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湖如镜 峰峦叠映——避暑山庄御制咏湖诗鉴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避暑山庄论文,峰峦论文,如镜论文,御制咏湖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镜水云岑诗二首
后楹依岭,三面临水。廊庑周遮,随山高下,波光岚影,变化烟云。佳景无边,令人应接不暇。
层崖千尺危障,涵渌几重碧潭。沈吟力尽难得,悬象俯察仰参。
狮径盘旋道北,松枝宛转山南。至理莫求别技,经书自有包涵。
——康熙《镜水云岑》
水镜涵虚朗,岑云远接连。岚影落空翠,流光合暝烟。
尽看流动意,不著象言诠。仰参兼俯察,易蕴睿题全。
——乾隆《镜水云岑》
康熙的六言古诗,作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诗题即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三十二景,景名“镜水云岑”,意为湖水如明镜,映照出云雾缭绕的山峰。约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四十七年(1703-1708年)的镜水云岑,位于山庄内澄湖东岸假山西侧。仿镇江金山堆起的假山,自下而上建造了镜水云岑、天宇咸畅、上帝阁等楼台殿宇。镜水云岑,是由正殿、门殿、曲廊、小亭构成的一组建筑。门殿前有码头,从这里乘船,可泛舟湖上。
避暑山庄“以山得名,而胜趣实在水”,这里有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半月湖、镜湖、银湖所构成的十里塞湖。康熙和乾隆的《镜水云岑》,都以澄湖为重点,描写山庄的秀丽风光。康熙在诗前小序中,介绍了镜水云岑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这组建筑,正殿西向,背依假山,三面临水。“廊庑(wú)周遮”,即长廊如半月,环抱着殿宇。“波光岚影”,写闪闪发光的水波,与山林雾气相互辉映。天气晴朗,倒影清晰;曲廊画柱,色彩艳丽;青峰白云,飘浮动荡。这多姿多彩的画面,真可谓“佳景无边,令人应接不暇”。
《镜水云岑》的前四句是写景,“层崖千尺危障,涵渌几重碧潭。狮径盘旋道北,松枝宛转山南”。重叠的山崖,高高耸立,犹如一座座屏障。清澈的潭水,轻软碧绿,显得很深很深。立足于镜水云岑,遥望西北的山坡上,狮径曲折盘旋。山南的松枝,展转宛延,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为苍劲。康熙笔下的山光水色,既有夸张,又有实写。避暑山庄内的山,论巍峨与险峻,无法与驰名天下的泰山、华山等相比,但因镜水云岑滨临澄湖,凭栏仰望,峰峦重重,俯瞰湖波,倒影层迭,上接蓝天,下沉水底,其状貌似有千仞之高。避暑山庄的塞湖,碧波涟漪,水深远而清澈,“涵渌几重碧潭”的描写,完全是实景。“狮径盘旋道北”中的“狮径”,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出惠迪吉门(山庄东北门)的必经之路,即皇帝所走的御路;其二泛指御路,据《智度论》记载:“佛为人中狮子,凡所坐若床若地,皆名狮子床(或狮子座)”。清帝多自认为佛,按“狮子座”或“狮子床”推论,他们以其所行之路,也视之为“狮径”。立于镜水云岑处,正与山庄西北山坡相对,遥望盘旋山路,颇有远观之趣。这句诗,既描写了眼前的景色,又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松枝宛转山南”,也是实写其景。镜水云岑依山近岭,山上草木繁茂,松枝宛延,芳草嘉树相间于曲廊殿宇之间。这里的景色,很象《名画记》中的描写:“飞观层楼,间以乔木嘉树,碧潭素濑,糅以杂英芳草,必暧暧然有春台之思。”乐山乐水的康熙,面对如《名画记》中所写的楼台殿宇、乔木嘉树、碧潭湍流、芳草鲜花,他不只是“暖暖然有春色之思”,而是兴奋至极,观赏美景的情思难收。他时而仰观,时而俯瞰。眼前的湖山草木,引起他深思,联系《易经》之论,对自然万物及其变化的奥妙有所悟,于是写出后四句诗。
