙房与主楼之间沉降差问题的解决。当裙房和主楼发生沉降现象时,由于沉降幅度不同,会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较大的沉降差。借助沉降后浇带技术,可将主楼和裙房划分为多个部分进行设计与施工,这样就能使沉降幅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在使用混凝土对连接部位进行浇筑的时候,应针对受力部位的不同,分析后期沉降差可能引发的内力。实践证明,通过引入沉降后浇带施工技术,可有效解决建筑施工荷载与沉降问题。

1.3收缩后浇带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当遇到大面积混凝土的施工情况时,可利用收缩后浇带技术来防止裂缝问题。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如下:首先应在施工结构中合理有序地设置700-1000毫米的缝,每条缝的间隔距离应为30-40米。然后,应完成缝内钢筋的搭接工作,这样混凝土在施工的时候就能自由伸缩,从而有效降低其产生的收缩应力。同时,还可使混凝土结构的绝大部分抗拉强度都用于抵抗温度应力,这样一来,就可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因温度条件变化或者混凝土干缩而导致的裂缝。

2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

2.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要想保证施工能够正常进行,同时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图纸的设计阶段,模板的预设工作决定了后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进程,而且这项工作需要在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前完成,应提前布置建筑工程结构中的钢丝网络,确保钢丝网络质地均为且粗细一致,满足施工的标准,从而提高预设模板的抗剪强度、刚强度以及整体的稳定性,防止一些高低层建筑由于主体横向跨度较大而出现沉降的现象。在后浇带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合理的控制钢丝网络模板两侧的承受压力,避免压力控制不当使得质量出现问题,另外,在垂直方向对后浇带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振捣的时间和频次,避免出现过振现象,减少对钢筋和钢丝网络的破坏,同时要注意混凝土中水泥浆液的流失问题,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2科学合理的设置宽度和间距

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于建筑工程施工之中,并不是将建筑工程的结构分为几个相关联的模块,而是确保建筑工程结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能将承受压力的钢筋进行断开分割,否则就属于违规施工,不符合安全施工的要求。在后浇带跨度较大时,可以将钢筋进行切割,待完成施工之后,再利用焊接将钢筋连接起来,这样能够避免钢筋两端受力过大使楼层出现下降或弯曲。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中的内容,科学合理的设置宽度和距离,同时要考虑施工现场的温度变化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确定适当的时间和断面构造形式

在进行断面选择的时候,应当尽量选择与混凝土构造断面相同的形式,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这样才能使断面的受力处于平衡状态,从而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降低变形问题的发生概率,不仅如此,还能使裂缝问题得到有效规避。待沉降工序完全结束之后,才可进行后浇带的施工。裙楼的施工工作量一般要比高层建筑施工工作量小得多,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顺利完成施工任务,但由于其出现沉降现象的时间要比高层建筑早,二者相对比,高层建筑的沉降幅度要比裙楼沉降幅度大一些。因此,必须在高层建筑完全沉降之后才可进行后浇带环节的施工。此外,在实际施工的时候,还应全面考虑季节性差异以及施工材料的不同,因为上述因素都会对后浇带的施工产生非常直接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2.4选择后浇带最佳位置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位置会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建筑工程后浇带有多种形式,应综合考虑不同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后浇带形式。在后浇带施工位置选择方面,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分析,然后选择适宜的后浇带形式,在建筑工程说明文件中,如果对于后浇带设置位置没有做出明确说明,则应根据工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后浇带浇筑控制。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很多建筑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在后浇带位置选择方面,应选择建筑工程中受力最小的部位,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充分发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优势。

2.5浇筑材料的选择

浇筑材料将对后浇带技术的应用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正式进行浇筑的时候,必须将预留的缝隙全面清理干净,使其中的积水得到有效排出,但同时也必须确保后浇带断面保持一定的湿润度。浇筑材料应选择添加有膨胀剂的水泥,以便降低后浇带间混凝土的收缩幅度。此外,在施工之前还应当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减水剂,并对其进行合理调配与充分搅拌,进而确保后浇带中混凝土的整体强度高于其所连接的部位。

2.6混凝土的浇筑

首先,施工人员必须严格参照设计图纸开展浇筑工作。一般来说,浇筑可分为垂直浇筑和水平浇筑两种形式,在进行垂直浇筑的时候,必须确保浇筑材料能完全填满后浇带;在进行水平浇筑的时候,应加强对模板侧面变形问题的控制。其次,在进行混凝土振捣的时候,应确保模板和振捣器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还必须确保混凝土不露出钢丝网。最后,在浇注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后浇带缝间的积水、杂物等,并在缝隙的内壁上均匀涂抹一层防水材料,从而起到保护后浇带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建筑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均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施工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探究,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能够有效预防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在具体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后浇带施工工序,并加强养护管理,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梁云.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功能与施工技术探析[J].2017,4(28):208-209.

[2]刘克昌.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9,4(10):235-236.

[3]黄卫国.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2(15):21-22.

[4]孙晓莉.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9):67-68.

[5]赵艳敏,马洪旭.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3):102.

[6]赵锋.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9(2):18-19.

论文作者:秦瑞夫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索秦瑞夫论文_秦瑞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