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经济结构调整探析——对全国固定观察点武家庄村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小村论文,结构调整论文,家庄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是当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农村出现了农产品产量相对过剩、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现象。面对即将入世对农业产生的冲击,小村如何适应大市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持农民收入稳步持续增长已经成为摆在我们农业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此,笔者对全国固定观察点武家庄村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就同类型农村经济结构在调整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剖析。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轨迹
武家庄是太谷县的一个偏小村庄。该村距县城3公里,属高水肥区。现有农户76户,281人,174个劳动力,603亩耕地, 是一个传统的纯农业村。改革开放20年来,该村进行过多次经济结构调整,虽在不同时期取得一定成效,但全都未真正达到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其长远效益并不明显。
(一)经济结构由一元型结构发展为三元型结构
表1 武家庄经济结构演变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目 经济 农业 非农产业
年度 总收入 畜牧业 种植业 运输业
收入比重收入 比重收入比重
1984 19.2 5.1 26.611.6 60.40.36 1.9
1990 60.7 19.930.820.2 31.30.6 1.53
1995 95.7 10.310.95153.617.418.7
1999 93.7 13.914.94952.35.2 5.5
项目 劳务业其它
年度 收入 比重 收入比重
1984 0.3 1.6
1.8 9.4
1990 0.75 1.2
19.221.2
1995 3.1 3.2
13.313.9
1999 16.7 17.9 8.9 9.5
由表1可见:①该村1984年种养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87%,这说明,1984年以前该村基本上是以种殖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经济结构。到1990年,该村养殖业收入与种植收入基本持平,在农业内部形成了种养并举的良性循环结构。②到1995年底,全村运输业收入已超过畜牧业收入,成为一大产业。当年种养、运输业收入占到全村经济总收入的83.2%,这表明该村的产业结构已演变成为种养、运输相结合的二元型结构。③到1999年,该村外出劳务业收入达16.7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17.9%,成为仅次于种养业的一大产业。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外出劳务业在该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说明目前该村的经济结构已演变成种养、运输和劳务业相结合的三元型结构。
(二)种养、运输和劳务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武家庄经济结构不仅由一元结构调整为三元结构,而且在种养、运输及劳务业各业内部结构上也进行了调整。
1、种养业内部结构。
(1)种植业内部结构。
表2 武家庄种植业结构变化情况表
项目 1984 1990 1995
1999
合计
粮 经 菜 合计
粮 经
菜
播种 亩
84069933108 84365623 164
%10083 4 13 10078 319
收入 万元 11.6
8.25
0.66
2.69
16.51 11.28 0.83 40
%10071 6 23 10068 527
合计
粮经 菜合计
粮 经
菜
播种
亩
770
47960 321806
37499.5 333
%100
62 8 30 100
47 12
41
收入 万元 51.31 26.37
7.87
23.07 49.2 17 7.2 25
% 100 51 4 45 100
34 15
51
由表2可看出种植业内部的变化:
①粮田面积缩小、菜经面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呈持续下降状态,1999年比1984年净减325亩,减少46.5%;而从菜经播种面积看,1999年比1984年净增291.5亩,是1984年的2.1倍。粮、菜经间的比例由1984年的5:1调整为1999年的1:1状态。这个变化是农民根据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等情况,本着取得经济效益而做出的选择。
②粮、经、菜收入比重发生明显变化,蔬菜业成为支柱产业。粮食收入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由1984年的71%下降到了1999年的34%;经济作物的收入比重,在前两次调整中基本持平,而1999年是1995年的2.75倍,这种突发性的变化得益于太谷县色素产业的兴起,该村部分村民种植了万寿菊和色素辣椒;蔬菜收入比重由1984年的23%上升到1999年的51%,其收入比重超过了粮食收入比重,这说明蔬菜业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2)养殖业内部结构。养殖业是武家庄的一项传统产业,它对市场经济反映最为敏感。1984年以前畜牧业主要是以家庭捎办饲养猪、羊、家禽为主,当时养殖业只是种植业以外的一种辅助性生产,其收入只占总收入的8%左右。从1984年到1999年的16年间, 该村畜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崛起、高潮、平稳发展三个阶段。(见表3)。