“沈吟力尽难得,悬象俯察仰参。”沈吟,意为沉思;悬象,指上天垂示的天文、地理等各种现象;俯察仰参,出自《易经·系辞》:“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在康熙看来,宇宙万物及其变化,都是上天安排的。对于上天所垂示的自然现象,只有仔细观察、深入思考,才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至理莫求别技,经书自有包函。”康熙认为,圣人已经对天文、地理进行过观察思考,并且把他们所悟出的道理,都记录于经书之中。因此,要想了解宇宙间万物所蕴含的真正道理,不必去追求其它技艺或方术,只要熟读经书,就可上知天文,下明地理。据《四库全书总目》所载:“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教……而《易》则寓于卜筮。故《易》为书,推天道以人事者也。”这里的《易》,即《易经》。所谓天道,就是指天象,即自然万物及其变化;所谓人事,是指人间事理。既然《易经》能“推天道以人事”,所以熟读经书,不仅可以了解自然万物,而且能通达人间事理。康熙在诗中引用《易经》语言,其目的是表达他愿“法圣人”以求“知天命”的思想。说得通俗一点,康熙希望自己也能象圣人那样“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并能通过各种自然现象,推论人间事理,获得经帮治国的真正道理。这后四句诗,虽然引经据典,颇为费解,倒也写出作为一国之主,在游山玩水时,仍然牵挂国事的真实思想。
乾隆的《镜水云岑》,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首联“水镜涵虚朗,岑云远接连”,写宛如明镜的湖水,映照出通明透彻的蓝天,远远的高山上,白云一片连着一片。用“虚朗”形容天空,表现出清澈寥阔之状;“涵”字表现湖水之深远浩渺,其水域之宽广可涵寥阔的天空。由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连接起来的山庄塞湖,南起万壑松风坡下,北达万树园。站在镜水云岑处,遥望光波相映的湖面,似有远接天际之感。颔联“尽看流动意,不著象言诠。”著,有显著和著述二解,此处取著述之意,诗中“不著”二字,可理解为不用述说。象言,指《易经》中象辞(象传),常以天地阴阳、乾坤五行解卦、爻(yiáo)。诠,意为解释。这两句诗,表现诗人在观赏自然景物时的情思。近观波光流动的湖水,遥望远山上的行云,乾隆感到云无定形,水也不是静止的,千姿百态的自然万物,真是“佳景无边”。眼前的行云流水,使诗人想起祖父“俯察仰参”的诗句,他深信参天察地,推知人事的道理,《易经》中“象言”早已解释清楚了,勿需自己述说。把“不著”与前边的“尽看”联系起来,可以看出诗人彼时彼刻的情思,主要是倾注在观赏无边的佳景。虽然祖父的诗句,闪现在自己的头脑之中,但乾隆没有深思,而是以“不著”表明他此时不想对参察天地的问题进行探索。这样写,一方面表现乾隆深信祖父的话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则突出了山庄的景色极为诱人,诗人想尽情地观赏大自然中的山光水色。正因如此,诗的颈联又转为写景。
“岚影落空翠,波光含暝烟。”山林雾气,飘浮于清澈碧绿的湖面上,水波的闪光与若有若无的雾气融为一体,呈现出一派朦胧迷离的景象,这也是实写其景。秋日山庄,傍晚的十里寒湖,常常笼罩着忽浓忽淡的雾气,殿宇亭台的倒影,时隐时现,其烟水迷离之境,酷似白居易在《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一诗所描绘的画面:“烟波澹荡摇空碧,楼台参差倚夕阳。”诗的尾联,“仰参兼俯察,易蕴睿题全。”睿(ruì),意为明智或智慧;睿题,古时称颂帝王御题,含有尊敬之意。康熙的题额及题诗,写水、写山、写云,既描写自然物的形态及其变化,又引用《易经》名言议天理、论人事。乾隆在《镜水云岑》中,虽然没有对祖父所论进行探索,但康熙的诗句,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易”,指《易经》。乾隆称赞康熙的题额与题诗,蕴含着《易经》中有关“仰参兼俯察”的道理,进一步表达对祖父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两首《镜水云岑》,都是在写景基础上述怀。康熙先写景,然后引用《易经》名言进行议论;乾隆是边写景边述怀,议论中又含抒情。一般说来,诗是语言艺术,应该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诗人不应该直接出面大发议论,但也不是绝对化的。在某种情况下,诗中有点议论也是允许的。如果议论本身是形象化的,或者符合艺术形象发展逻辑,能够成为艺术形象的组成部分,这一类的议论在作品中有助于深化思想内容,是允许出现的。从文学史上看,宋诗多议论。有些诗人,为了宣扬宋王朝鼓吹的“尊天理,灭人欲”等封建理学,常常引经据典进行议论,从而形成了“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坏风气,黄庭坚就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他的作品,不仅议论多,而且到处都可碰到典故,读起来绊手绊脚,既难懂又缺乏艺术魅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那样:“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康熙和乾隆,都遵奉儒家学说,基于维护大清王朝的需要,他们在诗歌创作中,是经常发表议论的。康熙的《镜水云岑》,描写远山曲径、近岭松枝,形象鲜明生动,但后四句却引经据典,论天理据人事,不仅削弱了艺术形象的魅力,而且读起来很费解。相比之下,乾隆的诗虽有议论,但议论中饱和着诗人的感情,“尽看流动意,不著象言诠”,从行云流水联想起康熙的诗句,但他没有沿着祖父所谈的问题去思索,也没有发表议论,而是继续赏景、写景。这两句诗虽然含有议的成分,但因是边写景边述怀,而述怀之中又反映了诗人对眼前自然景色浓厚兴趣。诗人深爱自然景色的感情,无疑对读者也会发生感染作用的。乾隆的最后两句诗也有议论,也对艺术形象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但因跟前边的写景述怀衔接得比较紧而且蕴含着诗人怀念祖父的深情,所以,这一类议论是应该允许的。
澄波迭翠诗二首
如意洲之后,小亭临湖,湖水清涟澈底。北面层峦重掩,云簇涛涌,特开屏障。扁舟过此,辄为流连。正如韦应物诗云:“碧泉交(《全唐诗》作“更”)幽绝,赏爱未能去。”
迭翠耸千仞,澄波属紫文。鉴开倒影列,反照共氤氲。
——康熙《澄波迭翠》
峰翠落湖心,悠然意与深。震藻犹云日,崇情至古今。
游鱼欣觅树,飞鸟迓迷林。烟霞蟠水府,深夜有龙吟。
——乾隆《澄波迭翠》
康熙的五言绝句,作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诗题即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三十景景名“澄波迭翠”。此景是一座三楹小亭,约建于康熙四十二——四十七年(1703-1708年),位于如意洲北侧,滨临澄湖。这里林木繁茂,青翠葱茏。登亭北望,峰峦起伏,气势雄浑;俯视湖面,水中倒影,山峦树木,相互交织,如画似锦。
诗前小序,康熙既写“澄波迭翠”的自然环境,又表达他对此景的喜爱之情。康熙常常泛舟湖上,游船行至澄波迭翠,眼前青山绿水使他想起唐代韦应物《游龙门香山泉》的诗句:“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同韦应物一样,因流连秀丽的风光,康熙来到澄波迭翠,也迟迟不肯离去。