表3 武家庄畜牧业结构变化情况单位:万元、%、万斤
项目 奶牛 猪 羊 家禽特禽饲 料
(头)(头) ( 只)( 只)(只) 消耗 外购
1984
769 48 468
02.2
0.2
1990 48
109 30 269
010.9 3.4
1995
3
131 410 101
02.1
0
1999
2
126 430 86
35
5.7
6.3
项目占经济总收入比重畜牧业收入
198426.6
5.1
199030.3 19.9
199510.9 10.4
199914.9 13.9
由表3可看出:崛起阶段——1984年由于市场因素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刺激,奶牛业从无到有迅速崛起。高潮阶段——1990年,全村奶牛饲养量达48头,牧业收入达19.9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30.8%。平稳发展阶段——1990年之后,随着国家粮食价格上调,养牛成本迅速增大,该村农民开始缩减奶牛业的数量,扩增羊的数量,到1995年,全村奶牛仅剩3头,羊的饲养量达到410只,比1990年净增380只,该村畜牧业收入下降到10.4万元,仅占全村经济收入的10.9%。
从1996年开始,该村畜牧业迈出了新步伐,它由传统的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过渡到1999年全村已有10户小具规模的养殖户,其中已有特种养殖1户,养驼鸟35只。1999 年畜牧业生产因受市场价格低迷的因扰,其收入仍比1995年增长33.7%,比1995年提高4个百分点。
上述分析表明:成本效益因素是该村畜牧业内部结构发生调整的关键因素;家庭捎办养殖减少是外界养殖专业化的具体反映;小规模养殖户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畜牧业生产的起伏跌宕,集中暴露出农民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深层次的矛盾,这些矛盾需要综合去解决。
2、运输业内部结构。
在1990年以前,武家庄运输业基本属于空白状态。1990年之后由于受经济大潮的诱导,特别是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和瓜菜种植面积的扩大,武家庄兴起一股置买小型运输车辆热。到1995年,该村各种运输车辆已达54辆,运输总动力已达834马力;运输收入达17.4万元,占到经济总收入的18.7%;有车户占到全村总户的72.7%;运输业成为该村仅次于种养业的一项群体性支柱产业。然而1995年后随着农产品销售价格的下跌,尤其是蔬菜销售价格1996年至1999年呈直线下降趋势,年跌幅约10%,再加上运输费用的增加,至使搞运输入不敷出,所以运输业在该村持续低迷,呈萎缩趋势,1999年运输业收入仅5.2万元,只占经济总收入的5.5%。
3、劳务业内部结构。
武家庄村在历史上较为封闭,1984年劳务业才在该村萌发,在农闲季节开始有二、三个人外出打工。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诱导,又因多年罕见的干旱和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显著增加,促使外出劳务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目前,该村的劳动力流动正在形成一个群体并初见特色:由以前季节性外出劳务转变为全外出劳务;由过去的以服务业为主转向以商、建为主。1999年该村外出劳动力40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23%。可见,农区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的根本原因是效益驱动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民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可以预料,该村劳动力流动今后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成为增加该村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20年来,武家庄在改革浪潮和市场驱动下,同全国其它农村一样积极进行了结构调整,使该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近几年来频繁的自然灾害和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使该村农业经济结构的弱质问题越来越明显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结构性矛盾突出,不适应变化了的市场形势。
(一)“三元经济结构”倾斜形态明显
1999年该村经济总收入中67.2%的收入是由种养业提供的,劳务业提供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7.9%,运输业只占5.2%,这种倾斜“三元经济结构”,表明了尽管该村竭尽全力调整经济结构,其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状态,还未形成规模的优势产业。
(二)缺乏带动经济起飞的先导产业
目前粮食、蔬菜、畜牧是该村农业的三大主导产业。然而粮食单产由1995年的436.3公斤下降为1999年的395.7公斤;畜牧业占经济总收入的比重由1990年的30.8%下降为1999年14.9%;虽然蔬菜收入呈增长趋势,但蔬菜业投资与收入比较利益差的弱点相当明显,并且该村蔬菜完全是沿袭传统落后的种植模式,蔬菜上市时正值菜价的低谷阶段,由此带来的“旺季卖菜难,农民收入低”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再者,该村种植的基本上是大路菜,精细菜很少,名、优、特、新菜的品种和数量都处于落后或空白状态,蔬菜业现代化程度低、竞争力低,至今未能成为带动其它产业技术和效益的龙头与先导产业。
(三)特色规模开发不明显,产品竞争力弱