康熙的《澄波迭翠》,前两句描写山与湖的景色:“迭翠耸千仞,澄波属紫文。”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八尺左右,用在这里是不定数,形容山很高。属(zhǔ)含连续、连缀之意;“属紫文”,意为紫色的水波连绵起伏。苍翠如黛的山峰,重重叠叠高达千仞。在阳光照耀下,清澈的湖水呈现出连绵不断的紫色波纹。以游山玩水为乐的康熙,对前人的山水诗也非常欣赏,也常读谢灵运、谢眺、何逊、孟浩然、王维、孟郊等人的作品,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借鉴这些人的名篇,有时还将他们的佳辞丽句纳入自己的诗作之中。“重翠耸千仞”,就是从孟郊的“叠翠荡浮碧”和谢灵运的“连峰竞千仞”两句诗各取二字,然后用“耸”字将所取的“叠翠”与“千仞”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诗句。“耸”字的运用,不仅起到了连接与组合作用,而且突出了层峦复岭的雄伟气势。
诗的后两句,“鉴开倒影列,夕阳共氤氲”,紧紧承接前两句诗,鉴,镜子;氤氲(yínyūn),烟雾弥漫的样子。宛如明镜般的湖面,反映出层层迭迭的青峰翠岭,倒影中的远山、近岭,使清澈的山庄塞湖显得更加澄碧。夕阳返照于澄湖上,紫色的波纹同弥漫的烟雾相映相融,此时此刻的景色,更为佳妙。用镜子比喻湖波,在前人的笔下是常见的,南宋陆游的诗句:“湖水无风镜西平,巉岩倒影万峰青。”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庐山瀑布泉》:“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显然,康熙借鉴了陆诗与张诗,既写水映青山,又描绘了湖波上烟雾弥漫的景色,但因加进夕阳返照,形成了红绿相衬、紫碧相映,使水中倒影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由此可见,康熙的诗虽有模仿,但在题材选取安排以及语言运用方面,不仅花费了一定的心血,也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乾隆的王言律诗,作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诗人怀着喜悦的心情,把青峰翠岭、湖心倒影、游鱼“觅树”、飞鸟“迷林”的景象,描绘得十分生动而富有情趣。
“峰翠落湖心”,写青翠的山峰,倒影于澄湖之中,层层迭迭,逶迤起伏,使清澈的湖水显得更为碧透。诗的开头,紧扣标题“澄波迭翠”,接着表达诗人对澄湖之美的感受:“悠然意与深”。悠然,取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陶诗中“悠然”的解释,有两种意见:《辞源》解为“闲适貌”;王瑶编《陶渊明集》解为“邈远貌”。前者指诗人的情态,可理解为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悠闲自得地遥望南山;后者指山峦的状貌,写采菊人时而举目遥望邈远的南山。乾隆诗中的“悠然”,应取第二种解释。因为,乾隆在诗中,通过“与”字,将“悠然”同“深”字连接起来,描绘湖水邈远而深重的状态。取这种解释,同《热河志》“光波一碧,远极天际”的描写是一致的。“悠然意与深”,主要是表现诗人对澄湖之美的感受。在乾隆的眼里,那光洁、轻柔的澄湖,映照着浓绿苍碧的远山近岭,犹如一幅长长的织锦,飘飘洒洒向着遥远的天边伸展,其蕴意似乎也很深很远。
“游鱼欣觅树,飞鸟迓迷林”,遥望邈远的湖波,诗人逐渐将视线移至亭下。水中倒影不仅有层迭的山峦,而且有枝叶繁茂的树木。欢快的游鱼,在树影中穿来穿去,似乎在寻找食物。空中的飞鸟,见到湖心的“林木”,迎着倒影猛扑过来,似乎想在树枝上栖息一会儿。它也和游鱼一样,找错了地方。写游鱼觅树,用一个“欣”字,把本来没有思想感情的鱼,写成象人一样,也有欣喜之情。描绘飞鸟迷林,用一个“迓”字(‘迓”同“迎”),写它迎着水中倒影而猛扑过去,透过这迎头猛扑的动作,可以想象出飞鸟似乎怀着异常兴奋的心情,飞向湖心投林。游鱼欣喜,飞鸟兴奋,都是因为它们对水中倒影产生了错觉。这样写,一方面突出了澄湖光洁如镜,倒影清晰真切;另一方面是表现诗人怀着以己度物心理,想象鱼鸟同自己一样,非常喜欢这里的景色。
“震藻犹云日,崇情至古今。”赞颂先祖的题额、题诗,犹如彩霞与太阳,光辉夺目,其中所表达的崇高思想与感情,定能千古长存。“震藻”指帝王笔迹,含有尊敬之意。“云日”,指云彩和太阳。此处是运用比喻的手法,认为康熙的御题放射着智慧的光辉,恰似云日高照,能使人心明眼亮。把“震藻”与“云日”连起来用,充分表现了乾隆对祖父的怀念与尊敬心情。
“烟霞蟠水府,深夜有龙吟。”烟云弥漫的塞湖,水的深处可能是龙王居住的地方,深夜来到这里,也许能听到龙的鸣吟。这两句诗,写诗人想象中的情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据《灵怪录》记载:“房琯修学终南山谷,忽闻声若物戛铜器之属,问父老。云:此龙,不久雨至矣’”。关于龙的传说,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民间故事里更为丰富动人。龙不仅能鸣吟,并能从天而降。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总是借助于神话传说,把自己打扮成龙的化身,声言皇帝就是真龙天子。乾隆想象山庄塞湖也有水府,那里居住的龙就是祖父康熙。“水府”“龙吟”都是非现实的,加上烟霞弥漫的描绘,更为这里增添了神秘色彩。
从艺术表现来着,乾隆的《澄波迭翠》还是很有特色的。诗人从登亭观景,注目题额,怀念祖父,到浮想联翩,行文自然,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特别是诗人借助于以已度物的手法,即美学中的审美移情赋予游鱼和飞鸟以人的特点,把它们写成似乎也有欣喜与兴奋的感情,或觅树,或投林,都有感情色彩。这样写,不仅突出水中倒影明朗清澈,而且也使游鱼和飞鸟显得生机勃勃。
如意湖诗一首
秋水漾空明,扁舟趁午睛。倒影楼台直,披云岭岫平。
荷汀来静馥,松壑报商声。兵销年继美,“如意”锡嘉祯。
——嘉庆《如意湖泛舟》
嘉庆的王言律诗,是为避暑山庄如意湖题写的。如意湖,既是避暑山庄乾隆三十六景之第四景景名,又是山庄的八处湖水之一的如意湖湖名。避暑山庄的八处湖水,分为东部湖区、西部湖区、中部湖区,如意湖属中部湖区范围。康熙时期,在中部湖区的如意湖西岸建亭一座,命名为“如意湖”。小亭周围,花草繁茂,绿叶成荫。坐在此亭,可遥望山庄湖波洲岛,烟容水态,风光秀丽。如意湖亭,虽建在康熙时期,但未列入康熙三十六景之中,乾隆把它定为乾隆三十六景之一,并为此景赋诗写序。乾隆在《如意湖》诗序中说:“山庄胜处,政在一湖。堤偃桥横,洲平岛矗,隐映亭榭,境别景新。”避暑山庄可贵之处,是因为它有真山真水。虽然占地五分之四是山地,但景色最佳处则是湖区。位于中部湖区西侧的一波湖水,岸边曲折,形似如意,小亭隐于绿柳之中。嘉庆深爱此景,《如意湖泛舟》就是他乘坐小船欣赏湖区自然风光以后写下的。嘉庆,即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820年),是1796——1820年在位的清朝皇帝,庙号仁宗,谥号睿皇帝,年号嘉庆。因终生未改年号,所以称他为嘉庆皇帝或简称为嘉庆。这位皇帝,其政绩、武功和文学才能远不如康熙和乾隆,但他维持了前辈创建的基业;象曾祖父和父亲一样,他也常来避暑山庄,并且效法他的先辈,提笔赋诗,写景抒怀。