该村从地理及交通优势上在全县均名列前茅,但长期以来受传统生产模式的影响,种植生产均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而全”分散、多样化的格局为主体。由于受这一格局的限制,导致品种多而乱、档次低、品质低,无市场知名度,适销对路的品种不多,因此,主导品种规模特色化开发一直没真正形成,竞争力弱。其次结构调整仍局限于传统的调整粮、经、菜比例为主的低层次格局。再者营销方式满足于“地头市场、马路市场、集贸市场”的流通手段,其经营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都导致比较效益低下,卖难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科技投入少,产品科技含量低
就武家庄目前状况而言,新思想、新技术渗透难。该村农民对市场反映迟钝,对外来的新经验、新办法、新技术多数是抱着等待观望的态度,接受和运用滞后。这与该村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有关。据调查,该村目前仅有4位高中生,全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40.2%。该村甚至有部分人看不懂农药、化肥使用说明书,施肥用药出现差错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以近功好利的眼光对待农业科技、怕投入、怕冒风险,畏前畏后的小农经济思想,使得农业实用技术难以普及和推广。即使投入,也都是化肥、农药等硬件科技投入,并且大水大肥大播量的传统做法导致种植生产投入浪费,成本较高,广种薄收。目前,该村各种立体间套技术无一应用,尚无一家日光温室,名、优、特、新品种更是寥若星辰。
三、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该村传统的、低级的经济结构已丧失竞争力,它已远远不适应大市场经济和自身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为了较好适应跨世纪农业发展的新趋向,在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小村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以市场为导向,全面优化农产品品质、品种结构,找准结构调整的“切入点”
世纪之交,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我国的农产品甚至每个农户都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根据市场需求,小村要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和深度,实现大农业内部的“三扩、三压”:一是压缩普通粮食种植面积,扩大优质专用粮食种植面积,发展饲用玉米和专用优质小麦;二是压缩大路菜面积,扩大反季节、淡季菜面积,发展高效农业;三是在畜种结构上压缩分散养殖、品质差、档次低的畜种,扩大规模化养殖的畜禽畜草优良畜种。从而形成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需求的新结构模式。
(二)以城郊为优势,强化培育支柱产业、主导产品,抓好结构调整的“着力点”
适应市场发展变化,该村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高水肥区优势,大力发展城郊蔬菜生产,搞好蔬菜结构调整和具有特色的名、优蔬菜基地生产。首先要突出抓好以日光温室为主的反季节菜、精细特菜开发;其次要重点抓好夏延秋的麦茬西红柿,秋变夏的热白菜、红萝卜、白萝卜的商品优势蔬菜开发。组织优势蔬菜适度开发,它不仅是适应市场,有效利用闲置劳动力,提高种植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小村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结构调整的着力点。
(三)以科技为动力,强化结构调整的“支撑点”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在这方面小村当务之急应抓好三点:一是突出抓好良种普及工程和新品种开发,加快品种更新换代,从而使农产品品种质量改善;二是加快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切实抓好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农业降本增效技术,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快农业产业级次的提高;三是加强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农民是结构调整的主体,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没有结构的优化。目前应抓紧对青年农民集中进行科技培训工程,使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脱颖而出,成为推动结构,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主力军。
(四)以社会化服务为后盾,夯实结构调整的“保障点”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层次多、难度大,必须加强领导,抓好政策扶持,搞好社会化服务。县、乡、村领导要从产前、产中、产后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优质的系列化服务。首先是产前服务,要搞好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分析预测,及时准确地告诉农民市场需求信息,并提供良种、苗木措施的服务;其次是产中为农民提供化肥、农药等农资以及技术服务;三是产后服务,要大力扶持、引导和规范各种形式的运输、销售组织,把分散的个体流通有序的组织起来,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形成区域性的“小市场”与“大市场”的对接,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使农民在保险中致富,使小村经济结构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中进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