《如意湖泛舟》,其主要内容是表现作者泛舟湖上所见所闻所想。开头两句,述说秋高气爽的季节,避暑山庄波光荡漾的湖水,显得格外澄清碧透,诗人趁着天气晴朗的中午泛舟湖上。这两句诗点名了泛舟的季节和具体时间,语言虽平淡无奇,但是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作者极为喜悦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明朗的基调。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泛舟湖上的所见所闻。“荷汀来静馥。”静馥,意为幽香。荡舟在水波涟漪的湖面上,微风阵阵,送来荷花的幽香,真是令人陶醉。这是从嗅觉方面,表现诗人的感受。“松壑报商声。”商声,是古代音乐的五音之一;五音,指宫、商、角、微、羽。此处是诗人用五音之一的商声,形容松涛的声响犹如乐曲。风卷着松涛的声音,从如意湖西部的千山万壑传来,犹如在演奏宫商曲调一样,是那么悦耳动听。这是从听觉文面,表现泛舟湖上的感受。“倒影楼台直,披云岭岫平”,描绘的是视觉中所见:倒影中的楼台亭榭,因水面平静而显得既清晰又端正;白云披散在群山之上,分不清峰峦壑谷之高低而显得平平坦坦。前者是荡舟观赏湖光水影,后者是遥望远处蓝天下云披岭岫的景色。嘉庆所写很象杨冗孚诗中的画面:“南坡暖翠接南屏,云散风轻弄午晴。”避暑山庄湖区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在湖水岸边,建有造型各异的楼阁,诸如仿镇江的金山亭,仿浙江嘉兴南湖的烟雨楼,以及借鉴古诗文意境建造的香远益清、莺啭乔木、濠濮间想、水流云在、萍香沜……等等。这些建筑物,有的外观高大雄浑,有的造型小巧玲珑,每一处建筑映在水面,都可以构成一幅图画。
嘉庆从嗅觉、听觉、视觉不同角度表达自己泛舟湖上的感受以后,在结尾处抒发了他彼时彼刻的情怀:“兵销年继美,‘如意’锡嘉祯”。嘉庆认为,如今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一年比一年好,这是曾祖和父亲以“如意”二字祝福的结果,是他们赐给自己以吉祥。
纵观全诗,语言质朴清新,层次分明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开头两句不仅为全诗定下了明朗的基调,而且还为后文的写景作了铺垫。因为篇首点明时间是中午,湖水澄清透澈,所以后文才能出现“倒影楼台直”的景象。作者所选用的“直”字,虽是极为普通的字,但在这里不仅准确地写出平静的水面所呈现出来的倒影,而且与开头的“空明”、“午晴”衔接起来,增强了作品的内在联系。结尾处的抒发情怀,虽然没有热烈的歌颂和赞美,但也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对曾祖父和父亲的敬重与感激之情。
水心榭诗一首
界水为堤,跨堤为榭。弥望空碧,仿佛笠泽垂虹。景色明湖,苏、白未得专美。
一缕堤分内外湖,上头轩榭水中图。
因心秋意萧而淡,入目烟光有若无。
——乾隆《水心榭》
乾隆的七言绝句,是以避暑山庄乾隆三十六景之第八景景名“水心榭”为题的。此景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座落在山庄银湖与下湖之间石堤上,因石堤以及石堤上三座亭台筑于湖水当中,所以被称为水心榭。诗序中所说的“界水为堤,跨堤为榭”,指的就是这一点。水心榭是避暑山庄最佳风景点之一。诗序夸赞它很象“笠泽垂虹”,又说它可与杭州苏、白二堤媲美。“笠泽”是太湖的别名,太湖区域有一座桥,原名叫利往桥,因桥上筑有垂虹亭,所以又被称之为垂虹桥。太湖的垂虹桥与杭州苏、白二堤驰名天下,但在乾隆的眼里,它跟水心榭是不相上下的,从而说明此景也是一处极其优美的佳境。
《水心榭》的前两句诗“一缕堤分内外湖,上头轩榭水中图。”缕,指代线;堤,指架在湖上的石梁。形似一条长线的石堤,把湖水分成内外湖;堤上台榭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用“一缕”线来形容石堤,是实写石堤之细。这座石堤实际上是一处水闸,不同于一般的拦洪堤,因而横向不宽。细细的长堤上,筑有三座亭榭,下湖水穿过长堤石洞流向银湖,从远处看堤上三座亭榭,好象飘浮于湖波之上。乾隆的诗句,不仅写出水心榭之优美造型,而且反映了避暑山庄理水造景之巧。作为园林理水工程,同一般水利工程相比,除了要达到治水的目的以外,还应借助于水利工程造景,水心榭就是一处理水造景的杰作。现在水心榭处的石堤,原是湖区界墙下的水闸。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湖区扩建,增辟银湖和镜湖,遂将界墙改名为石堤,水闸定为八孔。闸门改石堤,使东西湖面保持一定的落差,形成流水淙淙,昼夜不息。水心榭是一个控制水位的水利工程,但它并不使人感觉到是水闸,而是“隐闸为榭”的一组跨水亭台。这组建筑布局得宜,平卧于水面之上;三座亭榭,虚檐飞翘,雕梁画柱,影落湖面,优美如画。当然,水心榭处的湖中倒影,不只有三座亭榭。因为山庄四周,有绵延起伏的山峦,苍碧的远山同三座水心亭榭,层迭倒影于湖水之中,其景色之美,确如丹青妙手笔下的杰作。当年,水心榭南北两端矗有牌坊,刻在牌坊上的四副题额,形象地描绘了这里的景色。题额之一为“晴霄虹亘”,赞美水心榭象雨过天晴的彩虹一样,横跨塞湖两岸。题额二为“远碧鲸横”,取刘禹锡诗句“烟开鳌背千寻碧,日落金波万顷金”的写法,反映远山近岭迭映在水中,犹如鲸鱼横卧湖波。其三为“圆嵩澄霞”,意为山庄周围的群山,如佛教胜地,被霞光映照得澄碧辉煌。其四为“阆风深翠”,把山庄周围的山峰,誉为青翠欲滴的昆仑山阆风。水中的倒影,青山翠岭与飞檐亭榭相依相伴,其风光之秀丽,似同仙境。置身于石堤上的“轩榭”里,乾隆既观赏“水中图”,又体察自己的内心感受。
诗的后二句,“因心秋意萧而淡,入目烟光有若无。”由于亭榭处于水心,这里非常凉爽,使人感到似乎有一种秋意。秋的萧索,常常使人产生清静而恬淡的心境,正如朱熹《对雨》所写:“凉气袭轻裙,炎氛起秋思,对此景凄凄,还增冲淡意。”由于心态静而淡,再加上光波与雾气的掩映,乾隆感到映入眼帘的“水中图”,若有若无。这两句诗,把水心榭的实景与诗人的感受紧密地融和为一体,既再现了此处秀美的景色,又能使读者透过景物描写,看到一位迷恋大自然的诗人形象。他在湖心亭上,时而东望青翠的银湖,那里是上下天光,相映相接,繁茂的荷莲,碧叶田田,红花映日,景色佳美;时而西望下湖,那里是银涛万迭。浩淼溟濛,丹碧亭台,映入水中,时隐时现,幻成异采。总之,《水心榭》这首诗,在乾隆三十六景诗中属于上乘,其成功之处主要是写景真实,并能把写景与表达主观感受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情景交融,是诗的重要特征,古诗提倡“景语即情语,情语即景语”,强调既写景又要抒情,而且情与景应该融为一体。有些古诗,初读似乎感到只是单纯的描写自然山水,实际上,景中之物常常蕴含着诗人之情。乾隆《水心榭》的前两句,表面上看只是写石堤与轩榭的形态及其倒影。细细品味,诗人用画家笔墨比喻水中倒影,不仅表现诗人对水心榭的赞美,而且蕴含着他对此景的喜爱之情。后两句诗,虽有直抒情怀,但诗人的情是由景而生。“入目烟光有若无”,既是描写时隐时现水中倒影,又反映了诗人迷恋美景的神态。
纵观《镜水云岑》《澄波迭翠》《如意湖泛舟》《水心榭》四题六首诗,对塞湖风光的描写,虽然各有特色,但在写法上也有相近和相同之处。这几首诗都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山庄湖区水色之美,或写澄波涟漪,或写岸边花草,或写湖中如画似锦的倒影……,并通过这一幅幅清新秀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深爱山庄之情。值得一提的是,读了这几首诗,还使读者了解到山庄园林建筑中又一种表现手法——凭水借影。《澄波迭翠》的“鉴开倒影列”,用明镜比喻塞湖,写出青翠的山峰、苍碧的松枝、鲜绿的岸柳,层层迭迭映入湖心,致使游鱼水中觅树,鸟儿飞向湖心投林,其景色不仅佳美,而且妙趣横生,嘉庆《如意湖泛舟》中的诗句:“倒影楼台直,披云岭岫平”,写水面映出楼台殿宇,蓝天彩云,似如锦绣覆盖在塞湖之上。凭水借影,把周围的实景与水中投影融为一体。平如明镜的湖水,当微风吹佛时,倒影时曲时直,时隐时现,其景色更为佳妙,更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